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土壤肥力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7:30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99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那土壤肥力的定义是什么?标准是怎样?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四大肥力因素有:养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土壤肥力

1、土壤肥力指标,是指表述土壤肥力性质、特征的定量标准。土壤肥力指标是对土壤肥力水平评定等级的依据。一般包括土壤环境条件(地形、坡度、覆被度、侵蚀度)、土壤物理性状(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质地、障碍层位)、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储量指标、养分有效状态(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如有效磷/全磷、有效钾/全钾),土壤生物数量、活性等。

2、土壤肥力性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随着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不断产生变化,有些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有些变化则不利。掌握土壤肥力指标的动态变化,及时预测和调控,可使土壤肥力的发展与作物的需求经常处于协调状态,以取得作物高产稳产的效果。

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如何提高土壤肥力是农民朋友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耕作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等人为努力来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1、增施有机肥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2、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秆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二是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3、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在轮作中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如甜菜要七年轮一次,葵花要四年轮一次,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4、种草肥田

应大力提倡种植豆科牧草来培肥地力,增加经济产量。目前可种植的牧草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来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5、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

林业的发展恢复是平衡生态,改善气候条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有利措施。合理的畜牧发展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是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直接措施。

分享
1
上一篇: 李子树如何合理施肥?李子的施肥量如何把握 下一篇: “肥害”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症状?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