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银杏常见虫害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5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13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

樟蚕

分布及危害此虫主要发生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河南等省(自治区)。幼虫啮食 银杏叶 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

生物学特性:一年发生1代。

以蛹在枝干及树皮缝隙等处的茧内越冬。成虫羽化期,广东在1月上旬开始,2月中旬为盛期,福建在2月上旬开始,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期,浙江则3月上旬开始羽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成虫有强趋光性。卵产于枝干上,由几十粒至百余粒组成卵块,卵粒呈单层整齐排列,上被黑色绒毛,不易为人发现。2~4月间幼虫相继活动,1~3龄幼虫群集取食,4龄以后分散危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老熟陆续结茧化蛹至7月下旬全部化蛹完毕。

防治方法

①采茧灭蛹;利用此虫蛹期长、结茧密集的特点,于冬季组织人力从树上将茧撕下,用土深埋或烧毁。

②灯光诱杀。于每年2~3月间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

③化学防治。用741敌敌畏插管烟剂于早晚静风时,在银杏园内释放,防治1~4龄幼虫效果较好。也可用65%***乳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1~3龄幼虫。4龄后则用90%***晶体500倍液喷洒。

④生物防治。雨季初期,可采用白僵菌防治,效果良好。


银杏大蚕蛾

分布及危害

银杏大蚕蛾又名白果蚕,俗称白毛虫。主要发生于黑龙江,吉林、浙江、河南、广西、台湾等省(自治区)。幼虫杂食性,除取食银杏叶片外,还取食 蒙古栎 、核桃、柳、樟、枫杨、 盐肤木 、樱花、朴、紫薇、榛、栗、柿、梅,李、梨、苹果等的叶片。发生严重时,能把整株叶子吃光,造成树冠光秃,种子减产、据广西灵川县海洋乡的调查,由于此虫的危害,白果减产达60%以上。除影响当年产量外还影响次年的开花结实。个别受害严重的银杏则全树死亡。

生物学特性

银杏大蚕蛾在广西为一年1代。卵期由前一年9月中旬开始到次年5月约240~250d。3月底至4月初为幼虫活动期;幼虫期约60d,7月中旬开始结茧,经一周左右化蛹,蛹期约40d,9月上旬为成虫期,成虫羽化期约10d,羽化后交尾产卵,从9月上旬开始到中旬产卵完成。一般产卵3~4次,一头雌蛾可产卵250—400余粒。卵集中成堆或单层排列,多产于老龄树干表皮裂缝或凹陷地方,位置在树干3m以下lm以上。卵虫孵化很不整齐,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处,经1h后开始上树取食,幼虫3龄前喜群集,4~5龄时开始逐渐分散,5~7龄时单 独活 动,一般都在白天取食。一天中,以工10:00~14:00取食量最大。

防治方法

①冬季人工摘除卵块,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老熟幼虫或人工采茧烧毁。

②灯光诱杀。成虫有趋光性,飞翔能力强,于9月雌蛾产卵前,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良好。

③生物防治。在雌蛾产卵期(9月),可人工释放赤眼蜂,寄生率可达80%以上。

④化学防治。幼虫期喷洒90%***1500~2000倍液,或50%敌敌畏1500~2000倍液,或鱼藤精800倍液,或25%杀虫双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好。对3龄幼虫进行防治效果尤其明显。

银杏超小卷叶蛾

分布及危害

此虫主要发生于广西、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河南等省(自治区)。目前只发现该虫危害银杏,幼虫多蛀入短枝和当年生长枝内危害能使短枝上叶片和幼果全部枯死脱落,长枝枯断。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此虫一年1代,以蛹在粗树皮内越冬。

翌年4月上旬至下旬成虫羽化期,

4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期14~15d,

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卵期。

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期。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后老熟幼虫转入树皮内滞育,

11月中旬陆续化蛹。

成虫羽化多集中在早上6:00~8:00,成虫翅展后有双翅直立背部的习性,约经30min后,即可爬至树干缝隙处栖息,因而易于捕捉,9:00后飞向树成虫幼虫冠。

成虫羽化后次日交配,2~3d后开始产卵。卵单粒散产于1~2年生小枝上,每枝产卵1人5粒。

卵期8~9d,卵孵化80%左右。

初孵幼虫爬至短枝顶端凹陷处取食,食量少,1~2d后即蛀入枝内,横向取食。幼虫危害以短枝为主,其次为当年生长枝。危害短枝时,常从枝端凹陷处或叶柄基部蛀孔侵入枝内。

幼虫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由枝内转向枯叶,将枯叶侧缘卷起,在叶内栖息取食,以后则蛀入树皮。幼虫多在粗树皮表面下2~3mm处作薄茧化蛹。该虫对老龄和生长衰弱的树株危害最为严重。经观察,银杏超小卷叶蛾的虫口密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防治方法

①根据成虫羽化后9时前栖息树干的这一特性,于4月上旬至下旬每天9:00前进行人工捕杀成虫。

②在初发生和危害较轻的地区,从4月开始,当被害枝上的叶及幼果出现枯萎时,人工剪除被害枝烧毁,消灭枝内幼虫。

③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性,以减轻该虫的危害程度。

④化学防治。成虫羽化盛期用50%杀螟松乳油250倍和2.5%***乳油500倍液按1:1的比例混合用喷雾器喷洒树干,对刚羽化出的成虫杀死率达100%。在危害期应集中消灭初龄幼虫。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90%***与 80%敌敌畏(1:1)稀释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与40%氧化乐果混合液1000倍液喷洒受害枝条,效果均好,根据老熟幼虫转移到树皮内滞育的习性,于5月底6月初,用25%溴氰菊酶乳油2500倍液喷雾,或用25%***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各1份,分别与柴油20份混合,涮于树干基部和土部以及骨干枝上成4cm宽毒环,对老龄幼虫致死率达100%。

大袋蛾

鳞翅目,蓑蛾科。又称避债蛾、蓑蛾、皮虫等。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杂食性,为害果树、林木和农作物。幼虫食树叶、嫩枝及幼果。是灾害性的害虫。

形态特征

(1)成虫:雌雄异型。雌虫无翅,体长17~20毫米,蛆形,肥胖,头小,口器退化,胸部发达,前胸背板先端向前突出,腹部7、8节有黄色茸毛。雄蛾翅展35~44毫米,体黑 成虫褐色。触角双栉状,上端1/3处栉齿渐小,胸部背面有5条深纵纹。

(2)卵:呈块状,淡黄色,产于雌蛾护囊内。

(3)幼虫:共5龄。3龄起雌雄两型分明。雌虫体长32~37毫米,头部深棕色,头顶有环状斑纹,胸部背板骨化强:腹部背面黑褐色,各节表面具有皱纹,亚背线、气门上线附近有大形红褐色斑,有探褐和淡黄相间的斑线。腹足趾钩呈环状。雄虫体小,黄褐色。

(4)蛹:雌蛹体长22~23毫米,近圆筒状,棕褐色,胸部3节紧密,腹部第二、三、五节后端有一横列小刺突。雄蛹体较瘦,长17~20毫米,胸部突起,腹部稍弯,每节后端均有一列小刺突。护囊纺锤形,榷虫长约62毫米;雄虫约52毫米。护囊上常缀附小枝、叶片。

发生规律

通常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5月份化蛹,5月下旬交配产卵,约经3周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幼虫期310~340天。雄蛾在护囊内交配,雌虫产卵后即落地死亡。产卵量1000~5000粒。幼虫吐丝,靠风力蔓延。有趋光性。S龄后食量增多,7~9月份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捕杀:搜集越冬护囊,集中烧毁。

(2)生物防治:用每毫升含1亿孢子的苏云金杆菌溶液喷洒。

(3)药剂防治:幼虫孵化后用2.5%***粉剂或90%***1000倍溶液喷洒。

分享
1
上一篇:红叶石楠病虫害防治三大法 下一篇:龙柏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