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全身是宝饲喂要抓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5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32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刺猬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动物,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其皮、心、肝等均可入药。目前野生刺猬较少,肉用药用需求较大,养殖前景看好。本文特编辑一组刺猬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生活习性
刺猬身体背面密生粗硬棘刺,耳较短,不伸出棘刺。东北、华北至长江中下游都能见到。大耳猬外形似刺猬,但耳较长,突出于棘刺之外,一般生于内蒙、新疆等地。南方有中国鲍猬、小毛猬和海南新毛猬,外部为鼠形而无棘刺,背部被毛、尾细长。
冬眠是刺猬对恶劣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冬季外界非常寒冷,庄稼均已收获,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已死亡或蛰眠,外界不但冷,且无食物可以采觅,故刺猬躲在洞中不外出,不吃也不喝,心跳减慢,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减少对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保存体力,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方外出活动、繁衍后代。刺猬是温血动物,在冬眠时体温还保持恒定。刺猬进入冬眠时期各地不相同,中原地区秋后11月到第二年3月;东北、内蒙古、西北和华北等地区,10月初就进入冬眠期,到第二年4月末5月初才出来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眠期为当年12月至翌年2月。
饲养场地
刺猬适应性很强,对环境要求不高,但胆小易惊,喜静怕光,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因此,饲养刺猬的场地应选择在安静处,尽量避开人为的干扰,应与交通要道、噪声源及禽畜圈舍保持一定的距离。可在安静无人为干扰处建一院落,墙高约0.8~1米。饲养场地分室内、室外两部分。饲养室应有利于夏季遮雨避暑和冬季防风御寒。面积视饲养量而定,一般室内为5平方米,室外为12平方米,房舍顶部和四周密封,不漏雨水。内窝室为巢窝,铺放干草、松树叶或秸秆;室外是刺猬的活动场所,顶部适当设置遮光掩体物,地面种植杂草和灌木,设置土堆和假山,以模仿刺猬的野生环境,供其觅食、寻偶、栖息,一般10平方米场舍可养30~50只。
繁育方法
家养刺猬应一雄一雌同窝,母猬一般4~5月份发情交配,发情期躁动不安,阴部有分泌物,受精35天后体重增加,45天行动迟缓。孕期为60天左右,年产1~2胎,每胎3~6仔,最多8只,2~4岁均有繁殖能力。妊娠期有一定的差别,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猬的预产期为60天±1.5天,预产期从最后一次交配算起,临产前1周左右,母猬外阴部有些肿胀,乳房盘膨大,乳头露出。临产前3天左右,母猬开始衔草做窝,这时如果有公猬在,可把公猬移出。母猬临产时行为不安,有腹痛症状,并不时发出“吱……吱……”的叫声,产前1~2顿拒食。母猬正常产子先产出胎儿的头部,产后母猬即咬断脐带,吃掉胎盘,舔干子猬身上的羊水。产后2~4小时排出油黑色的胎盘粪便,这是判断是否产子的标志。正常产子过程一般是2~4小时,快的1~2小时,慢的6~8小时,超过8小时即视为难产。
母猬产子后既疲劳又干渴,这时应及时给一些淡红糖水,让其及时饮用,否则由于母猬产后干渴会咬死子猬。产子后仍应喂给母猬妊娠期的 饲料 营养水平,这样有利于其分泌奶汁。
刚产下的仔猬有软刺而无毛,约20小时后软刺竖起,并发出“吱吱”的叫声。初生体重13~15克,仔猬产下3天软刺变硬,逐渐增多,10日龄睁眼,20日龄长出牙齿并能行走,30日龄左右能吃食,哺乳期40~50天。3月龄小刺猬平均体重可达320~350克,平均月增重100克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后的100天之间,是刺猬生长最快的阶段,要精心管理,以保证和提高皮的品质和张幅。
从出生到10个月龄,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可以发育成青年猬,开始有性欲和求偶的欲望,但此时身体还没有完全长成熟,还不能配种繁殖。一般第一年春季产的子猬,第二年春季繁殖季节已经性成熟,但这个繁殖季节不要配种,待秋季时再配种繁殖对种猬身体有利,同时所产子猬也比较健壮,成活率高。子猬30日龄补饲和不补饲幼猬生长情况大不一样。40~50日龄子猬断奶后,子猬完全离开母乳靠人工饲料获得身体所需营养物质,它们对人工饲料还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时仍然需要喂给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饲料,如一部分 牛奶 或奶粉加面、豆饼面蒸的窝头绞碎调成稠状,另外每只幼猬加饲维生素D300国际单位、维生素B11毫克、维生素C5毫克,每20只幼猬再加1个蛋黄。
营养需求
刺猬为夜行性动物,夏季食量大,生长快,冬季休眠,进食很少,喜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兼食根、果、瓜等植物。将野捕刺猬人工驯养,最初动物性饲料要占日粮的80%,以后逐步增加植物性饲料。饲料必须新鲜、干净,瓜果蔬菜浸泡消毒,饲料要多样化。
饲料和日粮中的能量,是养殖刺猬首先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日粮的能量来源取决于构成日粮的原料。刺猬与其他动物一样,采食量是以日粮能量浓度而科学地加以调节,日粮代谢能水平高时,采食量少;日粮代谢能水平低时,采食量多。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可依能量水平为基础,与能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各种营养素之间的能量比例合适,便可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量。日粮配制必须遵循两方面原则:一是营养需要量,配制日粮时,不可能满足全部营养需要,只需考虑采食量、能量、蛋白质、粗纤维、钙和磷的数量;二是饲料营养成分含量,任何饲料成分并非恒定的,常因产地、品种、收获季节、加工方法、分析测定时误差等因素而有变动,所以使用饲料营养成分表时,一般应根据实际情况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来作饲料养分的代表数据。一般体重50~150克的刺猬日粮标准为50克,体重150~300克的日料为75克,300~600克的日料为150克左右。
人工 配合饲料 可混拌均匀,煮熟。配方为玉米粉30%、 麦麸 20%、细米糠10%、鱼粉5%、蔬菜30%、骨粉2%、碘盐1%、土霉素粉1%、氨基酸1%、微量元素适量。
疫病防治
刺猬常见病有肠胃炎、皮癣、腹泻和蛔虫病。
肠胃炎常见病猬无光泽,行走无力、拉稀,拒食。可减少饲料,喂土霉素,每只每次1片碾碎拌入饲料中投喂,日喂3次。也可注射庆大霉素,每次臀部肌注2.5万单位。
皮癣病猬脱白屑皮,可外擦癣药膏、肤轻膏。也可用醋浸烟丝24小时后加入***药(碾碎掺入)涂擦患部。
蛔虫病常见病猬食欲不振,困倦无力,可喂服蛔虫净,日喂2次,每次1片,连喂2天;对未患蛔虫病的刺猬,也要每年驱虫2次,检查刺猬是否健壮,一看棘刺的光泽度,二看身躯是否丰满,三看刺团的松紧。
腹泻病饲料突然改变,精饲料少,投喂过多的青饲料,断奶过早子猬消化机能差,采食了霉败饲料,饮用了脏水,吃了大量蔬菜,猬舍脏而潮湿,毒物刺激等都能引发消化不良。
常见病猬精神不振,常伏一边,食欲减退或废绝,粪软、糊状,稀烂或水样,有腥臭味,粪中有未消化的饲料,肛门周围及后腿粘满稀便,胀肚,尿少、尿灰白色。病重时体温升高,消瘦,眼球下陷、无光泽,体表刺也失去光泽,很快死亡。
停食1~2次,然后按下列方法任选1~2种配方治疗。泻痢停1片内服,1日1次;痢特灵半片内服1日2次;磺胺脒半片内服1日1次。
以上就是刺猬的喂管技术,供大家参考,也希望能帮助到您。惠农学堂还有更多相关的农技知识哦,持续关注惠农学堂,为您种植或养殖过程中答疑解惑。
推荐阅读
-
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
鸽肉细嫩味美、高蛋白低脂肪,乳鸽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氨基酸总和高达53.9%,且含有10余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肉鸽具有养殖成本较低、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农户家庭饲养。本文特介绍一组人工肉鸽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种鸽选择 团...
-
孔雀养殖前景好,技术准备不可少
孔雀养殖前景好,因此养殖前的技术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惠农学堂为大家介绍养殖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供大家参考。 繁育特点 发情孔雀22月龄达到性成熟,野生状态下,2月中旬开始繁殖;人工饲养条件下,3月初进入繁殖期。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发情,求偶时雄团...
-
大棚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是冷血动物,低于10℃时便停止进食,-5℃左右进入冬眠,最适宜生长温度为6℃~20℃。要维持适合蜈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可利用改造的蔬菜 大棚 进行蜈蚣无冬眠养殖。近年来,由于对药用蜈蚣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野生蜈蚣不断减少,货源紧缺,团...
-
鹿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坏死杆菌病 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鹿慢性传染病,一般多由皮肤粘膜外伤感染,主要侵害蹄部,其次是口腔粘膜和皮肤,呈坏死性病变。有时在肝、肺形成转移性病灶。如不治疗,多数死亡。常在秋冬季节散发,仔鹿易感性强,公鹿因顶斗蹄部损伤,哺乳期和分群仔鹿蹄被踏伤也是感染途径。 团...
-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肠病毒,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团...
-
种鸭产蛋期间常见病的防治
一、脱肛 1.发病原因:主要是种鸭输卵管或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造成的一种疾患,初产或高产母鸭易发生此病,主要诱发原因是:产蛋母鸭饲养密度过大;母鸭过肥;母鸭开产后喂料量骤增;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母鸭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团...
-
育雏鸭人工加温三法
温度是育雏鸭成败的关键。由于雏鸭出壳后御寒能力较差,因此育雏初期需要一个稍高的温度环境才能保证雏鸭正常的生长发育。雏鸭出壳后1~3日龄的温度应该稳定在26~28℃之间,因此必须人工给温。然后根据雏鸭的生长情况每日龄降1~2℃。现介绍育雏鸭人工给温3法,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团...
-
蛋鸭应提防软腿病
软腿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 鸭舍 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日粮营养不全,缺乏 矿物 质,尤其是钙 发病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团...
-
冬季猪舍消毒技术措施
冬季低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因此做好消毒措施,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斩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也是冬季猪舍环境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1、猪舍消毒: 冬季猪舍环境密闭,灰尘、有害气体等各种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适于病团...
-
养殖池塘异常水质处理方法
养殖池塘 中的水色主要由水体中的单胞藻及浮游 动物 的品种及数量决定的。养殖池塘理想的水色为嫩绿色、茶褐色和黄绿色。危险水色有 酱油 色、死黑色、乳白色、团...
-
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
鸽肉细嫩味美、高蛋白低脂肪,乳鸽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氨基酸总和高达53.9%,且含有10余种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是高级滋补营养品。肉鸽具有养殖成本较低、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农户家庭饲养。本文特介绍一组人工肉鸽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种鸽选择 团...
-
孔雀养殖前景好,技术准备不可少
孔雀养殖前景好,因此养殖前的技术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惠农学堂为大家介绍养殖前的技术准备工作。供大家参考。 繁育特点 发情孔雀22月龄达到性成熟,野生状态下,2月中旬开始繁殖;人工饲养条件下,3月初进入繁殖期。雄孔雀多在日出前及日落后发情,求偶时雄团...
-
大棚蜈蚣养殖技术
蜈蚣是冷血动物,低于10℃时便停止进食,-5℃左右进入冬眠,最适宜生长温度为6℃~20℃。要维持适合蜈蚣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可利用改造的蔬菜 大棚 进行蜈蚣无冬眠养殖。近年来,由于对药用蜈蚣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野生蜈蚣不断减少,货源紧缺,团...
-
鹿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坏死杆菌病 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鹿慢性传染病,一般多由皮肤粘膜外伤感染,主要侵害蹄部,其次是口腔粘膜和皮肤,呈坏死性病变。有时在肝、肺形成转移性病灶。如不治疗,多数死亡。常在秋冬季节散发,仔鹿易感性强,公鹿因顶斗蹄部损伤,哺乳期和分群仔鹿蹄被踏伤也是感染途径。 团...
-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
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肠病毒,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团...
-
种鸭产蛋期间常见病的防治
一、脱肛 1.发病原因:主要是种鸭输卵管或泄殖腔翻出肛门之外造成的一种疾患,初产或高产母鸭易发生此病,主要诱发原因是:产蛋母鸭饲养密度过大;母鸭过肥;母鸭开产后喂料量骤增;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母鸭过早或过晚开产;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缺乏,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团...
-
育雏鸭人工加温三法
温度是育雏鸭成败的关键。由于雏鸭出壳后御寒能力较差,因此育雏初期需要一个稍高的温度环境才能保证雏鸭正常的生长发育。雏鸭出壳后1~3日龄的温度应该稳定在26~28℃之间,因此必须人工给温。然后根据雏鸭的生长情况每日龄降1~2℃。现介绍育雏鸭人工给温3法,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团...
-
蛋鸭应提防软腿病
软腿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 鸭舍 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鸭,受阳光少,运动不足,鸭群密度过大或日粮营养不全,缺乏 矿物 质,尤其是钙 发病原因主要是场地潮湿、鸭舍不通风。特别是舍养蛋团...
-
冬季猪舍消毒技术措施
冬季低温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很多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因此做好消毒措施,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斩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也是冬季猪舍环境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1、猪舍消毒: 冬季猪舍环境密闭,灰尘、有害气体等各种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适于病团...
-
养殖池塘异常水质处理方法
养殖池塘 中的水色主要由水体中的单胞藻及浮游 动物 的品种及数量决定的。养殖池塘理想的水色为嫩绿色、茶褐色和黄绿色。危险水色有 酱油 色、死黑色、乳白色、团...
最新更新
-
山鸡育肥关键的五步骤
采用原粮饲喂的,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小麦15%、玉米40%、菜子饼15%、麦麸5%、米糠4%、炒熟的豌豆20%、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购买家鸡饲料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添加10%-20%团...
-
怎么防治梨黄粉虫入袋危害
黄粉虫是主要入袋害虫之一,为害套袋梨果,连续套袋果园危害严重。黄粉虫喜阴暗,如果袋口封得不严、果袋无防虫效果,易从袋口、通气排水口钻入袋内为害。 6月上中旬向果实转移,8月中旬果实近成熟时为害最重,常致果实带袋脱落。防治关键是降低果园虫口基数,春季萌芽前必须全园团...
-
怎样用电温架养殖黄粉虫
黄粉虫在气温低于20℃时,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变慢,从而延长卵的孵化期和蛹的羽化期。为了维持黄粉虫的生长繁殖速度,以满足畜、禽、蛙的饲料需要,则要采用加温饲养的方法。加温的方法很多,在有电地区以设置电温架较为节约,并安全可靠。设置电温架的方法如下。 1、架设电温架团...
-
畜禽粪积存期间养蚯蚓
由于受季节的限制,农村积肥通常是先堆放几个月,冬季积肥春耕施用,夏季积肥秋季施用。畜禽粪几个月的闲置堆放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在粪肥积存期间先用来养殖一回蚯蚓,既能提高畜禽粪肥效,不影响施肥,又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蚯蚓,一举两得。方法简介如下: 1、把畜禽粪堆成立方团...
-
黄粉虫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
黄粉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宽。在北方,自然条件下黄粉虫多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在仓库中可抵御一10℃以下的温度,但成活率很低、在35C以上的环境中开始出现死了。秋季温度在15℃以下)开始冬眠,此时也有取食现象,但基本不生长、不变态。冬季黄粉虫进人越冬虫态后,可随人为升高温度而恢复取食活团...
-
如何建立林蛙孵化池等设施
建立林蛙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越冬池方法可参考封沟式养蛙法的建池方法。养殖面积较小,或者经济条件受限者,可将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合并修成一处“综合饲养池”。 同时,一定要在场内修建一个最低面积100平方米、深1米的蓄水池,以备季节性或者特殊情况下断水时使用,团...
-
黄粉虫养殖可高产稳产的诀窍
一、温、湿度是高产、稳产的条件 养殖黄粉虫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温、湿度。温度20-35℃,湿度60-70%时生长正常。 养殖户冬季在升温时,白天大都能把温度升至20℃以上,而晚上一般则降低4-5℃。黄粉虫在低于15℃时生长缓慢。如果夜间不能保持20团...
-
“围栏养殖”林蛙的防护围栏怎样建立
“围栏养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养蛙场周围全部封闭起来,以防止天敌进入和林蛙逃逸。 首先要在养殖场的周围挖一条深30厘米的陡沟,作为防护沟,沟外修筑结实的土埂,土埂上钉上木桩,将木桩用横杆连结,作围栏的固定物,最后在木桩间固定上塑料布,下部埋入土中30厘米,防止林蛙团...
-
黄粉虫的幼虫繁殖管理技术要点
饲养黄粉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20~26℃,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黄粉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产卵前放一张白纸在网筛下,团...
-
模拟林蛙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哪些?
集约养殖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模拟程度。无论怎样养,都不能违背林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性。理论上林蛙陆地生活的最适温度是23℃,相对湿度在75%~90%。林蛙的皮肤有呼吸功能,20%~30%的气体交换是靠皮肤来完成的,干燥会使皮肤丧失呼吸功能,所以温度、湿度、光照、团...
-
黄粉虫常见的病害及敌害
黄粉虫常见的病害及敌害 (1)干枯病 ①直观幼虫及麸料上面出现灰色干枯死虫,观察活虫体,肚腹扁平,活动减少。 ②病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饲料过干。 ③防治方法调节好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增加饲养盒内的青饲料。 团...
-
黄粉虫的养殖设备
黄粉虫不耐高温,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建造养虫室。 养虫室分为种虫室和幼虫室。种虫室专用于饲养成虫产卵,定期将收集到的卵送到幼虫室进行孵化。幼虫室用于孵化兼饲养幼虫。虫室面积大小根据生产规模而定。用砖砌成,室内四壁及地面用水泥灰浆抹面,堵塞团...
-
如何让蚯蚓高产
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团...
-
用黄粉虫的喂养特种动物的方法
一、喂养蝎子。蝎子是肉食性动物,黄粉虫是蝎子的最好饲料,养殖黄粉虫也是人工养蝎不可缺少的内容。黄粉虫投入蝎池后,可与蝎子共同生存较长时间,黄粉虫还可取食蝎场内的杂物及蝎子粪便。 在用黄粉虫喂养蝎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投喂鲜活的黄粉虫,运动中的黄粉虫易被蝎子发现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