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甘蓝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3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09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春眠 甘蓝 是江苏省农科院 蔬菜 所育成的平头型中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75cm左右,株型较大。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缘微下卷,外叶14片左右。叶球扁平,球形指数0.52,叶球紧实度0.65,单球重2.5kg左右,667平方米产量4000kg以上。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先期抽薹,能耐短暂-10℃低温)、中熟、丰产、品质优。
1播种
在陇海线及以南地区作露地越冬栽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9月下旬播种,在江淮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一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华南地区一般安排在11月至翌年1月播种。
苗床要求土壤肥沃,排水便利,前茬为非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杂草,深翻晒垡。播前一周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1500kg作基肥,再耕翻浅耙,使土壤疏松,土肥融合,结构良好。作成宽1.5m,长不超过20m的高畦。
可采用撒播、条播或点播法播种。条播可按行距7cm开沟,按1g种子4行均匀播种。撒播以3g/平方米播种,点播则以每5平方厘米营养土块播2~3粒种子为宜。播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播于床面,播后均匀覆上一层细土,浇水以土壤湿润而不板结为度。一般4天即可齐苗。
2苗床管理
苗床应注意适量浇水,防止因床土过湿引起病害和幼苗徒长,或床土过干形成僵苗。一般初出土苗每天浇1次水,1~2天1次,具体指标以土壤湿润、土表略干为宜。当小苗有3~4片真叶时,浅松土1次,同时结合间苗。留壮,除密苗、弱苗和劣苗,以5平方厘米留1株为宜。
除了控制肥水条件,最好采取假植的方法来抑制幼苗的生长,培育壮苗。通过假植,把越冬生长的幼苗控制在感受春化的生理苗龄之下,使之在春暖加快生长之前不易通过春化阶段,从而防止先期抽薹。同时,在假植时,对幼苗进行严格选择,使幼苗整齐度一致,生长一致,定植后便于管理,为高产、优质生产提供条件。
在间苗或假植后,根据苗的大小决定控制肥水蹲苗还是施肥水促小苗。但在定植前半个月(苗龄35天左右)要蹲苗,促使根系生长,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比例平衡。
3定植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冬至(12月21~23日)以后进入寒冷时期。所以,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定植,使幼苗在定植后来得及发生新根,以利抗冻。
定植的大田前茬为非十字花科蔬菜,并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定植密度:每667平方米北方定植2200~3000株,南方定植3000~3500株。
4大田管理及追肥
冬季温度低,有利于植株通过阶段发育,追肥会促进生长和发育,故须控制。春季温度升高,植株生长加快,追肥促进生长,使生长进程超过发育进程,即使已通过阶段发育的植株,由于追肥的关系,也可使已分化的叶原体营养生长加快,使营养生长超过生殖生长,结成叶球,避免发生先期抽薹现象。
春季寒冷期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轻施提苗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kg,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覆盖地膜。莲座期再施1次追肥,667平方米施尿素25kg。同时结合浇水,保持田间土壤湿润。结球初期,植株生长变快,重施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0kg,促进结球充实。结球紧实后,及时上市。
5病虫害防治
由于春甘蓝的生长期在秋季到早春季,只需在苗期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定植大田后,一般无病虫害危害。苗期采用卡死克1500倍液、2.5%功夫乳油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菜青虫和小菜蛾;可用巴丹、***等拌入炒香的麸皮或豆粉中,做成毒饵诱杀 蟋蟀 。
推荐阅读
-
之豇28―2豇豆
植株分枝性较弱,主蔓长约3米,节间长19厘米,三出叶,小叶心脏形,宽9厘米左右,深绿色。花淡紫色,第一花序着生于7―9节,荚长条形,长约74厘米,横茎1.1×l厘米,近园形。单荚重25―30克,嫩荚白绿色。每荚约有种子18粒,肾形,表面光滑,老熟种红褐色。荚果细嫩,不易“走杆”,鲜食, 团...
-
秋豇51之豇豆
适宜秋季栽培的专用品种,具短日性和较耐秋后低温的习性,蔓生,无限生长,初花节位为第7节,分枝强,50%以上的植株有侧枝,且开花结荚性好。叶大绿色,花淡紫色,荚银白色,粗壮挺直,长39.8厘米,横茎0.9厘米、单荚重20克,籽粒栗黄色,近园肾形,百粒重14.4克。可溶性糖及粗蛋白含量高,熟团...
-
特早一号豇豆
极早熟,蔓生,叶片小而少,主蔓结荚为主,结荚部位低,2―3节始生第一花序。荚长85一100厘米,荚嫩绿白色,结荚率高,荚直不易老化。前期产量高,结荚期长,高产,抗病,耐寒、耐湿热,适应性强。亩产2300公斤左右,适正全国各地矛植。 四川可春秋栽培,早春拱棚栽培效团...
-
特早二号豇豆
极早熟,蔓生,叶片小而少,叶色浅绿。主蔓结荚为主,2―3节始生第一花序,每花序结荚3―4条,荚长80一100厘米,荚嫩绿色,结荚率高,耐寒,耐湿热,抗逆性广。亩产2500公斤左右,适应全国各地种植。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上。 团...
-
之豇特早30豇豆
特早熟,丰产,苗撕抗病毒病,适应性广,荚色嫩绿,平均荚长60厘米,品质优良,同朗播种始收期比之豇28―2提早2―5天,早期产吊成倍增加。是目前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 长江流域保护地栽培最适播期2-3月,行穴距75×25厘米,每穴3株。 团...
-
高产5号豇豆
极早熟,蔓生,叶片较小,以主蔓结荚为主。2―3节始生第一花序,荚长60一70厘米,浅绿色,成荚率高,商品性好,嫩荚不易老化,高产,抗病,适应性强。亩产2000公斤以上。宜春秋栽培,穴株距50×20厘米。 团...
-
之豇844豇豆
该品种系之豇28―2中以条荚多,丰产性好的株系中选育而成,特征特性与之豇28一2相同,但基本性状又优于之豇28―2,栽培要点同之豇28―2。 团...
-
之豇17豇豆
秋栽早熟品种。长势偏强,分枝少,荚长40厘米,色淡绿,种子黑色。叶片较秋豇512小,对光照反应不敏感,能在日均温18℃结荚,2―3节位即有花序,始收期比秋豇512早5―7天,秋播比512丰产。 团...
-
新优一号(特早王)豇豆
该品种是目前豆类中高产、抗病和商品性都佳的豇豆品种。该品种分枝少,叶片小,主蔓结荚为主,抗病毒病,最适春播。初花节位低,平均3节左右即可普遍结荚。初花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2-5天,早期产量增加152.6%,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荚色嫩绿,匀称,长65-70厘米,商品性好。可替代之豇28团...
-
无架豇豆
植株直立,高55厘米左右,分枝强,节间短,豆荚长45―60厘米,幼荚浅绿,后期乳白,肉厚,质细,纤维少,食味佳。春播60天结荚,夏播40天即可采收,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抗病性强,亩用种量2公斤。 施足底肥,行穴距60×30厘米,每穴双株,初花期及时追肥,注意防治螟团...
-
之豇28―2豇豆
植株分枝性较弱,主蔓长约3米,节间长19厘米,三出叶,小叶心脏形,宽9厘米左右,深绿色。花淡紫色,第一花序着生于7―9节,荚长条形,长约74厘米,横茎1.1×l厘米,近园形。单荚重25―30克,嫩荚白绿色。每荚约有种子18粒,肾形,表面光滑,老熟种红褐色。荚果细嫩,不易“走杆”,鲜食, 团...
-
秋豇51之豇豆
适宜秋季栽培的专用品种,具短日性和较耐秋后低温的习性,蔓生,无限生长,初花节位为第7节,分枝强,50%以上的植株有侧枝,且开花结荚性好。叶大绿色,花淡紫色,荚银白色,粗壮挺直,长39.8厘米,横茎0.9厘米、单荚重20克,籽粒栗黄色,近园肾形,百粒重14.4克。可溶性糖及粗蛋白含量高,熟团...
-
特早一号豇豆
极早熟,蔓生,叶片小而少,主蔓结荚为主,结荚部位低,2―3节始生第一花序。荚长85一100厘米,荚嫩绿白色,结荚率高,荚直不易老化。前期产量高,结荚期长,高产,抗病,耐寒、耐湿热,适应性强。亩产2300公斤左右,适正全国各地矛植。 四川可春秋栽培,早春拱棚栽培效团...
-
特早二号豇豆
极早熟,蔓生,叶片小而少,叶色浅绿。主蔓结荚为主,2―3节始生第一花序,每花序结荚3―4条,荚长80一100厘米,荚嫩绿色,结荚率高,耐寒,耐湿热,抗逆性广。亩产2500公斤左右,适应全国各地种植。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同上。 团...
-
之豇特早30豇豆
特早熟,丰产,苗撕抗病毒病,适应性广,荚色嫩绿,平均荚长60厘米,品质优良,同朗播种始收期比之豇28―2提早2―5天,早期产吊成倍增加。是目前早熟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的最佳品种。 长江流域保护地栽培最适播期2-3月,行穴距75×25厘米,每穴3株。 团...
-
高产5号豇豆
极早熟,蔓生,叶片较小,以主蔓结荚为主。2―3节始生第一花序,荚长60一70厘米,浅绿色,成荚率高,商品性好,嫩荚不易老化,高产,抗病,适应性强。亩产2000公斤以上。宜春秋栽培,穴株距50×20厘米。 团...
-
之豇844豇豆
该品种系之豇28―2中以条荚多,丰产性好的株系中选育而成,特征特性与之豇28一2相同,但基本性状又优于之豇28―2,栽培要点同之豇28―2。 团...
-
之豇17豇豆
秋栽早熟品种。长势偏强,分枝少,荚长40厘米,色淡绿,种子黑色。叶片较秋豇512小,对光照反应不敏感,能在日均温18℃结荚,2―3节位即有花序,始收期比秋豇512早5―7天,秋播比512丰产。 团...
-
新优一号(特早王)豇豆
该品种是目前豆类中高产、抗病和商品性都佳的豇豆品种。该品种分枝少,叶片小,主蔓结荚为主,抗病毒病,最适春播。初花节位低,平均3节左右即可普遍结荚。初花和初收期比之豇28-2提前2-5天,早期产量增加152.6%,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荚色嫩绿,匀称,长65-70厘米,商品性好。可替代之豇28团...
-
无架豇豆
植株直立,高55厘米左右,分枝强,节间短,豆荚长45―60厘米,幼荚浅绿,后期乳白,肉厚,质细,纤维少,食味佳。春播60天结荚,夏播40天即可采收,一般亩产2000公斤左右。抗病性强,亩用种量2公斤。 施足底肥,行穴距60×30厘米,每穴双株,初花期及时追肥,注意防治螟团...
最新更新
-
如何养殖东亚飞蝗蚂蚱
如何养殖东亚飞蝗蚂蚱?接下来与您一起分享蚂蚱养殖经验: 蚂蚱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蚂蚱的天敌,能捕食蚂蚱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为了便于排水,棚的地面要高于团...
-
水貂养殖的技术管理
水貂的饲养技术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它包括饲养管理技术、繁殖育种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引入新技术,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团...
-
初学者养殖蚂蚱成功8大秘诀
蝗虫养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过火热的高潮,也曾一度被广大养殖户抛弃而陷入低谷…… 这个项目前景究竟怎么样?现在还是否适合养殖?投入的成本有多大?利润有多少?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卖种广告是否可信?养殖过程中如何管理?疾病如何控制?销售怎么办………… 团...
-
仔鹿养殖技术
夏季正是母鹿的生产时期,科学养好哺乳母鹿和离乳仔鹿有助于提高养鹿的经济效益。 产后饲管要精心 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的黏液擦干,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号,定时将其放回母鹿群吃乳。在母鹿哺乳期间应避免有特殊气味团...
-
水貂养殖需注意五点
种貂要求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弹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 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配种期要保证供给种公貂优质精饲料,新鲜血、蛋、奶、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同团...
-
蚂蚱养殖的前期问答
1.蝗虫养殖究竟盖多大的棚子。 答:一般都是50—100平米为宜,也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大小来定棚子大小。 2.一个50平米的蝗虫网需要多少钱? 答:吕建民这里用的是蝗虫专用网,自己购买原料和抗老化原料加工做的,里面没有任何次料和团...
-
梅花鹿冬季饲养管理
现在正值冬季,梅花鹿在冬季虽然不生茸产仔,但却和下一年的生茸、产仔关系密切。在冬季若不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也就不会有夏季的高产。因此,搞好梅花鹿的冬季饲养管理是提高养鹿经济效益和安全顺利越冬的重要一环。 冬季饲料的配制: 玉米秸秆或青储饲料团...
-
骆驼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骆驼的饮水 骆驼从饲料中摄取的水分量因季节、牧草以及牧场的不同而异。在秋季放牧时,骆驼每天的饮水量为4.5升,在春季每天可增至13升;山谷牧场中,骆驼每天从牧草上能得到24升水;而在盐碱草地放牧时,每天甚至可达30升。骆驼及使采食干饲料、秸秆和精料,缺水10天或团...
-
水貂营养缺乏症的防治
水貂夏季食源丰富,体制健壮,相对而言,冬季食源较少,加之气候寒冷,管理跟不上,致使水貂消瘦、感冒、腹泻,毛色灰暗,严重影响冬皮质量。 采取补救措施,加强管理。冬季日粮标准要达到260-320千卡,其中动物性饲料不低于75%,而且要由鱼类、动物的内脏、血液、鸡兔下团...
-
养鹿用饼粕类饲料的加工方法
1、浸泡 豆类、油饼类等饲料经浸泡,吸收水分,膨胀柔软,容易咀嚼,便于消化。如豆饼、棉籽饼等相当坚硬,不经浸泡很难嚼碎。 浸泡方法:用池子或桶等容器把饲料用水拌匀,一般料水比为1:(1-1.5),即手握指缝参出水滴为准,不需任何温度条件。有些饲团...
-
梅花鹿养殖之怎样选择、饲喂种公鹿
选择种公鹿最好是在鹿茸生长季节前去购买,这时鹿茸是大是小,是好是坏,一目了然。 如果鹿茸已经锯掉了,就得看样子。头得大,眼睛有神,高矮合适,也不是太高的就好,再一个是看鹿的进食能力。 同一个鹿场的鹿,吃的是同样的饲料,爱吃食、消化功能强、看起来团...
-
骆驼养殖裕民县牧民增收新希望
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骆驼还有着“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的驼峰里贮存着脂肪,这些脂肪在骆驼得不到食物的时候,能够分解成骆驼身体所需要的养分,供骆驼生存需要。 骆驼能够连续四五天不进食,就是靠驼峰里的脂肪。另外,骆驼的胃里有许团...
-
骆驼肢部针灸穴位及适应症(2)
13.蹄甲 穴位:蹄甲后肢骨窝中即第二、三指骨节间,每蹄内外各一穴。 针法:小宽针稍向后下方刺入三至五分出血。 主治:蹄肿热痛,腿痛。 14.蹄门 穴位:蹄后窝两侧小窝中,中指(趾)屈腱旁。团...
-
骆驼肢部针灸穴位及适应症(1)
1.膊尖 穴位:肩胛前沿,肩胛软骨与肩胛骨前角结合部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针法:火针向后水平刺入一至二寸。 主治:前肢风湿,膊尖肿痛。。, 2.膊栏 穴位:膊尖穴前下方约三寸处,左右侧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