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散黑穗病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2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79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症状主要在穗部发病,病穗比健穗较早抽出。最初病小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病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毁或部分被毁,仅上部残留阔数健穗。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发病。 小麦 同时受腥黑穗病菌和散黑穗病菌侵染时,病穗上部表出腥黑穗,下部为散黑穗。散黑穗病菌偶尔也侵害叶片和茎秆,在其上长出条状黑色孢子堆。
病原Ustilagonuda(Jens.)Rostr.称裸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U.tritici(Pers.)Rostr.厚垣孢子球形,褐色,一边色稍浅,表面布满细刺,直径5―9μm。厚垣孢子萌发温限5―35℃,以20―25℃最适。萌发时生先菌丝,不产生担孢子。侵害小麦,引致散黑穗病,该菌有寄主专化现象,小麦上的病菌不能侵染 大麦 ,但大麦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麦。厚垣孢子萌发,只产生四个细胞的担子,不产生担孢子。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散黑穗病是花器侵染病害,一年只侵染一次。带菌种子是病害传播的唯一途径。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子胚内,外表不显症。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付的菌丝也开始萌发,随小麦生长发育经生长点向上发展,侵入穗原基。孕穗时,菌丝体迅速发展,使麦穗变为黑粉。厚垣孢子随风落在扬花期的健穗上,落在湿润的柱头上萌发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产生4个细胞分别生出丝状结合管,异性结合后形成双核侵染丝侵入子房,在珠被未硬化前进入胚珠,潜伏其中,种子成熟时,菌丝胞膜略加厚,在其中休眠,当年不表现症状,次年发病,并侵入第二年的种子潜伏,完成侵染循环。刚产生厚垣孢子24小时后即能萌发,温度范围5―35℃,最适20―25℃。厚垣孢子在田间仅能存活几周,没有越冬(或越夏)的可能性。小麦扬麦化期空气湿度大,常阴雨天利于孢子萌发侵入,形居病种子多,翌年发病重。
防治方法(1)温汤浸种①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小时,涝出后用52―55℃温水浸1―2分钟,使种子温度升到50℃,再捞出放入56℃温水中,使水温降至55℃浸5分钟,随即迅速捞出经冷水冷却后晾干播种。②恒温浸种把麦种置于50―55℃热水中,立刻搅拌,使水温迅速稳定至45℃,浸3小时后捞出,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2) 石灰 水浸种用优质生石灰0.5kg,溶在50kg水中,滤去渣滓后静浸选好的麦种30kg,要求水面高出种子10―15cm,种子厚度不超过66cm,浸泡时间气温20℃浸3―5天,气温25℃浸2―3天,30℃浸1天即可,浸种以后不再用清水中洗,摊
开晾干后即可播种。(3)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63%的75%萎锈灵 可湿性粉剂 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08%―0.1%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也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1kg,拌麦种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kg,对水5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6小时,可兼治腥黑穗病。
推荐阅读
-
小麦穗发芽
症状春 小麦 、冬小麦收获期,若遇有阴雨或潮湿的环境,经常出现穗发芽。不仅影响籽粒品质,同时影响小麦贮存及下季或翌年播种质量,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病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各冬、春小麦栽培区,进入麦熟团...
-
小麦叶锈病
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山西、贵州、云南、黑龙江、吉林。主要为害 小麦 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夏孢子堆圆形至长椭圆形,桔红色,比秆锈病小,较条锈病大,呈不规则散生,在初生夏孢子堆周围有团...
-
小麦糜疯病
症状又称拐节病。引起严重花叶或产生黄色斑点、长短线纹或褪绿斑驳,植株矮化,分蘖高低参差不齐,引起不同程度坏死。有的分蘖死亡或茎叶扭曲,茎节上下拐折,造成植株散乱,故称糜疯或拐节病。分布在西北麦区。 病原Wheatstreakmosaicvirus简称WSMV,称 团...
-
小麦丛矮病
病原Wheatrosettevirus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成层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天,稀释限点10―100倍。丛矮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一团...
-
小麦蓝矮病毒病
症状 小麦 冬前一般不表现症状,多在春季麦田返青后的拔节期,能见到明显症状。病株明显矮缩、畸形、节间越往上越矮缩,呈套叠状,造成叶片呈轮生状,基部叶片增生、变厚、呈暗绿色至绿兰色,叶片挺直光滑,心叶多卷曲变黄后坏死。成株期,上部叶片形成团...
-
小麦干热风害
症状干热风害是 小麦 生育后期经常遇到的气象生理病害。麦株的芒、穗、叶片和茎秆等部位均可受害。从顶端到基部失水后青枯变白或叶片卷缩萎凋,颖壳变为白色或灰白色,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干热风害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团...
-
小麦越冬死苗
病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不利的气候条件主要指低温和干旱,即年总降水量、夏季降水量、冬麦降水多少对死苗都有明显的影响。且干旱常常是许多地区 小麦 越冬死苗的主导因素。二品种的抗寒能力凡是经过抗寒锻炼的冬小麦,一般能忍受-23℃的低温,地温团...
-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 小麦 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病部初现针尖大小的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后变深褐色,常出现小颗粒状细菌脓。褐色条斑出现在叶片上,故称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出现在颖壳上的称黑颖。分布在北京、团...
-
小麦雪腐病
症状又称灰色雪腐病。主要为害 小麦 幼苗的根及叶鞘和叶片,一般易发生在雪覆盖或刚刚融化的麦田。病株上初生浅绿色水渍状病斑,布满灰白色松软霉层,后产生大量黑褐色的菌核。病部组织烂腐、病叶极易破碎。此病新疆发生较重。 病原团...
-
小麦卷曲病
症状又称扭叶病、双冠子叶斑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开始在第三、四叶片上产生浅绿色圆形至长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形病变,心叶卷曲干枯,严重的幼苗扭曲畸形后枯死。拔节期、抽穗期染病叶片、叶鞘上产生淡黄色病斑,上生小黑点或漆黑色斑痣,旗叶紧抱的不能抽穗呈“一柱香”形,初期缠绕灰白色团...
-
小麦穗发芽
症状春 小麦 、冬小麦收获期,若遇有阴雨或潮湿的环境,经常出现穗发芽。不仅影响籽粒品质,同时影响小麦贮存及下季或翌年播种质量,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病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其它各冬、春小麦栽培区,进入麦熟团...
-
小麦叶锈病
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山东、山西、贵州、云南、黑龙江、吉林。主要为害 小麦 叶片,产生疱疹状病斑,很少发生在叶鞘及茎秆上。夏孢子堆圆形至长椭圆形,桔红色,比秆锈病小,较条锈病大,呈不规则散生,在初生夏孢子堆周围有团...
-
小麦糜疯病
症状又称拐节病。引起严重花叶或产生黄色斑点、长短线纹或褪绿斑驳,植株矮化,分蘖高低参差不齐,引起不同程度坏死。有的分蘖死亡或茎叶扭曲,茎节上下拐折,造成植株散乱,故称糜疯或拐节病。分布在西北麦区。 病原Wheatstreakmosaicvirus简称WSMV,称 团...
-
小麦丛矮病
病原Wheatrosettevirus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成层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天,稀释限点10―100倍。丛矮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一团...
-
小麦蓝矮病毒病
症状 小麦 冬前一般不表现症状,多在春季麦田返青后的拔节期,能见到明显症状。病株明显矮缩、畸形、节间越往上越矮缩,呈套叠状,造成叶片呈轮生状,基部叶片增生、变厚、呈暗绿色至绿兰色,叶片挺直光滑,心叶多卷曲变黄后坏死。成株期,上部叶片形成团...
-
小麦干热风害
症状干热风害是 小麦 生育后期经常遇到的气象生理病害。麦株的芒、穗、叶片和茎秆等部位均可受害。从顶端到基部失水后青枯变白或叶片卷缩萎凋,颖壳变为白色或灰白色,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小麦干热风害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团...
-
小麦越冬死苗
病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不利的气候条件主要指低温和干旱,即年总降水量、夏季降水量、冬麦降水多少对死苗都有明显的影响。且干旱常常是许多地区 小麦 越冬死苗的主导因素。二品种的抗寒能力凡是经过抗寒锻炼的冬小麦,一般能忍受-23℃的低温,地温团...
-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 小麦 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病部初现针尖大小的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后变深褐色,常出现小颗粒状细菌脓。褐色条斑出现在叶片上,故称细菌性条斑病。病斑出现在颖壳上的称黑颖。分布在北京、团...
-
小麦雪腐病
症状又称灰色雪腐病。主要为害 小麦 幼苗的根及叶鞘和叶片,一般易发生在雪覆盖或刚刚融化的麦田。病株上初生浅绿色水渍状病斑,布满灰白色松软霉层,后产生大量黑褐色的菌核。病部组织烂腐、病叶极易破碎。此病新疆发生较重。 病原团...
-
小麦卷曲病
症状又称扭叶病、双冠子叶斑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开始在第三、四叶片上产生浅绿色圆形至长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形病变,心叶卷曲干枯,严重的幼苗扭曲畸形后枯死。拔节期、抽穗期染病叶片、叶鞘上产生淡黄色病斑,上生小黑点或漆黑色斑痣,旗叶紧抱的不能抽穗呈“一柱香”形,初期缠绕灰白色团...
最新更新
-
麝鼠的疾病的卫生防疫原则
防治麝鼠疾病,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否则,一旦麝鼠患病,养殖户将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为了提高麝鼠对疾病的抵抗力,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其中搞好环境及饲料卫生,是麝鼠饲养场的首要任务。 饲养卫生:生产区门口必须设有消毒槽,场内应保持清洁,定期除粪,食盆等团...
-
蚂蟥人工繁殖技术
水蛭俗称蚂蟥,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大,而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势在必行。现将蚂蟥的人工繁殖技术简述如下: 一、繁育池准备 蚂蟥繁育池一般建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池宽5~8m,水面宽3~5m,长10团...
-
海水热带鱼饲养技术
海水观赏鱼的运输,多采用低密度塑料袋包装法。塑料袋质地较厚,规格有55x45厘米、45x25厘米、45x15厘米等。使用时,将塑料袋双层套在一起,两层之间垫一层纸张,既可遮光,保持鱼体安静,又可防止鱼的尖硬鳍条刺破塑料袋,确保途中安全。每袋内鱼的数量多为一条或二条,运输途中的水温团...
-
饲养热带鱼的技术方法
热带鱼品种繁多,养殖要领主要有: 1.水质人工饲养热带鱼要求水质为软水或低硬度水,酸碱度以弱酸性或中性为好。酸性较强,热带鱼呼吸困难,生长缓慢;碱性较强,热带鱼的鳃组织会受到腐蚀。 (1)部分换水。就是用吸管将鱼缸底的粪便、残饵料及其他污物吸出团...
-
中国鲁西黄牛的代表性品种(四)
延边牛 延边牛是东北地区优良地方牛种之一。延边牛产于东北三省东部的狭长地啧,分布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区的延吉、和龙、汪清、珲春及毗邻各县;黑龙江省的宁安、海林、东宁、林口 、汤元、桦南、桦川、依兰、勃利、五常、尚志、延寿、通河,辽宁省宽甸县及沿鸭江一带,据19团...
-
热带鱼的饲养技术
热带观赏鱼的饲养技术关键是水质和饲料的选择和处理,其基础就是对所养鱼种来源地自然生态的了解和模拟,也就是说养热带鱼时一定要注意,所养对象的故乡的水域特点。经验再三表明,要养好热带鱼,尤其是名贵娇生的高档品种,一定要在水族箱内营造出与它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相同或接近的环境。 团...
-
饲养热带鱼需要哪些设备
(1)鱼缸:是热带鱼生长和活动的场所。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必须选用规格稍大的长方形玻璃鱼缸。 (2)吸水管:用于换水时吸出鱼缸底面的脏物,用软橡胶管和玻璃管连接而成。长度根据鱼缸的高度而定。一般取一米二到一米五。 (3)温度计:用来测量和调节鱼缸的团...
-
绿壳蛋鸡的生活习性
绿壳蛋鸡,显著特征为“五黑一绿”,即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最奇特的是所产蛋为绿色,是一种集天然黑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为一体的世界罕见珍禽极品! 绿壳蛋鸡性情温和,喜群居,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全国各地均可饲养。绿壳蛋鸡主食五谷杂粮,喜食青草、青菜、嫩树叶。母团...
-
鲁西黄牛常见病的防治
1、牛支气管肺炎: 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霉素150~200万单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团...
-
热带鱼寒冬早春防冻害
热带鱼越冬病鱼及死鱼的共同表现为鱼体吻部、头部明显充血;有的鱼下颌部、颊部及背鳍、胸鳍基部也充血;头部鳞片容易脱落;在吻部、头部顶部出现溃疡。病鱼游动缓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逐渐死亡。 冬季气温一般都在零下,而热带鱼生活的水温仍需保持在20℃以上,水温与气温相团...
-
绿壳蛋鸡日常生活习性10点要求
1、天天夜间结束光照,待绿壳蛋鸡群宁静下来后,静静静地进入绿壳蛋鸡舍,静听绿壳蛋鸡群有无呼吸道症状,如有咳嗽声、嘶哑啼声,干、湿罗音,惨啼声。如有,必需立刻挑出,有一只挑一只,不能迁延,并要进行隔离医治,以防暴发沾染病。 2、每天应全面检讨一次绿壳蛋鸡群。最好在团...
-
提高鲁西黄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选优淘劣,提高繁殖力。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力,要严格进行选育,选择外貌特征良好、健康,性情温顺,哺育性能好,发情症状明显,第1情期受胎率高、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短、流产率低、分娩率高等繁殖成绩良好的优质母牛。淘汰体型小、母性差、有恶习、性情粗暴、神经过度敏感,发情症状不明显,连续返情团...
-
绿壳蛋鸡常见疫病
绿壳蛋鸡抗病力强,一些在良种鸡易于发生的疫病,绿壳蛋鸡鸡却很少发生。影响绿壳蛋鸡健康的主要有3种病毒病、3种细菌病和3种寄生虫病。针对绿壳蛋鸡的易发病并结合当地疫情状况,相应做好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绿壳蛋鸡的存活率。 1、绿壳蛋鸡鸡痘: 由团...
-
产蛋期的绿壳蛋鸡需要的营养
绿壳蛋鸡开产以后体重、羽毛和骨骼还继续生长,随着产蛋率的上升采食量逐步增大,对钙的需要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大。由于其产蛋率和蛋重均比现代商品蛋鸡低和小,因此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求不严格。根据鸡以能采食的习性,我们配制与商品蛋鸡料相同营养的饲料同样可以获取最高峰产蛋率85%。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