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缩病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2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4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症状主要分布在南方稻区。又称水稻普通矮缩病、普矮、青矮等。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后,植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僵直,生长后期病稻不能抽穗结实。病叶症状表现为两种类型。白点型在叶片上或叶鞘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点条斑,以基部最明显。始病叶以上新叶都出现点条,以下老叶一般不出现。扭曲型在光照不足情况下,心叶抽出呈扭曲状,随心叶伸展,叶片边缘出现波状缺刻,色泽淡黄。孕穗期发病,多在剑叶叶片和叶鞘上出现白色点条,穗颈缩短,形成包颈或半包颈穗。
病原Ricedwarfvirus简称RDV,称水稻矮缩病毒,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病毒粒体为球状多面体,等径对称,大小75nm,粒体内含有双链核糖核酸。病毒钝化温度40-45℃,稀释限点1000-100000倍,体外存活期48小时。颊毒粒体多集中在病叶的褪绿部分。在白色斑点的叶部细胞内,含有近球形内含空胞的X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毒可由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以黑尾叶蝉为主。带菌叶蝉能终身传毒,可经卵传染。黑尾叶蝉在病稻上吸汗最短获毒时间分钟。获毒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循回期20℃时为17天,29.2℃为12.4天。水稻感病后经一段潜育期显症,苗期气温22.6℃,潜育期11-24天,28℃为6-13,苗期至分蘖期感病的潜育期短,以后随龄期增长而延长。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黑尾叶蝉在看麦娘上以若虫形态越冬,翌春羽化迁回稻田为害,早稻收割后,迁至晚稻上为害,晚稻收获后,迁至看麦娘、冬稻等38种禾本科植物上越冬。带毒虫量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子。水稻在分蘖期前较易感病。冬春暖、伏秋旱利于发病。稻苗嫩,虫源多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如国际26等。(2)要成片种植,防止叶蝉在早、晚稻和不同熟性品种上传毒。早稻早收,避免虫源迁入晚稻。收割时要背向晚稻。(3)加强管理,促进稻苗早发,提高抗病能力。(4)推广化学除草,消灭看麦娘等杂草,压低越冬虫源。(5)治虫防病。及时防治在稻田繁殖的第一代若虫,并要抓住黑尾叶蝉迁飞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的高峰期,把虫源消灭在传毒之前。可选用25%噻嗪酮 可湿性粉剂 ,每667m225g或35%速虱净乳油100ml、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50L喷洒,隔3-5天1次,连防1-3次。
推荐阅读
-
水稻黄萎病
症状病株叶色均匀褪绿成为浅黄色,叶片变薄,质地也较柔软,植株分蘖猛增,呈矮缩丛生状,根系发育不良。苗期染病的植株矮缩不能抽穗;后期染病的发病轻,主要表现为分蘖增多,簇生,个别病株出现高节位分枝,叶片似竹叶状。 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m称团...
-
水稻高温热害
症状我国长江流域,双季早稻的开花灌浆期正值盛夏高温季节,经常出现水稻高温热害,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及稻米品质变劣、影响早稻生产。 病因高温对水稻植株的损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关系密切。许多研究表明:水稻在开花期,高温防碍 花粉 团...
-
水稻黑条矮缩病
症状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团...
-
水稻大螟
学名Sesamiainferens(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稻蛀茎夜蛾、紫螟。分布在陕西、河南以南稻区。 寄主水稻、玉米、 高粱 、麦、粟、 甘蔗 、 团...
-
水稻显纹纵卷叶螟
学名Susumiaexigua(Butler)鳞翅目,螟蛾科。别名显纹刷须野螟。分布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密度最大,有时比稻纵卷叶螟还多。是稻纵卷叶螟的近似种。 寄主水稻、陆稻。 为害特点同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把稻叶从边缘两侧向中央团...
-
水稻台湾稻螟
学名ChiloauriciliusDudgeno异名Chilotraeaauricilia(Dudgeon)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中国南方稻区。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均较常见。江苏、浙江也有发生。 寄主水稻、 甘蔗 团...
-
水稻稻水螟
学名Nymphulavittalis(Bremer)鳞翅目,螟蛾科。则名稻水野螟、稻筒卷叶螟、稻筒螟。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起国境线,西至宁夏、甘肃折至四川、云南。 寄主水稻、看麦娘、眼子菜等。 为害特点幼虫吐丝把叶片卷团...
-
水稻稻巢螟
学名Ancyllomiajaponicazeller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稻巢草螟、日本稻巢螟、稻筒巢螟。广布亚洲各稻区。 寄主水稻。 为害特点幼虫先在叶片中、上部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幼虫在巢内取食叶肉,受害处现枯白斑。后携巢移至稻丛基部,咬断团...
-
水稻禾蓟马
学名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属缨翅目, 蓟马 科。别名玉米蓟马、瘦角蓟马。分布在内蒙古、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等省区。 寄团...
-
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
学名Stenchaetothripsbiformis(Bagnall)属缨翅目,蓟马科。广布全国各稻区。 寄主南方为害水稻,北方为害 小麦 、 大麦 、野 团...
-
水稻黄萎病
症状病株叶色均匀褪绿成为浅黄色,叶片变薄,质地也较柔软,植株分蘖猛增,呈矮缩丛生状,根系发育不良。苗期染病的植株矮缩不能抽穗;后期染病的发病轻,主要表现为分蘖增多,簇生,个别病株出现高节位分枝,叶片似竹叶状。 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m称团...
-
水稻高温热害
症状我国长江流域,双季早稻的开花灌浆期正值盛夏高温季节,经常出现水稻高温热害,造成水稻结实率下降及稻米品质变劣、影响早稻生产。 病因高温对水稻植株的损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关系密切。许多研究表明:水稻在开花期,高温防碍 花粉 团...
-
水稻黑条矮缩病
症状俗称“矮稻”。主要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短阔、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不抽穗或穗小,结实不良。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团...
-
水稻大螟
学名Sesamiainferens(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稻蛀茎夜蛾、紫螟。分布在陕西、河南以南稻区。 寄主水稻、玉米、 高粱 、麦、粟、 甘蔗 、 团...
-
水稻显纹纵卷叶螟
学名Susumiaexigua(Butler)鳞翅目,螟蛾科。别名显纹刷须野螟。分布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密度最大,有时比稻纵卷叶螟还多。是稻纵卷叶螟的近似种。 寄主水稻、陆稻。 为害特点同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把稻叶从边缘两侧向中央团...
-
水稻台湾稻螟
学名ChiloauriciliusDudgeno异名Chilotraeaauricilia(Dudgeon)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中国南方稻区。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均较常见。江苏、浙江也有发生。 寄主水稻、 甘蔗 团...
-
水稻稻水螟
学名Nymphulavittalis(Bremer)鳞翅目,螟蛾科。则名稻水野螟、稻筒卷叶螟、稻筒螟。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东起国境线,西至宁夏、甘肃折至四川、云南。 寄主水稻、看麦娘、眼子菜等。 为害特点幼虫吐丝把叶片卷团...
-
水稻稻巢螟
学名Ancyllomiajaponicazeller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稻巢草螟、日本稻巢螟、稻筒巢螟。广布亚洲各稻区。 寄主水稻。 为害特点幼虫先在叶片中、上部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幼虫在巢内取食叶肉,受害处现枯白斑。后携巢移至稻丛基部,咬断团...
-
水稻禾蓟马
学名Frankliniellatenuicornis(Uzel)属缨翅目, 蓟马 科。别名玉米蓟马、瘦角蓟马。分布在内蒙古、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等省区。 寄团...
-
水稻稻直鬃蓟马(稻蓟马)
学名Stenchaetothripsbiformis(Bagnall)属缨翅目,蓟马科。广布全国各稻区。 寄主南方为害水稻,北方为害 小麦 、 大麦 、野 团...
最新更新
-
麝鼠的饲料卫生防治
饲料卫生的好坏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动物如吃了腐败变质、发霉或被某些病原菌污染的饲料即会发病。某些植物性饲料在加工、贮藏或运输的某些环节不当时,也会导致动物中毒。因此,随时了解麝鼠的饲料是否被污染及麝鼠的饲料、饮水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1.化学污染 团...
-
蚂蟥的常规饲养技术
近年来,蚂蟥价格稳步上升,2006年11月上旬禹州药材市场报价为清水货价在190元左右,盐水货150元上下,市场上有商家对此品种较为关注。野生蚂蟥数量的大幅下降,为人工养殖蚂蟥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选址建池。选择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处建池。池底宽一般3-5团...
-
鲁西黄牛饲养方法(一)
养鲁西黄牛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的致富项目,为使群众科学养牛,提高养殖效益,要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 品种及个体不同,生产性能也不同。本地鲁西黄牛体型小、生长慢、屠宰率低,成年公牛体重410~420公斤,母牛体重370公斤左右,屠团...
-
麝鼠的取香技术
1.改变气候环境在气温、气流和光照等影响麝鼠泌香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气温,其次是光照。在深秋和初冬季节给麝鼠舍覆盖薄膜保温,可延长麝香鼠香腺分泌时间,并促使香腺在早春提前分泌;夏季采取降温措施,尽量避免高温对麝香鼠性活动产生的不良影响。 2.改善饲料供应早春团...
-
鲁西黄牛饲养方法(二)
六、泌乳母牛的饲养 泌乳前2个月,母乳是犊牛的主要营养,要视母牛体况及产奶量补饲精料和多汁饲料,促使母牛多产奶。产后两天内日粮按临产期标准给予。处在冬春季枯草期的母牛,产后前2月日补精料1.5~2公斤,夏秋季盛草时期的母牛日补精料1公斤,母牛泌乳2个月以后,冬春团...
-
麝鼠的饲养管理
春季正值其配种准备和配种期,南方地区大约2月份进入准备配种期,3月份进入配种期;北方地区约3月份进入准备配种期,4月份进入配种期。现将各期的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1) 准备配种期 对兽群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查看种鼠的体况,提早团...
-
蚂蟥常见的疾病与防治方法
一、白点病 发病原因白点病也叫溃疡病、霉病。由原生动多子小瓜虫引起。大多是受捕食性水生昆虫或其他敌咬伤后感染细菌所致。 症状患病蚂蟥体表有白点泡状物和小白斑运动不灵活,游动时身体不平衡,厌食等。 防治方法 方团...
-
鲁西黄牛繁殖改良技术的应用(一)
在畜牧业发展的今天,鲁西黄牛繁殖改良技术已成为提高肉牛品质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繁殖改良技术,提高配种率,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使我们在鲁西黄牛繁殖改良技术上有了新的学习与认识。 1 发情鉴定及适时输精 掌握适时配种(输精)是提高家畜受胎率的一项团...
-
鲁西黄牛繁殖改良技术的应用(二)
3 输精方法 牛人工授精的输精方法有阴道开膣器输精法和直肠把握输精法两种。 3.1 阴道开膣器输精法 左手持开膣器将发情母牛阴道打开,接着右手持输精器沿着开膣器经过阴道,小心地插入子宫颈内1~2cm处,然后用拇指推压输精器后端团...
-
药用蚂蟥的采收与加工
蚂蟥是一味常用中药,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治瘀血积聚、妇女闭经、干血成痨、跌打损伤、目赤痛、云翳等功能。蚂蟥种类繁多,目前药用的主要有日本医蛭(稻田吸血蚂蟥)、尖细金线蛭(茶色蛭)、宽体金线蛭(扁蚂蟥)。以宽体金线蛭体型最大(长约6-12厘米,体略呈纺缍形,扁平而肥壮,背面通常为团...
-
杂交鲁西黄牛育肥技术要点
一、正确选购架子牛 选择国外肉用良种公牛作父本杂交的改良牛,应挑选四肢高,体形长,皮肤松驰有弹性,肌肉较薄,骨架清晰,宽而不丰满,毛密柔软和体况健康的牛。因这种牛生长潜力大,肥育效果好。要选择2~4岁,体重318~363公斤架子大较瘦的牛,这样的牛采食量大,日增团...
-
麝鼠喜爱的食物
麝鼠极爱以水生植物为食,其幼芽、嫩枝、绿叶、果实及块根、块茎类都是上好的食物。陆生的野草、野菜及木本植物的幼嫩部分及果实也是很好的食物。栽培作物如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的茎叶以及谷物、豆类的种子等是重要的精料及补饲食物。 麝鼠以草类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吃得很少,一团...
-
麝鼠的活动规律
麝鼠爱活动,但由于相对肥胖,四肢短小,身体伏地,因此其活动范围比较小,也相对地固定,区域性很强,而且活动的时间、次数、路线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麝鼠喜欢游泳,水中活动自如,潜水能力很强,能2分钟不露头,若遇敌害时可潜水5分钟不换气,最长可达7分钟。游速每分钟可前进团...
-
冬季麝鼠的饲养管理
1、冬季麝鼠属低耗阶段处于半冬眠状态,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麝鼠安全越冬,为翌年的生产繁殖打基础。要做到麝鼠的安全越冬,其饲养管理的要点是:絮草保温要充足,粮菜投放要及时,定时检查要坚持。 2、在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室外温度有时达-20~-30℃,为了保证麝鼠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