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单季晚稻机械喷播配套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2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37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单季晚稻直播栽培技术,因具有省工、省力、增产、增效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的欢迎。近几年来,慈溪市利用机动喷雾机进行单季晚稻喷直播栽培,较好地解决了手撒直播稻的落谷不均匀、效率较低等问题,应用面积迅速扩大,2006年在单季晚稻上推广面积达700公顷,平均产量6672kg/公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主要优点

1.1操作简便易行该项技术操作非常简单,与喷洒 农药 没有多少差异,只需把机动弥雾喷雾机调整到喷粉状态,行进时控制好行走速度、喷洒高度与喷口摆幅,转弯或掉头时关闭排种开关,就能保证喷播的均匀度,不重播、不漏播。

1.2节本增产增效应用机械直播相比手工直播可节省用工成本,一般一名熟练的农民掌握技术要领后1d能喷播水稻4公顷以上,省去了育秧、移栽的环节,可节约成本750~900元/公顷;同时,跟常规稻相比,水稻分蘖期长,有效分蘖多,可增产8%~10%,合计增效1500~2250元/公顷。

1.3播种质量较好采用机械喷直播的 水稻种子 分布极为均匀,是人工手自播难以掌握和办到的。

2主要栽培技术

2.1选好良种,搞好种子消毒机喷直播单季晚稻宜选择稻秆矮壮、耐肥抗倒、抗病力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当前比较适宜机直播的品种有嘉花1号、秀水09等品种。播种前要晒种1~2d,并采用10%浸种灵针剂1支(2ml)对水6kg,浸谷种5kg,种子充分拌匀,浸2d,中间搅拌2~3次,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谷种捞起沥干后,以每1kg种子用10%吡虫啉2~3g拌种,拌种前将吡虫啉溶于少量水中,使谷粒着药均匀,露白后即可播种。

2.2适度耕耙,整地开沟机喷直播水稻应在播种前15d左右灌水翻耕,采用机械旋耕,确保杂草或前作根茬充分腐烂。忌耕耙次数过多,泥土过烂。为操作和灌排水方便,畦幅宽度3~4m,沟宽0.2m,四周开好围沟,在播种前1d耥平田面,达到土壤软糊适度,田面平整,待浮泥沉实后播种,落谷深度以谷粒正好陷入泥中为度。

2.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单季晚稻的适期播种,应根据品种生长特性来决定,本地播种期一般在5月底~6月上旬。播种量以37.5kg/公顷左右为宜,保证基本苗90万~120万/公顷;喷播杂交稻种子,因播种量仅15kg/公顷左右,播洒有难度,因此宜选择与杂交稻种子形状、大小、千粒重相近的常规稻种子经蒸煮后混合播种。

2.4掌握适时,防治草害搞好化学除草是确保机喷直播稻节本增效的关键。在翻耕前1.0~15d,用10%草甘膦水剂15L/公顷,对水750kg/公顷封杀一遍;播种后2d内,用17.2%幼禾葆 可湿性粉剂 3~3.75kg/公顷,对水750kg/公顷均匀喷雾,或播种塌谷后2~4d内,用40%直播净可湿性粉剂675~900g/公顷,对水570kg/公顷均匀喷雾;在秧苗2.5~3叶期,对前期防治较差的田块做好补治,可选用36%金满地525~600g/公顷,对水750kg/公顷喷雾,施药前排干田水,隔1d后复水,保水5~7d;对失治田块,可在5~7叶期,用50%二氯喹啉酸525~600g/公顷,对水750kg/公顷进行补治,施药时要先排干田水后施药,次日复水,并保持水层5~7d。2.5科学管理,合理运筹肥水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施肥次数,在翻耕前撒施过磷酸钙375kg/公顷、氯化钾112.5kg/公顷,耙地前施碳酸氢铵45kg/公顷。2叶1心期追施尿素112.5kg/公顷作断奶肥,5~6叶时施促蘖肥尿素150kg/公顷,壮秆促花肥施尿素112.5kg/公顷,保花肥施尿素112.5kg/公顷,对后期有早衰现象的田块要选用磷酸二氢钾或富硒 肥料 等喷施。播种后至2叶1心,控水保苗、炼苗扎根,不轻易灌水,保持田板湿润,以沟灌为主;2叶1心后,灌浅水上田板,实行浅水勤灌,多次轻搁。抽穗期保持水层,灌浆成熟期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湿润为主,收获前7d断水。

3注意事项

3.1雀鼠防治播种前,将浸种露白的种子,用18%吡噻可湿性粉剂1小包(10g)拌1.7~2.0kg种子,来回翻动3~5min,使药剂均匀附着在种子表面,凉放20~30min即可播种,可驱避麻雀、老鼠,且对稻飞虱、稻蓟马具有良好的防效。

3.2适时控苗苗期控蘖要早,一般掌握苗达375万/公顷时进行搁田,否则发苗过多,影响通风透光,病虫害发生加重,容易倒伏,影响水稻后期生长及产量。

3.3病虫防治直播稻除了与常规稻进行同样的病虫害防治外,重点需注意纹枯病的防治。因直播稻分蘖苗数多,中后期田间荫蔽度高,纹枯病容易蔓延,所以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同时,切实做好药剂防治,在发生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2.25L/公顷对水750kg/公顷多次喷雾。

分享
1
上一篇:旱稻高山一号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