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双阳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2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4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玉米螟是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害虫,每年因玉米螟危害造成的玉米损失在10%左右,损失粮食约10亿公斤。为保障我省玉米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提高我省玉米综合生产能力,2005年吉林省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在我省粮食主产区实施1000万亩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项目,以实现虫口夺粮。双阳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20万亩,落实在我区的奢岭、齐家、双营子三个乡、镇(街)。主要技术指标:玉米螟卵 寄生 率70%,田间平均防治效果65%,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5%,防治成本每亩1.2元,投入产出比1∶18.75。现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分析如下:

一、组织监测,适时防治

从5月1日起,每三天调查一次玉米螟越冬幼虫生长发育进度。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到10%后,每天调查一次,6月26日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到20%。结合气象预报,确定第一次放蜂时间为7月5日,第二次放蜂时间为7月10日。

二、适时进行玉米螟卵寄生率调查

7月25口、26日(第二次放蜂15天后),分别对防蜂区和对照区玉米螟卵寄生率进行调查,每个乡调查2个村,每个村调查两块地,每块地随机采集玉米螟卵20块,放置培养皿内发育。

3天后,计算玉米螟卵寄生率。平均寄生率为81.0%,校正寄生率为77.4%。达到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指标(玉米螟卵寄生率70%)。

三、玉米螟生物防治效果调查及经济效益分析

9月22~30日,我们先后对奢岭街道办事处、齐家镇、双营乡三个放蜂区的放蜂田及平湖街道办事处、鹿乡镇两个对照区进行了剖杆调查。防治区每个乡(镇)调查2个村,每个村调查2块地,每块地按对角线调查法取5点,每点调查20株,共计100株。对照区取2个乡(镇),方法与防治区相同。调查数据计算结果为:被害株减退率为49.1%,百杆活虫减退率为84.8%,虫孔减退率为85.0%,田间平均防治效果73.0%,达到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指标(田间平均防治效果65%)。防治区的产量损失率为4.61%,对照区的产量损失率为12.32%,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7.71%,达到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指标(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5%)。玉米平均单产按每亩566公斤计算,亩挽回玉米43.6公斤。防治区20万亩玉米田共挽回产量872万公斤。每公斤玉米按0.8元计算,新增总产值697.6万元。每亩玉米田防治成本1.2元,防治区20万亩防治成本24万元,纯增收益673.6万元,投入产出比1∶29.1。

分享
1
上一篇:覆膜甘薯高产栽培要点 下一篇:水稻三大病害空秕粒的防治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