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压一增”法优质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1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14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一、栽培条件
花生生产基地,应选择大气不受污染、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至沙质黏壤,结实层疏松,通透性良好,灌溉用水不受污染,具备花生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条件。
二、品种选择
花生品种的选用,应本着优质、高产、综合抗性良好的原则。如丰花5号,花育22号,花育24号,花育21号等优质花生品种。
三、轮作换茬
花生喜生茬地,重茬花生病虫害多,易造成不发棵,产量低、品质差,营养元素缺乏。花生生产基地最好以2~3年轮作为好。也可与小麦、玉米、甘薯、蔬菜等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块,以备耕翻。
四、施肥
在一般地力水平下,每公顷产荚果4500千克,可每公顷施优质 有机肥 (含氮量0.2以上,充分腐熟)15000~22500千克+徽 生物肥 75千克+三元复合化肥(N、P、K各15%)300千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克/千克以上,每公顷用有机无机生物 复合肥 11250千克,施肥应采取配方平衡施肥。
五、播种
1.种子选择与处理
采用花生带壳早播技术,选用纯度在95%以上、净度98%以上、水分含量8%以下的整齐、饱满、无病害的花生荚果作种子,种用子仁发芽势要在80%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每公顷准备种用荚果不能少于375千克。选好后晒2~3天(不要在水泥地上晒),以减轻病虫害,提高种子活力,再用40℃的温水浸泡30小时左右,使花生的果壳和果仁充分吸水,然后捞出在荫凉处晾干,并将双仁果掰开,单仁果把果嘴捏开,以利出苗。
施用微量元素 肥料 对花生有重要的增产作用。常施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是钼酸铵和硼砂。施用方法有浸种、拌种和喷施三种。
2.播种与种植
(1)适期播种
一般5~10厘米地温连续5天稳定在15~18℃时,根据气候条件,春花生适宜播种应在谷雨至立夏之间。东昌府区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夏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上中旬播种。
(2)规范种植
春花生和大垄双行麦套花生一般采取起垄覆膜双行种植。我们采用了“双压一增”方法。一是压缩垄距,由原来的90厘米大垄双行种植压缩到80厘米,二是压缩墩距由原来20~25厘米的墩距缩小到18~20厘米,三是增加小行距,由原来的30厘米增加到35~40厘米,垄面宽60厘米。这样,植株与垄顶膜边距离不小于10厘米,不会出现悬空针和滑边针,且植株能及时封好垄,并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播种沟深3~35厘米,每穴播2粒种子,每亩播种密度一般在9000穴左右。播后适当镇压,可使荚果与土壤密接。整平后,覆盖彩色地膜,膜要盖严,不透气。铺膜要做到铺平、拉紧、贴实。采用露地小垄单行栽培和平地播种的套种花生一般等行距为40理米墩距为18~20厘米,每亩播种密度一般在9000~10000穴左右。花生带壳早播一般要比仁播增加用种量5%~10%。花生带壳覆膜早播,抗旱能力强,能提早上市,可增产增收。
六、田间管理
1.花生苗期的管理
采用起垄覆膜双行种植的,花生播种后立即或出苗前5天左右芽苗未曝光时,刨取垄沟土盖到播穴膜上,使成5厘米的小土堆,高度为延迟芽苗曝光致使子叶节升出膜面0.5厘米左右,重量足以使花生自行穿透薄膜将子叶节升出,子叶节出上后撤土回沟。
2.花生生育中期的管理
(1)开花下针期管理
遇旱浇水。如果此期0~30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叶色黑绿,开花量开始减少,叶片中午萎蔫、日落才能恢复时,应及时沟灌润浇,促花开放,但切忌大水漫灌。
适时追肥。施肥量不足的地块,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150~225千克和草木灰750~1500千克,或在结实区每公顷追石膏粉375千克(或磷石膏粉750千克),以补充钙质营养。若新生叶片色淡而小,叶脉失绿,每公顷可追施75~150千克标准氮肥。若心叶黄白失绿时,可每公顷追施20~30千克硫酸亚铁,或叶面喷施0.3%~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
控制下针。露地起垄播种的花生,在花生初花期,通过中耕,将垄两侧的土锄向行间,使垄形成“n”状窄埂,即使行间的土高于垄行,也要使花生行变成窄埂状。“n”形窄埂,一般高度为5厘米左右,顶宽6~7厘米。平地播种的平作花生,可把株行锄成“w”形,使植株位于“W”‑字形的中峰,行间变成高而窄的土垄。这样,有利于通风散湿,降低植株基部空间的大气温度,同时加大果针与地表的距离,从而减慢果针的伸长速度,达到控制早期花下针结实的目的。
(2)结荚期的管理
培土迎果针。抓住封垄和大批果针入土前的时间,起垄覆膜双行种植的花生于下针盛期(北方春花生大体在7月中旬),在植株基部,直径约为20厘米的膜面上,撒一层1厘米厚的细土,以助针入膜,增加结果数。采用露地小垄单行栽培和平地播种的套种花生主要是通过扶垄,解除对下针的控制;北方春花生一般在6月底或7月初(即花生收获前80天左右)实施。
浇好结荚水。此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若0~30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群体植株叶片翻白而傍晚不能恢复,应及时浇水。
控棵保稳长。对于高肥力地块或施肥量过大的田块,应采取综合栽培措施控制徒长,如通过调节水肥,减少施肥量和灌水量,选择适宜品种等。对徒长地块采取人工去顶,即用手摘掉花生第一、二对侧枝的生长点,禁止应用B9,PP333等化学生长调节剂。
3.生育后期的管理
(1)喷肥保顶叶
饱果期茎枝基部叶片逐渐脱落,每条茎枝只有174~6片顶叶。从结荚后开始,每隔7~10天喷1次1%~2%尿素水溶液和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连喷2次。
(2)合理排灌增饱果
饱果成熟期植株耗水量锐减,根系吸水活力衰退,如秋雨过多,应及时排出积水。如0~30厘米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时,应及时沟灌润浇饱果水。
七、病虫鼠害综合防治
山东等北方花生主产区,常年易发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病毒病和根结线虫病;主要害虫有花生蛴螬、花生蚜虫和棉铃虫,以及田间鼠害。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突出生态控制,既要控制病、虫、鼠害,又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蛴螬:花生播种时,用50%辛硫磷乳油每公顷种子用药150~300克对水喷雾拌种。
花生蚜虫:用50%抗蚜威 可湿性粉剂 每公顷225克,对水750千克喷雾。
棉铃虫:用300倍增效“BT”喷洒叶面或1000倍青虫特防治。
叶斑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00~2250克,对水900千克喷雾,防病效果较好。
根结线虫病:用防治花生线虫病的无公害新药阿罗蒎兹微乳剂:9000~13500毫升灌根。
八、适时收获
花生适时收获期,主要依据花生植株自然落黄和荚果成熟的外观标准而确定。收获过早,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过晚,易造成落果,不仅收获困难,而且会增加虫果、芽果、烂果。
推荐阅读
-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特点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是玉米出苗后即可发病,玉米5~6叶期才开始出现明显病状,但新生叶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中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病株特征是色浓绿、宽、短、团...
-
水稻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治
为确保绿色稻米的品质,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需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应用 生物 农药 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 一、 水稻病害 的防治 团...
-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防止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团...
-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麦茬直播夏玉米,苗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易引起 玉米苗 枯病发生危害。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雨量大,我区夏玉米苗枯病普遍发生,且发病更严重,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绝产。现将团...
-
甘薯畸形块根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方法
我们在甘薯的栽培过程中,都遇到过甘薯形成一些畸形块根的现象。有的长得“不顺溜”,有的大头小尾,形成 牛蒡 根,有的出现裂缝,还有的块根发硬,里面象长了“红血丝”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薯的商品价值。 畸型的薯块团...
-
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国家标准GB44041.1-1996规定:杂交 水稻种子 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13%(籼)。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团...
-
玉米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很重视自然界病虫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些生理病害只要人们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或减轻。我们在玉米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生理病害,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减轻或避免了此团...
-
玉米制种田黑粉病的防治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陆续发生,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中制种田比大田更为严重,母本比父本严重。 一、发病部位 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都可能团...
-
玉米制种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由于不同土壤肥力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合理的施肥,往往造成缺素,并以外部表现出明显症状,根据多年的观察、试验,现将玉米制种中缺氮、磷、钾、锌四种主要元素的症状与对策总结如下。 1氮素缺乏症与防治团...
-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症、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黑龙江省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严重的发生地块可达30~50%,甚至更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我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搞好玉米生产,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特提出如下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团...
-
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特点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症状特征是玉米出苗后即可发病,玉米5~6叶期才开始出现明显病状,但新生叶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最初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中脉上产生长短不一的蜡白色突起。病株特征是色浓绿、宽、短、团...
-
水稻病虫草害的无公害防治
为确保绿色稻米的品质,在病虫草害的防治上需采用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大力推广应用 生物 农药 防治水稻病虫草害技术。 一、 水稻病害 的防治 团...
-
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防止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团...
-
麦茬玉米苗枯病发生与防治
麦茬直播夏玉米,苗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易引起 玉米苗 枯病发生危害。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雨量大,我区夏玉米苗枯病普遍发生,且发病更严重,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绝产。现将团...
-
甘薯畸形块根的形成原因及防止方法
我们在甘薯的栽培过程中,都遇到过甘薯形成一些畸形块根的现象。有的长得“不顺溜”,有的大头小尾,形成 牛蒡 根,有的出现裂缝,还有的块根发硬,里面象长了“红血丝”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薯的商品价值。 畸型的薯块团...
-
杂交稻新种烂种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国家标准GB44041.1-1996规定:杂交 水稻种子 的发芽率、纯度、净度分别不能低于80%、96%(二级)、98%,水分不能高于13%(籼)。杂交稻种只要达到以上四项指标就是合格的种子。旱育秧普及以前,当大田生产上浸种落谷期间气温团...
-
玉米主要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很重视自然界病虫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玉米多种生理病害的发生,常造成严重的损失,而这些生理病害只要人们注意,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避免或减轻。我们在玉米育种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几种生理病害,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减轻或避免了此团...
-
玉米制种田黑粉病的防治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陆续发生,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中制种田比大田更为严重,母本比父本严重。 一、发病部位 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都可能团...
-
玉米制种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铁、锌等多种营养元素,由于不同土壤肥力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合理的施肥,往往造成缺素,并以外部表现出明显症状,根据多年的观察、试验,现将玉米制种中缺氮、磷、钾、锌四种主要元素的症状与对策总结如下。 1氮素缺乏症与防治团...
-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症、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黑龙江省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严重的发生地块可达30~50%,甚至更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我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了搞好玉米生产,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特提出如下措施供大家参考。 一团...
最新更新
-
关于发展黎平绿壳蛋鸡的几点建议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消费向美味、营养、保健方向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在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吃出健康、吃出营养的观念下,绿壳蛋鸡产业孕育而生,并逐步形成易行、高效、短频、灵活等特征。面对这项新兴产业,如何定位?如何健康发展?如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团...
-
林蛙的管理方法
1.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的放养密度要合理,并随时进行调整,一般蝌蚪期的饲养密度平均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只。 蝌蚪饲养池中的蝌蚪应力求整齐,日龄大致相同,避免出现大吃小现象。 需要对蝌蚪进行转移时,要借助于尼龙网捞取,用水桶运团...
-
绿壳蛋鸡商品鸡的饲养管理
在同一鸡舍内,放养同一日龄的鸡,饲养到商品体重后一同出售。实行全进全出制,实行公母分开饲养。每群以300只为宜,饲养密度为68只/平方米。 对所选优质原料进行合理搭配,科学组方,使饲料营养全价化。制成颗粒饲料,鸡只能采食,不能挑食,营养均衡。参考配方:玉米59.团...
-
勉县农民创新养殖绿壳蛋鸡
在勉县周家山镇红光村以北的浅山丘陵处,有一片山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大群绿壳蛋鸡在林地里每天喝着山泉水、吃着绿玉米、沐着自然风,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 林地主人马云武介绍,这些散养鸡就是黑羽绿壳蛋鸡和麻羽绿壳鸡。去年,他承包了村上120亩山坡地,先后投资50余万团...
-
绿壳蛋鸡的饲喂
绿壳蛋鸡必须喂全价配合饲料,不要单一饲喂玉米或其它单一饲料,这是恒定的饲喂原则,不可改变。在平时饲喂中,配合饲料中可掺些切碎的胡萝卜、蔬菜、野菜和剩饭菜等。这样可使绿壳蛋鸡的日粮中营养更全面。同时,又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节省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绿壳蛋鸡每团...
-
绿壳蛋鸡各阶段的饲管技术
1、绿壳蛋鸡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团...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