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玉米顶腐病危害大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1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05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一、发生特点

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但以抽穗前后表现最为明显(夏玉米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该病原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在多雨、高湿的条件下利于大发生,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当前的一些主推高产品种也感病。在同样气候、同样品种的条件下,受害较重的大多是黏性土质地块和低洼地块,且浇水过大、浇水偏早的地块相对更为严重。因其症状复杂多样,且一些症状与玉米的其它病虫害、缺素症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因此在诊断识别和防治上应仔细对照、提早防治。

二、发病的特征与诊断的区别

玉米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它症状更呈多样化:①叶缘缺刻型。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缘和顶部褪绿呈黄亮色,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②叶片枯死型。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③扭曲卷裹型。顶部叶片卷缩成直立“长鞭状”,有的在形成鞭状时被其它叶片包裹不能伸展形成“弓状”,有的顶部几个叶片扭曲缠结不能伸展,缠结的叶片常呈“撕裂状”、“皱缩状”(注意:该症状容易与“玉米疯顶病”混淆,区别在于该病的叶片边缘有明显的黄化症状,叶片变形、扭曲症状轻于“疯顶病”)。④叶鞘、茎秆腐烂型。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叶鞘内侧和紧靠的茎秆皮层呈“铁锈色”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维管束和茎节出现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⑤弯头型。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⑥顶叶丛生型。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⑦败育型或空秆型。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注意:该症状与“缺硼症”相似,但缺硼一般在砂性土、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少的地块,且长期持续干旱时发生;而该病是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生)。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高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

三、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应注意淘汰感病的品种,选用抗性强的品种。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首选300倍液的58%甲霜灵?锰锌,选用加配500倍液的50%多菌灵、或1500倍液的病除康2号、或3000倍液的病除康3号等 杀菌剂 混合用药,喷施2次(对“玉米疯顶病”也有较好的兼治效果)。为同时除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和促进玉米增产,可混合25%一扫光1500倍液等 杀虫剂 和0.1%的“三合一增产素”等营养调节剂一起喷施。

3、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 剪刀 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分享
1
上一篇:杂交玉米种子脱水的几项技术 下一篇:冬小麦复种黄瓜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