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顶原因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1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1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玉米果穗顶部籽秕粒瘪或未结籽粒,称之为秃顶,又叫“不满尖”,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一般会导致玉米减产5%~10%,严重的甚至在30%以上。因此生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秃顶的发生。
玉米秃顶原因
造成玉米秃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品种遗传特性。玉米花丝从苞叶中抽出的顺序有所不同,顶部的花丝抽出最晚,如果顶部花丝抽出时恰逢大田 花粉 量不足或散粉末期,容易造成顶部花丝授粉不良,形成秃顶。
阴雨天气。玉米散粉时,如果遇到阴雨等自然灾害,易导致玉米雄穗不能正常散粉,雌穗吐丝不畅,即使吐丝,花丝容易徒长、老化,也会造成玉米秃顶。
干旱缺水。玉米一生需要大量的水分。据研究,土壤湿度越大,玉米出现秃顶的几率越小。尤其是抽雄期遇旱,会造成花粉生活力减弱甚至丧失,花丝延缓抽出或者抽出后容易丧失生活力、寿命缩短,从而造成结实率下降,形成秃顶甚至空杆。
密度不合理。玉米属高秆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密度过大,容易造成个体营养发育不良,田间郁闭,通透性差,使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且授粉时部分花粉难以落到柱头上,形成秃顶。
缺乏营养。玉米生长后期缺肥,籽粒发育到中途便停止生长,使雌穗顶端秕粒增多而变成秃顶。玉米缺锌俗称“花白苗”,即叶脉之间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茎杆细弱,抽雄、吐丝延迟,果穗发育不良,也会形成秃顶或稀癞棒。
病虫害。危害玉米造成秃顶缺粒的病虫害主要是大、小斑病和玉米螟,尤其是雄穗和雌穗顶部很容易遭受玉米螟危害,造成粉源不足和花丝受害,从而形成秃顶缺粒。
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的秃顶,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选用良种。玉米有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三大类,应该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种植制度,选用适宜品种类型,最大限度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
适期播种。玉米喜温暖,不耐低温,全生育期要求比较高的温度。播种过早则出苗期长,出苗率低,苗弱,生理病害严重;播种过晚则影响玉米后期灌浆,导致成熟过晚。春玉米一般在5厘米地温稳定在12℃以上播种较为适宜,夏玉米最晚不晚于6月底。
查苗补种。在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可以在地块边缘随风向隔行或十字交叉补种,确保雌穗顶端花丝授粉时期不被错过。实践证明,采取该措施后秃顶率为3%~5%以下,而普通田块秃顶率高达10%~15%以上。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之一,可以根据气候因素、灌溉条件、土壤肥力及品种类型等确定密度,使群体中的个体都能接受光照,通风透光,提高玉米结实率,减少秃顶。一般每亩3000~4000株较为合适。
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在定苗后追施适量 复合肥 ,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大喇叭口期追施适量高氮复合肥,确保后期生殖生长不脱肥;抽穗至灌浆期,适当进行根外追肥。在施肥上,应注意锌肥的施用,以促进籽粒饱满,减少秃顶。
隔行去雄,辅助授粉。在雄穗刚刚抽出顶叶尚未散粉时隔行或隔株去雄,减少植株水分和养分消耗,改善玉米上部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减轻玉米螟的危害,促进棒大粒多,籽粒饱满。去雄不宜太多,特别是玉米地周围4~5行不宜去雄,以免影响授粉,造成空穗。同时,在雌穗吐丝期间连续进行2~3次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结实率。
防病治虫。防治大、小叶斑病可以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退菌特或粉锈宁等进行防治。防治玉米螟可以在大喇叭口期用锌硫磷或呋喃丹拌成毒砂施入心叶和叶腋。
推荐阅读
-
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
玉米花粒期是指从抽雄穗至成熟这一段时间。前半期(抽雄至籽粒形成期),以开花受精为中心,后半期(籽粒形成至成熟期),以籽粒重量形成为中心。供长中心叶是植株的中、上层叶片。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营养体停止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时期,经过开花、受精进入籽粒产量形成阶段,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团...
-
西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推广 西瓜 一稻高产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产,早季西瓜平均产量每亩2800kg,纯收入1200元;晚季水稻每亩平均产量480kg,纯收入600元。现把示范片高产 栽培技术 团...
-
提高玉米抵御风灾能力的几点对策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 饲料 作物,常年 种植面积 为2400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3.69%;产量为11600万t,占粮食总产的26.9%。玉米籽粒还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重要原团...
-
小麦储藏方法
一、 小麦 的储藏特点 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长小麦后熟期较长。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团...
-
水稻穗期病虫害管理
水稻穗期是 水稻产量 形成的关键时期。移栽稻8月26日为破口始期,直播稻9月初进入破口始期,而破口始期是穗颈瘟、稻曲病、螟虫的防治关键时期,加上四代纵卷叶螟、褐飞虱、纹枯病并发,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不可小视。 据介团...
-
水稻穗颈瘟(叩头瘟)防治
水稻穗颈瘟又叫“叩头瘟”,在水稻孕穗期浸染,出穗后表现症状,发现穗颈瘟症状后往往已经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期,所以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方法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叶瘟防治的前提下,在水稻孕穗初期和齐穗期采用药剂进行喷防。 随着天气好转气温升高和采取了化学防治团...
-
花生根茎腐病的防治
花生 根茎 腐病是近年来花生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发生非常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特别是重茬地块,发生更为严重。现进入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死棵。 症状特点: 团...
-
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推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芽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40%乙莠水150~200毫升对水30~50公斤喷地面。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4%玉农乐胶悬剂75毫升茎叶喷雾,或亩用20%克芜踪水剂120~150毫升对水30~50公斤在 玉米苗 团...
-
玉米螟适期防治方法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蛀茎虫,是为害玉米最主要的害虫,是玉米生产的大敌。它不仅繁殖快,每年2-3代,而且为害时间长,无论是春播玉米还是夏播玉米均会遭受为害。因此,防治玉米螟是提高玉来单产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那么,怎样防治玉米螟呢?确定防治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团...
-
科学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
一代二化螟在稻区将呈大发生的态势,防治形势严峻。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地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组织防治工作,迅速开展虫口夺粮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一、认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去年冬季,我省遭受冷冻冰雪灾害,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螟虫越冬死亡率高于去年,冬后基数较去年降低团...
-
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
玉米花粒期是指从抽雄穗至成熟这一段时间。前半期(抽雄至籽粒形成期),以开花受精为中心,后半期(籽粒形成至成熟期),以籽粒重量形成为中心。供长中心叶是植株的中、上层叶片。本阶段的生育特点是:营养体停止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时期,经过开花、受精进入籽粒产量形成阶段,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团...
-
西瓜、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推广 西瓜 一稻高产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产,早季西瓜平均产量每亩2800kg,纯收入1200元;晚季水稻每亩平均产量480kg,纯收入600元。现把示范片高产 栽培技术 团...
-
提高玉米抵御风灾能力的几点对策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 饲料 作物,常年 种植面积 为2400万公顷,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3.69%;产量为11600万t,占粮食总产的26.9%。玉米籽粒还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重要原团...
-
小麦储藏方法
一、 小麦 的储藏特点 吸湿性强: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后熟期长小麦后熟期较长。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含水量适宜的小团...
-
水稻穗期病虫害管理
水稻穗期是 水稻产量 形成的关键时期。移栽稻8月26日为破口始期,直播稻9月初进入破口始期,而破口始期是穗颈瘟、稻曲病、螟虫的防治关键时期,加上四代纵卷叶螟、褐飞虱、纹枯病并发,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不可小视。 据介团...
-
水稻穗颈瘟(叩头瘟)防治
水稻穗颈瘟又叫“叩头瘟”,在水稻孕穗期浸染,出穗后表现症状,发现穗颈瘟症状后往往已经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期,所以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方法是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叶瘟防治的前提下,在水稻孕穗初期和齐穗期采用药剂进行喷防。 随着天气好转气温升高和采取了化学防治团...
-
花生根茎腐病的防治
花生 根茎 腐病是近年来花生生产上的常见病害,发生非常普遍,危害也比较严重,特别是重茬地块,发生更为严重。现进入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死棵。 症状特点: 团...
-
夏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推行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芽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40%乙莠水150~200毫升对水30~50公斤喷地面。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4%玉农乐胶悬剂75毫升茎叶喷雾,或亩用20%克芜踪水剂120~150毫升对水30~50公斤在 玉米苗 团...
-
玉米螟适期防治方法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蛀茎虫,是为害玉米最主要的害虫,是玉米生产的大敌。它不仅繁殖快,每年2-3代,而且为害时间长,无论是春播玉米还是夏播玉米均会遭受为害。因此,防治玉米螟是提高玉来单产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那么,怎样防治玉米螟呢?确定防治期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团...
-
科学防治水稻一代二化螟
一代二化螟在稻区将呈大发生的态势,防治形势严峻。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各地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组织防治工作,迅速开展虫口夺粮行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一、认清形势,加强组织领导去年冬季,我省遭受冷冻冰雪灾害,全省大部分地区水稻螟虫越冬死亡率高于去年,冬后基数较去年降低团...
最新更新
-
绿壳蛋鸡常见疫病
绿壳蛋鸡抗病力强,一些在良种鸡易于发生的疫病,绿壳蛋鸡鸡却很少发生。影响绿壳蛋鸡健康的主要有3种病毒病、3种细菌病和3种寄生虫病。针对绿壳蛋鸡的易发病并结合当地疫情状况,相应做好防治工作,可有效提高绿壳蛋鸡的存活率。 1、绿壳蛋鸡鸡痘: 由团...
-
产蛋期的绿壳蛋鸡需要的营养
绿壳蛋鸡开产以后体重、羽毛和骨骼还继续生长,随着产蛋率的上升采食量逐步增大,对钙的需要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大。由于其产蛋率和蛋重均比现代商品蛋鸡低和小,因此对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要求不严格。根据鸡以能采食的习性,我们配制与商品蛋鸡料相同营养的饲料同样可以获取最高峰产蛋率85%。 团...
-
热带鱼疾病预防肠炎
饲养热带鱼,要降低投资和饲养成本,可采取如下措施。 小鱼的价格便宜,只要挑选的好,成活率也是很高的。小鱼长的快,活泼而贪食,潜在价值大,用于繁殖特别有意义。假如一只大红箭鱼6元,买10只为60元。但如果买小红箭鱼只要1元一只,60元买60只,养得好3个月后至少有团...
-
热带鱼的杂交繁殖
热带观赏鱼类中的有些品种,容易发生变异,例如,鳍形变大,色彩和花纹斑点变化增多,还有的突变产生白化种或全黑的后代。有些鱼还容易杂交,在同属不同种鱼类间杂交,亲缘关系比较近,杂交繁殖容易成功,如剑尾鱼与月鱼容易杂交,三色鱼与牡丹鱼也易杂交,都可产生不同于亲本的后代。不同科不同属鱼类团...
-
热带鱼病怎样治疗
热带鱼病主要有细菌性腐败病、烂鳃病、赤皮病、鳞立病、白点病、小瓜虫病、水霉病、肠炎、气泡病、车轮虫病、皮肤充血病、棉口病、感冒病、浮头病等。 1.鱼体药浴和全缸施药: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药浴就是将病鱼放在药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用药液给鱼洗澡,然后再放入饲水团...
-
热带鱼的繁殖卵生鱼类
热带观赏鱼中绝大多数行产卵繁殖,体外受精。与卵胎生鱼类不同的是在产卵过程中雌雄鱼互相陪伴。性成熟时雌雄鱼择偶配对,临产时相互追逐发情,然后雌鱼排卵体外而雄鱼尾随射精于卵子上使其受精。浮性卵漂浮于水面孵化;半浮性卵随流水呈漂浮状孵化;而沉性卵则稍带粘性沉于水底砂砾及岩石的间隙处孵化团...
-
衡量热带鱼饲养用水质的方法
养好热带鱼的关键就是养好水。良好的水质是观赏鱼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对于大型鱼来说,其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保持好水质更加重要。衡量热带鱼饲养用水质的适宜与否,稍加概括,可以用五度来衡量。 第一重要的就是温度。既然是热带鱼,必要的温度必须加以保证。饲养大型热带鱼的水温团...
-
热带鱼病的预防
因为热带鱼是水中生物,患病后治疗是比较麻烦和困难的,既无法对其注射药物,也无法使其口服药物。所以,我们对待热带鱼患病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做到无病防有病,患病早治疗既要加强平时的管理,增强热带鱼本身抵抗疾病的能力,又要注意减少和和杜绝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热带鱼的危害,使团...
-
热带鱼竖鳞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热带鱼竖鳞病又名松鳞病 病鱼体表肿胀,部分鳞片向外张开似松球,鳞片基部水肿,其内部积聚着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致使鳞片竖起。在鳞片上稍加压力就会有许多水状液体从鳞片基部喷射出来,鳞片也随着脱落。有时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出血、腹部膨胀等症状。热带鱼患病多因频繁换水所团...
-
热带鱼类亲鱼越冬养殖
热带鱼类亲鱼越冬,一般在11月中下旬入越冬池保暖,具体入池时间应根据当地气温下降情况确定。当预计有较强冷空气入侵,最低气温将下降到13℃以下,平均气温18℃以下,或日平均气温降温幅度达8℃,选晴暖天气进行入池,同时应保证鱼进池后有三四天暖期。 选择背风的深水塘,团...
-
山鸡的十种疑难病症的中药配方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在治疗某些传染病时已经把所有“好药”用尽了,效果还是不明显。而采用价格低廉的中药治疗反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些事实说明中药在治疗野鸡的疑难病时有其独特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备用。 金荞麦全草(根、茎、叶、花)制剂或团...
-
林蛙的烂鳃病的防治
细菌性烂鳃病亦是蝌蚪期的常见病,多在水温16~26摄氏度时发生,水温15摄氏度以下时很少发病。 1、病原病原为黏球菌,菌体细长,两端纯圆。 2、症状患病的蝌蚪鳃部腐烂,鳃丝充血,鳃上附着污泥和黏液,呼吸困难,行动迟缓,不摄食,常并发其他细菌感染团...
-
关于发展黎平绿壳蛋鸡的几点建议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消费向美味、营养、保健方向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在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吃出健康、吃出营养的观念下,绿壳蛋鸡产业孕育而生,并逐步形成易行、高效、短频、灵活等特征。面对这项新兴产业,如何定位?如何健康发展?如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团...
-
林蛙的管理方法
1.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的放养密度要合理,并随时进行调整,一般蝌蚪期的饲养密度平均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只。 蝌蚪饲养池中的蝌蚪应力求整齐,日龄大致相同,避免出现大吃小现象。 需要对蝌蚪进行转移时,要借助于尼龙网捞取,用水桶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