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茶精解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6:0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64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茶叶焙火定义为半发酵 乌龙茶 精制之一部分。焙茶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三分茶七分火或七分茶三分火,谁是君、谁是臣?君与臣的关系先了解茶为什么要烘焙?
分成两点解释;一、再干:降低茶叶中的水份,让茶在保存中较慢酸化,使易于保存。二、烘焙:用火的力量改变(善)茶的本质。好茶只要再干,香气不足的茶利用烘焙来提高质量。
一、茶叶烘焙的目的:
一、降低水份含量、确保存放期间的质量,只需将水份降低,是物理变化。二、改善或调整茶的色、香、味、形。茶本身的香气不足,借火来提高火香,是化学变化。尤其是茶叶的并配,必须借火的力量来将质量划一,是茶商的灵魂。
茶叶的质变是因为茶叶受氧(酸)化的关系,茶叶中含有5-8﹪的脂肪,脂肪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酸化,氧化要有足够的水做媒体,所以茶叶要 包装 前一定要将水份降至5%以下,为什么?我们将一粒茶叶放大,水份含量在3-4%时水成单分子层,空气中的水进不来。当吸水至5%以上时,会有游离水,游离水会将氧带进茶叶中,茶叶就会渐渐类变。当吸水超过6﹪时就会产生凝结水(毛细管水)在茶叶中形成一水道,氧气流通快茶叶类变加速,这就是茶叶为何要再干的原因。
香气不足的茶、储存一段时间或茶味走样的茶、为了参加比赛或迎合客户口味须要用火的力量改变茶的色、香、味、形,就是烘焙。茶叶烘焙师傅必须要了解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二、茶叶化学成份在烘焙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与质量的关系:
氨基酸:味甘、苦、酸,含量愈多愈好。茶芽嫩梗、高海跋、春冬茶较多。制茶浪菁时产生香气,焙火时与还原醣产生作用叫梅纳反应(焙茶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咖啡因:茶会苦的原因,对制茶技术与焙火过程不重要,因为它很稳定不会因制造、焙火过程的不同产生变化。咖啡因除了苦之外有鲜口感,会与 儿茶 素结合产生沉殿,冷温时结合、高温时分开,称为乳化作用。红茶茶红质多最明显。
儿茶素类:儿茶素再加一个类,表示有很多种,目前分六大类、两种型、游离型带苦、脂型带苦涩,又称茶单宁(非单宁酸)茶汤中最多的物质占50﹪以上。制茶和焙茶过程都很重要,茶叶发酵时变黄、变红,并影响脂肪酸使茶产生香气对茶的味与香气都有很重要的关系。
单醣与双醣类:茶中含2-5﹪烘焙时可以说完全靠它,糖本身就有糖的香味,加热有蜜香再热有焦糖香,对口感及香气都好。
果胶质:对茶汤的成形很重要,茶汤的粘稠感(饱满的感觉),烘焙时产生香气。
植物色素:叶绿素与花青素,绿茶和台式乌龙茶要保持,红茶要破坏。制茶时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以叶绿素为例,炒菁后马上置冷可保持叶绿素使茶叶保持绿身。
三、茶叶烘焙温度与外观变化
色:色泽来源主要来自叶绿素,因烘焙过程因温度而改变。由翠绿-黄褐-红褐-黑褐。80℃无差别,好茶只要80℃但水份含量无差别、100℃光泽消失、120℃2-4小时变黄褐以上叶底还能全开,140℃2小时变红褐、叶底半开,(等于160℃1小时)※焙茶温度超过130℃有燃烧的危险。再加长时间变黑褐色,叶底不开。茶黄质后氧化的关系变茶红质,120℃2小时以下纤维不会变死,以上会变死,颜色变黑褐色已碳化,味道火味,茶也部份燃烧。135℃只在外销茶、饮料茶原料烘焙时看过。
香:台湾茶能在世界保持不败的地位就靠香。茶是活的,在丢弃之前香气、滋味持续在变,轻发酵茶要清香非菁香,发酵不足、炒菁不足的菁香容易变,焙火时不易入火,杀菁时要捉香,香气不足的用焙火来提高香气。香气的变化:清香-蜜香-焦糖香-炒米香-火味-火焦味-火碳味。焙茶时茶会变酸是因为儿茶素遇热的关系,炒米香至火香靠梅纳反应〔还原糖与氨基酸在高温时结合〕蜜香与焦糖香是焦糖化作用〔糖直接熬就有焦糖香〕
味:味要的是活性,但茶愈焙活性愈低。
苦与涩:苦焙不掉,涩可以因焙火而降低,有时茶愈焙愈苦是因为涩味降低而感觉愈苦,再焙下去涩还会提高,感觉又回复。为何有如此变化!不知道。
醇与韵:苦与涩保持平衡点才能感到醇,为什么?也是不知道,日本酱油可用仪器检验,铁观音的韵必须边焙边揉才有,台式乌龙茶再怎么焙也没有铁观音的韵。
四、茶叶烘焙器具、热源与质量的关系:
茶与热源都动:甲、乙种 干燥机 ,香气易流失、茶容易碎,表面麻掉。
热源动茶叶不动:冰箱型干燥机,香气容易流失,可用风口的开与关及风速弥补。
热源、茶都不动:电子焙笼。
热源茶都不动热源没直接照射茶:碳焙。
渗透性热源:远红外线辅助可缩短焙茶时间。
烘焙器具、方式依茶品味、利润决定。有很多神秘的流程,茶农、茶商当做祖传秘方,只要焙出来的茶质量可以提升就是对的。
五、焙茶原则:
由低温慢慢提高:先高温如将表面焙死,水份、杂味出不来。
焙好茶要好原料,火只是辅助。
茶叶并堆后一定要焙火,质量才能划一,依笔者经验并堆后焙火(比赛茶)质量可提高一个级数。
推荐阅读
-
制茶过程中的香气形成和变化
煎茶 加工 包括蒸热、粗揉、中揉、精揉、干燥6道工序。鲜叶在蒸热过程中形成香气。将试验用茶样的热水提取液在旋转薄膜浓缩装置中减压蒸馏,在-70℃条件下收集香气,用乙酸乙酯提取,用气相层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鲜叶采摘后在保管过程中香气成分含量逐渐增加,增加的种度与鲜叶团...
-
茶树新芽生育、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脂质的变化
茶树新芽中干物重的4%是脂质。脂质中50%是糖脂质,30%是磷脂质,20%是中性脂质。糖脂质中含量最高的是单半乳糖二甘油糖(MGDG)和二半乳糖二甘油酯(DGDG,甾醇萄葡糖苷(SG),磷脂质中以卵磷酯(PC)含量最高,中性脂质中以游离型甾醇为主。脂肪酸是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茶树新芽中的主要脂肪团...
-
茶叶中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研究
以 绿茶 为原料,采用ZJL大孔离子交换 树脂 和ZJX大孔吸附树脂从 茶叶 的浸提液中提取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和茶多糖。通过对树脂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咖啡碱、茶氨酸、茶多酚及茶多糖联合分离提团...
-
乌龙茶制作的特殊工艺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 对喜爱喝茶的人来说,如果茶叶出现受潮、杂味、臭菁味等问题时,怎么办呢?将茶叶丢弃吗?还是有更好的处理团...
-
南印度地区无性系茶树品种施氮的目标产量方程
在南印度不同地点对无性系 茶树品种 USASI-9和SA-6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试验,以期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获得的土壤测试和作物效应数据,开发 茶园 氮和钾使用量的目标产量方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氮处理区为主区,钾处理区为副区,氮、钾每年团...
-
“清亮剂”成功解决茶饮料清亮难题
茶本身的香气能否保留得比较完好,与其它风味结合的协调程度,杀菌后会否变味,保质期内风味的稳定性等,这些技术难题在食品工艺人员的努力下,基本能符合中小型茶饮料生产企业的需要,他们通过采用速溶茶粉、与 柠檬 蜂蜜甜酸等风味结合、超高温瞬时杀团...
-
绿茶栽培技术
1、绿茶优良品种引进的基本原则 一个好的品种引种到适宜地区种植,其经济效益成倍数提高,但如果引种到不适宜的地区,不仅不能发挥其优良特性,还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品种引进必须注意以下5点: (1)注意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能 不同绿茶品种有团...
-
速溶茶加工
20世纪60年代开始速溶茶 加工 研究,之后的30多年研究较少。速溶茶加工的基本工序包括提取、浓缩、干燥、颗粒成型。提取时获得15%~20%的浓稠液体。提取方法以连续式提取法较好,用该方法提取,提取液浓度高,且提取效率高。采用直列式提取团...
-
制茶技术——西路边茶制造
西路边茶制造 西路边茶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 包装 。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 加工 团...
-
制茶技术——湖北老青茶制造
湖北老青茶制造 老青茶的主要产地在鄂南的蒲沂、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老青茶分为三级,鲜叶采割标准按茎梗皮色分:一级茶(洒面茶)以白梗为主,稍带红梗,即嫩茎基部呈红色(俗称乌巅白梗红脚),二级茶(二面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白梗;三级茶(里茶)为当年生红梗,不带麻梗团...
-
制茶过程中的香气形成和变化
煎茶 加工 包括蒸热、粗揉、中揉、精揉、干燥6道工序。鲜叶在蒸热过程中形成香气。将试验用茶样的热水提取液在旋转薄膜浓缩装置中减压蒸馏,在-70℃条件下收集香气,用乙酸乙酯提取,用气相层析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鲜叶采摘后在保管过程中香气成分含量逐渐增加,增加的种度与鲜叶团...
-
茶树新芽生育、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脂质的变化
茶树新芽中干物重的4%是脂质。脂质中50%是糖脂质,30%是磷脂质,20%是中性脂质。糖脂质中含量最高的是单半乳糖二甘油糖(MGDG)和二半乳糖二甘油酯(DGDG,甾醇萄葡糖苷(SG),磷脂质中以卵磷酯(PC)含量最高,中性脂质中以游离型甾醇为主。脂肪酸是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茶树新芽中的主要脂肪团...
-
茶叶中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研究
以 绿茶 为原料,采用ZJL大孔离子交换 树脂 和ZJX大孔吸附树脂从 茶叶 的浸提液中提取茶氨酸、咖啡碱、茶多酚和茶多糖。通过对树脂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咖啡碱、茶氨酸、茶多酚及茶多糖联合分离提团...
-
乌龙茶制作的特殊工艺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 对喜爱喝茶的人来说,如果茶叶出现受潮、杂味、臭菁味等问题时,怎么办呢?将茶叶丢弃吗?还是有更好的处理团...
-
南印度地区无性系茶树品种施氮的目标产量方程
在南印度不同地点对无性系 茶树品种 USASI-9和SA-6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试验,以期利用相关和回归分析获得的土壤测试和作物效应数据,开发 茶园 氮和钾使用量的目标产量方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氮处理区为主区,钾处理区为副区,氮、钾每年团...
-
“清亮剂”成功解决茶饮料清亮难题
茶本身的香气能否保留得比较完好,与其它风味结合的协调程度,杀菌后会否变味,保质期内风味的稳定性等,这些技术难题在食品工艺人员的努力下,基本能符合中小型茶饮料生产企业的需要,他们通过采用速溶茶粉、与 柠檬 蜂蜜甜酸等风味结合、超高温瞬时杀团...
-
绿茶栽培技术
1、绿茶优良品种引进的基本原则 一个好的品种引种到适宜地区种植,其经济效益成倍数提高,但如果引种到不适宜的地区,不仅不能发挥其优良特性,还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品种引进必须注意以下5点: (1)注意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能 不同绿茶品种有团...
-
速溶茶加工
20世纪60年代开始速溶茶 加工 研究,之后的30多年研究较少。速溶茶加工的基本工序包括提取、浓缩、干燥、颗粒成型。提取时获得15%~20%的浓稠液体。提取方法以连续式提取法较好,用该方法提取,提取液浓度高,且提取效率高。采用直列式提取团...
-
制茶技术——西路边茶制造
西路边茶制造 西路边茶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一带生产的边销茶,用蔑包 包装 。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称方包茶:北川所产的为圆形包,称圆包茶.现圆包茶已停产,改按方包茶规格 加工 团...
-
制茶技术——湖北老青茶制造
湖北老青茶制造 老青茶的主要产地在鄂南的蒲沂、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县。老青茶分为三级,鲜叶采割标准按茎梗皮色分:一级茶(洒面茶)以白梗为主,稍带红梗,即嫩茎基部呈红色(俗称乌巅白梗红脚),二级茶(二面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白梗;三级茶(里茶)为当年生红梗,不带麻梗团...
最新更新
-
黄粉虫养殖投入产出情况
黄粉虫比较好养,因为: (1)黄粉虫食性杂,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命力、适应能力强。 (2)养殖设备条件要求不高。 (3)养殖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气味、食物、天敌、自身密度、病虫害等因素就能养好。 团...
-
蚯蚓的养殖技术要点简介
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2004年蚯蚓仅用于制药一项就达1万多吨,利用蚯蚓还可加工成抗病的高动物蛋白饲料。蚯蚓粪的利用也非常广泛,现已开发出花卉专用肥、草坪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绿色蔬菜肥以及利用蚯团...
-
黄粉虫容易死亡的生长阶段
蛹期是黄粉虫死亡最主要的危险期,也是生命力最弱的时期,因为身体娇嫩,不食不动,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幼虫或成虫咬伤。只要蛹的身体被咬开一个极小的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形成虫。另外,幼虫阶段高龄期(化蛹前)也是容易死亡的时期。因为该阶段生命代谢旺盛,取食量大,生长迅速,易于团...
-
黄粉虫活体幼虫的运输问题
黄粉虫幼虫可用袋装、桶装或箱装,根据容器大小、气候条件确定装载量,要保持相互之间不要挤压、碰撞。应特别注意的是避免在黄粉虫运输过程中反复受到震动和惊扰,不断地活动,虫体之间相互挤压,夏季如果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一袋10千克的虫体经1小时的运输,袋(或箱)中虫体温度可以升高5~10团...
-
蚯蚓高产饲养技术措施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团...
-
黄粉虫干枯病防治问题
在高温的夏季,应将饲料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料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时,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对于干枯发黑而团...
-
黄粉虫的混合饲料如何配制
为饲养方便,增加饲料利用率,常把几种饲料混合在一起加工成有一定形状的混合饲料。用于不同时期的饲料配比不同,总的原则是营养全面。例如以麦麸为主,根据当地条件适度加些糠皮,粗玉米粉、大豆粉、麦草、稻草、玉米秸、树叶粉、少量食盐等,每100千克混合料再加入多种维生素6克,微量元素100团...
-
浅谈蓝孔雀的配种管理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养殖孔雀成为人们发财致富另一条道路,原因就是作为百鸟之王的孔雀,具有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特点,是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儿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之一。 团...
-
有机孔雀鱼外形以及具体特点
有机孔雀鱼是一种很常见的鱼类,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能牵动经济的发展。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有机孔雀鱼外形以及具体特点有哪些: 外形和特点: 有机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团...
-
盆养黄粉虫的科学管理技术要点
盆养黄粉虫,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不需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 若箱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防止虫子外逃。另外,需要60目筛子1个。 团...
-
黄粉虫的盆养技术简析
黄粉虫的盆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 投喂菜叶或瓜果皮等时间应在筛虫粪的前1天,投入量以1个夜间被幼虫食尽为度,或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先将虫粪筛出。第二天尽快将未食团...
-
冬季养殖黄粉虫注意事项
冬天天气寒冷温度很低,黄粉虫养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北方广大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 冬季北方天气较冷,而且风大,房屋的密封是重点,一定要封密严实,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加强取暖工作。特别应注意晚间取暖,否则白天热,晚上凉虫子不会正常生长,昼夜温度都应保持在10度团...
-
黄粉虫适应环境的极限温度问题
黄粉虫不同虫态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成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但自然越冬的幼虫可忍受-15℃的低温),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温度,24-35℃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团...
-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由于其表皮坚韧(即外骨骼),属于非细胞性组织,伸展性很小,当幼虫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才能使虫体进一步增大。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在温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