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生产中合理使用药物的综述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40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11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正确而合理的使用药物是保证养鸡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在肉鸡生产中随意的乱用药物,将会给饲养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给药残控制也将带来很大的难度。
就目前养鸡户用药来看,尚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很多养户自雏鸡入舍后除接种疫苗当天和宰前几天不给鸡群投药外,其余所有的饲养日都不停的给药,一个饲养周期下来后,要投20几种药品,药费达到1元以上,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破坏了肉鸡肠道的菌群平衡,使 饲料 难于消化吸收,影响了肉鸡生长发育。
为提高养户的收入,减少养户损失,有必要讨论一下药物使用问题,以引导养户在肉鸡生产中合理用药。
一、合理使用“肾药”
有很多养户在使用药物以后,都要投给“肾药”,这似乎很普遍,还有的养户在35日龄前后要固定的投给一次“肾药”,叫做通肾,这种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我们对绝大多数“肾药”的处方剖析一下就会明白了,这些“肾药”的95%以上成分是碳酸氢钠,还有少量的亚硒酸钠,其药物机理是促进机体尿酸盐排泄,当使用剂量过大时还会造成亚硒酸钠中毒。
什么因素能造成鸡只发生尿酸盐沉积呢?答案有两条,一是外源性因素,即由于家禽肝内没有精氨酸酶,当长期食入含有过高的蛋白质饲料时,可导致尿酸合成增多,超过了肾脏的正常排泄能力,即可引起外源性尿酸盐沉积症。其实这一点没有必要引起我们的担忧,只要你是使用中型以上公司生产的饲料,就不会存在这一问题,因为中大型公司的饲料是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而精心配置的,对产品也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后才能出厂,绝不会存在因蛋白质的含量过高而造成尿酸盐沉积症的现象发生。二是内源性因素,常由于鸡群发生肾型传支和药物中毒,造成肾功能不全而引起尿酸盐排泄障碍,引发内源性尿酸盐沉积症。事实上,当鸡群一旦发生肾型传支后,没有有效药物能治疗,“肾药”可以适当的缓解症状,必须靠机体自身去恢复,其损失程度与继发细菌性疾病的轻重程度直接有关。
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是控制肾型传支的最有效措施。在肾型传支流行区,首免应接种新支肾(LASOTA+H120+28/86)二联三价疫苗。在非流行区,首免时接种MA5(传支苗麻株)对肾型传支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对于接种传支苗来讲,首免的日龄越小越好,我们用的传支苗是活毒苗,接种后可迅速在气管粘膜的上皮细胞中增殖,并起到占位的作用,当有传支野毒进入呼吸道后,已无增殖空间,减少了传支野毒在体内的增殖机会。
无节制的用药和随意加大用药剂量是造成肾脏组织损伤,导致“花斑肾”的主要原因。在我们肉鸡防治细菌性疾病使用的药物中,氨基糖苷类用量最大,其中最常用的有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和安普霉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肾脏毒性,损伤肾脏组织,导致肾功能减退,其中以庆大霉素的肾脏毒性最大。科学而合理的使用药物是有效的防止“花斑肾”出现的前提,当错误用药导致“花斑肾”出现的时候,可酌情投给“肾药”,以促进“花斑肾”得到康复。假设“花斑肾”症状并不严重,可考虑连续投服3-5天0.4%浓度的小苏打水,也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推荐阅读
-
肉鸡生产档案管理的内容
做好肉鸡生产档案管理对于总结生产经验,提高养鸡效益,提高疫病防治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引种、 饲料 、兽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志等。鸡场所有记录资料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引种记录包团...
-
如何根据肉鸭的特性加强饲养管理
肉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 刚出壳的肉雏鸭,腹内有一个5-7g的卵黄囊,其剩余的卵黄囊越小体质越强,反之越弱。初生的肉雏鸭如果得到适宜的温度并能及时饮水,则剩余的卵黄吸收团...
-
肉鸡健康养殖技术
选择优质高产的肉种鸡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具有高产性能,抗病力强并能生产出优质后代的种鸡品种,净化种鸡,防止疫病垂直传播。 严格选雏 雏鸡须孵自52~65克重的 种蛋 ,同一批雏鸡应来源于同一父团...
-
炎热季节的蛋鸡管理要点
炎热季节是 蛋鸡饲养 难度最大的时期。饲养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防暑降温,促进采食。 产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的上限为28℃。当环境温度超过28℃时,鸡单靠物理调节热平衡的方式已不能维持其热平衡了。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表现团...
-
蛋鸡饲养管理新知
一.育雏 主张高温高湿,前三天温度以三十六摄氏度,湿度以85%为宜。这样既可以易于卵黄吸收又可以杜绝一些病毒细菌感染,如IB一般是三天左右感染。13―14天为一过性呼吸道间隔几天发病造成后期蛋鸡产蛋无高峰期 二.注重育成期营养与管理 团...
-
鉴别不产蛋鸡“五看一听”
及时剔除不产蛋鸡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五看一听”鉴别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看外形。不产蛋母鸡性情较神经质,易惊吓,羽毛往往较整洁,但鸡冠萎缩苍白;而产蛋鸡则性情温驯,被毛不太清洁,但鸡冠鲜红,神态活泼,眼睛明亮。 团...
-
蛋鸡饲养三戒
一戒原粮喂鸡。有些养鸡户习惯用玉米或 稻谷 等原粮喂鸡,这样做既降低了 饲料 的利用率,又对鸡有害无益。正确喂法是将玉米等原粮粉碎,按配方搭配其它原料,如麸皮、豆饼、鱼粉、骨粉、石粉等团...
-
蛋鸡高产新法
加喂维生素C 俄罗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 饲料 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35℃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8团...
-
蛋鸡光照,不容忽视的话题
光照原则 育雏、育成期,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每天光照时间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产蛋期,光照时间先增加然后保持恒定,不能减少。 育雏、育成期的光照制度 根据光照原则,此期的光照时间应渐减或恒定,所以就有渐减团...
-
蛋鸭养殖如何高产高效
一、科学选择 饲料 青年鸭生长期内所需的各种营养都要满足,饲料要多样化,保持能量、蛋白质的平衡。日粮中蛋白质不宜太高,钙含量要适宜。生产中要视鸭生长发育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绍兴蛋鸭,正常开产日龄是130-150天,开产体重团...
-
肉鸡生产档案管理的内容
做好肉鸡生产档案管理对于总结生产经验,提高养鸡效益,提高疫病防治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引种、 饲料 、兽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志等。鸡场所有记录资料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引种记录包团...
-
如何根据肉鸭的特性加强饲养管理
肉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 刚出壳的肉雏鸭,腹内有一个5-7g的卵黄囊,其剩余的卵黄囊越小体质越强,反之越弱。初生的肉雏鸭如果得到适宜的温度并能及时饮水,则剩余的卵黄吸收团...
-
肉鸡健康养殖技术
选择优质高产的肉种鸡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具有高产性能,抗病力强并能生产出优质后代的种鸡品种,净化种鸡,防止疫病垂直传播。 严格选雏 雏鸡须孵自52~65克重的 种蛋 ,同一批雏鸡应来源于同一父团...
-
炎热季节的蛋鸡管理要点
炎热季节是 蛋鸡饲养 难度最大的时期。饲养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防暑降温,促进采食。 产蛋鸡适宜的环境温度的上限为28℃。当环境温度超过28℃时,鸡单靠物理调节热平衡的方式已不能维持其热平衡了。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表现团...
-
蛋鸡饲养管理新知
一.育雏 主张高温高湿,前三天温度以三十六摄氏度,湿度以85%为宜。这样既可以易于卵黄吸收又可以杜绝一些病毒细菌感染,如IB一般是三天左右感染。13―14天为一过性呼吸道间隔几天发病造成后期蛋鸡产蛋无高峰期 二.注重育成期营养与管理 团...
-
鉴别不产蛋鸡“五看一听”
及时剔除不产蛋鸡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五看一听”鉴别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看外形。不产蛋母鸡性情较神经质,易惊吓,羽毛往往较整洁,但鸡冠萎缩苍白;而产蛋鸡则性情温驯,被毛不太清洁,但鸡冠鲜红,神态活泼,眼睛明亮。 团...
-
蛋鸡饲养三戒
一戒原粮喂鸡。有些养鸡户习惯用玉米或 稻谷 等原粮喂鸡,这样做既降低了 饲料 的利用率,又对鸡有害无益。正确喂法是将玉米等原粮粉碎,按配方搭配其它原料,如麸皮、豆饼、鱼粉、骨粉、石粉等团...
-
蛋鸡高产新法
加喂维生素C 俄罗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 饲料 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35℃时,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8团...
-
蛋鸡光照,不容忽视的话题
光照原则 育雏、育成期,随着鸡日龄的增加,每天光照时间保持恒定或逐渐减少,切勿增加;产蛋期,光照时间先增加然后保持恒定,不能减少。 育雏、育成期的光照制度 根据光照原则,此期的光照时间应渐减或恒定,所以就有渐减团...
-
蛋鸭养殖如何高产高效
一、科学选择 饲料 青年鸭生长期内所需的各种营养都要满足,饲料要多样化,保持能量、蛋白质的平衡。日粮中蛋白质不宜太高,钙含量要适宜。生产中要视鸭生长发育具体情况酌情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绍兴蛋鸭,正常开产日龄是130-150天,开产体重团...
最新更新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
-
林蛙产卵前要对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 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 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团...
-
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 吉林省从1986年起大力推广封沟式养蛙模式,技术成熟,已被广泛采用。而集约式团...
-
林蛙吃什么
林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不同。蝌蚪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管理时,也可补喂蛋黄、动物血、鱼粉、豆渣和植物性饵料。变态前后到幼蛙,以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包括圆形跳虫科、菱蝗科、粉虱科、蚁科、小甲虫类、小菱蝗、短星翅蝗虫、黑背蝗若虫以及微型甲虫如孤甲、跳甲、团...
-
野生林蛙对温湿度有什么要求
在东北,林蛙的整个冬眠时间有5个多月,在漫长的冬眠期内,林蛙机体将秋天贮存的营养逐步转化并贮存到卵泡内,为蛙卵的发育和蝌蚪生长初期提供营养,自然情况下在冰层下越冬的温度约1~3℃。 从产卵到变态,温度从冰雪融化到28℃之间都能发生生命过程,但28℃是最高极限温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