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养殖用药的防误区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3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93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目前农村中饲养 肉鸭 大有可图,因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但是养殖户为防治肉鸭疫病而滥用兽药、不合理地用药的现象也很普遍。现就目前肉鸭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便于大家参考。
用药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药物长期使用。许多养殖户认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一般不做疫苗预防,不管肉鸭有无疾病,总是经常不断地在肉鸭 饲料 中或饮水中添加大量化学药物,如磺胺类。其最终结果是肉鸭产生耐药性甚至中毒,在疫病发生时,再使用这类兽药时,增大了治疗难度,增加了治疗成本。
二、不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养殖户不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多种药物合用,就会增加疗效。常见到养殖户把磺胺类药同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其结果造成喹诺酮类药物疗效降低或失效,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而且提高了治疗成本。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用药很多,如:红霉素类和磺胺类合用,庆大霉素与青霉素类、卡那霉素类与喹诺酮类等。
三、用药剂量不当。一旦肉鸭发病,往往对整群肉鸭进行长期超剂量用药,养殖户认为药物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无限制地随意加大用药剂量,结果使肉鸭机体内脏器官受损,代谢失调,甚至出现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
四、不对症治疗。肉鸭由于转换饲料未适应时,矿物质和电解质不平衡等导致的腹泻。而养殖户立即长期使用抗生素,其结果杀死或抑制了肠道正常细菌群而使致病性细菌迅速繁殖,导致腹泻更加严重,久治难愈。还有些养鸭户治疗肉鸭的病毒性疾病,仅仅只用抗菌药物,忽略了对症治疗和调节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
五、给药方法不当,疗程不足。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性质,鸭的生理特点等决定了药物的给药途径不同。肉鸭在一般情况下最好拌料,也可饮水,但剂量加倍;当严重时还可以注射。许多养殖户不仅存在着给药方法不当的现象,而且还有用药治疗不彻底的问题。用药治病都有一定的疗程,一般用药时间为5-7天,有的养殖户投药2-3天,刚看到病情好转,就停药,或者马上换别的药物。由于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不够,使得病情反复发作。
六、长期使用消毒药。养鸭户在进行活疫苗的接种时,连续应用消毒药物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或将水消毒。这样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细菌)不能在机体中充分繁殖,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有的养鸭户长期应用腐蚀性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给鸭饮水消毒,损害了口腔、食道鼻腔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在这期间使用鸭瘟、鸭肝等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机体便不能很好的建立免疫应答,使免疫失败。同时,不容易分解的消毒药进入肠道后还杀灭正常的菌群,引起消化不良。
合理用药的方法
一、充分了解兽药,科学用药。加强对兽药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弄清药物的主要成分和药理作用。充分考虑肉鸭的实际病情,选用药效可靠、安全、方便、价廉的兽药。反对滥用药物,尤其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肉鸭正确用药的关键是对病情正确的诊断。一般肉鸭发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鸭瘟、鸭肝炎等;有的是由细菌感染的,如浆膜炎、大肠杆菌病。病毒病常采用干扰素、血清、卵黄抗体、黄芪多糖等药物治疗,细菌病选用高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肉鸭用药治病,要掌握中药和西药相结合、抗病毒和抗菌病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盲目大剂量给药。几乎所有的药物不仅有治疗作用,也存在不良反应。科学地合理使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按说明书的剂量,不能盲目地随意加大用药的剂量,以防药物中毒。如果在用药之前提前使用电解多维等药物,可以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鸭群的抗病力。
二、联合用药。肉鸭用药中有时采用联合用药,其目的主要在于扩大抗菌谱,增强疗效,减少用量,避免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毒副作用等。联合用药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有些药物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而有的药物合用会产生拈抗作用。例如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合用,使药物抗菌增强,抗菌范围扩大收到很好的作用。新霉素与强力霉素增强疗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最易产生耐药性。还应该考虑用中草药,如 鱼腥草 、 青蒿 、 马齿苋 等易得草药。
三、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给药方式。肉鸭用药上首先要结合病情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最好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用抗菌药治病时必须有合适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疗程应充足,一般的感染性疾病可连续用药3-4天,症状消失后,再巩固1-2天,以防复发,磺胺类药的疗程更长。药物的剂量的应用应根据病情,对急性传染病和严重感染病例剂量应增大,使药物在血液中尽快达到有效药浓度,给病原以致命打击。药物的应用还应特别注意给药方式,一些药物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仅少量吸收,就不能采用口服。如青霉素类大部分要肌肉注射,很少一部分用于口服。对于呼吸道疾病可以喷雾治疗。
四、定期消毒,加强免疫。定期进行消毒对防治鸭病具有积极作用。应该选用有机氯等高效低毒的消毒药,目前用于肉鸭养殖场环境消毒的药物有:醛类(甲醛、戊二醛)、碱类(如烧碱、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有漂白粉、消毒王、灭毒威等,碘制剂有碘三氧)、过氧化物类(如过氧乙酸)、季胺盐类(如百毒杀)。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洗,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喷洒药液进行消毒。制定消毒程序,一般10-15天进行一次带鸭消毒,5-7天一次环境消毒。同时,疫苗预防必不可少,要加强疫苗的防疫,结合当地疫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虽然肉鸭生长周期短,但是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预防。
推荐阅读
-
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诊断 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可依据本病的流行特点,2周龄感染雏鸭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如雏鸭拉稀,肛门周围有粪便沾污;病理变化,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点,盲肠膨大,内有灰白色液体或干酪样肠栓等,一般可在现场做出初步诊断,而确诊则需要实验室检查,分离、鉴定细菌。应将本病与团...
-
鸭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与特点
鸭 沙门氏菌病 又称鸭副伤寒,是由鸭沙门氏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成年鸭成为带菌者。 1.病原 鸭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该菌有多个血清型,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团...
-
鸭传染性浆膜炎症状与病变
1.症状 发病初期,鸭的精神不振,颈缩翅垂,食欲减少或废绝。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干枯后堵塞鼻孔,轻度咳嗽和打喷嚏。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腿软无力站立不稳或不愿走动,并常有共济失调、摇头、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不能吃料饮水,逐渐体弱衰竭,头颈歪斜、倒退、颈部和团...
-
鸭流感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当鸭场的鸭群迅速出现鼻炎、窦炎等呼吸道炎性症状时,就可考虑到鸭流感存在的可能性。鸭群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以至100%死亡的急性败血症等。由于禽流感的症状和病变不稳定,现场难以凭临床症状而做出确诊。因此,当出现可疑病例时,应尽快请有关团...
-
夏秋季节更替注意防治鸭病
当前正是夏秋季节更替时节,温度变化大,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畜禽、鱼类等动物的易发病时节。此时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病害,造成畜禽和鱼类因群发性和流行性病害死亡,损失较大。因现将这个时期鸭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鸭瘟。 春、夏、团...
-
鸭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1.与鸭瘟鉴别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3周龄以内的雏鸭较少发生死亡,而病毒性鸭肝炎对1~2周龄易感雏鸭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超过3周龄雏鸭不发病,这在流行病学上是重要鉴别之一;患鸭瘟的鸭以食道、泄殖腔和眼睑黏团...
-
鸭病毒性肝炎重在预防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发病率可高达100%,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雏鸭的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从20%团...
-
鸭霍乱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诊断 鸭霍乱的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和病理特征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尚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取肝脏做成触片或用鸭血制作血涂片,瑞氏染色或革兰氏染色,可见到两极染色细小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此种检测方法有时不太容易见到细菌。可同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工团...
-
鸭中暑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鸭中暑是鸭在外界高温或高湿的综合作用下,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热平衡受到破坏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疾病,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症状:鸭中暑表现为烦躁不安,战栗,体温升高,随后出现昏迷、麻痹、痉挛而死亡;或呼吸困难、急促,翅膀张开下垂,口渴,走路不稳或不能站立,最后团...
-
巧治鸭瘟的三则良方简介
1、取晒干的烟茎0.25-0.5公斤,在装入1公斤男人尿的桶内浸泡1-2天。捞去烟茎将尿液拌料喂鸭,每晚喂1次,防治鸭瘟。病鸭康复前禁戏水和喝水。 2、采新鲜樟树叶捣烂后置于槽内,加入清水适量搅拌,让鸭子自食即可。鸭瘟初发阶段能控制病情发展,连续投喂可防止复发。 团...
-
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1.诊断 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可依据本病的流行特点,2周龄感染雏鸭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如雏鸭拉稀,肛门周围有粪便沾污;病理变化,肝脏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坏死点,盲肠膨大,内有灰白色液体或干酪样肠栓等,一般可在现场做出初步诊断,而确诊则需要实验室检查,分离、鉴定细菌。应将本病与团...
-
鸭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与特点
鸭 沙门氏菌病 又称鸭副伤寒,是由鸭沙门氏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成年鸭成为带菌者。 1.病原 鸭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该菌有多个血清型,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团...
-
鸭传染性浆膜炎症状与病变
1.症状 发病初期,鸭的精神不振,颈缩翅垂,食欲减少或废绝。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干枯后堵塞鼻孔,轻度咳嗽和打喷嚏。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腿软无力站立不稳或不愿走动,并常有共济失调、摇头、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不能吃料饮水,逐渐体弱衰竭,头颈歪斜、倒退、颈部和团...
-
鸭流感的症状及诊断方法
当鸭场的鸭群迅速出现鼻炎、窦炎等呼吸道炎性症状时,就可考虑到鸭流感存在的可能性。鸭群感染禽流感病毒后,可以表现为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产蛋下降,以至100%死亡的急性败血症等。由于禽流感的症状和病变不稳定,现场难以凭临床症状而做出确诊。因此,当出现可疑病例时,应尽快请有关团...
-
夏秋季节更替注意防治鸭病
当前正是夏秋季节更替时节,温度变化大,各种病原体容易滋生繁殖,是畜禽、鱼类等动物的易发病时节。此时忽视预防很容易诱发病害,造成畜禽和鱼类因群发性和流行性病害死亡,损失较大。因现将这个时期鸭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给大家。 一、鸭瘟。 春、夏、团...
-
鸭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1.与鸭瘟鉴别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虽然各种日龄的鸭均可感染发病,但3周龄以内的雏鸭较少发生死亡,而病毒性鸭肝炎对1~2周龄易感雏鸭有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超过3周龄雏鸭不发病,这在流行病学上是重要鉴别之一;患鸭瘟的鸭以食道、泄殖腔和眼睑黏团...
-
鸭病毒性肝炎重在预防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自然爆发时仅发生于雏鸭,发病率可高达100%,主要为3周龄以内的雏鸭,以4-8日龄最为易感;雏鸭的死亡率则差别很大,从20%团...
-
鸭霍乱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1.诊断 鸭霍乱的诊断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和病理特征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尚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取肝脏做成触片或用鸭血制作血涂片,瑞氏染色或革兰氏染色,可见到两极染色细小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可做出初步诊断,但此种检测方法有时不太容易见到细菌。可同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工团...
-
鸭中暑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鸭中暑是鸭在外界高温或高湿的综合作用下,机体散热机制发生障碍、热平衡受到破坏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疾病,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症状:鸭中暑表现为烦躁不安,战栗,体温升高,随后出现昏迷、麻痹、痉挛而死亡;或呼吸困难、急促,翅膀张开下垂,口渴,走路不稳或不能站立,最后团...
-
巧治鸭瘟的三则良方简介
1、取晒干的烟茎0.25-0.5公斤,在装入1公斤男人尿的桶内浸泡1-2天。捞去烟茎将尿液拌料喂鸭,每晚喂1次,防治鸭瘟。病鸭康复前禁戏水和喝水。 2、采新鲜樟树叶捣烂后置于槽内,加入清水适量搅拌,让鸭子自食即可。鸭瘟初发阶段能控制病情发展,连续投喂可防止复发。 团...
最新更新
-
黄粉虫养殖可高产稳产的诀窍
一、温、湿度是高产、稳产的条件 养殖黄粉虫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温、湿度。温度20-35℃,湿度60-70%时生长正常。 养殖户冬季在升温时,白天大都能把温度升至20℃以上,而晚上一般则降低4-5℃。黄粉虫在低于15℃时生长缓慢。如果夜间不能保持20团...
-
“围栏养殖”林蛙的防护围栏怎样建立
“围栏养殖”顾名思义就是要将养蛙场周围全部封闭起来,以防止天敌进入和林蛙逃逸。 首先要在养殖场的周围挖一条深30厘米的陡沟,作为防护沟,沟外修筑结实的土埂,土埂上钉上木桩,将木桩用横杆连结,作围栏的固定物,最后在木桩间固定上塑料布,下部埋入土中30厘米,防止林蛙团...
-
黄粉虫的幼虫繁殖管理技术要点
饲养黄粉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20~26℃,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黄粉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成虫的饲养: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产卵前放一张白纸在网筛下,团...
-
模拟林蛙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哪些?
集约养殖的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生态环境的模拟程度。无论怎样养,都不能违背林蛙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性。理论上林蛙陆地生活的最适温度是23℃,相对湿度在75%~90%。林蛙的皮肤有呼吸功能,20%~30%的气体交换是靠皮肤来完成的,干燥会使皮肤丧失呼吸功能,所以温度、湿度、光照、团...
-
黄粉虫常见的病害及敌害
黄粉虫常见的病害及敌害 (1)干枯病 ①直观幼虫及麸料上面出现灰色干枯死虫,观察活虫体,肚腹扁平,活动减少。 ②病因温度过高,空气干燥,饲料过干。 ③防治方法调节好室内空气的温湿度,增加饲养盒内的青饲料。 团...
-
黄粉虫的养殖设备
黄粉虫不耐高温,要求选择背风向阳、冬暖夏凉、通风条件好的地方建造养虫室。 养虫室分为种虫室和幼虫室。种虫室专用于饲养成虫产卵,定期将收集到的卵送到幼虫室进行孵化。幼虫室用于孵化兼饲养幼虫。虫室面积大小根据生产规模而定。用砖砌成,室内四壁及地面用水泥灰浆抹面,堵塞团...
-
如何让蚯蚓高产
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团...
-
用黄粉虫的喂养特种动物的方法
一、喂养蝎子。蝎子是肉食性动物,黄粉虫是蝎子的最好饲料,养殖黄粉虫也是人工养蝎不可缺少的内容。黄粉虫投入蝎池后,可与蝎子共同生存较长时间,黄粉虫还可取食蝎场内的杂物及蝎子粪便。 在用黄粉虫喂养蝎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投喂鲜活的黄粉虫,运动中的黄粉虫易被蝎子发现团...
-
蚯蚓的桶养方法
⑴取高40-5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圆形塑料桶,在桶底钻4-5个直径5毫米左右的小孔。然后填上细小柔软的黏土,以离塑料桶口10厘米左右为宜,这样蚯蚓就不能外逃。 ⑵再准备直径比塑料桶的直径大5厘米左右的塑料盆,在距盆底5厘米和2厘米处各做一个记号。 团...
-
蚯蚓大田套养技术
蚯蚓大田套养是人工养殖蚯蚓的方式之一,视不同作物可采取平地长条套养、挖沟套养和挖坑套养等。 如聚合草。春暖花开时,在大田周围挖好排水沟,在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土沟,然后投入饲料,放进蚯蚓种。聚合草为多年生阔叶饲料,其生长期与自然环境中的蚯蚓生长期基本团...
-
蚯蚓大棚的养殖技术
随着黄鳝、棘胸蛙(石蛙)等名特水产品养殖的发展,蚯蚓作为诱饵及鲜饵料日趋增多,养殖场配套养殖蚯蚓面积不断扩大,但有些养殖场由于养殖蚯蚓技术没有较好掌握,养殖情况不理想,特别是在没采用遮荫大棚及管理不当的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蚯蚓数量锐减,不能保证名特水产品养殖的需要。现将有关蚯蚓大棚团...
-
黄粉虫的箱养技术
随着特种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作为龟、鳖、蛙、鳝、观赏鱼等鲜活饵料的黄粉虫,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过去那种简单的盆养技术,已不能满足养殖生产需要。箱养黄粉虫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饲养方法,适合中大型规模养殖。一旦掌握这种技术,黄粉虫的繁殖与产量都相当大。在介绍箱养黄粉虫技术的同时,为方便养团...
-
如何培养黄粉虫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它原是仓库害虫。自19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养殖和利用黄粉虫。由于黄粉虫营养价值高,也是水产动物优质的动物性饲料。 黄粉虫食性杂,繁殖量大,饲料易于解决。利用熬皮、菜叶等可进行密集型大规模饲养。一般1.团...
-
特色养殖黄粉虫的介绍
黄粉虫又名黄粉甲,原为一种仓储害虫。俗称面包虫,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一种高蛋白高钙高营养的食用昆虫。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食品。 黄粉虫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