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同直通车方法对幼鳖转塘成活率影响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3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31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每年清明节前后,广东地区的水温一般可达22℃~25℃,适宜于鳖种的开春放养。对于购买外场鳖种的养殖场来说,不同的运输方法将会对鳖种转塘后的成活率起到不同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案例1.养殖户吴某,2004年5月8日运输规格为50g/只左右的幼鳖1万只和规格为100g/只左右的幼鳖4万只,当日晴天,气温23℃~25℃,运输方法是将幼鳖用广东地区常用的鱼花桶(圆形,体积约为0.05立方米)装载,每桶800只,小型农用货车运输,每车运载7桶,平均每车净重550kg左右,运输距离为12km,幼鳖在装载及运输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幼鳖下塘后的放养密度为2000只/亩。
案例2.养殖户黄某,2005年4月10日运输规格为50g/只左右的幼鳖1万只、规格为100g/只左右的幼鳖5万只和规格为150g/只左右的幼鳖3万只,分4天进行,皆为晴天,气温22℃~24℃,运输距离60km左右,运输方法是将幼鳖分规格装入长80cm、宽60cm长方形的塑料网袋中,每袋装50g/只左右的幼鳖200只、100g/只左右的幼鳖100只、150g/只左右的幼鳖70只,然后将装有幼鳖的网袋放入长60cm、宽42cm、高18cm的四周及底部都带孔的塑料篮中,篮与篮能层层扣,每篮幼鳖重量约10kg,运输 工具 为带棚的中型货车,每天运输1车,平均每车净重3500kg,幼鳖在装篮上车前及卸载下塘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消毒处理,幼鳖下塘后的放养密度为2000只/亩。
案例3.养殖户黄某(同案例2,第二次运输),2005年5月15日运输规格为100g/只左右的幼鳖1.5万只和规格为150g/只左右的幼鳖1.5万只,天气晨雨午晴,气温26℃~28℃,运输距离40km,运输方法与第一次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卖方于5月12日和13日连续2天在幼鳖 饲料 中加入含有 穿心莲 、黄苓、 土茯苓 、甘草等多味纯中草药粉及Vc等维生素进行拌饵投喂,且于5月14日停喂1天,5月15日早晨天亮开始起捕,在每个装有幼鳖的塑料网袋中加入切碎了的香蕉叶及叶茎1kg左右,每袋净重量为11kg左右,然后将混有香蕉叶、叶茎和幼鳖的塑料网袋放入50ppm聚维酮碘溶液中药浴5分钟,装篮上车,一次运完,幼鳖下塘后的放养密度为2000只/亩。
二、结果
1.养殖户吴某运输的5万只幼鳖在下塘后第3天开始出现死亡现象;7天~8天后出现了大量死亡,最多1天死亡达700余只,时间持续了近2个月。从幼鳖下塘后第3天开始,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多疗程地使用与上述案例3中的成份和用量相同的中草药、维生素及氟苯尼考等抗菌素进行拌饵投喂,并进行多次的水体消毒,效果不佳,累计死亡数量接近2.5万只,成活率50%左右。
2.养殖户黄某(第一次)运输的9万只幼鳖在下塘后第3天开始出现死亡,7天~8天后达到死亡高峰,最多1天死亡近900只,第9天死鱼数量开始减少,时间持续了近半个月。从幼鳖下塘后第3天开始,连续10天使用与上述案例3中的成份和用量相同的中草药及维生素进行拌饵投喂,并进行多次的水体消毒,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于4月27日停止死鱼,此次累计死亡9100只,成活率89.9%。
3.养殖户黄某(第二次)运输的3万只幼鳖在下塘后第3天出现零星死亡,第7天死亡的数量上升到20只左右,第8天死亡数量开始逐渐减少,至第12天停止死亡,时间持续12天,期间从5月18日开始,连续7天使用与上述案例3中的成份和用量相同的中草药及维生素进行拌饵投喂,并进行1次水体消毒,累计死鱼数量较少,总计约60余只,成活率达99.8%。
三、分析与总结
1.从上述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案例1中运输距离最短,每车次的运输幼鳖数量最少,但幼鳖转塘后的死亡时间是最长的,幼鳖转塘后的成活率也是最低的,仅为50%左右,究其原因,是因为该案例中的运输方法过于简单粗糙,由于幼鳖是用鱼花桶装载,800只幼鳖堆积在大半个鱼花桶里,鳖体之间相互挤压、撕咬和挣扎,加之鱼花桶底部还会带有少量水分,使得底部的幼鳖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幼鳖产生了严重的应激反应和机械损伤,从而导致了长时间的大量死亡。笔者5月15日(即转塘1星期后)受邀前往诊治,经施用中草药、多种维生素及氟苯尼考等抗菌素进行拌饵投喂并结合水体消毒,效果都不甚理想,直到转塘2个月后死亡现象才得以停止。
2.案例2的运输方法比案例1的科学合理,每个塑料篮中装载的幼鳖数量控制在70只~100只,大大减少了幼鳖之间的相互挤压和抓爬,并能保证幼鳖呼吸基本畅通,尽管本案例中的运输距离、每车次运载的鳖种数量都比案例1高几倍,但由于鳖种的运输环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大大减轻幼鳖应激反应的发生,因此幼鳖转塘后无论是死亡的数量还是死亡时间都比案例1大为降低和缩短。在幼鳖转塘后第3天开始连续10天用上述中草药及维生素拌饵投喂,结合水体消毒等措施进行病害防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案例3的运输方法与案例2的几近相同,并在案例2的基础上对运输作了一些改进,一是将案例2中用于幼鳖转塘后治疗的药物提前在幼鳖起捕前连续投喂2天,并于起捕前停食1天,目的就是运用中草药来增强幼鳖抗应激反应的能力和抗感染能力;二是在装入幼鳖的网袋中加入切碎的香蕉叶及叶茎,并经50ppm聚维酮碘溶液中药浴5分钟后装篮,目的就是利用这些香蕉叶及叶茎减少幼鳖间的相互摩擦,减少感染,同时又可以给幼鳖提供暂时隐蔽的场所,减轻了环境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幼鳖的应激反应;三是浸泡药物后的香蕉叶及叶茎上黏附了大量的高浓度药液,这些药液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了对幼鳖全过程的消毒作用,大大减少感染的机会。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幼鳖转塘后的成活率在案例2的基础又有了大幅度提高,效果十分显著。
4.综合上述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鳖转塘运输过程中,不同的运输方法对幼鳖转塘后成活率高低的影响非常大。鳖是一种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的动物,影响幼鳖转塘后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就是在运输转塘过程中鳖产生应激反应的程度以及机械损伤的程度。幼鳖抗应激反应的能力越强,产生应激反应就越小,转塘后的成活率就越高。严重的应激反应还会诱发鳖腮腺炎、白底板等一系列疾病,引起更大的伤亡。因此,要提高幼鳖转塘后的成活率,就必须设法在运输转塘前后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幼鳖的应激反应和机械损伤,使幼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5.通过上述案例的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提高幼鳖运输转塘的成活率:①运输前2天~3天在幼鳖的饲料中连续添加上述案例的中草药和Vc等维生素拌饵投喂;②起捕前一天停食1天;③当天起捕的幼鳖一次性运输完毕,并尽量缩短幼鳖起捕至下塘的时间;④严格控制单位体积的运输密度,采用案例2和案例3中网袋加塑料篮的装载方法比较合理、实用;⑤幼鳖之间加入适量的碎香蕉叶等隐蔽物且一起药浴后装篮;⑥幼鳖到达目的地后用塘水淋水3~5次,让幼鳖逐渐适应新的水温环境;⑦下塘后的第3天开始用上述案例的中草药和Vc等维生素连续拌饵投喂5天~7天,并结合水体消毒。
推荐阅读
-
农户养鳖的箱盘孵化要点
1孵化场所 准备1间(10~12平方米)便于调控孵化温度的房间或温棚,房间应有玻璃窗与窗纱(以便保温、通风、防虫入室),在房间内的地面出水口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且在最低处铺上3~6cm厚的细沙,出水口设细纱相隔,以利于出壳稚鳖栖息并防逃。 2孵化箱(团...
-
鳖种的放养
1、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鳖种放养密度一定要根据池塘的底质条件和鳖种规格,进行科学放养。沙土性池塘为300克/只规格的每亩放1500只,400克/只规格的每亩放1200只;一般土壤池塘为300克/只的每亩放700只,400克/只的每亩放500只;黄土池塘为300克/只的团...
-
野外养鳖泥池塘水环境变化特点
春末夏初野外泥池塘的水环境,一般4月10日以前比较稳定,10日后至6月初,气候进入全面转暖阶段,此时的水环境随着气候的变化进入三温四寒的变化规律季节,池塘中的水环境会呈现以下特点:晴天白天气温有时会很高,使水体表层的水温也很快升高,但持续时间却很短(一般只在中午这段时间)太阳一偏西气温马团...
-
外养鳖泥池塘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泥池塘精养安全和高产高效的目的,养殖池塘应符合防病、安全、高效养殖的要求,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表明,野外泥池塘精养鳖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池塘位置最好在向阳开阔,远离交通干线和大型工厂区,相对较安静的地方,养殖池边不应种植大型树木。养鳖的池塘不宜太大,一般为5亩团...
-
佛罗里达鳖温室控温养殖技术
佛罗里达鳖隶属鳖科、鳖亚科、软鳖属,俗称珍珠鳖,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其次是亚拉巴马、佐治亚、南卡莱罗亚州,生活于沙底或泥底的河、湖、水塘、水渠等淡水水域,也生活在富含植物叶子的泉水里,在自然环境下常被发现漂浮于水面或在沙滩晒太阳,在水下它一般埋在沙泥里休息,头部露在外面。佛罗里达团...
-
黄沙鳖庭院式仿生态养殖技术
笔者通过对阳朔县漓江甲鱼养殖协会的黄沙鳖养殖技术指导与摸索,总结出了庭院式仿生态养殖黄沙鳖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环境条件 1.养殖池 在房前屋后建造养殖池时,要选择环境安静、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源(无自然长流水的最好每户建一口井团...
-
人工孵化鳖卵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
鳖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往往受气温、风雨、干旱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鼠、蚊、蛇、蚁等天敌的危害,孵化率常不高。而人式孵化可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缩短孵化期,增加当年稚鳖的养殖时间。在鳖卵的人工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主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所以要正确掌握孵化过团...
-
鳖卵孵化
孵化池内铺设一些湿度在80%的细砂(即手抓成团、松开即散),厚度3cm,用食指在铺平的砂上推出约2cm深的小槽。把卵置于小槽里,按产出的先后,从高往低依次排列, 动物 极朝上,排列间距为1cm左右。卵上面覆盖2cm厚的细沙,标记排卵时间团...
-
鳖卵收集
亲鳖产卵始于5月中旬左右,收集鳖卵工作从5月上旬开始。 在亲鳖产卵期间,每天清晨仔细观察,发现产卵的洞穴应做好标记,经8~30小时后,待卵内的胚胎已全部固定再收集。采卵一般在当天下午两点钟以后开始,收取的鳖卵检查卵粒受精情况。其鉴别方法是通过卵粒外部特征判断。如果取出的团...
-
亲鳖的繁殖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性成熟的亲鳖开始第一次发情交配,时间一般在下半夜至黎明前夕。亲鳖交配后10~20天雌鳖就开始产卵,通常5~8月是鳖的产卵期,其中6月下旬到7月底为产卵盛期。雌鳖一般在夜间10时以后产卵。一年中可产卵3~5次,年产10~50枚。两次产卵团...
-
农户养鳖的箱盘孵化要点
1孵化场所 准备1间(10~12平方米)便于调控孵化温度的房间或温棚,房间应有玻璃窗与窗纱(以便保温、通风、防虫入室),在房间内的地面出水口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且在最低处铺上3~6cm厚的细沙,出水口设细纱相隔,以利于出壳稚鳖栖息并防逃。 2孵化箱(团...
-
鳖种的放养
1、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鳖种放养密度一定要根据池塘的底质条件和鳖种规格,进行科学放养。沙土性池塘为300克/只规格的每亩放1500只,400克/只规格的每亩放1200只;一般土壤池塘为300克/只的每亩放700只,400克/只的每亩放500只;黄土池塘为300克/只的团...
-
野外养鳖泥池塘水环境变化特点
春末夏初野外泥池塘的水环境,一般4月10日以前比较稳定,10日后至6月初,气候进入全面转暖阶段,此时的水环境随着气候的变化进入三温四寒的变化规律季节,池塘中的水环境会呈现以下特点:晴天白天气温有时会很高,使水体表层的水温也很快升高,但持续时间却很短(一般只在中午这段时间)太阳一偏西气温马团...
-
外养鳖泥池塘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泥池塘精养安全和高产高效的目的,养殖池塘应符合防病、安全、高效养殖的要求,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表明,野外泥池塘精养鳖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池塘位置最好在向阳开阔,远离交通干线和大型工厂区,相对较安静的地方,养殖池边不应种植大型树木。养鳖的池塘不宜太大,一般为5亩团...
-
佛罗里达鳖温室控温养殖技术
佛罗里达鳖隶属鳖科、鳖亚科、软鳖属,俗称珍珠鳖,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其次是亚拉巴马、佐治亚、南卡莱罗亚州,生活于沙底或泥底的河、湖、水塘、水渠等淡水水域,也生活在富含植物叶子的泉水里,在自然环境下常被发现漂浮于水面或在沙滩晒太阳,在水下它一般埋在沙泥里休息,头部露在外面。佛罗里达团...
-
黄沙鳖庭院式仿生态养殖技术
笔者通过对阳朔县漓江甲鱼养殖协会的黄沙鳖养殖技术指导与摸索,总结出了庭院式仿生态养殖黄沙鳖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环境条件 1.养殖池 在房前屋后建造养殖池时,要选择环境安静、符合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源(无自然长流水的最好每户建一口井团...
-
人工孵化鳖卵应注意控制温度湿度
鳖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往往受气温、风雨、干旱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鼠、蚊、蛇、蚁等天敌的危害,孵化率常不高。而人式孵化可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缩短孵化期,增加当年稚鳖的养殖时间。在鳖卵的人工孵化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是主要的外界环境条件,所以要正确掌握孵化过团...
-
鳖卵孵化
孵化池内铺设一些湿度在80%的细砂(即手抓成团、松开即散),厚度3cm,用食指在铺平的砂上推出约2cm深的小槽。把卵置于小槽里,按产出的先后,从高往低依次排列, 动物 极朝上,排列间距为1cm左右。卵上面覆盖2cm厚的细沙,标记排卵时间团...
-
鳖卵收集
亲鳖产卵始于5月中旬左右,收集鳖卵工作从5月上旬开始。 在亲鳖产卵期间,每天清晨仔细观察,发现产卵的洞穴应做好标记,经8~30小时后,待卵内的胚胎已全部固定再收集。采卵一般在当天下午两点钟以后开始,收取的鳖卵检查卵粒受精情况。其鉴别方法是通过卵粒外部特征判断。如果取出的团...
-
亲鳖的繁殖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性成熟的亲鳖开始第一次发情交配,时间一般在下半夜至黎明前夕。亲鳖交配后10~20天雌鳖就开始产卵,通常5~8月是鳖的产卵期,其中6月下旬到7月底为产卵盛期。雌鳖一般在夜间10时以后产卵。一年中可产卵3~5次,年产10~50枚。两次产卵团...
最新更新
-
大鲵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
大鲵是我国特有珍稀名贵野生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大鲵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虽已获得初步成功,但大鲵对生态环境有非常独特的要求,开展大鲵工厂化养殖,旨在进一步提高大鲵驯养繁殖技术水平,尽快实现大鲵产业化。现将我们探索出的大鲵工厂化养殖技术要点介绍给读者。 一、利团...
-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大鲵多生活在山间溪河的阴凉水域中,栖居石孔石隙,活动吃食常在夜间,白天一般隐匿在岩石孔洞内,食饵主要为水生昆虫、鱼虾、螃蟹、青蛙等(其他动物肉类也吃)。大鲵幼小时,其头前颈部两侧长有3对须枝状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约3年左右,幼体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团...
-
湖北省最大大鲵养殖基地落户谷城
从市水利局获悉,谷城县水利局招商引资2.5亿元,在冷集镇李洲村计划占地面积近1000亩,新建全省最大规模的大鲵养殖基地,目前厂房已基本建成,预计10月份引进鱼苗开始运营。 最大大鲵养殖基地可实现产值2亿 谷城大鲵养殖基地由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团...
-
黄浦江段惊现罕见“大鲵”
昨晚,读者杨先生致电本报读者热线,称前天晚上6时许,自己在黄浦江内发现了一条罕见的“大鲵”。 据杨先生介绍,前晚6时许,他吃完晚饭来到望月路上散步,没走多久就听见黄浦江内水域隐约传来婴儿样的叫声。于是翻过绿化带来到江边,当即吓一跳。他看到一头黑黝黝的类似钳头的鱼团...
-
大鲵养殖常见病线虫病防治技术介绍
症状:寄生在大鲵皮下的线虫,发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躯干部(尤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此时大鲵多不进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也有线虫寄生在大鲵肠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肠的肌肉层,线虫头部钻入肠壁,破坏组织,吸取组织营养。还有线虫寄生在小肠、团...
-
刺猬的饲养与繁殖
刺猬为夜行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投喂饲料和清水即可。饲料可人工配合混拌均匀,煮熟。配方:玉米粉30%、麦麸20%、细米糠10%、鱼粉5%、蔬菜30%、骨粉2%、碘盐1%、土霉素粉1%、氨基酸1%、微量元素适量。 如将野外刚捕来的刺猥进行人工驯养,动物性饲料要占日粮的团...
-
红腹锦鸡育雏把好“七关”
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舍温度第1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是:⑴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频繁饮水,说明团...
-
初养锦鸡误入四大误区
锦鸡养殖本身就属于一种高投入创业,花钱多也属正常。如果您资金有限,一般情况下您会不小心误入以下几个误区: (1)贪图便宜而购买出壳苗甚至锦鸡蛋;殊不知锦鸡出壳苗的死亡率极高,锦鸡蛋的孵化也会给您和生产厂家带来受精率的争议。所以我家从来不卖蛋蛋和出壳苗,请大家对比团...
-
怎样人工驯化红腹锦鸡
未来几年,饲养红腹锦鸡一定会撑起养殖业的一片蓝天,掀起一次饲养红腹锦鸡的风暴。为此,人工驯化红腹锦鸡就成了养殖前期的关键性问题。为了促进这次饲养风暴的尽早到来,给养殖业和饲养户带来更大的效益,这里将红腹锦鸡的人工驯化方法介绍如下: 一、成年红腹锦鸡的人工驯化 团...
-
怎样才能养好红腹锦鸡
2001~2003年在郑州市动物园对笼养红腹锦鸡的繁殖习性与人工孵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求偶炫耀可见于每年的11月上旬至翌年7月中旬,产卵时间为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鸡群持续产卵时间约57~76天.产卵盛期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产卵数为7.09枚/鸡·年.平均产卵数最团...
-
春季红腹锦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为配合广大养殖户饲养红腹锦鸡,现将红腹锦鸡的管理概括成七个要点,简介如下: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天-3天提前升温,育雏舍温度首日33℃-60℃,以后每日下降1℃-2℃,直至降至和自然温度相同。在保持温度的同时,还南非注意通风换气,以防止团...
-
红腹锦鸡的全套养殖技术简介
红腹锦鸡原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禽,俗名金鸡。近年刚开始发展养殖。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红腹锦鸡的分布只限于我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野生锦鸡具有林栖性,生活在海拔数百米至4000米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竹林内。食物以植物为主。如草籽团...
-
红腹锦鸡人工繁殖
2001~2003年在郑州市动物园对笼养红腹锦鸡的繁殖习性与人工孵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求偶炫耀可见于每年的11月上旬至翌年7月中旬,产卵时间为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鸡群持续产卵时间约57~76天.产卵盛期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产卵数为7.09枚/鸡•年.平均产卵数最团...
-
白腹锦鸡的繁殖特性
白腹锦鸡繁殖期4一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一4只雌鸟。3月初雄鸟即出现发情行为。雄鸟间出现追赶和争斗。并开始占领领域。 雄鸟常在自己领域内高声啼叫,求偶炫耀为侧面型。求偶时雄鸟眼下方粉绿色肉垂充血膨胀,后枕部白色披肩呈扇形展开,不停地围绕雌鸟转圈炫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