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鳖苗如何培育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3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599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刚出壳的仔鳖,脐带尚未脱落,卵黄囊也未被完全吸收,应放在孵化槽内暂养一天,不要急于捞取,以免鳖苗受伤而发病死亡。孵出一天后把仔鳖放入塑料大盆内进行驯食,盆内铺些细沙,盛水3厘米,每盆放养仔鳖100只左右,每天用4只鸡蛋分上午9时下午6时喂食,同时进行换水。三天后仔鳖摄食正常,已能适应外界环境,即可进入培育阶段,培育方法有两种:1、水泥池培育。每口水泥池面积8―10平方米,池深1米,水深0?3米,池底铺有2―3厘米细沙,并向出水口一边倾斜,便于排污排水。用生 石灰 或高锰酸钾反复消毒换水两次后,每平方米放养3―5克仔鳖共70只,每天上午7时下午6时投放鳗料或幼鳖料,每餐按体重10%投喂, 饲料 中还添加5%鱼油和适量奶粉,维生素c、e等,用清水搅拌后投入食台上。六小时后,一般食物吃完即可换水排污,清除食台上残饵,保持良好水质。每隔7―10天分别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次,防止鱼病发生。另外,在池子上方搭盖尼龙棚,池内放些水 花生 、假水仙等 水生植物 ,以起到防暑降温,净化水质等目的,一般经过30多天培育,稚鳖体重达到10―15克,即可放入土池内养殖,成活率达到95%左右,生长快速,当年多数水鱼生长到500克以上,成为商品鳖上市。2、土池培育。土池面积宜小不宜大,一般5亩左右,按常规方法经清理消毒后,在土池一角用竹竿围起200平方米小格,每平方米放养30―50只,投饲和管理方法与水泥池相同。由于稚鳖接受野外生活,放养密度小,生长更快,但要防止水蛇、老鼠等敌害的袭击,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主要方法:一是在土池四周清除杂草,在塘边用生石灰围成圈,使老鼠嗅有异味,不敢来吞食,可起到戒备的作用;二是用电线围起,晚间通电,也有效地防蛇灭鼠的目的,但要做到安全用电,防止事故发生。
推荐阅读
-
寄生虫性鱼病
1.小瓜虫病 症状病鱼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即脓泡。鱼群集进水口处,急躁不安,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大批死亡。 预防1/4000甲醛洗浴1小时,可连续1周,见好转就停用;孔雀石绿0.3毫克/升~0.4毫克/升停水泼洒,2小时后恢复流水,隔1天1次,连续3次效团...
-
鱼鳔真菌病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草茎点霉。其菌丝具分枝及隔膜,长约50微米~100微米,宽2微米~3微米。萨布罗琼脂上的新培养物呈浅黄色,随着菌体老化逐渐变为浅粉红色,终至黑色,生成分生孢子器,并由其产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 症状患病鱼多为 鱼苗 团...
-
鱼肠道真菌病
病原为接合菌纲,虫霉目,蛙粪霉科,蛙粪霉。 症状病鱼前腹部及肛门前部明显膨胀,形成两处白色突出,病鱼因肛门堵塞不能排便,不久便死亡。死后腹壁很快烂穿,露出粘滞的内脏。解剖检查病鱼,可见到胃肠外包有一条白色粘稠的脂肪状物质,肠道变粗、色白,肠壁变薄,内部充满菌丝及其分生孢团...
-
鱼内脏真菌病
病原水霉。 症状病鱼一般腹部膨满,腹部体表具红斑,解剖腹部可见内脏团表面覆盖细的菌丝,胃、鳔、肝有红斑。最初感染胃部,在胃内充分发育,菌丝穿越胃壁,在腹腔内发育,引起腹水,并侵入附近器官以及腹膜、肌肉。病鱼死后,菌丝伸出腹壁。 预防100ppm亚甲兰能团...
-
鲑鳟鱼类弧菌病
症状眼球突出、出血等,肌肉出现出血呈火烧伤状,患部肿胀、糜烂、坏死。鳍基部、体表、口腔、肛门出血。肠管充血、发炎、无弹性。肝脏出现血斑,脾脏肥大,肾脏肿胀。 预防磺胺类药物拌饵投喂,每公斤体重给药75毫克~100毫克,连续1周,第1天药量加倍;呋喃唑酮在 团...
-
鲑鳟鱼类烂鳍病
病原主要是由屈挠杆菌引起的。 症状水温15℃以上时容易发生,发病时先是背鳍或尾鳍外缘的上皮组织增生呈灰色,随后向基部扩展,最后鳍条分散,残缺不齐,严重者影响吃食,甚至死亡。 预防在 饲料 中添加VA和团...
-
鲑鳟鱼水霉病
水霉病 该病是鲑鳟鱼类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 病原该病病原为藻菌纲内的水霉、绵霉、丝囊霉、腐霉等霉菌,它们都具有细长的菌丝,其菌丝的一端着生于鱼的皮肤组织里,吸取营养,另一端大部分伸出体表,形成灰白色棉纤维状绒毛。其无性生殖是由菌丝形成厚垣团...
-
鲑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
病原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 传播途径水为传播媒介,通过亲鱼垂直传播,另外池底淤泥及无脊椎 动物 为其水平传播途径。 症状分为急性、慢性和神经型三种。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最后转为神经型。团...
-
鲑鳟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病原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由卵传播几率更大;水平传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 症状该病往往在 鱼苗 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团...
-
鲑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病原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精液;水平传播:病鱼的粪便、尿、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感染途径为鳃和口。 症状体重5克以上幼鱼多为慢性,死亡速度较慢,外观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肛门大多团...
-
寄生虫性鱼病
1.小瓜虫病 症状病鱼体表有许多小白点,即脓泡。鱼群集进水口处,急躁不安,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大批死亡。 预防1/4000甲醛洗浴1小时,可连续1周,见好转就停用;孔雀石绿0.3毫克/升~0.4毫克/升停水泼洒,2小时后恢复流水,隔1天1次,连续3次效团...
-
鱼鳔真菌病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腔孢纲,草茎点霉。其菌丝具分枝及隔膜,长约50微米~100微米,宽2微米~3微米。萨布罗琼脂上的新培养物呈浅黄色,随着菌体老化逐渐变为浅粉红色,终至黑色,生成分生孢子器,并由其产生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 症状患病鱼多为 鱼苗 团...
-
鱼肠道真菌病
病原为接合菌纲,虫霉目,蛙粪霉科,蛙粪霉。 症状病鱼前腹部及肛门前部明显膨胀,形成两处白色突出,病鱼因肛门堵塞不能排便,不久便死亡。死后腹壁很快烂穿,露出粘滞的内脏。解剖检查病鱼,可见到胃肠外包有一条白色粘稠的脂肪状物质,肠道变粗、色白,肠壁变薄,内部充满菌丝及其分生孢团...
-
鱼内脏真菌病
病原水霉。 症状病鱼一般腹部膨满,腹部体表具红斑,解剖腹部可见内脏团表面覆盖细的菌丝,胃、鳔、肝有红斑。最初感染胃部,在胃内充分发育,菌丝穿越胃壁,在腹腔内发育,引起腹水,并侵入附近器官以及腹膜、肌肉。病鱼死后,菌丝伸出腹壁。 预防100ppm亚甲兰能团...
-
鲑鳟鱼类弧菌病
症状眼球突出、出血等,肌肉出现出血呈火烧伤状,患部肿胀、糜烂、坏死。鳍基部、体表、口腔、肛门出血。肠管充血、发炎、无弹性。肝脏出现血斑,脾脏肥大,肾脏肿胀。 预防磺胺类药物拌饵投喂,每公斤体重给药75毫克~100毫克,连续1周,第1天药量加倍;呋喃唑酮在 团...
-
鲑鳟鱼类烂鳍病
病原主要是由屈挠杆菌引起的。 症状水温15℃以上时容易发生,发病时先是背鳍或尾鳍外缘的上皮组织增生呈灰色,随后向基部扩展,最后鳍条分散,残缺不齐,严重者影响吃食,甚至死亡。 预防在 饲料 中添加VA和团...
-
鲑鳟鱼水霉病
水霉病 该病是鲑鳟鱼类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 病原该病病原为藻菌纲内的水霉、绵霉、丝囊霉、腐霉等霉菌,它们都具有细长的菌丝,其菌丝的一端着生于鱼的皮肤组织里,吸取营养,另一端大部分伸出体表,形成灰白色棉纤维状绒毛。其无性生殖是由菌丝形成厚垣团...
-
鲑鳟鱼病毒性出血败血病
病原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 传播途径水为传播媒介,通过亲鱼垂直传播,另外池底淤泥及无脊椎 动物 为其水平传播途径。 症状分为急性、慢性和神经型三种。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最后转为神经型。团...
-
鲑鳟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病原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由卵传播几率更大;水平传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 症状该病往往在 鱼苗 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团...
-
鲑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病原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精液;水平传播:病鱼的粪便、尿、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感染途径为鳃和口。 症状体重5克以上幼鱼多为慢性,死亡速度较慢,外观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肛门大多团...
最新更新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
-
林蛙产卵前要对养池进行哪些准备
林蛙从卵到蝌蚪再到变态大约两个多月时间都是在综合饲养池中渡过的,因些必须做好准备。一要对池进行检修,同时把池清理干净。 二要使清理好的综合饲养池经过最少7天以上的日晒杀毒。 三是在灌水前的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综合饲养池进行全池消毒,团...
-
目前养殖中国林蛙有几种方式
养蛙方式大体上分为“封沟式养蛙”和“集约式养蛙”两大类。二者的主要不同处表现在林蛙的陆地生活阶段上。封沟式养蛙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结合林蛙的自然生长,加强人工管护的一种养殖模式。 吉林省从1986年起大力推广封沟式养蛙模式,技术成熟,已被广泛采用。而集约式团...
-
林蛙吃什么
林蛙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食物要求不同。蝌蚪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人工管理时,也可补喂蛋黄、动物血、鱼粉、豆渣和植物性饵料。变态前后到幼蛙,以大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为食,包括圆形跳虫科、菱蝗科、粉虱科、蚁科、小甲虫类、小菱蝗、短星翅蝗虫、黑背蝗若虫以及微型甲虫如孤甲、跳甲、团...
-
野生林蛙对温湿度有什么要求
在东北,林蛙的整个冬眠时间有5个多月,在漫长的冬眠期内,林蛙机体将秋天贮存的营养逐步转化并贮存到卵泡内,为蛙卵的发育和蝌蚪生长初期提供营养,自然情况下在冰层下越冬的温度约1~3℃。 从产卵到变态,温度从冰雪融化到28℃之间都能发生生命过程,但28℃是最高极限温度团...
-
山鸡采用笼箱运输要点
注意装箱方式雏山鸡采用肉用仔鸡运输纸箱装运,每箱装100只,注意不要让纸箱淋湿。商品山鸡采用笼箱运输,最合理的设计为:箱长0.8米、宽0.4米、高0.22米。 每笼装10只。箱笼可用竹、木、塑料等材料制作,重叠4~5层使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 注意安全扎牢装鸡箱团...
-
山鸡苗辨别技术
美国七彩山鸡苗已经越来越被大家熟知。广泛养殖,那如何买到好的的山鸡苗,越来越重要。 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提供山鸡苗,是不是价格低的就不好,价格高的就好,怎么更好的辨别呢?下面就为大家讲一下: 一,可以选择实地考察,真金不怕火炼,经得起考察的才可能团...
-
七彩山鸡产蛋率提升有七招
有机七彩山鸡俗称野鸡,又称雉鸡,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名贵野味珍禽,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七彩山鸡产蛋率提升七招: 在产蛋高峰期,有机七彩山鸡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3%~26%。比普通家鸡高,饲料以全价优质配合饲料为主,蛋白团...
-
山鸡饲养所需环境建设
山鸡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饲养场地的突变、特殊音响、生人接近等都属于不良刺激,可能引起山鸡的惊群、炸群。 因此要做到: 一是不轻易换饲养员,工作服的颜色要固定,按制定的工作程序操作。 二是谢绝参观,既可防止生人惊扰,还可减少疾病团...
-
山鸡育肥关键的五步骤
采用原粮饲喂的,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小麦15%、玉米40%、菜子饼15%、麦麸5%、米糠4%、炒熟的豌豆20%、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购买家鸡饲料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添加10%-20%团...
-
怎么防治梨黄粉虫入袋危害
黄粉虫是主要入袋害虫之一,为害套袋梨果,连续套袋果园危害严重。黄粉虫喜阴暗,如果袋口封得不严、果袋无防虫效果,易从袋口、通气排水口钻入袋内为害。 6月上中旬向果实转移,8月中旬果实近成熟时为害最重,常致果实带袋脱落。防治关键是降低果园虫口基数,春季萌芽前必须全园团...
-
怎样用电温架养殖黄粉虫
黄粉虫在气温低于20℃时,摄食减少,生长速度变慢,从而延长卵的孵化期和蛹的羽化期。为了维持黄粉虫的生长繁殖速度,以满足畜、禽、蛙的饲料需要,则要采用加温饲养的方法。加温的方法很多,在有电地区以设置电温架较为节约,并安全可靠。设置电温架的方法如下。 1、架设电温架团...
-
畜禽粪积存期间养蚯蚓
由于受季节的限制,农村积肥通常是先堆放几个月,冬季积肥春耕施用,夏季积肥秋季施用。畜禽粪几个月的闲置堆放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在粪肥积存期间先用来养殖一回蚯蚓,既能提高畜禽粪肥效,不影响施肥,又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蚯蚓,一举两得。方法简介如下: 1、把畜禽粪堆成立方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