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套养河蟹提高河沟养鱼效益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3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12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向河沟内合理投放蟹种,可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前几年,一些养殖户由于单一养鱼,生产效益十分低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鱼蟹混养取得较好效果,河蟹平均单产达10千克~15千克,经济效益也由此翻了一番,现将生产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和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1.选择条件较好的河沟:要求河沟水质清、新、活,无污水流入,水流缓慢,非主要交通河道,底栖生物丰富。水草茂盛,复盖率在50%左右。

2.苗种选择及放养:大面积河沟养殖主要是利用河沟天然饵料生物,生产过程中一般不投饵或很少投饵。因此鱼种放养应按照常规放养模式,本着当年放养当年上市的原则,并根据水草数量合理搭配放养草 鳊鱼 ,以不影响河蟹正常生长为宜,这里就不详细介绍,而河蟹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种苗的规格,质量及放养密度。

(1)种苗规格与质量:河蟹种苗规格、质量与河蟹的成活率,回捕率及上市规格有直接关系,在生产中采用三种放养规格,即 蟹苗 、Ⅲ期幼蟹和扣蟹,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从生产周期及利用率来讲,以放养扣蟹最好,Ⅲ期幼蟹和蟹苗次之。因此目前放养规格大都以放养扣蟹为主。种苗的质量包括体质及性早熟个体两个方面,要求放养的蟹种肢体完整,无病无伤,反应灵敏,能自动迅速翻爬下沟,但在生产中发现一些扣蟹虽然体重只有20克左右,但性腺已发育成熟,放养后不能蜕壳生长,在购进时必须注意鉴别已达性成熟的扣蟹,这种蟹腹部变宽,并且边缘密生短的黑色绒毛,外壳呈黑绿色,变称“绿蟹”;而未成熟的扣蟹壳色浅黄,雌蟹腹部呈三角形。因此,在放养时不可用已成熟的“绿蟹”,以免造成损失。

(2)蟹种放养:放养扣蟹应以早到为好,放养期从上年12月中旬到次年3月上旬结束,每亩放养每千克150只~200只的扣蟹1千克~2千克。

3.加强管理:河沟水流畅通,水质肥沃而清爽,是河蟹理想的栖息地,在粗放养殖的条件下,放养的河蟹一般不会逃走,因此,河沟四周无需建防逃墙之类的防逃设施,但为防止河蟹沿河迁移以及鱼类外逃,而造成生产损失,在河沟两端以网箔拦截,或在河沟两端设置网簖(网簖中间必须加防逃网,以防鱼类外逃),这样一方面可定期检查蟹的生长情况,平时又能捕捞野杂鱼,捕捞期间即作为捕捞 工具 捕捉河蟹,又能尽量减少河蟹及鱼类的外逃,一举多得,生产季节不投饵施肥,也不捕鱼。日常管理以防偷盗、防汛期外逃为主。

4.适时捕捞:适时捕捞是河沟养蟹成败的关键,捕捞过早未达上市规格,捕捞过迟易外逃,回捕率低。河蟹在淡水中生长6个~18个月左右个体就达性成熟,并进行生殖洄游,此时正是捕捞汛期,一般到9月中旬左右,气温逐步下降,刮西北风时,一定要加强巡逻,发现河蟹“散群”活动,就应及时捕捞,捕捞方式很多,除用地笼,网簖外,也可用丝网、拦网、蟹罾等工具进行捕捞。

5.中间暂养:由于河蟹捕捞必须在9月~10月,大部分河蟹不肥满,加之集中上市,价格较低,价格差价有时可达1倍~2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为很好解决这一矛盾,最好把汛期捕捞的成蟹集中囤养2个月~3个月,一般每100亩放蟹河沟准备2亩~3亩暂养池,并做好防逃设施,每亩可暂养350千克左右,平时加强管理,做好水质调节,投饵等工作,这样经过中间暂养适时上市,有效地增加了养蟹收入。

分享
1
上一篇:河蟹生长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下一篇:辽宁盘山全县大力推广“盘山螃蟹模式”
目录

推荐阅读

90%的农民还看了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