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养殖金鳟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3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0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金鳟 作为一种新兴的名贵养殖品种,正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2006年,笔者改造原有的 对虾 育苗池,利用地下井水室内工厂化养殖金鳟,经过近8个月的时间,在总面积为480平方米的养殖池中共生产成鱼16t,且成鱼平均规格达到体重357.4g/尾,养殖成活率为90%,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 养殖池塘

养殖池塘为长方形水泥池,由原有的对虾育苗池改造而来,池长15m、宽4m、水深1m,每口养殖池塘的面积为60平方米,池塘内进、排水通畅,并配备有充氧设施。养殖初期共使用养殖池塘4口,养殖后期由于逐步疏苗养殖而使川养殖池塘达到8口,总养殖面积达480平方米。放苗前,用漂白粉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并用地下井水反复冲刷,以杀灭池内病原菌。

二、水源与水质

养殖用水的水源为地下井水,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且溶解氧含量充足(在10mg/L以上),pH为7.8,盐度为5‰~6‰,水温常年保持在15℃~16℃。养殖期间采用每天循环养殖用水的方法,首先排水1/4,以便清除养殖池内的鱼类粪便及残饵,然后再添水1/4,以保持养殖用水的水量。

三、鱼种放养

金鳟鱼种由附近育苗场购进,2006年10月共放养平均规格为体重60g/尾的金鳟鱼种50000尾。放养鱼种的规格整齐,游动敏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亮呈金黄色。

四、养殖管理

1. 饲料 投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配方有两个:养殖前期(从定塘到翌年2月上旬),饲料配方为 动物 性饲料占60%,植物性饲料占40%,即鱼粉60%、豆饼15%、麸皮15%、粗粉5%、玉米5%;养殖后期(从2月中旬到出池),饲料配方为动物性饲料占50%,植物性饲料占50%,即鱼粉50%、豆饼25%、麸皮15%、玉米5%、粗粉5%。每100kg饲料中长期添加多维素100g、 氯化胆碱 166g、无机盐200g,同时在饲料中按鱼体总重的0.1%添加维生素E。饲料投喂时,根据鱼体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以鱼体摄食到八成饱为度,每天投喂2次,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2%~3%,但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体摄食等状况灵活掌握,避免投喂过多而污染水质。

2.鱼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采取池水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池水消毒时,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以5∶2混合),使池水浓度达0.7ppm,静水洗浴30分钟,消毒期间注意观察施药后鱼体的反应情况,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则立即向池内加大进水量,稀释药物浓度,防止死鱼事故的发生。投喂药饵时,主要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等抗菌药物,同时加大维生素E、维生素C和氯化胆碱的用量,每100kg饲料中可添加土霉素100g。

3.日常管理定期疏苗,以确保合理的放养密度,减少缺氧、浮头等现象的发生。

4.捕捞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从市场需求、生产资料周转及群体产量增长等因素加以考虑,将规格达到500g/尾以上的个体及时挑选上市,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可缓解生产资金的紧缺,减少鱼池的负载力,提高鱼池整体生产能力。

五、养殖结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养殖从2006年10月开始至2007年6月结束,经过近8个月的精心饲养,在480平方米养殖池塘中共生产成鱼16t,成鱼平均规格达到体重357.4g/尾,养殖成活率为90%。共投喂 配合饲料 31t,饲料系数为1.95。共支付生产费用50万元,成鱼收入128万元,获纯利78万元,投入产出比达1∶2.56,养殖经济效益可观。

六、小结

1.金鳟适应能力较强,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2℃~20℃,还可在纯淡水或盐度低于15%。的咸水中养殖。从养殖中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金鳟生长良好,体质健壮,发生病害较少。

2.金鳟性情温和,个体间不互相残食,适合于高密度工厂化养殖。

3.笔者建议,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适当调整金鳟与虹鳟的养殖比例,可提高单位养殖虹鳟的经济效益,对促进我国养鳟业的健康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
1
上一篇:罗氏沼虾池种草养鹅技术 下一篇:如何进行鱼病的正确诊断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