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类肺呛水症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0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龟有旱栖龟、水栖龟、半水栖龟之分,旱龟常年生活在陆地上或山区,水栖龟生活在江河 湖泊 、沟渠、溪涧及农田中,半水栖龟长年生活在水陆交接处的环境下。在自然条件下,龟不易呛水或因此窒息而死亡,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因品种不同或环境条件因素,或者人为不当方式造成龟肺呛水而死亡的,养殖场内却时有发生。
一、呛水原因
1.人工养殖的池子常偏小,若水质变差而未及时注入新水,高温季节气压低造成水中溶氧量下降;或池水过深而池水下部溶氧偏少时,龟在缺氧的水下潜伏时间太长,没有及时到水面或上岸喘息等,均会导致龟肺呛水。
2.龟在运输途中失水或脱水后,若人为把龟急剧投入池水中,易使龟突入水中而呛水。有时寒冬季节水温过低,如把龟快速放入水内也易呛水。
3.体质弱的龟以及患病的龟,如果放养时不小心,也易引起肺呛水。
龟得呛水症后,往往沉入水底动不了,也有的浮于水面动不了,表现为四肢无力并伸出体外。解剖可见肺充水,体积增大,血液因缺氧而呈黑紫色。
二、防治呛水的方法
1.平时池水的水位要基本固定,按不同龟品种的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来增减水位,不可急剧增或降水位。如普通 乌龟 保持60~100厘米水位足够了,切忌过深。
2.池内饵料台、斜坡以及晒甲台面积适当大一些,坡度夹角要小于45度,有利于龟上岸活动和觅食时减少拥挤,以防突然掉入水中而呛水。
3.饲养人员巡塘或投饵时要轻轻走动,先远距离走动一下,使岸上的龟慢慢爬入水中活动,以免把龟突然赶入水中而呛水。
4.夏季天气闷热时,应定期并及时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龟池应适当大些,如池子过小,池水适当浅些为好,以利增加溶氧量。为防暑热,可搭凉棚,以减少呛水发生。
5.经运输后的龟,到达目的地后应先让其在陆地上活动一下,然后慢慢放在晒台上,让其自然入水,不可人为丢入水中。
6.患病的龟以及体质弱的龟,如要放养池中,须先入浅水中暂养一段时间,待正常后再转入养殖池中。
7.对呛水的龟要及时进行抢救。可把龟头朝下,使龟颈下坠,用手将其四肢有节奏地伸缩几次,逼其肺中的水流出来,然后把龟放在通风阴凉处,让其逐渐苏醒。也可用手紧握龟,头朝下用力抛甩几下,将肺中的水甩出来,然后用嘴对着龟的鼻孔部位吹几口气,一般都可以抢救回来。
推荐阅读
-
高温治鱼白点病好
白点病是鱼体的鳃部、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散布,常聚集在缸壁一角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病程一般为5~10天,将迅速传播开来,使鱼群集体患病、死亡。 笔者采用高温处理的方法,即将加温棒调到最高档(3团...
-
增强鱼体抗病力的措施
增强鱼体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鱼体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是渔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彻底清整池塘 1.生 石灰 清塘①干池清塘:先排干池水,或留水深5~1团...
-
高温季节慎防泛塘死鱼
炎热季节,早上巡塘时常看到鱼浮在水面上,嘴张合不停,迟迟不能潜入水下,这种现象称为浮头,也叫泛塘。鱼浮头次数多了,即使是轻度浮头,时间一久,也会影响鱼的吃食、生长发育。轻度浮头继续恶化,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泛塘,造成鱼大批死亡。 夏季炎热气温高、鱼吃食量大、生长快团...
-
造成甲鱼病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养殖 甲鱼 虽然效益较好,但难度也比较大,稍有不慎,甲龟就会大批死亡:造成甲龟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质污染。甲鱼池水要新鲜,如长期不换新水(特别是稚、幼甲鱼),由于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有害菌、藻类团...
-
早春防治鱼类白云病
春温度低,鱼种和成鱼易患白云病。病鱼体表多呈灰白色和淡青色。病原体吸收鱼体营养,分泌毒素,在头部、鳍条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米汤状浆膜,肉眼可见。这种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晚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这种病菌除 寄生 在鱼体伤处的皮肤内,还可团...
-
预防亲鳖春醒后死亡
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越冬的亲鳖苏醒后,往往发生群体死亡,主要因素是:经过冬眠的亲鳖因营养大量消耗。抗病力降低,早春易遭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患红底板病的鳖底板红肿,脖子粗大,拒食懒动。患红脖子病的鳖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部肿胀,重者口鼻出血,眼睛浑浊发白。 团...
-
渔业水体污染的成因与治理
最近,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2004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污染事故102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 渔业资源 经济损失36.5亿元,其中内陆水域天然渔业资源团...
-
鱼种五类饲料怎样饲喂
一、饼类 饲料 。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宜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可。 二、 谷物饲料 。大颗粒的谷物如玉米,宜加工粉碎后喂鱼;小颗粒的如谷粒,可将其发团...
-
再谈对虾游池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对虾 游池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对虾沿池边跑马式不停游动,直至体力衰竭,若处理不当,会发生重大损失。游池的主要原因有: 1.对虾 饲料 投喂严重不足,产生饥饿性游塘。判断方法:有部分对虾团...
-
鱼种池套养成蟹效益高
鱼种池套养成蟹,采取以密取胜,实行生态养殖,投喂以粗代精,是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饲养新模式。去年笔者在一口两亩大小的池塘先后投入鱼种费、 饲料 费共计1000元。结果产出火片鱼种70000尾,收入3000元,一龄鱼团...
-
高温治鱼白点病好
白点病是鱼体的鳃部、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散布,常聚集在缸壁一角互相挤擦。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病程一般为5~10天,将迅速传播开来,使鱼群集体患病、死亡。 笔者采用高温处理的方法,即将加温棒调到最高档(3团...
-
增强鱼体抗病力的措施
增强鱼体抗病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鱼体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是渔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彻底清整池塘 1.生 石灰 清塘①干池清塘:先排干池水,或留水深5~1团...
-
高温季节慎防泛塘死鱼
炎热季节,早上巡塘时常看到鱼浮在水面上,嘴张合不停,迟迟不能潜入水下,这种现象称为浮头,也叫泛塘。鱼浮头次数多了,即使是轻度浮头,时间一久,也会影响鱼的吃食、生长发育。轻度浮头继续恶化,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泛塘,造成鱼大批死亡。 夏季炎热气温高、鱼吃食量大、生长快团...
-
造成甲鱼病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养殖 甲鱼 虽然效益较好,但难度也比较大,稍有不慎,甲龟就会大批死亡:造成甲龟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质污染。甲鱼池水要新鲜,如长期不换新水(特别是稚、幼甲鱼),由于残饵和排泄物的大量存积,会使有害菌、藻类团...
-
早春防治鱼类白云病
春温度低,鱼种和成鱼易患白云病。病鱼体表多呈灰白色和淡青色。病原体吸收鱼体营养,分泌毒素,在头部、鳍条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米汤状浆膜,肉眼可见。这种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晚冬和早春发病率最高。这种病菌除 寄生 在鱼体伤处的皮肤内,还可团...
-
预防亲鳖春醒后死亡
立春后,随着气温回升,越冬的亲鳖苏醒后,往往发生群体死亡,主要因素是:经过冬眠的亲鳖因营养大量消耗。抗病力降低,早春易遭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患红底板病的鳖底板红肿,脖子粗大,拒食懒动。患红脖子病的鳖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部肿胀,重者口鼻出血,眼睛浑浊发白。 团...
-
渔业水体污染的成因与治理
最近,农业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2004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全国共发生渔业污染事故1020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因环境污染造成可测算天然 渔业资源 经济损失36.5亿元,其中内陆水域天然渔业资源团...
-
鱼种五类饲料怎样饲喂
一、饼类 饲料 。饼类饲料饲喂小鱼宜敲碎、浸泡、磨浆后投喂,喂中到大鱼将其浸软即可。 二、 谷物饲料 。大颗粒的谷物如玉米,宜加工粉碎后喂鱼;小颗粒的如谷粒,可将其发团...
-
再谈对虾游池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对虾 游池原因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对虾沿池边跑马式不停游动,直至体力衰竭,若处理不当,会发生重大损失。游池的主要原因有: 1.对虾 饲料 投喂严重不足,产生饥饿性游塘。判断方法:有部分对虾团...
-
鱼种池套养成蟹效益高
鱼种池套养成蟹,采取以密取胜,实行生态养殖,投喂以粗代精,是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饲养新模式。去年笔者在一口两亩大小的池塘先后投入鱼种费、 饲料 费共计1000元。结果产出火片鱼种70000尾,收入3000元,一龄鱼团...
最新更新
-
关于发展黎平绿壳蛋鸡的几点建议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鸡蛋的消费向美味、营养、保健方向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在崇尚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吃出健康、吃出营养的观念下,绿壳蛋鸡产业孕育而生,并逐步形成易行、高效、短频、灵活等特征。面对这项新兴产业,如何定位?如何健康发展?如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团...
-
林蛙的管理方法
1.蝌蚪的饲养管理 蝌蚪的放养密度要合理,并随时进行调整,一般蝌蚪期的饲养密度平均每平方米不超过2000只。 蝌蚪饲养池中的蝌蚪应力求整齐,日龄大致相同,避免出现大吃小现象。 需要对蝌蚪进行转移时,要借助于尼龙网捞取,用水桶运团...
-
绿壳蛋鸡商品鸡的饲养管理
在同一鸡舍内,放养同一日龄的鸡,饲养到商品体重后一同出售。实行全进全出制,实行公母分开饲养。每群以300只为宜,饲养密度为68只/平方米。 对所选优质原料进行合理搭配,科学组方,使饲料营养全价化。制成颗粒饲料,鸡只能采食,不能挑食,营养均衡。参考配方:玉米59.团...
-
勉县农民创新养殖绿壳蛋鸡
在勉县周家山镇红光村以北的浅山丘陵处,有一片山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大群绿壳蛋鸡在林地里每天喝着山泉水、吃着绿玉米、沐着自然风,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 林地主人马云武介绍,这些散养鸡就是黑羽绿壳蛋鸡和麻羽绿壳鸡。去年,他承包了村上120亩山坡地,先后投资50余万团...
-
绿壳蛋鸡的饲喂
绿壳蛋鸡必须喂全价配合饲料,不要单一饲喂玉米或其它单一饲料,这是恒定的饲喂原则,不可改变。在平时饲喂中,配合饲料中可掺些切碎的胡萝卜、蔬菜、野菜和剩饭菜等。这样可使绿壳蛋鸡的日粮中营养更全面。同时,又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节省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绿壳蛋鸡每团...
-
绿壳蛋鸡各阶段的饲管技术
1、绿壳蛋鸡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团...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