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鲟鱼常见病及防治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4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鲟鱼 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鲟鱼肿嘴病

1、病症与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症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

2、防治方法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 饲料 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鲟鱼车轮虫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 寄生 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 福尔马林溶液 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鲟鱼斜管虫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斜管虫。当病原体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2、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鲟鱼小瓜虫病

1、病症与病因此病又称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用肉眼观察时可发现在鳃丝和鳍条处有大量斑点,严重时斑点呈片状。病鱼体日见消瘦,游动能力减弱且浮躁不安,食欲减退。因小瓜虫侵袭鱼体的皮肤和鳃部组织,引起鱼体组织坏死,最终导致死亡。

2、防治方法用50克每立方米水体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有一定疗效;也可以在苗种培育期间提高水温到25℃以上,最好是28~30℃加以控制,效果较好。

鲟鱼拟马颈鱼虱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拟马颈鱼虱病。此病在中华鲟上发生得较多。病原体寄生于鱼体的鳍基部、肛门、鼻腔、咽部及食管等处,尤以鳃弓、口腔等部位最为常见。

2、防治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病原体,并在患处涂上抗菌素软膏;或将病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2小时,也有较好效果。

鲟鱼三代虫病

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投喂了未经消毒的水蚤而致。此病主要发生在苗种阶段,发病鱼嘴部四周及鳃充血, 鱼苗 呈缺氧浮头状。

2、防治方法用浓度为0.25%的晶体***浸泡鱼体有较好效果。

分享
1
上一篇:温室甲鱼五种常发病的区别与防治 下一篇:春季常用防鱼病措施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