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76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这说明 饲养管理 工作是整个鱼塘养殖生产的核心基础,同时把“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鱼病思想与改进饲养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措施为:
1.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鱼类染病死亡的有效措施。投放的鱼种最好是同一个场或同一个鱼种池,鱼种规格大体相同。切忌一池鱼种七拼八凑,否则鱼种的大小规格、肥满度、抗病力及适应水体环境等的不同因素,会引起饲养管理上的困难,容易造成鱼种染病死亡。
2.做好合理混养和密养工作。合理的混养和密养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措施之一,它和鱼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种的鱼类对同一种疾病的感染性有所不同,不会一起发病,一些杂食性鱼类(如罗非、白鲳)还可直接吃掉一些危害鱼类的病原体。如果混养20%的滤食性鱼类(鲢、鳙鱼)就能将过量的浮游生物(藻类、寄生虫动物)滤食掉,防止发生绿皮水(蓝绿藻过量),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大大减少养殖鱼类的病害。在混养的情况下,还应注意防止鱼口的过密。过密的话容易使鱼类因抢食(吃)接触摩擦体表受伤使病原体感染的机会增加,在已有的病原体情况下鱼类的密度大与密度小的水体相比,前者的鱼病更容易发生和扩散。
3.做到“四消”:即对鱼塘、鱼种、投喂食台、水体消毒。每亩1米水深鱼塘可用山茶麸50千克打碎浸水发酵二天后全塘泼洒,山茶麸因含皂角甙毒素可杀死野杂鱼寄生虫和某些菌类,毒性过后山茶麸粉是鱼种苗喜食的营养 饲料 ,在泼洒山茶麸的同时,每亩1米水深放生石灰10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生石灰一样杀死病毒、细菌、寄生虫,调节酸碱度,中和酸性,释放营养素,改良水质。鱼种放养前,最好用5%的盐水先将鱼种体表浸洗消毒(如果是冬春季节放养前最好用5%治霉灵溶液浸洗消毒),然后再下塘。其方法是:将鱼种放在按规定的浓度的药物消毒液内,经过适当的时间浴洗,浴洗时间长短,要根据鱼种大小、体质强弱、鱼种的种类、药物浓度、水温高低等情况而定,在以最短时间内将鱼体表的病原体杀死为准。饵料台用竹蔑、芦席、塑料或木柱制成的,在水中长期浸泡后,表面会附上许多污物和细菌虫卵,应定期(夏秋季高温季节每10天,冬春季每20天)拿上岸来清洗干净在阳光曝晒1~2个小时,杀死细菌和虫卵。同时在食台四周泼洒漂白粉进行消毒。在夏秋高温鱼病流行季节,每日都要将残饵杂物消除干净,每7~10天用漂白粉0.5千克化水对食场周。围消毒一次,每20天每亩1米水深用漂白粉1000克化水全塘消毒一次。
4.做到“四定”:即坚持投饲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定”的内容应根据季节、气候、水温、生长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定质”是指饲料质量新鲜、干净,保持合理的营养素,决不能投喂含有病原体或霉烂变质的食物(如烂草或腐烂变质的臭螺蛳)。在鱼病发生期间,对饵料要进行消毒。颗粒配合饵料则要加入预防鱼病的内服药饵(如鱼必康、强克33、出血平等)。“定量”是指每天投喂饵料的数量要均匀适当,要根据鱼类生长需要适当增长。一般来讲,投饵后以4个小时左右吃完为原则。颗粒饲料和无饵料台的其它饵料,以投下去1~2个小时吃完为好。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或不投;天气凉爽多投,闷热天少投;鱼群无浮头现象多投,有浮头现象少投或不投;即将进行操作拉网的塘少投;夏秋季酷热天气上午多投,下午少投;有的鱼类晚上还有趋光性(如虾、鳗鲡等),晚上8时天气好时还要投喂一些。如有吃剩的残饵(残草),应及时捞取干净,不要让其在水中腐烂败坏水质。“定位”是指要有固定的食场。食场、饵料台要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不要随意挪动。食场最好设在投饵方便、向阳的塘边,这样可使鱼群养成一个到时就游到食场等候吃食饵料的习惯(动物的条件反射作用),便于观察鱼类动态和做好防治鱼病的工作。“定时”是指每天投饵要有一定的时间,在池塘、水库网箱养鱼中,如一天投喂两次,一般在上午8~9时、下午3~4时投饵为好,以养成鱼类定时吃食的习惯,提高饵料利用率。但这个时间也不是机械不变的,应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调整。
5.改善池水环境。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肥、活、嫩、爽”。也就是水质肥,天然生物饵料多而又清爽,不混浊,有一定的透明度(25~35厘米),溶氧量高,能满足鱼群对溶氧的要求,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转化。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可达到要求:
①培育肥水。施肥不仅是增加饵料生物的手段,而且还是改良水质的重要手段。施肥选用发酵腐熟了的人畜粪 有机肥 为好,一般不施用化肥(因化肥或多或少含有其它有毒的重金属元素,久而久之容易累积成破坏水质稳定的有毒害作用化学物质)。
②加注新水。池水浓墨混浊,透明度在20厘米以下,鱼类食欲减退或发生浮头,应加注新水换排老水,使水质肥爽。加注新水的目的在于新水带氧和补充水中缺少的某些营养盐,另外,还可冲淡池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生物代谢的有毒产物,保持池水所含生物成分的平衡,消除减弱老水的不良影响。在5~9月的夏秋高温生长旺季里,一般7~10天就要加注新水一次,早春和晚秋也要10~15天加水一次,每次在原水位上加高20~30厘米。
③种植 水生植物 。由于禽畜排泄物落塘及残饵、水生动物排泄物经细菌分解,容易产生氨、亚硝酸盐及其它有害物质,造成水质容易恶化,引起鱼类浮头染病死亡。建议每亩鱼池在向阳避风处用竹木打桩圈围50~60平方米水面种植水生植物水浮莲、 水浮萍 等,经过植物发达根,系吸收池塘中过量的氨、氮等元素进行光合作用,水生植物发达的根系可累集水中许多有毒的化学重金属元素,而植物的鲜叶可作猪禽、草鱼的饲料。
④合理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时次日清晨开,阴雨连绵或由于水肥鱼多原因而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前开,一般是下半夜前后开机。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的白昼也不开机。开机一般2~3个小时,目的是将表层水溶氧量高的水体带到中下层去,而将底层淤泥水体翻动到表层来,经光照淡化毒物,分解营养盐,保持水体中溶氧量均衡,减少浮头疾病,促进生长。
⑤使用调节水质的化学药物方法。夏秋季是鱼病流行季节,每10~15天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20千克化水全塘泼洒,冬春季每月一次。生石灰作用主要是调节水体酸碱度,中和酸性,释放营养素,使水体呈微碱性,防治鱼病,促进生长。也有每亩1米水深用明矾1.5~2千克化水全塘泼洒,其作用主要是沉淀水体悬浮物质,改良水质,给鱼虾养殖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也有用鱼虾增氧剂(复方过硼酸钠粉),在鱼虾浮头泛塘时每亩用药500克干粉往浮头处泼洒,预防浮头每亩则用250克。其作用是在水底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溶解氧,是鱼虾缺氧浮头泛塘的救星,同时可分解水中有机腐败物以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6.做好鱼类安全越冬。入冬气温急剧下降,经常带来冻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安全越冬措施如下:一是将那些小塘、浅水塘不能上市或要囤冬的鱼拉网移至深水鱼塘(水深2.5~3米以上),落塘前做好水质消毒和鱼体表消毒;二是冬春季比较干旱要经常给越冬鱼池深灌,水深2.5~3.5米(水位越深,水温越高,过冬越安全);三是越冬塘在向阳避风处用竹竿搭盖防霜棚(每亩搭60~70平方米),可用竹夹稻草一块一块地盖在离水面20~30厘米处,防止寒风吹袭塘面,时间由冬至前至来年清明期间,清明后即拆除;四是用土办法在塘基四周预早铲好堆放草皮泥,堆上一些干禾草、茅草,注意气象广播,寒潮来临即点燃禾草、草皮泥薰烟,在鱼塘四周水面上形成~层烟幕阻隔冷空气,溶化霜水,也很奏效;五是管理同平时一样,水温在12℃时在天气正常时要投2%饵料,以补充鱼类越冬能量。
坚持每天巡塘,特别是早上巡塘,比较容易识别鱼类疾病和早期症状,对于及时治疗大有好处。在鱼病流行季节,阴闷恶劣天气和暴雨后的早晨,更要勤巡塘,检查鱼类活动和有无病情,并注意水质状况;定期加注新水,改善鱼池卫生,消除杂草、敌害,及时清捞残饵和死鱼。对养鱼场的电网、增氧机械、车辆交通道路等也要经常检查修补,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中。
推荐阅读
-
虾类的观色诊病
虾类患病后,躯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根据此种颜色特点可诊断虾病。 一、"红色"诊病 1.红体病:系桃拉病毒引起,南美白 对虾 易患此病。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团...
-
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 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2.管理不善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管理不善,鳅负也易得病。如由于大量投饵或投饵方法不合理团...
-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上)
近年来,南美白 对虾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 南美白对虾 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团...
-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 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团...
-
春季常用防鱼病措施
1.防治塘鱼厌食 当水温低于15℃时,鳙、鲢、鲩、鲭、鲮、鳊等饲养鱼类食欲下降,生长放慢;当水温低于7℃时,鲩鱼即停止摄食,鲮鱼还会出现昏迷和死亡。新引进的一些 热 带鱼 类,其耐寒能力更弱,低温阴雨对其团...
-
鲟鱼常见病及防治
鲟鱼 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团...
-
温室甲鱼五种常发病的区别与防治
温室养殖 甲鱼 ,甲鱼经常发生白斑病、白点病、烂嘴病、 水霉病 、腐皮病。不少养殖户对甲鱼这几种常发病辨别不清,防治方法不当,从而影响了防治效果,造成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上述团...
-
浅谈龙胆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龙胆 石斑鱼 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近几年,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开始从台湾省引进 龙胆石斑鱼 在池塘进行养殖。目前,龙胆石斑鱼养殖方式主要有 团...
-
七种鱼饲料的饲喂方法
鱼 饲料 是养鱼的最大成本之一,讲究科学的喂料方法,不仅有利鱼的健康生长和迅速增重,而且可节约饲料,降低养鱼成本,有效地提高养鱼效益。现将七种鱼饲料及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一、 颗粒饲料 团...
-
南美白对虾省料饲养法
养殖南美白 对虾 , 饲料 投资一般占养殖总成本的60%左右。在养殖过程中,采取以下省料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其养殖成本。 1.清除野杂鱼、虾。对虾池内往往野杂鱼、虾较多团...
-
虾类的观色诊病
虾类患病后,躯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根据此种颜色特点可诊断虾病。 一、"红色"诊病 1.红体病:系桃拉病毒引起,南美白 对虾 易患此病。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团...
-
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 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2.管理不善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管理不善,鳅负也易得病。如由于大量投饵或投饵方法不合理团...
-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上)
近年来,南美白 对虾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 南美白对虾 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团...
-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 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团...
-
春季常用防鱼病措施
1.防治塘鱼厌食 当水温低于15℃时,鳙、鲢、鲩、鲭、鲮、鳊等饲养鱼类食欲下降,生长放慢;当水温低于7℃时,鲩鱼即停止摄食,鲮鱼还会出现昏迷和死亡。新引进的一些 热 带鱼 类,其耐寒能力更弱,低温阴雨对其团...
-
鲟鱼常见病及防治
鲟鱼 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团...
-
温室甲鱼五种常发病的区别与防治
温室养殖 甲鱼 ,甲鱼经常发生白斑病、白点病、烂嘴病、 水霉病 、腐皮病。不少养殖户对甲鱼这几种常发病辨别不清,防治方法不当,从而影响了防治效果,造成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实践经验,对上述团...
-
浅谈龙胆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
龙胆 石斑鱼 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鲈亚目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近几年,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开始从台湾省引进 龙胆石斑鱼 在池塘进行养殖。目前,龙胆石斑鱼养殖方式主要有 团...
-
七种鱼饲料的饲喂方法
鱼 饲料 是养鱼的最大成本之一,讲究科学的喂料方法,不仅有利鱼的健康生长和迅速增重,而且可节约饲料,降低养鱼成本,有效地提高养鱼效益。现将七种鱼饲料及饲喂方法介绍如下: 一、 颗粒饲料 团...
-
南美白对虾省料饲养法
养殖南美白 对虾 , 饲料 投资一般占养殖总成本的60%左右。在养殖过程中,采取以下省料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其养殖成本。 1.清除野杂鱼、虾。对虾池内往往野杂鱼、虾较多团...
最新更新
-
绿壳蛋鸡各阶段的饲管技术
1、绿壳蛋鸡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团...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