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病害综合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11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2005~2006年,我们在高邮市龙虬镇三荡河两岸的“全国罗氏 沼虾 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选择2000亩虾池,实施“罗氏沼虾主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罗氏沼虾病害的综合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1.老虾池生态修复一般利用冬、春的空闲期彻底清塘、晒塘。塘干后清除过多淤泥,每亩施入100~150千克的生石灰,然后用拖拉机对池底翻耕、修整、压实。还要完善水系配套,清除河道中过多的水草、淤泥和杂物。放苗前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和有益菌,修复生态环境。部分虾池还利用冬春空闲期种植黑麦草等牧草养一季鹅,既增加了收入,又改善了虾池环境。
2.优化现有 养殖模式 由于部分虾农片面追求高产、高效,我市罗氏沼虾现有的养殖模式为一般亩放虾苗10万尾,其中早苗(3月份苗)、中苗(4月份苗)、晚苗(5月份苗)的比例为70∶20∶10。其弊端是放养密度过大,早苗的比例过大,导致生长高峰期虾池载虾量过大,虾规格养不大,上市偏迟,维持性饲料消耗多。大量的粪便、残饵污染水体,滋生病害,也是虾病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在制定“罗氏沼虾幼虾增温培育和食用虾养殖技术规程”(江苏省地方标准)时,将养殖模式优化为:亩放虾苗5万~7万尾或2~4厘米的幼虾3.5万~4.5万尾;早苗、中苗、晚苗的放养比例调整为50∶40∶10。实践证明,优化后的养殖模式既能增收节支,更可以有效地减少、减轻病害发生。
3.培育虾池良好水质我们摸索出一套应用 生物肥 料、专用肥料和生物制剂培育良好水质的办法。虾池前期使用的 有机肥 一律经发酵熟化处理。中期追肥用无机肥,一般使用自主研发的罗氏沼虾专用肥。后期由于大量粪便、残饵进入水体,一般不缺肥,尤其是氮、磷往往超标。有的虾池会缺乏微肥,可使用我们自主研发的“复合微肥”。一般10~15天使用一次生物制剂,前期( 大棚 育幼虾阶段)一般选用以光合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中期选用以 芽孢杆菌 为主的复合菌制剂或EM菌。后期虾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普遍较高,宜选用以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为主的复合菌制剂为好。虾池要经常加水、换水,保持虾池水相、菌相、藻相平衡。
4.推广应用免疫增强剂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免疫多糖、寡糖、维C、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免疫增强剂,具有一定的防病、促长效果。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还自主研发了以酪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复合培育和微生态制剂“快康素”和以苦参碱等中草药提取合成的“草本鱼虾康”作为免疫增强剂,使用后具有较好的防病促长效果。
5.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每年春秋两季发病高峰期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方法是对虾池水体消毒一次,同时内服药饵3~5天。为了方便虾农和规范用药,我们进行了统一预防,主要预防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
6.综合预防的效果罗氏沼虾养殖采取病害综合预防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2000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病害发生率31%,比2004年下降43%;2006年项目辐射区全市11.2万亩罗氏沼虾养殖池,病害发生率52%,比2004年下降2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我市部分养虾区域流行“滴星病”(初步检测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危害较大,2000亩项目基地至今未发生此病。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虾病的综合预防工作,就可以减少、减轻病害的发生,促进罗氏沼虾产业稳定健康地发展。
推荐阅读
-
渗水养虾疾病防治注意事项
盐碱地 挖池后靠地下渗水进行 养虾 ,目前已有一定的发展。在 对虾 病害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预防、勤观察虾类发病一般较团...
-
水库网箱养鱼的常见疾病与防治对策
流行情况:在4~6月份,水温20~24℃时为发病季节,指环虫在病鱼的鳃上每15分钟就可以产卵一个。严重感染时,取病鱼鳃丝末端,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观察,一个视野可看到20多个虫体,曾发现个体2.5kg的草鱼成鱼被危害致死。该病危害时间长,易反复发病,是目前水库网箱养草鱼危害最大的 团...
-
水库养殖中草鱼爆发中华鳋病的防治
草鱼在我国的 水产 养殖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中华鳋病是一种危害草、鲢、鳙等鱼类的一种 寄生 虫疾病,此病流行很广,长江以南地区5月~9月最为严重,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团...
-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这说明 饲养管理 工作是整个鱼塘养殖生产的核心基础,同时把“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鱼病思想与改进饲养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措施为: 1.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团...
-
虾类的观色诊病
虾类患病后,躯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根据此种颜色特点可诊断虾病。 一、"红色"诊病 1.红体病:系桃拉病毒引起,南美白 对虾 易患此病。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团...
-
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 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2.管理不善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管理不善,鳅负也易得病。如由于大量投饵或投饵方法不合理团...
-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上)
近年来,南美白 对虾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 南美白对虾 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团...
-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 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团...
-
春季常用防鱼病措施
1.防治塘鱼厌食 当水温低于15℃时,鳙、鲢、鲩、鲭、鲮、鳊等饲养鱼类食欲下降,生长放慢;当水温低于7℃时,鲩鱼即停止摄食,鲮鱼还会出现昏迷和死亡。新引进的一些 热 带鱼 类,其耐寒能力更弱,低温阴雨对其团...
-
鲟鱼常见病及防治
鲟鱼 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团...
-
渗水养虾疾病防治注意事项
盐碱地 挖池后靠地下渗水进行 养虾 ,目前已有一定的发展。在 对虾 病害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预防、勤观察虾类发病一般较团...
-
水库网箱养鱼的常见疾病与防治对策
流行情况:在4~6月份,水温20~24℃时为发病季节,指环虫在病鱼的鳃上每15分钟就可以产卵一个。严重感染时,取病鱼鳃丝末端,在显微镜下放大100倍观察,一个视野可看到20多个虫体,曾发现个体2.5kg的草鱼成鱼被危害致死。该病危害时间长,易反复发病,是目前水库网箱养草鱼危害最大的 团...
-
水库养殖中草鱼爆发中华鳋病的防治
草鱼在我国的 水产 养殖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中华鳋病是一种危害草、鲢、鳙等鱼类的一种 寄生 虫疾病,此病流行很广,长江以南地区5月~9月最为严重,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团...
-
塘池养鱼管理与鱼病预防的措施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这说明 饲养管理 工作是整个鱼塘养殖生产的核心基础,同时把“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防治鱼病思想与改进饲养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具体措施为: 1.投放优良、抗病力强的鱼种,是减少团...
-
虾类的观色诊病
虾类患病后,躯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根据此种颜色特点可诊断虾病。 一、"红色"诊病 1.红体病:系桃拉病毒引起,南美白 对虾 易患此病。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团...
-
如何有效防治泥鳅病害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 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 2.管理不善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管理不善,鳅负也易得病。如由于大量投饵或投饵方法不合理团...
-
南美白对虾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上)
近年来,南美白 对虾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 南美白对虾 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团...
-
大水面养鱼鱼病的预防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 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团...
-
春季常用防鱼病措施
1.防治塘鱼厌食 当水温低于15℃时,鳙、鲢、鲩、鲭、鲮、鳊等饲养鱼类食欲下降,生长放慢;当水温低于7℃时,鲩鱼即停止摄食,鲮鱼还会出现昏迷和死亡。新引进的一些 热 带鱼 类,其耐寒能力更弱,低温阴雨对其团...
-
鲟鱼常见病及防治
鲟鱼 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此病多由细菌引起。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 防治方法 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团...
最新更新
-
绿壳蛋鸡的饲喂
绿壳蛋鸡必须喂全价配合饲料,不要单一饲喂玉米或其它单一饲料,这是恒定的饲喂原则,不可改变。在平时饲喂中,配合饲料中可掺些切碎的胡萝卜、蔬菜、野菜和剩饭菜等。这样可使绿壳蛋鸡的日粮中营养更全面。同时,又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节省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 绿壳蛋鸡每团...
-
绿壳蛋鸡各阶段的饲管技术
1、绿壳蛋鸡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团...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