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鳜鱼早繁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8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48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我们在1月中旬前将鳜鱼亲本移入温室逐步加温,进行强化培育,使鳜鱼在3月底至4月初达到性成熟,从而达到提早繁育苗种、当年养成商品鱼的目的。现将其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用于 人工繁殖 的鳜鱼亲鱼,可直接从天然大水域中捕捞。捕捞的亲鱼应逐尾严格选择,要求体质健壮、体形标准,无伤无病,体重在1千克以上,年龄在2龄以上,性腺发育良好。鳜鱼亲鱼的雌雄配比为1∶1.2左右。

二、亲鱼培育

鳜鱼亲鱼在室外池塘培育至12月中旬,须转入温室培育,通过增温、增氧等措施来促进鳜鱼亲鱼性腺发育,以达到提早繁殖的目的。

1.温室设施

温室基本设施主要包括五大部分:一是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育苗系统。钢板温室 大棚 一座,建筑面积按生产规模确定,一般不低于1000平方米,内设长方形培育池、产卵池、孵化环道、孵化缸等。二是供水系统(包括换水调温池)。室外水质净化池2000平方米左右;蓄水塔一座,300立方米左右。三是控温加热系统。包括锅炉、供热管道、控温设施。四是冷热水净化调配及进排水系统。五是供电系统、增氧设备。

2.亲鱼放养

水泥培育池面积100~150平方米,池深0.6~0.8米。池内设循环热水加热系统、进排水系统、充气增氧设施。在亲鱼入池前半个月,对水泥池进行打扫、消毒、浸洗。亲鱼入池时用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5%的食盐溶液浸浴3~5分钟,杀灭体表的病原菌、 寄生 虫等。入池时的温差不宜超过3℃,放养密度为2~3尾/立方米。雌雄配比为1∶1.2左右。

3.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一般采用鲫鱼、花白鲢等鱼种作饵料鱼,规格以60~80尾/千克为宜。3天左右投喂一次,以减轻亲鱼培育池的载鱼量,每次投饵量控制在亲鱼尾数的8倍左右。饵料鱼投喂前用5%食盐水浸洗3~5分钟,以防带入细菌和寄生虫。

(2)水温调控根据鳜鱼亲鱼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和性腺发育成熟所需的自然积温,按照"循时渐增,合理分配"的原则进行加温,每10天提高水温1~2℃,在3月初达到21~23℃,产卵前10天提高到25℃左右。从3月份起,每隔10天检查一次鳜鱼亲鱼的性腺发育状况,以便科学合理地调控水温,促使其能如期达到催产要求。

(3)水质管理由于温室培育在水泥池中进行,故要特别注意池水的水质状况。采用间隙充气法,既能保证溶氧充足,又可节约用电。培育池充气时间与停气时间之比为1∶(2~4)。水温在18℃以上时,鳜鱼活动能力强,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要重点做好吸污、换水的管理工作,每天吸污1次,并视水质状况,每5~7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换水前,先将调温池的水温调节到与培育池的水温相一致,然后进行换水。从3月份起,每天在池内冲水2小时左右,有利于消耗亲鱼积累过多的脂肪和促进性腺发育,冲水次数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其成熟度合理调节。冲水可利用培育池水进行内循环,以减少热能的损失。

三、鳜鱼早繁

1.催产时间

温室内的鳜鱼亲本经过逐步升温强化培育,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达到性成熟,此时即可进行催产。

2.注射催产剂

人工催产一般采取二次注射法,间隔时间为8~10小时。初针:每千克雌鱼注射LRH~A310微克、雄鱼不注射;第二针:每千克雌鱼注射LRH~A3100微克+HCG100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实际操作时,注射剂量视亲鱼成熟度及亲鱼的体重适当增减。

3.发情与自然产卵

将注射催产剂后的亲鱼按雌雄配比1∶1.2放入圆形产卵池,密度为2~4千克/立方米。亲鱼在催产剂和产卵池内流水的刺激下,一般经10小时左右开始发情、产卵,待精卵结合成受精卵后15分钟进行集卵。集卵时一面排水,一面不断冲水,使受精卵流入集卵箱内,分批取出受精卵。收卵工作要及时快速,防止鱼卵大量积压池底时间过长而窒息死亡。

4.人工孵化

受精卵收集后,即进行漂洗,除去杂物、空卵,同时用0.3毫克/升灭毒净溶液漂洗3~5分钟,或用0.3%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0分钟,防止发生水霉病。

将处理过的受精卵过数后,放入孵化缸或孵化环道中集中孵化,密度为每立方水体50万粒左右,12小时后统计受精率。

孵化缸水流速度以使鳜鱼卵能均匀冲起,保持在水体中上层翻动为准。孵化环道水流速度控制在0.2米/秒左右,使卵保持在水体中上层。脱膜时水流适当加大,以便清除卵膜。鱼苗出膜后,减小水流,防止跑苗。

孵化过程中的污物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勤洗过滤筛绢,尤其是脱膜高峰期,每3~5小时洗刷一次,防止卵膜堵塞网孔,造成水流不畅,使水质变坏;二是转换环道或孵化缸,具体做法是人为控制孵化环道间隔停水,让卵膜和死卵迅速下沉,待鱼苗上浮时,用虹吸原理将孵出的鳜鱼转到调节好水流的新环道内继续孵化,或定时用细虹 吸管 放至环道底部,慢慢吸出沉底污物,确保环道内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鳜鱼卵孵化阶段和苗种培育阶段最易发生车轮虫、聚缩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应每隔2~3天镜检一次。如发现寄生虫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具体方法是:停止环道水体交换,开动增氧设备,用硫酸铜溶液泼洒,用量为0.7毫克/升,2小时后开阀换水,同时镜检疗效。

鳜鱼受精卵经58~68小时孵化开始脱膜。出膜后90~100小时卵黄囊完全被吸收,开始转入外源性营养阶段。

四、配套饵半斗鱼的繁殖

(一)团头鲂亲鱼培育

1.培育池条件

在塑料大棚内开挖30米×12米的长方形土池,池深1.0~1.3米,池内设置冷热水进排系统和充气增氧系统。培育池的多少根据早繁鳜鱼苗的规模而定。团头鲂放养前7~10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亲鱼放养

亲鱼放养时间为1月下旬至2月上旬。团头鲂亲鱼组数为鳜鱼组数的20~25倍。培育池内团头鲂亲鱼的放养密度为1~1.5尾/平方米。

3.日常管理

(1)水温调控根据团头鲂亲鱼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性腺发育的周年变化规律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自然积温,逐步加温,在催产前10天将水温提高至20~23℃。

(2)投饵管理2月份以配合颗粒 饲料 为主,青饲料为辅(适量添加投喂部分大麦芽),从3月份起以青饲料为主,每天的投喂量依据吃食情况而定。

(3)水质管理根据培育池的水质状况,适时增氧、换水。每次换水前先进行水温调节,换水量为原池水的1/3~1/2。

(二)团头鲂人工繁殖

1.催产时间

在鳜鱼苗出膜后进行团头鲂催产。

2.配组催产

选择成熟的团头鲂亲鱼,按雌雄4∶5配组。采用LRH-A3一次注射。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让其自然产卵。

3.集卵孵化

催产6~8个小时后进行冲水刺激。团头鲂开始产卵时停止冲水,全部产卵结束后收集鱼卵并用海绵将粘在池壁的卵刷下,将卵放入孵化缸,放卵密度为每立方水体100万粒左右。孵化管理与"四大家鱼"孵化相同。

五、早繁鳜鱼苗培育

1.放养密度

将开食的鳜鱼苗留在孵化环道或放入水泥培育池培育。鳜鱼苗体长长至0.8厘米时,放养密度为8000~10000尾/立方米;体长为1.5厘米时,放养密度为4000~5000尾/立方米。

2.准备配套饵料鱼

(1)开口饵料鱼采用配套孵化的团头鲂鱼苗。

(2)中后期饵料鱼采用常温下能大量繁殖的鲤、鲫鱼苗。

3.日常管理

(1)饵料鱼投喂鳜鱼苗在开食初期的两天内,每尾每天摄食饵料鱼3~4尾;3~5日龄,日摄食量为4~6尾;6日龄以上,日摄食量为8~12尾。日投饵量可根据其生长情况逐步增加。

(2)水温调节早繁鳜鱼苗种培育水温宜控制在23~25℃,昼夜温差不能超过1℃。

(3)水质管理每天对培育池吸污1~2次,勤洗纱窗,避免污染水质。

(4)病害防治饵料鱼投喂前须用3%的食盐水浸浴3~8分钟。每天早晚按每立方水体泼洒2‰~3‰的食盐水8~10千克。

早繁鳜鱼苗经20~25天的强化培育,其规格可达到2厘米以上,这时,即可转入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或出售。

分享
1
上一篇:鲑鱼的特性及繁殖技术 下一篇:如何应对甲鱼冬眠死亡症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