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吻鱼双穴吸虫病的防治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60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扁吻鱼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随着该物种保护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人工繁殖工作已被列入新疆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议事日程。2004年,新疆 水产 科学研究所在进行“扁吻鱼人工繁殖”课题过程中,发现收集与繁育的部分扁吻鱼亲鱼发病,出现瞎眼、眼球白内障等症状,而对其采用药物治疗的收效甚微,使扁吻鱼的人工繁育工作受到影响。为查明病因,笔者通过调查扁吻鱼亲鱼收集与培育情况,取样检验分析,确诊为双穴吸虫病,并采取防治措施,取得了一些疗效和防治经验。现将扁吻鱼双穴吸虫病的特点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病原体形态特点
双穴吸虫属吸虫纲、双穴科、双穴吸虫属,其形态类型主要分为毛蚴、胞蚴、尾蚴、囊蚴和成虫。 寄生 鱼体时,其发育形态为囊蚴。双穴吸虫病又称白内障病、复口吸虫病。
囊蚴的形态分为前、后两部分,透明、扁平、卵圆形,前端有一个口吸盘,两侧各有1个侧器,口吸盘中间为口,下接咽,肠支伸至体后端。虫体后半部有1个大小与口吸盘相仿的腹吸盘,下方为椭圆形的粘附器,后端有1个菱形排泄囊,从囊的前端分出排泄管,体内分布着许多呈颗粒状和发亮的 石灰 体。
尾蚴在水中静止时呈“丁”字形,并在水体上层不断上下游动,有明显的趋光性。虫体分为体部和尾部,体披细密小棘。体部前端为1个头器,下方有1个肌肉质的咽,具前咽,下接分成两叉的肠管;体中部有1个腹吸盘,其后又有两对钻细胞,并有管通到头器内;体部末端有1个排泄囊。尾部由尾干与尾叉组成,尾干发达,有9对焰细胞,尾干内分布着许多尾体和数根尾毛。
二、病原体生活史
双穴吸虫成虫寄生在鸥鸟的肠道内,虫卵随鸥鸟粪便排出而落入水中,经过3星期孵化出毛蚴(水温变化在25℃~35℃时,孵化期随水温的升高而变短),毛蚴在水中游泳,选择箩卜螺、椎实螺等作为第一中间宿主,钻入其体内肝脏部位和肠外壁发育成胞蚴,胞蚴产出尾蚴,尾蚴移动至螺的外套腔内,很快逸出进入水体中,并在水体中时沉时浮,呈现规律性的间歇运动。鱼类为它的第二中间宿主,当鱼类经过尾蚴水层时,即被尾蚴迅速叮上,尾蚴脱去尾部钻入鱼体肌肉,又从肌肉钻入附近血管,最后移至心脏,上行至头部,从视血管进入眼球,在水晶体内经过1个月发育成囊蚴。鸥鸟摄食了带有双穴吸虫的鱼体后,囊蚴在其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三、鱼病症状及病理变化
双穴吸虫病的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在短期内有大量尾蚴钻入鱼体,由于尾蚴从血管侵入眼球,移行过程中使视血管特别扩大而产生机械损伤,引起视血管破坏,导致鱼体脑部充血、眼球充血,病鱼在水中急游、挣扎,继而游动缓慢,平卧水面,有时运动失控,头朝下,尾向上,上下往返在水中翻转,最后游动缓慢而死亡。慢性感染表现为尾蚴每次侵入数量不多,无急性症状,病鱼也不死亡,随着鱼体生长而病原体在眼睛内积累增多,引起眼球水晶体混浊,眼局部或全部变白,呈“白内障”症状,部分病鱼眼眶周围充血,甚至水晶体脱落。此外,尾蚴从鳃部钻入可使鳃血管堵塞;尾蚴在血管和心脏内移行时,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尾蚴侵入神经系统,可引起鱼体弯曲,且在鱼苗急性感染时较为常见。
四、流行情况
双穴吸虫病一般在春夏季的5月~8月,以鸥鸟和锥实螺较多的华中地区较为流行,鲢、鳙、团头鲂、鲤、鲫等鲤科经济鱼类均可被寄生。鱼种急性感染时死亡快,死亡率高;慢性感染时可引起“白内障”症状,全年都有发生,是一种危害较重的鱼病。扁吻鱼感染流行该病属首次病例。
五、诊断
根据病鱼眼睛呈现白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检查时,先挖出鱼眼,剪破,然后取出水晶体放在生理盐水或清水中,刮下水晶体表面层,用显微镜观察,如发现有双穴吸虫,即可确诊此病。鱼苗和鱼种急性感染时,一般眼睛不发白,眼睛中寄生虫体数量不多,还要以病鱼头部是否充血、鱼体是否弯曲、鱼体活动是否狂躁或急游,以及池塘是否有锥实螺等观察结果作为诊断参考。
六、防治方法
由于双穴吸虫病的病原入侵、转移途径及寄生部位较为特殊,所以不易治疗。目前,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以切断病原体生活史的环节为主,如驱赶鸥鸟,消灭虫卵、毛蚴和中间宿主等,同时辅以药物治疗。采取的主要方法有:
1.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水深1.0m时生石灰用量为100kg/亩~150kg/亩;或用茶籽饼带水清塘,水深1.0m时的用量为50kg/亩。
2.发病池塘可用0.7mg/L硫酸铜全池遍洒,24小时内重复使用2次,可杀死中间宿主动物。
3.鱼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 晶体*** ,使池水中药物的浓度为0.5mg/L,可杀灭尾蚴。
4.投喂***药饵,每万尾鱼 饲料 拌入晶体***15g~20g,每天投喂1次,连喂5天。
推荐阅读
-
越冬期间常见鱼病的防治
一、竖鳞病此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多数患病鱼体在尾部的部分鳞片象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并伴有表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鱼体的鳍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患病鱼体游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腹部向上,2天~3天后即死亡。竖鳞病的病原体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当团...
-
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与防治
鲟鱼 为软骨硬鳞鱼,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有“黑色黄金”之称。其肉、卵含蛋白质极高,皮可制革,骨骼中可提取硫酸软骨素(防癌),可谓全身都是宝。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水环境的恶化,其野生团...
-
我国北方池塘养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冰封期较长,对于在我国北方池塘养殖的鱼类,如青、草、鲢、鳙、鳊、鲂、鲤、鲫等温水性鱼类,在越冬期间经常出现鱼体严重下降及大量死亡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池塘养殖业的发展。 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 1.水质原因一方面,冰封期过团...
-
浅谈池塘养鱼鱼病预防策略
鱼生活于水中,其发病不像陆生动物那样易于诊断,鱼病的治疗只能进行群体治疗。在生产中主要给药方式也仅限于全池泼洒和内服两种,内服治疗只能将药物加入饵料中,而患病的鱼又往往已停食,能进食的病鱼,往往体质较弱,抢食能力弱,很难吃到足够的饵料,使体内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治疗浓度。因此在日常养殖生产中团...
-
人工养殖鲍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鲍鱼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贝类,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故而更成为珍稀食品。在我国,鲍鱼的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是继海带、紫菜、眙贝、扇贝、对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新兴海水养殖品种。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相继发生,并且有逐年加重之势。目前,病团...
-
生石灰治疗大水面鱼病的可行性试验
近年来,由于水环境普遍恶化,大水面鱼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病急,死亡率高,给 水产 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水产工作者的关注,下面仅就我县南平旺 水库 大水面爆发鱼团...
-
养虾防病“四观察”
1.观察水体透明度 养虾 期间,虾池水体的可视透明度一般应在30~40厘米左右。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则说明池中的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 2.观察虾池水色 团...
-
巧用代森铵治疗鱼病
代森铵,化学名称:1,2-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分子量:246.42。 农业部组织编撰的《渔药手册》上介绍,用50%的代森铵溶液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治疗车轮虫病。起初我们用代森铵主要是为了治疗银鲫车轮虫病,因为现在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治疗车轮虫影响因素很多,团...
-
河蟹“抖抖病”的治疗措施
河蟹“抖抖病”目前仍然是困扰养殖业及其广大专业工作者的一块“心病”,养殖户“谈抖色变”,业内人员难以下手,尤其是每年的盛夏高温季节,针对发病塘口,更是束手无策,用药后,往往适得其反,死蟹数量成倍增长,养蟹户怨声载道。本人自2001年始广泛进行调查跟踪,悉心研究该病的诱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团...
-
观赏鱼疾病的目检判断及防治
观赏鱼 是人们普遍饲养的水生观赏 动物 之一,其五彩缤纷的色彩和艳丽活泼的舞姿,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观赏鱼的养殖,是一条致富之路,但观赏鱼饲养不当,则易患疾病,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观赏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团...
-
越冬期间常见鱼病的防治
一、竖鳞病此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多数患病鱼体在尾部的部分鳞片象松球似地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并伴有表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鱼体的鳍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患病鱼体游动迟钝,呼吸困难,鱼体腹部向上,2天~3天后即死亡。竖鳞病的病原体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当团...
-
人工养殖鲟鱼的疾病与防治
鲟鱼 为软骨硬鳞鱼,其肉厚骨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用鲟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更是驰名中外,有“黑色黄金”之称。其肉、卵含蛋白质极高,皮可制革,骨骼中可提取硫酸软骨素(防癌),可谓全身都是宝。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水环境的恶化,其野生团...
-
我国北方池塘养鱼越冬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冰封期较长,对于在我国北方池塘养殖的鱼类,如青、草、鲢、鳙、鳊、鲂、鲤、鲫等温水性鱼类,在越冬期间经常出现鱼体严重下降及大量死亡的现象,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池塘养殖业的发展。 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 1.水质原因一方面,冰封期过团...
-
浅谈池塘养鱼鱼病预防策略
鱼生活于水中,其发病不像陆生动物那样易于诊断,鱼病的治疗只能进行群体治疗。在生产中主要给药方式也仅限于全池泼洒和内服两种,内服治疗只能将药物加入饵料中,而患病的鱼又往往已停食,能进食的病鱼,往往体质较弱,抢食能力弱,很难吃到足够的饵料,使体内药物浓度很难达到治疗浓度。因此在日常养殖生产中团...
-
人工养殖鲍鱼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鲍鱼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贝类,以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著称,又因其自然资源量低,故而更成为珍稀食品。在我国,鲍鱼的养殖在上世纪90年代飞速发展,是继海带、紫菜、眙贝、扇贝、对虾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新兴海水养殖品种。随着鲍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病害也相继发生,并且有逐年加重之势。目前,病团...
-
生石灰治疗大水面鱼病的可行性试验
近年来,由于水环境普遍恶化,大水面鱼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发病急,死亡率高,给 水产 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水产工作者的关注,下面仅就我县南平旺 水库 大水面爆发鱼团...
-
养虾防病“四观察”
1.观察水体透明度 养虾 期间,虾池水体的可视透明度一般应在30~40厘米左右。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则说明池中的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 2.观察虾池水色 团...
-
巧用代森铵治疗鱼病
代森铵,化学名称:1,2-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铵,分子量:246.42。 农业部组织编撰的《渔药手册》上介绍,用50%的代森铵溶液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治疗车轮虫病。起初我们用代森铵主要是为了治疗银鲫车轮虫病,因为现在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治疗车轮虫影响因素很多,团...
-
河蟹“抖抖病”的治疗措施
河蟹“抖抖病”目前仍然是困扰养殖业及其广大专业工作者的一块“心病”,养殖户“谈抖色变”,业内人员难以下手,尤其是每年的盛夏高温季节,针对发病塘口,更是束手无策,用药后,往往适得其反,死蟹数量成倍增长,养蟹户怨声载道。本人自2001年始广泛进行调查跟踪,悉心研究该病的诱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团...
-
观赏鱼疾病的目检判断及防治
观赏鱼 是人们普遍饲养的水生观赏 动物 之一,其五彩缤纷的色彩和艳丽活泼的舞姿,深受人们的喜爱。发展观赏鱼的养殖,是一条致富之路,但观赏鱼饲养不当,则易患疾病,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观赏鱼生病后,会表现出一团...
最新更新
-
人工饲养蚯蚓的品种和技术
养殖蚯蚓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三种: 这种方法包括箱养、坑养、池养、棚养、温床养殖等,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容器、坑或池中分层加入饲料和肥土,料土相同,然后投放种蚯蚓,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容器、砖池、育苗团...
-
黄粉虫的饲料如何配制
一、饲喂黄粉虫幼虫的配方。麦麸70%、玉米粉24%、大豆粉5%、食盐0.5%、饲料复合维生素0.5%。 二、饲喂黄粉虫成虫的配方。麦麸45%、玉米粉35%、豆饼18%、食盐1.5%、饲用复合维生素0.5%。 三、饲喂黄粉虫产卵成虫的配方。麦麸7团...
-
蚯蚓场地选择及饲料备制
蚯蚓性喜阴湿安静。 养殖场应选择在背阴、潮湿和安静的地方。要求饲养场所便于防暑、保温、排水良好、通风、避光、无敌害。 也可利用旧木箱、瓦盆、花钵等在室内喂养。 牛、猪、马、鸡的粪便和垃圾、果皮、树叶等都可养蚯蚓,但必须先经发酵团...
-
龟池旁养蚯蚓省料可增效
池内养龟、池旁养蚯蚓,既解决了龟的动物性饵料问题,又可使龟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自由采食,降低了养殖成本,节省了人力。方法:在养龟池的四周地面上,平铺15厘米厚的牛、羊、猪、鸡粪,每平方米投放4000条种蚓,每20天加料1次,包括猪粪、牛粪、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及少量的烂瓜果等。 团...
-
黄粉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其营养价值十分高,而且人工养殖黄粉虫技术非常简单,即可以在室内或室外塑料大棚内养殖,也可以来立体生产,投资较少,成本低,1.5―2kg饲料可养成0.5―1kg黄粉虫。 近年以来,黄粉虫广泛地被应用于投喂多种淡水名特优水产动物,也是养殖蝎子等动物的好饲料,应团...
-
黄粉虫产卵问题
成熟的雄虫和雌虫喜在阴暗处交尾产卵。寿命在60~160天之间,平均寿命120天左后。成虫一生中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1~10粒,最多30粒。产卵高峰为羽化后的一个月前后。产卵量约在60~480粒之间,平均产卵量300粒左右。若加强管理可延长产卵期和增加产量。在提供营养丰富团...
-
水蚯蚓的培育养殖方法
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蚯蚓饵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因此,积极开发养殖水蚯蚓很有前途。水蚯蚓池养、田养均可,以池养产量最高,每亩年产量可达750~1000公斤,按目前市场最低价每公斤20元计产值达1.5~2万元,可获纯利0.8~1.2万元。现将水蚯蚓的团...
-
有机孔雀鱼饲养入门技术
养殖有机孔雀鱼,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养殖器材和养殖品种。投资较大的可以买一个比较高档的水族箱,配备先进的养殖器材,下面为大家介绍有机孔雀鱼饲养入门技术。 首先到观赏鱼市场上买一个水族箱,最简单的水族箱大约20-50元左右,不要太大,一般以长60,宽30,团...
-
黄粉虫养殖投入产出情况
黄粉虫比较好养,因为: (1)黄粉虫食性杂,繁殖速度快,生长周期短,生命力、适应能力强。 (2)养殖设备条件要求不高。 (3)养殖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注意温度、湿度、光照、气味、食物、天敌、自身密度、病虫害等因素就能养好。 团...
-
蚯蚓的养殖技术要点简介
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2004年蚯蚓仅用于制药一项就达1万多吨,利用蚯蚓还可加工成抗病的高动物蛋白饲料。蚯蚓粪的利用也非常广泛,现已开发出花卉专用肥、草坪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绿色蔬菜肥以及利用蚯团...
-
黄粉虫容易死亡的生长阶段
蛹期是黄粉虫死亡最主要的危险期,也是生命力最弱的时期,因为身体娇嫩,不食不动,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幼虫或成虫咬伤。只要蛹的身体被咬开一个极小的伤口,就会死亡或羽化出畸形成虫。另外,幼虫阶段高龄期(化蛹前)也是容易死亡的时期。因为该阶段生命代谢旺盛,取食量大,生长迅速,易于团...
-
黄粉虫活体幼虫的运输问题
黄粉虫幼虫可用袋装、桶装或箱装,根据容器大小、气候条件确定装载量,要保持相互之间不要挤压、碰撞。应特别注意的是避免在黄粉虫运输过程中反复受到震动和惊扰,不断地活动,虫体之间相互挤压,夏季如果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一袋10千克的虫体经1小时的运输,袋(或箱)中虫体温度可以升高5~10团...
-
蚯蚓高产饲养技术措施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团...
-
黄粉虫干枯病防治问题
在高温的夏季,应将饲料盒放至凉爽通风的场所,或打开门窗通风,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发生。在冬季用煤炉加温时,要经常用温湿度表测量饲料室的空气湿度,一旦低于55%时,就要向地上洒水增湿,或加大饲料中的水分,或多给青饲料,预防此病的发生。对于干枯发黑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