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86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我站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横泾镇新联村东太湖水域开展了网围 生态养殖 大规格河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2004年度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网围区的选择
网围区水质清新无污染,常年水位1.2~1.8米,具有一定的微流水,湖底平坦,底质较硬,底部淤泥10厘米左右,pH值7.8~8.3,钙离子浓度12.53毫克/升以上,溶解氧4.5毫克/升以上。网围区水草丛生,底栖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水域环境非常适宜河蟹的生长。
2.网围结构及设置
试验用网围一只,面积90亩。网围结构由聚乙烯网片、纲绳、竹桩、石笼和地笼网构成,单层结构。网围总高度2.7~3.8米,高出水面1.5~2.0米;网目为2.4厘米,缩结系数0.65;网片下纲接石笼,沉入湖底20厘米以上,网片上纲紧紧缚扎于每个竹桩上端;竹桩用直径8厘米左右的毛竹,竖立固定墙网,高出正常水位1.5米以上,间距2~3米;网围上端内侧设一道40~50厘米宽的飞檐网与墙网成45度角左右;网围四周放置地笼网。
3.轮牧式养殖
为了保护东太湖的生态环境,在网围养殖区采用轮牧式养殖方式,即养殖区每年1/2的水面用于网围养蟹,1/2的水面休养,相互交替轮作。网围轮休区进行优质水草苦草、 轮叶黑藻 、 伊乐藻 等的人工栽培、人工移植和自然恢复,同时进行螺蚬等底栖生物的移植,加速资源的恢复和再生,恢复湖泊水体生态环境。
4.清除敌害鱼类
对网围养蟹危害较大的鱼类有黑鱼、鲤鱼、草鱼等,这些鱼类不但与河蟹抢食底栖动物和优质水草,有的还会吞食蟹种和 软壳蟹 。因此在蟹种放养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除,方法是用几台功率较大的电捕鱼器并排前行,来回几次清除网围内的敌害鱼类。
5.改良水草种类和控制水草生长
网围内水草密度应保持在90%以上,水草不足时应移植伊乐藻、轮叶黑藻、 马来眼子菜 等河蟹喜食且又不污染水质的水草。另外,根据网围内水草的生长情况,不定期地割掉水草老化的上部,以便使其及时长出嫩草,供河蟹食用。
6.投放足量螺蛳
网围内清除敌害生物后开始投放螺蛳,螺蛳投放的最佳时间是清明前,螺蛳的投放量为250~300千克/亩,让其自然繁殖。当网围内的螺蛳资源不足时,要及时增补,确保网围内保持足够的螺蛳资源。
7.挑选优质蟹种
放养选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优质蟹种,确保蟹种的质量。投放的蟹种规格要大,亩放规格为50~60只/千克的本地自行培育的蟹种300只,每只蟹种都经挑选,剔除性早熟的蟹种。蟹种的放养时间为2~3月份,同一网围内的蟹种要一次放足。
8.蟹种的暂养管理
为提高蟹种的成活率和保护好网围内的水草资源,在网围内围一个小网围,面积为网围的1/5左右,先将蟹种暂养在小网围内。当水温达到15℃以上时,逐渐加大投喂量,饵料以野杂鱼为主,日投喂量为网围内蟹种总重量的7%~10%。在蟹种第一次蜕壳前拆除小网围。
9.科学投饲
全年投饲量的安排是上半年度投喂总量的25%~30%,下半年投喂总量的70%~75%。日投饲量为网围内蟹体总重量的5%~8%,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以及河蟹的摄食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每天投喂两次,上午7~8点投全天投量的2/5,傍晚投3/5。投饲品种为野杂鱼类、螺蛳、玉米和水草等。
10.日常管理
蟹种放养后每天坚持早中晚巡荡三次,观察水质情况和河蟹的摄食活动生长情况,检查网围设施,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特别是汛期和台风季节,要加固网围设施,严防逃蟹。
11.适时起捕
河蟹较适宜的捕捞时间宜掌握在9月底至11月中上旬。
二、试验结果
1.收获情况
2004年9月底至11月中旬,共获商品蟹4171.5千克,平均亩产46.35千克,平均规格194.5克/只,回捕率79.3%。其中:雄蟹平均规格210克/只、雌蟹平均规格180克/只。整个养殖期间,共投喂商品饲料10532千克,饵料系数2.83。
2.经济效益
由于网围生态养殖的商品蟹规格大、品质上乘,商品蟹的平均售价高达127元/千克,总收入531390元。支出为网围设施费36000元,蟹种费32400元,饲料费42820元,水草种植费36500元,螺蛳费45000元,水面费72000元,人工费36000元,共计支出300720元。纯收入230670元,每亩纯收入2563元,投入产出比为1∶1.77。
三、小结与讨论
1.试验结果表明,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具有规格大、品质佳、效益好、回捕率高等优点,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是切实可行的,对传统网围养蟹技术进行了集成优化与创新,可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优质大规格河蟹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幅提高网围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湖泊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2.本试验加强了对水草的合理种植和管理、活螺蛳的合理投放和增殖等措施,促进了网围内生态环境的改善,实施生态养殖,为河蟹健康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整个养殖期间未使用任何药物,生产的河蟹全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因此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可全面提高河蟹的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河蟹的市场竞争力。
3.本试验网围养蟹的放养密度为300只/亩,平均起捕规格194.5克/只,平均回捕率79.3%。而周围网围养蟹的放养密度为450只/亩,平均起捕规格166.7克/只,平均回捕率54.6%。网围生态养蟹的密度低而规格、回捕率、单位面积的效益明显优于一般网围养蟹。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网围生态养蟹造就了适宜河蟹生长的生态环境,加之放养的是经选育的大规格优质蟹种,放养密度稀,生活空间大,投饵科学合理,有利于河蟹生长,同时减少了河蟹因密度高、活动空间小而自相残杀的机会,因而回捕率高。
4.采用轮牧式养殖,根据生态学原理,使网围轮休区的生物多样性得以及时恢复和重建,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从而使东太湖网围养殖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总体影响明显降低,养殖污染实现负增长,全面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推荐阅读
-
海水观赏鱼放养小技巧
从海边捕捞运回或从国外空运来的鱼,放入水族箱之前要进行处理。 1.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海水水族箱30分钟,使袋中的水温与水族箱中的水温一致。 2.将塑料袋取出,打开封口,放入气头,再将水族箱的海水缓慢加到袋中,或加水族箱的水后充氧扎口,约30分钟,目的是团...
-
水族箱养殖金鱼技术要点
一、生物学特性 1.水温 金鱼 属冷血动物,能在0~39℃之间正常生存,最适宜温度是20~28℃。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3℃,温差超过7℃时易得病。 2.溶氧应在4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金鱼全部死亡团...
-
天热谨防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渔业的严重病害,发病时间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时,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鲢鱼及鳙鱼,尤以草鱼最宜发病。 团...
-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年来,我国 南美白对虾 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团...
-
北美大嘴鲈鱼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大嘴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广泛分布于北美各主要水域,大嘴鲈鱼病毒(LargeMouthBassVirus,以下简称LMBV)是一种已知的、唯一能引起大嘴鲈鱼致死性疾病的一种病毒。此病毒隶属于虹彩病毒科,由于受该病毒感染的鱼体没有明显的、易于观察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团...
-
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亲鱼、受精卵和苗种的消毒方法
为了预防因催产而受伤的亲鱼和受精卵发生 水霉病 ,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孔雀石绿软膏涂抹受伤亲鱼鱼体和用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受精卵。由于孔雀石绿具有致畸变作用,因此,作为 水产 用消毒剂已团...
-
黄鳝人工授精降成本
为提高 黄鳝 的授精率,降低饲养成本,人工授精已成为促进黄鳝养殖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1.亲鳝的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团...
-
鳝苗繁育自己来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作为繁殖用鳝鱼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泥、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好。亲鳝来源以当天笼捕的伤口较小。 黄鳝 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团...
-
菱角套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
据江苏省金湖县推广实施菱角套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可亩产菱角1100公斤,亩产泥鳅150公斤,亩产纯利可获1020元。实施技术如下: 一、菱塘的选择与清塘消毒 菱塘的选择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选择的塘口靠近水源,至少5年未种过菱角,以鱼塘改菱塘效果尤佳。鱼团...
-
清淤泥防鱼病
生产实践证明,池塘保留一定厚度的淤泥(13~20厘米)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等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这些作用,反而有害。淤泥过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 水产 团...
-
海水观赏鱼放养小技巧
从海边捕捞运回或从国外空运来的鱼,放入水族箱之前要进行处理。 1.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海水水族箱30分钟,使袋中的水温与水族箱中的水温一致。 2.将塑料袋取出,打开封口,放入气头,再将水族箱的海水缓慢加到袋中,或加水族箱的水后充氧扎口,约30分钟,目的是团...
-
水族箱养殖金鱼技术要点
一、生物学特性 1.水温 金鱼 属冷血动物,能在0~39℃之间正常生存,最适宜温度是20~28℃。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3℃,温差超过7℃时易得病。 2.溶氧应在4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金鱼全部死亡团...
-
天热谨防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渔业的严重病害,发病时间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时,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鲢鱼及鳙鱼,尤以草鱼最宜发病。 团...
-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年来,我国 南美白对虾 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团...
-
北美大嘴鲈鱼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大嘴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广泛分布于北美各主要水域,大嘴鲈鱼病毒(LargeMouthBassVirus,以下简称LMBV)是一种已知的、唯一能引起大嘴鲈鱼致死性疾病的一种病毒。此病毒隶属于虹彩病毒科,由于受该病毒感染的鱼体没有明显的、易于观察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团...
-
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亲鱼、受精卵和苗种的消毒方法
为了预防因催产而受伤的亲鱼和受精卵发生 水霉病 ,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孔雀石绿软膏涂抹受伤亲鱼鱼体和用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受精卵。由于孔雀石绿具有致畸变作用,因此,作为 水产 用消毒剂已团...
-
黄鳝人工授精降成本
为提高 黄鳝 的授精率,降低饲养成本,人工授精已成为促进黄鳝养殖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1.亲鳝的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团...
-
鳝苗繁育自己来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作为繁殖用鳝鱼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泥、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好。亲鳝来源以当天笼捕的伤口较小。 黄鳝 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团...
-
菱角套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
据江苏省金湖县推广实施菱角套养泥鳅高产高效技术,可亩产菱角1100公斤,亩产泥鳅150公斤,亩产纯利可获1020元。实施技术如下: 一、菱塘的选择与清塘消毒 菱塘的选择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选择的塘口靠近水源,至少5年未种过菱角,以鱼塘改菱塘效果尤佳。鱼团...
-
清淤泥防鱼病
生产实践证明,池塘保留一定厚度的淤泥(13~20厘米)是很有必要的。它对池塘保肥、供肥和调节水质等均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淤泥过厚,不仅会削弱这些作用,反而有害。淤泥过厚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 水产 团...
最新更新
-
冬季养殖黄粉虫注意事项
冬天天气寒冷温度很低,黄粉虫养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北方广大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 冬季北方天气较冷,而且风大,房屋的密封是重点,一定要封密严实,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加强取暖工作。特别应注意晚间取暖,否则白天热,晚上凉虫子不会正常生长,昼夜温度都应保持在10度团...
-
黄粉虫适应环境的极限温度问题
黄粉虫不同虫态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成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但自然越冬的幼虫可忍受-15℃的低温),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温度,24-35℃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团...
-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由于其表皮坚韧(即外骨骼),属于非细胞性组织,伸展性很小,当幼虫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才能使虫体进一步增大。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在温度团...
-
黄粉虫自相残食问题
黄粉虫群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各虫态均有被同类咬伤或吃掉的危险。表现为大吃小、强噬弱、能动的咬不能动的等现象。成虫羽化初期,身体白嫩娇弱,行动迟缓,易受伤害。从老熟幼虫中新羽化的蛹因不能活动易受损伤。正在蜕皮的幼虫无力防御而易被同类吃掉。卵也是同类取食的对象。因此,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团...
-
黄粉虫养殖条件问题
养殖黄粉虫劳动强度小,操作简便,易于管理,饲养不占用白天工作时间,利用晚间喂食即可。城乡居民住房或简易温棚用木盒、木架等均可养殖;黄粉虫是昆虫系列中最易饲养的昆虫,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充足的麦麸、玉米皮、豆粕、农作物秸秆、青菜、秧蔓、酒糟、鸡粪等都是好饲料;团...
-
庭院快速繁蚯蚓
蚯蚓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补充饲料,其鲜体含蛋白质达到12%-20%,干体含蛋白质50%―70%,其中有效氨基酸含量达58%―62%。庭院繁殖蚯蚓,资源丰富,环境适宜,管理方便。 1、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湿、喜温、喜静、怕光、怕盐。适宜温度15―25度,湿变为60团...
-
黑豚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缺乏症 症状及原因: 黑豚无法在体内直接制造维生素C,因此需要从食物中大量提取维生素C。当食物中含的维生素C太少时,就很容易生这种病,使得发育不全,甚至体重减少,而且关节会肿胀起来使黑豚无法好好走路,如果不加以治疗,2~3周后就会死亡团...
-
孔雀鱼的介绍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水域的小型卵胎生将鱼类,最大体型约仅6公分,体型虽小,色彩却是千变万化。孔雀鱼一直都是饲养喜心中的一块块宝,造物喜不仅赋与孔雀鱼旺盛的生命力,还让他们拥有艳丽的色彩及迷人的体态,而牠们在遗传基因上扑塑迷离的变化,更是玩家致力解开的谜题,也因此更增添了孔雀鱼令人难团...
-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首先一定要将得病的黑豚隔离起来,以免传染给别的黑豚,而碰过黑豚的人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感染,可以通过涂药膏和吃药来治疗。 1.黑豚属哺乳纲,啮齿目,黑豚科。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 2.喜群居,头团...
-
孔雀鱼的基本品系
所谓的基本品系就是此鱼种必须有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及遗传性, 能够在单一品种的繁殖延续或与其它种杂交时,能显示出原种所持有特征,能达到上述的要点时就能称为基本品系,所以才称孔雀鱼目前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 礼服:其表现型只要身体后半呈色即称礼服。 团...
-
黑豚生物学特性
黑豚是严格的草食性动物,喜欢食纤维较多的禾本科嫩草和干饲草。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日夜采食,两餐之间有较长的休息期。饥饿时听到饲养员的声音和拿饲料的声音会整群“吱吱”尖叫。 黑豚性情温驯,不会攀爬,一般不会咬伤工作人员,但脚趾锋利可抓伤人,在拥挤或应急的情况下可能出团...
-
黑豚简介
黑豚在中国古代称为豚狸或风狸,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一带,是一种黑色的豚鼠集野味、毛皮、观赏、滋补于一身的珍贵食草动物。 黑豚是一种一物多用的草食动物,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具有浓厚的野味特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极具美味。 团...
-
孔雀鱼的品种分类
作为一个已经经历了百年的热带观赏鱼品种,孔雀鱼多年来经过无数位观赏鱼养殖家历代人工改良、繁殖,可以说话题多多,但有一点可以得到肯定,就是它们受到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 马赛克的原文是指“镶嵌细工做成的物品”。在此却是形容孔雀鱼尾部的众多色彩和花样。马赛克孔雀的花团...
-
雅俗共赏孔雀鱼
近几年,热带鱼市场几乎被大型鱼占领,先是地图鱼满缸,然后是银龙、多龙、红龙等龙兄弟接踵而至,再往后有飞刀劈水、象鼻穿浪、好不热闹。其实也难怪,养了几年十年的孔雀、红剑、月光、红绿灯、未免太单调,见到如此威猛大型鱼,谁不想收养几尾壮壮自己鱼缸的门面。可是养久了,又觉得这些统治者虽具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