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池塘双茬高产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48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2004年淮安市楚州区青虾主养面积0.6万亩,混养2.0万亩,主养平均单产达75千克/亩,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效的典型。在池塘中自繁青虾苗种并实行双季 养殖模式 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青虾养成规格和增加渔农民的收益,因此该养殖模式已在我区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十分显著,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准备
1.池塘选择面积一般为3~5亩,水深1~1.2米,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无污染。
2.池塘消毒根据春、秋两茬虾(12月~4月,5月~11月)的养殖要求,每年12月底前和翌年5月中旬前分别用200~250千克/亩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如池底淤泥较深还可适当加量。消毒时池中保持10~15厘米的水位,以提高清塘效果。
3.水草栽种清塘后7~10天栽种 伊乐藻 、 轮叶黑藻 等水草,栽种面积一般占池塘面积的1/4,栽植位置离池塘浅水坡1米左右。养殖第一茬虾时水温较低,水草可推迟到翌年2月补种。
4.培肥水质第一茬虾肥水一般在清塘后进行,通常每亩施经发酵的 有机肥 200千克,培肥水质,有利于青虾在越冬期间避免青苔等杂藻的危害;第二茬虾的施肥方法是:在清塘种草后先在成虾养殖池中设置的网箱内进行虾苗繁殖,待幼体孵化出膜并长至1厘米左右时再适量施肥(也可以提前至幼体培育阶段进行施肥,施肥量为春季用量的一半)。
5.网箱设置每亩水面设置一大一小网箱两个,小网箱套在大网箱内,大网箱用30目尼龙网布做成,面积10平方米左右,小网箱用9~10目的聚乙烯网布做成,一般2平方米左右,箱体沉入水中40厘米。小网箱中投放少量水花生(约占箱体面积的15%),用作亲虾的隐蔽物,以减少自相残杀。
二、苗种投放
1.第一茬虾苗放养在12月份放养第一茬虾苗,所放虾苗选用上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虾(以原池余留下的虾苗为佳,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规格3厘米左右,亩放养量为5~10千克。
2.第二茬虾苗种培育及放养第二茬青虾的上市时间在秋季,养殖周期较长,因此所需苗种可通过自繁自育来解决。虾苗的培育方法是:5月下旬在小网箱中投放从湖泊或内河中捕捞的规格在5厘米以上的抱卵虾1千克,并且每天投喂150克左右的豆饼、鱼糜,抱卵虾经10~15天饲养后幼体即可孵出。待虾苗孵出后可取走小网箱,并出售产后亲虾,只留孵出的青虾幼体在大网箱中强化培育。刚孵出的幼体摄食能力差,需每天往大网箱内泼洒0.5~1千克豆浆,育苗后期可投喂鱼糜,经20~30天培育后即可长成1~1.5厘米的幼虾,此时可直接把虾苗从大网箱中放入池塘,转入正常生产管理。用此法培育的虾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成活率高,还可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三、养殖管理
1.饵料投喂一般每天投饵1~2次,春季上市的第一茬虾在3月底开始投喂,4月份每天只在傍晚喂一次,5月份后每天投喂两次,一次在晚上7点左右,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70%,另一次在早晨5点之前,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秋季上市的第二茬虾在11月上旬水温较低期间可停止投喂,其余时间的饵料日投喂量控制在池塘总存虾量的8%~10%。投喂要坚持“四定”、“四看”的原则。饵料主要以豆饼、麦麸、螺蛳肉、杂鱼为主,若使用青虾全价 配合饲料 则效果更好。
2.水质调控在4月前每半月换水一次,5~6月约一周换水一次,高温季节约2~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5~20厘米水深,遇阴雨或闷热天应加大换水量。同时每3~5亩水面配备一台0.7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保持池水流动和溶氧充足。
投放花白鲢滤食池中的浮游生物,有利于水域的生态平衡和 养殖效益 的提高,一般每亩放养规格16~20尾/千克的花白鲢100尾;除此之外,定期泼洒西菲力等生物制剂,对降低池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等有害成分的含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3.病害防治第一茬虾养殖期在冬季和春季,虾的病害较少。第二茬虾养殖期在夏、秋两季,发病率高于第一茬。常见的虾病有纤毛虫病、黑鳃和甲壳溃疡等。预防的方法为:7、8、9月份每15天用生石灰乳液全池泼洒一次,每次每米水深用量10~15千克/亩。每隔20天用菌立清或溴氯海因全池泼洒,每次用量为0.2克/立方米。从几年实践来看,只要坚持做到以上几点,虾池的病害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四、合理捕捞
青虾起捕主要采用笼捕和干塘起捕相结合的方法,笼捕的起捕率约为80%,剩余部分在干塘时捕净。不过,青虾养殖应采取轮捕为宜,并注意捕大留小才能提高产量和养殖效益,若在年底一次性起捕后集中上市不但产量不高,而且经济效益较差。
推荐阅读
-
蝶尾金鱼繁育饲养技术
“蝶尾”类金鱼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 观赏鱼 养殖品种,在业内享有盛名。现将蝶尾金鱼繁育饲养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蝶尾繁殖技术 1.亲本的筛选留种技术选择尾型对称且尾鳍前端接近或到达胸鳍,臀鳍平衡,团...
-
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
我站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横泾镇新联村东太湖水域开展了网围 生态养殖 大规格河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2004年度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网围区的选择团...
-
海水观赏鱼放养小技巧
从海边捕捞运回或从国外空运来的鱼,放入水族箱之前要进行处理。 1.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海水水族箱30分钟,使袋中的水温与水族箱中的水温一致。 2.将塑料袋取出,打开封口,放入气头,再将水族箱的海水缓慢加到袋中,或加水族箱的水后充氧扎口,约30分钟,目的是团...
-
水族箱养殖金鱼技术要点
一、生物学特性 1.水温 金鱼 属冷血动物,能在0~39℃之间正常生存,最适宜温度是20~28℃。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3℃,温差超过7℃时易得病。 2.溶氧应在4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金鱼全部死亡团...
-
天热谨防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渔业的严重病害,发病时间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时,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鲢鱼及鳙鱼,尤以草鱼最宜发病。 团...
-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年来,我国 南美白对虾 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团...
-
北美大嘴鲈鱼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大嘴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广泛分布于北美各主要水域,大嘴鲈鱼病毒(LargeMouthBassVirus,以下简称LMBV)是一种已知的、唯一能引起大嘴鲈鱼致死性疾病的一种病毒。此病毒隶属于虹彩病毒科,由于受该病毒感染的鱼体没有明显的、易于观察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团...
-
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亲鱼、受精卵和苗种的消毒方法
为了预防因催产而受伤的亲鱼和受精卵发生 水霉病 ,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孔雀石绿软膏涂抹受伤亲鱼鱼体和用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受精卵。由于孔雀石绿具有致畸变作用,因此,作为 水产 用消毒剂已团...
-
黄鳝人工授精降成本
为提高 黄鳝 的授精率,降低饲养成本,人工授精已成为促进黄鳝养殖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1.亲鳝的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团...
-
鳝苗繁育自己来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作为繁殖用鳝鱼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泥、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好。亲鳝来源以当天笼捕的伤口较小。 黄鳝 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团...
-
蝶尾金鱼繁育饲养技术
“蝶尾”类金鱼是我市具有地方特色的 观赏鱼 养殖品种,在业内享有盛名。现将蝶尾金鱼繁育饲养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一、蝶尾繁殖技术 1.亲本的筛选留种技术选择尾型对称且尾鳍前端接近或到达胸鳍,臀鳍平衡,团...
-
网围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
我站于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在横泾镇新联村东太湖水域开展了网围 生态养殖 大规格河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2004年度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网围区的选择团...
-
海水观赏鱼放养小技巧
从海边捕捞运回或从国外空运来的鱼,放入水族箱之前要进行处理。 1.将装鱼的塑料袋浸入海水水族箱30分钟,使袋中的水温与水族箱中的水温一致。 2.将塑料袋取出,打开封口,放入气头,再将水族箱的海水缓慢加到袋中,或加水族箱的水后充氧扎口,约30分钟,目的是团...
-
水族箱养殖金鱼技术要点
一、生物学特性 1.水温 金鱼 属冷血动物,能在0~39℃之间正常生存,最适宜温度是20~28℃。换水时温差不宜超过3℃,温差超过7℃时易得病。 2.溶氧应在4毫克/升以上,低于1毫克/升金鱼全部死亡团...
-
天热谨防鱼类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危害渔业的严重病害,发病时间为4~10月,尤以夏、秋季流行。在15~30℃时,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养殖密度越高,水质越差,抵抗力越小,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与传染性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并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鲢鱼及鳙鱼,尤以草鱼最宜发病。 团...
-
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年来,我国 南美白对虾 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团...
-
北美大嘴鲈鱼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大嘴鲈鱼(MicropterusSalmoides)广泛分布于北美各主要水域,大嘴鲈鱼病毒(LargeMouthBassVirus,以下简称LMBV)是一种已知的、唯一能引起大嘴鲈鱼致死性疾病的一种病毒。此病毒隶属于虹彩病毒科,由于受该病毒感染的鱼体没有明显的、易于观察的临床症状,所以很团...
-
用稳定性二氧化氯对亲鱼、受精卵和苗种的消毒方法
为了预防因催产而受伤的亲鱼和受精卵发生 水霉病 ,过去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孔雀石绿软膏涂抹受伤亲鱼鱼体和用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泡受精卵。由于孔雀石绿具有致畸变作用,因此,作为 水产 用消毒剂已团...
-
黄鳝人工授精降成本
为提高 黄鳝 的授精率,降低饲养成本,人工授精已成为促进黄鳝养殖业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1.亲鳝的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团...
-
鳝苗繁育自己来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作为繁殖用鳝鱼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泥、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好。亲鳝来源以当天笼捕的伤口较小。 黄鳝 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团...
最新更新
-
浅谈蓝孔雀的配种管理
随着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养殖孔雀成为人们发财致富另一条道路,原因就是作为百鸟之王的孔雀,具有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特点,是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在养殖方面因其投资少、见效快,获利高儿成为养殖户的首选养殖品种之一。 团...
-
有机孔雀鱼外形以及具体特点
有机孔雀鱼是一种很常见的鱼类,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能牵动经济的发展。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有机孔雀鱼外形以及具体特点有哪些: 外形和特点: 有机孔雀鱼体形修长,有着极为美丽的花尾巴,故名孔雀鱼。雄鱼体长4厘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鳍)长占全长的2/团...
-
盆养黄粉虫的科学管理技术要点
盆养黄粉虫,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不需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 若箱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防止虫子外逃。另外,需要60目筛子1个。 团...
-
黄粉虫的盆养技术简析
黄粉虫的盆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 投喂菜叶或瓜果皮等时间应在筛虫粪的前1天,投入量以1个夜间被幼虫食尽为度,或在投喂菜叶、瓜果皮前先将虫粪筛出。第二天尽快将未食团...
-
冬季养殖黄粉虫注意事项
冬天天气寒冷温度很低,黄粉虫养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北方广大养殖户特别关心的问题。 冬季北方天气较冷,而且风大,房屋的密封是重点,一定要封密严实,减少冷空气进入室内。加强取暖工作。特别应注意晚间取暖,否则白天热,晚上凉虫子不会正常生长,昼夜温度都应保持在10度团...
-
黄粉虫适应环境的极限温度问题
黄粉虫不同虫态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情况有所不同。对于成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但自然越冬的幼虫可忍受-15℃的低温),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温度,24-35℃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团...
-
黄粉虫幼虫生长蜕皮原因
黄粉虫与其他昆虫一样,属于外骨骼动物,由于其表皮坚韧(即外骨骼),属于非细胞性组织,伸展性很小,当幼虫营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蜕去旧表皮,形成面积更大的新表皮,才能使虫体进一步增大。蜕皮现象一般只发生在幼虫时期,其他虫态不蜕皮。在蜕皮时间上,黄粉虫幼虫约1周左右蜕1次皮。在温度团...
-
黄粉虫自相残食问题
黄粉虫群体有互相残食现象。各虫态均有被同类咬伤或吃掉的危险。表现为大吃小、强噬弱、能动的咬不能动的等现象。成虫羽化初期,身体白嫩娇弱,行动迟缓,易受伤害。从老熟幼虫中新羽化的蛹因不能活动易受损伤。正在蜕皮的幼虫无力防御而易被同类吃掉。卵也是同类取食的对象。因此,如何防止黄粉虫自相团...
-
黄粉虫养殖条件问题
养殖黄粉虫劳动强度小,操作简便,易于管理,饲养不占用白天工作时间,利用晚间喂食即可。城乡居民住房或简易温棚用木盒、木架等均可养殖;黄粉虫是昆虫系列中最易饲养的昆虫,它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充足的麦麸、玉米皮、豆粕、农作物秸秆、青菜、秧蔓、酒糟、鸡粪等都是好饲料;团...
-
庭院快速繁蚯蚓
蚯蚓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补充饲料,其鲜体含蛋白质达到12%-20%,干体含蛋白质50%―70%,其中有效氨基酸含量达58%―62%。庭院繁殖蚯蚓,资源丰富,环境适宜,管理方便。 1、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湿、喜温、喜静、怕光、怕盐。适宜温度15―25度,湿变为60团...
-
黑豚的常见疾病
一.维生素缺乏症 症状及原因: 黑豚无法在体内直接制造维生素C,因此需要从食物中大量提取维生素C。当食物中含的维生素C太少时,就很容易生这种病,使得发育不全,甚至体重减少,而且关节会肿胀起来使黑豚无法好好走路,如果不加以治疗,2~3周后就会死亡团...
-
孔雀鱼的介绍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水域的小型卵胎生将鱼类,最大体型约仅6公分,体型虽小,色彩却是千变万化。孔雀鱼一直都是饲养喜心中的一块块宝,造物喜不仅赋与孔雀鱼旺盛的生命力,还让他们拥有艳丽的色彩及迷人的体态,而牠们在遗传基因上扑塑迷离的变化,更是玩家致力解开的谜题,也因此更增添了孔雀鱼令人难团...
-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黑豚常见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首先一定要将得病的黑豚隔离起来,以免传染给别的黑豚,而碰过黑豚的人一定要把手洗干净以防感染,可以通过涂药膏和吃药来治疗。 1.黑豚属哺乳纲,啮齿目,黑豚科。又名天竺鼠、海猪、荷兰猪。 2.喜群居,头团...
-
孔雀鱼的基本品系
所谓的基本品系就是此鱼种必须有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及遗传性, 能够在单一品种的繁殖延续或与其它种杂交时,能显示出原种所持有特征,能达到上述的要点时就能称为基本品系,所以才称孔雀鱼目前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 礼服:其表现型只要身体后半呈色即称礼服。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