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对鱼类的危害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7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41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水产 动物重金属污染问题,在世界范围来说是一个较普遍的食品卫生问题。如加拿大。美国。日本因河流被污染,大量鱼、贝类的汞含量超过规定指标。诸如此类问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淡水鱼类重金属污染问题情况很复杂,污染的有毒化学物质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常见的有汞、砷、铅、铬、锅等,其中砷属于非金属,但常将其纳入重金属类加以考虑。
1有毒金属的主要来源
水产动物污染有毒金属的主要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生物富集),外源性污染来源包括 饲料 、水质、底泥、空气、药物等。
1.1饲料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在现代化的大面积集约化养殖中,精养系统中使用的饲料一般都加入促进动物生长和防病的药物性添加剂,由于过量使用造成对养殖水产动物有毒害和副作用的药物残留问题。另外,植物性饲料原料在种植过程中必然会施用一定量的 农药 ,导致农作物农药残留,作为鱼类饲料的谷类及其外皮、壳等必然含有一定量的残留农药。
1.2水体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水不仅存在着生物性污染,而且也存在着严重的化学性污染问题。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是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油轮漏油、农药随雨水冲刷于江河中,都可使重金属如汞、辐等沉积于水体底质。水质的重金属污染极其复杂,一般常见的无机物质有汞、铅、铜、锌、砷、矾、钡等重金属类及***、氟化物等。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在呼吸过程中吸入的水含部分重金属经口腔进入体循环,而且鱼体表也容易吸附重金属而进入鱼体。
1.3土壤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土壤中有毒化学物质主要为汞、铅、锅、铜、锰、锌、砷等重金属元素。土壤中污染的有毒化学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三废”、农药、化肥、垃圾和污水,以及未经无害处理的粪便。由于雨水冲刷,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从而间接引起水产品重金属污染。
1.4空气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燃料燃烧所排出的废气,工厂生产中含重金属如汞、铅、锅、锌、砷。矾、钡等工业废气,排入空气,逐渐向周围扩散,自然沉降或随雨滴降落在土壤、水体中造成污染,饲料、空气、水、土壤的污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污染物质在四者之间相互转化和迁移形成环境的循环污染,从而造成有毒化学物质对水产品的直接或间接污染。
2鱼类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
2.l污染环境的汞均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经食物链进入人体水生生物对汞有很强的蓄积能力。鱼类可蓄积比周围水体环境高1000倍的汞。试验证明,当水中汞含量达0.001~0.01mg/L时,通过 小球藻 →水蚤→金鱼的转移浓缩,35d后鱼体中汞的含量可为水的800倍。人长期食人含甲基汞量高的鱼和贝类后也可引起中毒,日本“水即病”即是由于水即湾周围居民常吃这种被汞严重污染的水产生物而发生的中毒。鱼在含汞水中时间越长,鱼体含汞量也越多。同时,鱼体表面粘液中的微生物有很强的甲基化作用,能把无机汞转化为甲基汞。因此,鱼体中的汞几乎都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从而加大了对人的危害性。
2.2水生生物对砷有很强的浓集作用一般鱼类含砷1.lmg/kg。砷浓度较高的养殖区的贝类含砷量高达100mg/kg。大海虾含砷可达174mg/kg,小海虾可达15~40mg/kg。
2.3海水生物对铬有富集作用其浓缩系数为:海藻60~120000、无脊椎动物2~9000、鱼类2000。通过富集和食物链的作用,动物食品中的含铬量比植物食品高,如鱼、肉、蛋为0.l~0.5mg/kg,蔬菜和水果均在0.1mg/kg以下。
2.4水生生物能富集锅鱼和贝类体内搞浓度比水含量高出4500倍。例如:日本东京湾海水含镉0.1~0.3μg/L,而底质含铜量高达1.0~1.7mg/kg。在该地捕获的鱼、虾体内含铜量为0.l~0.3mg/kg。
2.5进入水体的铅可通过水生生物的富集作用而进入水产品据研究,某些水生生物对海水中铅的富集系数可高达1400倍以上。
3水产品的卫生、安全标准
加拿大和日本将鱼中汞的最高限量定为0.1~0.15mg/kg,贝类为0.5mg/kg。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鱼和贝类汞含量不得超过0.3mg/kg,其中甲基汞不超过0.2mg/kg。1973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能使人类中毒的汞含量分析,建议成人每周摄入的汞允许量最多不超过0.3mg,甲基汞不能超过0.2mg。
食品中含砷量标准各国不同,前苏联规定不得检出,瑞士规定为lmg/kg,美国规定肉蛋类为0.5mg/kg,WHO和粮农组织提出食品中含砷的允许限量标准为0.1~1mg/kg,WHO规定食品中砷的允许残留量为0.l~lmg/kg,美国按砷酸计算肉、蛋类不得超过0.5mg/kg。
1973年,WHO和FAO提出,每人每周的铬允许摄入量暂定为0.0067~0.0083mg/kg。
1972年,WHO规定每人每日各种食品中摄入镉量为“无”,暂时允许成人每周摄入量为0.4~0.5mg。1988年,FAO/WHO暂时规定银的每周可接受摄入量为7~8.3μg/kg体重。WHO和FA0第十六次联合委员会建议,每人每月从食品中允许摄入的钢量为4OO~500pg。
WHO暂定成人每周对铅的耐受量为3mg/kg体重,儿童为0.025mg/kg体重。英国政府1975年规定水产食品中铅含量不能超过1.0mg/kg。我国规定一般食品中的含铅量不得超过1mg/kg或1mg/L。
4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
由于农药、抗生素、磺胺及其他药剂的使用仍是月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促进畜禽及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些化学药剂在农牧渔业中的继续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使用的品种和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因此,为了保护环境,防止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主要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4.l积极治理工业“三废”消除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有关工矿企业要积极改革工艺。把工业“三废”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同时,要积极开展环境分析和食品卫生检测工作。
4.2加强对剧毒农药生产、使用的管理停止使用汞、砷制剂农药。积极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以减少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
4.3加强鱼用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对使用的药品种类、对象、使用方法、剂量及使用条件等作出必要的规定,防止滥用。对于容易导致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应禁止使用。规定休药期,水产品起捕前应有一定的休药期。
4.4禁止滥用 食品添加剂 食品生产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把无毒、无害、营养卫生放在首位。应该尽量不用或少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添加剂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严禁超量滥用。
4.5积极开展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和残留毒的检测工作认真执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有关有毒化学物质允许剂量的规定,不得超过。加强鱼贝类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如发现某水域鱼贝类污染严重,应规定禁止捕捞出售和禁止食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加入WTO,对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水产品的需求会显著增加,这就要求有足够的绿色水产品供应市场的需要。要获得绿色水产品必须有绿色饲料的供应,这也对水产饲料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持续渔业既要求保证或增加水产养殖产量,又要求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而我国现有的渔业生产技术难以达到这一要求。要开发对水域环境污染小、对鱼体和人体均无害的新型水产饲料,即“绿色、环保新型水产饲料”,其核心包括:不添加任何药物;应用营养平衡理论按照可消化营养素进行饲料配制的饲料配制技术;科学的饲料加工技术如膨化饲料加工技术;实施按照鱼类生长发育规律的饲料定额投喂的投饲技术。
推荐阅读
-
鳖出血性肠炎病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几乎与白底板病同时流行,在我国大部分养鳖区普遍流行,不仅传染快、来势猛,而且死亡率高,危害相当严重。笔者经过连续几年的研究,确定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100~200g的幼鳖、成鳖、亲鳖都能发病,最适发病水温为:25~30℃,病鳖的主要症状是:底板苍白或稍充血、溃烂,鳃腺充团...
-
鳖的病害防治技术
鳖在动物学分类中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目、鳖科、甲鳖属。它对外界适应性强,有强大的生命力,分布在全球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也普遍生存在我国各地。 鳖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主要生活在水中,偶而上岸栖息,或游到水上层,头伸出水面进行呼吸。 团...
-
鳖病的免疫预防方法
在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手段中,免疫预防是属于较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措施,而且它具有无抗药性、免疫力较持久的特点,尤其是对某些给药困难、治愈率低的水生 动物 疾病,更是效果明显,可大大提高成活率,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预防措施。现以鳖的传染性疾病为团...
-
龟出血性败血症
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该病症具有传染性。龟皮肤有出血的斑点,严重者皮肤溃烂、化脓。解剖发现:肝脏肿大,脾脏淤血,肠粘膜充血,肠内容物污黑,肺脏充血。 防治方法:将病龟按轻、重分档移池。对轻度病龟投喂麦迪霉素、乙酚螺旋霉素等,团...
-
石斑鱼的病害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 一、亲鱼常见病及防治 1.弧菌病 病原为溶藻弧菌。鱼患病时,行动迟缓,经常游出水面,摄食量降低或不摄食;团...
-
易混淆鱼病的鉴别诊断
鱼类患病后,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但有些鱼病症状相似,如不能正确区别,就会失去治疗良机。现将几种容易混淆的鱼病区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 一、出血病与肠炎病 两种病均主要危害当年的一龄 草鱼 种团...
-
龟疥疮病
【病因】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常存在于水中、龟的皮肤、肠道等处。水环境良好时,龟为带菌者,一旦环境污染,龟体受外伤,病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 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用手挤压四周,有黄色、白色的豆渣状内容物。团...
-
稚鳖腐皮病并发疖疮病的防治
一、致病原因 1.鳖苗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擦伤,为病菌侵入打开通道。 2.放养密度过大。 3.饮料营养不够全面,饵料中缺乏维生素,且鲜活饵料的搭配量不足。 4.由于部分劣质鳖苗体质弱或机体已有损伤,加上入池后未经严格团...
-
日本锦鲤溃烂病的诊疗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上升,开始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其中 观赏鱼 颇受青睐。 锦鲤 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受欢迎的大型高贵的观赏鱼。锦鲤起源于日本,由普通 团...
-
温带淡水鱼肤霉病
其病原体是水霉科中的水霉、棉霉、细囊霉和腐科中的附霉引起。菌丝形态细长,一端似根状深扎于病鱼的皮肤或肌体,另一端突出于皮肤表层,呈灰白色,形似柔软的纤维,呈棉絮状附生于体表。 患病初期,个体伤口四周红肿,皮肤粘液增多,患病后期,伤口处形成一丛絮毛状菌丝。 团...
-
鳖出血性肠炎病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几乎与白底板病同时流行,在我国大部分养鳖区普遍流行,不仅传染快、来势猛,而且死亡率高,危害相当严重。笔者经过连续几年的研究,确定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100~200g的幼鳖、成鳖、亲鳖都能发病,最适发病水温为:25~30℃,病鳖的主要症状是:底板苍白或稍充血、溃烂,鳃腺充团...
-
鳖的病害防治技术
鳖在动物学分类中属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目、鳖科、甲鳖属。它对外界适应性强,有强大的生命力,分布在全球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也普遍生存在我国各地。 鳖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主要生活在水中,偶而上岸栖息,或游到水上层,头伸出水面进行呼吸。 团...
-
鳖病的免疫预防方法
在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手段中,免疫预防是属于较方便、有效和经济的措施,而且它具有无抗药性、免疫力较持久的特点,尤其是对某些给药困难、治愈率低的水生 动物 疾病,更是效果明显,可大大提高成活率,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预防措施。现以鳖的传染性疾病为团...
-
龟出血性败血症
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该病症具有传染性。龟皮肤有出血的斑点,严重者皮肤溃烂、化脓。解剖发现:肝脏肿大,脾脏淤血,肠粘膜充血,肠内容物污黑,肺脏充血。 防治方法:将病龟按轻、重分档移池。对轻度病龟投喂麦迪霉素、乙酚螺旋霉素等,团...
-
石斑鱼的病害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营养均衡、水质清新、注重消毒;一旦发现病情,要积极治疗,做好隔离,防止病原传播。 一、亲鱼常见病及防治 1.弧菌病 病原为溶藻弧菌。鱼患病时,行动迟缓,经常游出水面,摄食量降低或不摄食;团...
-
易混淆鱼病的鉴别诊断
鱼类患病后,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但有些鱼病症状相似,如不能正确区别,就会失去治疗良机。现将几种容易混淆的鱼病区别方法介绍如下,供养鱼户参考。 一、出血病与肠炎病 两种病均主要危害当年的一龄 草鱼 种团...
-
龟疥疮病
【病因】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常存在于水中、龟的皮肤、肠道等处。水环境良好时,龟为带菌者,一旦环境污染,龟体受外伤,病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 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用手挤压四周,有黄色、白色的豆渣状内容物。团...
-
稚鳖腐皮病并发疖疮病的防治
一、致病原因 1.鳖苗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擦伤,为病菌侵入打开通道。 2.放养密度过大。 3.饮料营养不够全面,饵料中缺乏维生素,且鲜活饵料的搭配量不足。 4.由于部分劣质鳖苗体质弱或机体已有损伤,加上入池后未经严格团...
-
日本锦鲤溃烂病的诊疗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逐渐上升,开始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其中 观赏鱼 颇受青睐。 锦鲤 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受欢迎的大型高贵的观赏鱼。锦鲤起源于日本,由普通 团...
-
温带淡水鱼肤霉病
其病原体是水霉科中的水霉、棉霉、细囊霉和腐科中的附霉引起。菌丝形态细长,一端似根状深扎于病鱼的皮肤或肌体,另一端突出于皮肤表层,呈灰白色,形似柔软的纤维,呈棉絮状附生于体表。 患病初期,个体伤口四周红肿,皮肤粘液增多,患病后期,伤口处形成一丛絮毛状菌丝。 团...
最新更新
-
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生活习性:大鲵多生活在山间溪河的阴凉水域中,栖居石孔石隙,活动吃食常在夜间,白天一般隐匿在岩石孔洞内,食饵主要为水生昆虫、鱼虾、螃蟹、青蛙等(其他动物肉类也吃)。大鲵幼小时,其头前颈部两侧长有3对须枝状的外腮,是它早期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约3年左右,幼体外腮自行消失,其呼吸器官由团...
-
湖北省最大大鲵养殖基地落户谷城
从市水利局获悉,谷城县水利局招商引资2.5亿元,在冷集镇李洲村计划占地面积近1000亩,新建全省最大规模的大鲵养殖基地,目前厂房已基本建成,预计10月份引进鱼苗开始运营。 最大大鲵养殖基地可实现产值2亿 谷城大鲵养殖基地由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团...
-
黄浦江段惊现罕见“大鲵”
昨晚,读者杨先生致电本报读者热线,称前天晚上6时许,自己在黄浦江内发现了一条罕见的“大鲵”。 据杨先生介绍,前晚6时许,他吃完晚饭来到望月路上散步,没走多久就听见黄浦江内水域隐约传来婴儿样的叫声。于是翻过绿化带来到江边,当即吓一跳。他看到一头黑黝黝的类似钳头的鱼团...
-
大鲵养殖常见病线虫病防治技术介绍
症状:寄生在大鲵皮下的线虫,发病部位在四肢、背部、腹部、尾部,4-5月份在躯干部(尤其是两侧)有线虫寄生。触及患部,大鲵有疼痛反应。此时大鲵多不进食,6月以后自然消失。也有线虫寄生在大鲵肠道的,主要寄生在前肠的肌肉层,线虫头部钻入肠壁,破坏组织,吸取组织营养。还有线虫寄生在小肠、团...
-
刺猬的饲养与繁殖
刺猬为夜行动物,傍晚前后一次投喂饲料和清水即可。饲料可人工配合混拌均匀,煮熟。配方:玉米粉30%、麦麸20%、细米糠10%、鱼粉5%、蔬菜30%、骨粉2%、碘盐1%、土霉素粉1%、氨基酸1%、微量元素适量。 如将野外刚捕来的刺猥进行人工驯养,动物性饲料要占日粮的团...
-
红腹锦鸡育雏把好“七关”
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舍温度第1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是:⑴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度;如果雏鸡张翅喘气、频繁饮水,说明团...
-
初养锦鸡误入四大误区
锦鸡养殖本身就属于一种高投入创业,花钱多也属正常。如果您资金有限,一般情况下您会不小心误入以下几个误区: (1)贪图便宜而购买出壳苗甚至锦鸡蛋;殊不知锦鸡出壳苗的死亡率极高,锦鸡蛋的孵化也会给您和生产厂家带来受精率的争议。所以我家从来不卖蛋蛋和出壳苗,请大家对比团...
-
怎样人工驯化红腹锦鸡
未来几年,饲养红腹锦鸡一定会撑起养殖业的一片蓝天,掀起一次饲养红腹锦鸡的风暴。为此,人工驯化红腹锦鸡就成了养殖前期的关键性问题。为了促进这次饲养风暴的尽早到来,给养殖业和饲养户带来更大的效益,这里将红腹锦鸡的人工驯化方法介绍如下: 一、成年红腹锦鸡的人工驯化 团...
-
怎样才能养好红腹锦鸡
2001~2003年在郑州市动物园对笼养红腹锦鸡的繁殖习性与人工孵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求偶炫耀可见于每年的11月上旬至翌年7月中旬,产卵时间为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鸡群持续产卵时间约57~76天.产卵盛期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产卵数为7.09枚/鸡·年.平均产卵数最团...
-
春季红腹锦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为配合广大养殖户饲养红腹锦鸡,现将红腹锦鸡的管理概括成七个要点,简介如下: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天-3天提前升温,育雏舍温度首日33℃-60℃,以后每日下降1℃-2℃,直至降至和自然温度相同。在保持温度的同时,还南非注意通风换气,以防止团...
-
红腹锦鸡的全套养殖技术简介
红腹锦鸡原是驰名世界的观赏珍禽,俗名金鸡。近年刚开始发展养殖。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红腹锦鸡的分布只限于我国中部和中西部地区。野生锦鸡具有林栖性,生活在海拔数百米至4000米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竹林内。食物以植物为主。如草籽团...
-
红腹锦鸡人工繁殖
2001~2003年在郑州市动物园对笼养红腹锦鸡的繁殖习性与人工孵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求偶炫耀可见于每年的11月上旬至翌年7月中旬,产卵时间为4月上旬开始,6月中下旬结束,鸡群持续产卵时间约57~76天.产卵盛期是4月上旬至5月上旬.平均产卵数为7.09枚/鸡•年.平均产卵数最团...
-
白腹锦鸡的繁殖特性
白腹锦鸡繁殖期4一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一4只雌鸟。3月初雄鸟即出现发情行为。雄鸟间出现追赶和争斗。并开始占领领域。 雄鸟常在自己领域内高声啼叫,求偶炫耀为侧面型。求偶时雄鸟眼下方粉绿色肉垂充血膨胀,后枕部白色披肩呈扇形展开,不停地围绕雌鸟转圈炫耀,团...
-
温室养龟法
(一)建造温室。可根据经济条件和饲养规模,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设计和建筑。一般可利用工矿企业的余热或自然的温泉建造温室。室内饲养池以20平方米左右为宜,在池底铺20厘米左右厚的干净细沙,蓄水0.5米,池内筑好占水面十分之一的休息台和小型饵料台各1个。饵料台应在水面下约5厘米。另外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