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菇高产栽培技术介绍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2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64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鲍鱼菇 生产是以鲍鱼菇菌丝体分解和利用秸秆废弃物,利用生物能合成优质菌体蛋白质的过程,具有原料来源广、容易栽培、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它具有不与人争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也不与其他产业争原料、争劳力的独特优势。另外,在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优质菌糠可以作为优质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因此,种植鲍鱼菇对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栽培料的配制
配方一: 棉籽壳 92%,麸皮5%,豆饼粉1%,过磷酸钙1%,石膏1%,另加石灰2%。
配方二:玉米芯85%,麸糠10%,三元 复合肥 1%,草木灰1%,石灰3%。
配方三:麦草粉75%,麸皮10%, 玉米面 10%,石灰2%,石膏2%,过磷酸钙1%,另加尿素0.3%。
拌料时,重点是掌握含水量,一般掌握在60%~65%。以手握湿料,指缝间见水而不滴为宜。拌匀后要闷料30min。栽培料要发酵,方法是:将拌匀的生料堆成宽1.0~1.5m、高1.0~1.5m、长度不限的料堆。建成料堆后,用直径4cm的木棍在料堆上扎孔通气,每孔间隔40~45cm,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在料堆温度自然上升到65~70℃时,保持24h,而后进行第1次翻堆,如此进行3次翻堆即可。
2装料播种
装袋时用(26~28)cm×(40~45)cm×(0.015~0.020)cm的聚乙烯袋。采用3层菌种2层料的方式播种。播种量一般为料的10%~15%为宜。播种后用大头针或小铁钉沿两端和中间菌种部位环形扎孔,扎8~12个小孔。在装袋和播种时要注意是菌块大小,菌块一般为大枣大小。
3发菌管理
采用菌袋堆垛方式,一般以2~4层为宜,袋间、层间保持一定间隙,此时管理以遮阳、保湿为主,棚室温度控制在20℃左右。菌种萌发后,菌丝生长旺盛,需氧量大,管理以散热、通风为主。要注意翻堆,同时检查杂菌污染情况。料内温度不可超过30%,以20~25℃为宜,此期大约持续10d。菌丝长满料面后,向料内延伸生长直到料内全部长满菌丝,此时仍以通风和降温为主。菌丝颜色进一步浓白,菌丝向子实体转化,此时管理重点是:一是降低温度,增大温差。一般是8~10℃,低温可刺激原基形成,气温20℃以下为适宜。二是增加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达85%以上。三是增加光照,去掉遮阳物,用光来抑制菌丝生长、促使菌丝扭结。
4高产栽培方法
采用营养土栽培鲍鱼菇。由于采用了无菌、无虫、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生长素的营养土,起到水肥自我调节的作用,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鲍鱼菇需要的水分和营养,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出菇生物学效率约150%。鲍鱼菇的高产栽培包含配制营养土和栽培方法两个方面。
4.1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要通气性好、有较强的吸附性、有团性,因此,要挖取20cm以上的菜园或良田土壤加细沙拌和。拌和并筛好后,按照100kg营养土加发酵的干制鸡粪3kg、草木灰6kg、克霉净100g、氯氰菊酯lOmL,将干净的井水或自来水用喷雾器向每层土上喷洒拌匀即可。
4.2栽培方法
4.2.1单面立埋覆土栽培
每隔40cm挖好宽80~100cm、深25~30cm的畦沟,并灌足底水。将发好菌的菌袋一端保留6~8cm的塑料筒,其他部位的塑料全部脱去。保留塑料筒的一端向上竖直排放在畦沟内,每畦沟排4~5行。具体排放方法是:排放时先扎着袋口,菌块四周均保留2cm左右的间隙,菌块上顶面与走道相平。菌袋顶部和四周全部用营养土填充,然后灌大水1次,浸透畦床,以后每次供水以保持畦面湿润即可。
4.2.2卧埋覆土栽培
每隔40cm挖好宽80~100cm、深25~30cm的畦沟,并灌足底水。将发好菌的菌袋保留占表面直径1/3的塑料膜,其余部分脱去。有塑料膜的一侧朝上,将菌块横向排放在畦沟中。当现蕾出菇时,将上面的塑料膜从中间横向划破,向两侧拉开,但不去掉。出完一茬菇后,再将塑料膜拉回原位,以利于菌块保湿,促使下茬早日出菇,并经常喷水保持湿润。
5出菇管理
这一阶段是菇体即子实体形成阶段,是获得鲍鱼菇高产的关键时期。
5.1原基期管理
菌丝经过充分的生长发育达到生理成熟后,开始扭结,此时要增光、增湿,降温到15℃左右,拉大温差,促使菌袋两端的菌丝扭结成白色肉状小突起。如果条件适宜,3d后就遍及菌袋两端或出菇部位。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0%。若原基表面相对湿度较低,可向周围环境轻喷细雾,但原基表面不能有积水,否则,原基会发黄、萎蔫、腐烂。
5.2桑椹期管理
原基进一步分化,在原基堆上形成一束束淡绿色的菌蕾菌芽,状似桑椹。这一阶段对水分要求也比较敏感,仍需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如果料面干燥,可以轻喷细雾。
5.3珊瑚期管理
此期菌柄明显伸长,而且相互交错,菌盖也清晰可见,形状珊瑚,可适当加大通风量。室内或地窖栽培适当打开门窗或通气孔,以便换入充足的新鲜空气。
5.4幼菇期管理
此期是菇体需水量最大的时期,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5%。一般从菇蕾出现到初熟需5~8d。此时菇体组织紧实、质地细嫩、菌面发亮、重量最大,是最佳采收时期。
6采收
鲍鱼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以8~9成熟为宜,即一层菇内最大的菌盖不超过9cm,70%以上的菌盖控制在3~6cm以内。采收时用双手轻轻扭转取下,然后用刀将菌柄基部的棉籽皮等杂质削净,菌盖向下、菌柄朝上放入干净容器内,待销售或进一步加工。
推荐阅读
-
秋季鱼塘怎么管?
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加强秋季渔塘的产量及质量管理(指鱼的肥满度)是很重要的。 池塘秋季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投饵:9月前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或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 饲料 团...
-
珍珠鱼的生态习性及繁殖方法
一、珍珠鱼的命名与产地 珍珠鱼的学名为珍珠毛足鲈(Trichogasterleeri)隶属于攀鲈科(Anabantidae)。来源于 热带鱼 三大发源地之一的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为最多。他全身银灰色,体腹乃至各鳍团...
-
小龙虾与茭白混养技术要点
一、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污方便、保水力强、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面积在1亩以上的池塘均可用于种植茭白并养虾。 二、虾坑修建 沿埂内四周开挖宽1.5米-2.0米、深0.5米-0.8米的环形虾坑,池塘较大的中间还要适当开挖中间沟团...
-
夏秋季节南美白对虾管理要点
夏秋季节是 南美白对虾 养殖的重要时期,此时池内 对虾养殖 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由于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藻类、细菌等生物繁团...
-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 水团...
-
藕池套养黄鳝技术
1、藕池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藕池。藕池面积为500-800平方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黄鳝的藕池。 2、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即加固池埂和建设进排水口的栅栏设施。对试验的池埂分别进行夯实和加宽、加高,加固后的团...
-
特种水产鱼类、沼虾、黄鳝、河蟹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 水产 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 沼虾 、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过团...
-
黄鳝“发狂病”咋治
黄鳝 “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9月份。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团...
-
如何规范使用渔药
渔药残留是目前 水产 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 饲料 添加剂 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种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的团...
-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 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 团...
-
秋季鱼塘怎么管?
俗话说“夏季长壳,秋季长肉”,加强秋季渔塘的产量及质量管理(指鱼的肥满度)是很重要的。 池塘秋季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投饵:9月前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或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 饲料 团...
-
珍珠鱼的生态习性及繁殖方法
一、珍珠鱼的命名与产地 珍珠鱼的学名为珍珠毛足鲈(Trichogasterleeri)隶属于攀鲈科(Anabantidae)。来源于 热带鱼 三大发源地之一的东南亚,以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为最多。他全身银灰色,体腹乃至各鳍团...
-
小龙虾与茭白混养技术要点
一、池塘选择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污方便、保水力强、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面积在1亩以上的池塘均可用于种植茭白并养虾。 二、虾坑修建 沿埂内四周开挖宽1.5米-2.0米、深0.5米-0.8米的环形虾坑,池塘较大的中间还要适当开挖中间沟团...
-
夏秋季节南美白对虾管理要点
夏秋季节是 南美白对虾 养殖的重要时期,此时池内 对虾养殖 密度大,对虾生理机能旺盛,对虾处于生长的高峰期。由于饵料投喂量大,池内残饵和排泄物不断增多,水质污染加重,藻类、细菌等生物繁团...
-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
淡水鱼类暴发性流行病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暴发性出血病等。进入高温季节后,此病的发生率更高,危害更大,广大 水团...
-
藕池套养黄鳝技术
1、藕池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和抗洪抗旱能力较强的藕池。藕池面积为500-800平方米。藕池背风向阳,呈东西方向。严禁工业污水流入养殖黄鳝的藕池。 2、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主要有两方面,即加固池埂和建设进排水口的栅栏设施。对试验的池埂分别进行夯实和加宽、加高,加固后的团...
-
特种水产鱼类、沼虾、黄鳝、河蟹养殖须防自相残杀
近年来,我国发展的多数特种 水产 品属于肉食性动物,如鳜、鲈、乌鳢、鳖;少数属于杂食偏动物性动物,如罗氏 沼虾 、日本沼虾、黄鳝、河蟹。为了有效地防止特种水产品种内的自相残杀,在养殖过团...
-
黄鳝“发狂病”咋治
黄鳝 “发狂病”一般发生在6~9月份。病鳝一般不开口吃食,时常会在网箱内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抽动发抖。水清时还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黏液少或无黏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可见鳝苗团...
-
如何规范使用渔药
渔药残留是目前 水产 品最常见的污染源,导致水产品中药物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滥用药物和 饲料 添加剂 是主要的罪魁祸首。规范用药是防止水产品种药物残留超标,提高水产品的团...
-
鱼类缘何频频发病
水产 养殖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抗病力强的品种,因长期生活在养殖环境中而变得易患疾病。 鱼类抗病力的强弱主要是由其遗传因子决定的,但最终它发病与否却是由环境来确定。环境对鱼类的各种刺激,即为环境胁迫因子。在 团...
最新更新
-
水貂的繁殖特点是怎样的
1、水貂9~10月龄性成熟,性成熟的公母貂,睾丸和卵巢随时节、光照发育消长。春分以后,光照增强,睾丸逐渐萎缩;秋分以后,光照缩短,睾丸发育,到次年2月睾丸重量达2~2.5克,开始形成精子。母貂的卵巢也从秋分开始发育,至次年的4月上旬,卵巢开始缩小,性周期完成。 团...
-
国外水貂饲料的3种保存方法
水貂饲料的长期或短期保存,目的是更好地利用饲料,延长其有效利用时间,保持其营养价值,抑制细菌繁殖,防止发酵,相对延长拌料间隔,以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一种卫生、营养价值高、保存良好的日粮能增强动物的生产性能,促进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其机体免疫力。国内对水貂饲料的保存方法零散而不规范团...
-
黑豚的饲养方法
别名:荷兰猪、荷兰鼠、豚鼠,因它全身黑色所以叫黑豚 产地:黑豚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一带 属类:是哺乳类草食动物 中国古代就有食用黑豚狸肉的习惯,并将其作为高档野菜肴选入中国名菜谱。宋代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因未尝到豚狸肉抱憾终身,作诗团...
-
孔雀的饲养环境
(1)在笼养条件下,青年孔雀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0-25℃,当低于15℃或高于30℃时,维持温度的需要相对增加,从而提高了饲养成本。 (2)光照对青年孔雀生长发育和性成熟有很大影响,雌孔雀如[7] 长期生活在长光照下性成熟提前。为节约成本,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团...
-
黑豚鼠养殖
下文向大家介绍的是黑豚鼠养殖,应该如何进行养殖工作呢?那么就由专家提出几点相关黑豚鼠养殖内容供参考。 黑豚鼠的食性很广,青料以新鲜嫩草为主,如皇竹草、象草、黑麦草、玉米叶、甘蔗叶、树叶、青菜、果皮、胡萝卜和红薯等。对粗纤维消化率较高,如长期不供给青料或干草等植物团...
-
水貂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
引种是水貂养殖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生活习性调查、运输、检疫、市场调查等一系列工作。 生活习性调查 在引种水貂前应该对水貂生态环境、食性等有所了解,以检查引入地的生态环境和饲料能否满足水貂的需要。 检疫 水貂阿瘤申病、犬瘟热等传染病比较普遍,团...
-
饲养管理孔雀基本知识
A、蓝孔雀育雏的饲养管理 蓝孔雀育雏期为0~60日龄。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可先自饮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0~3日龄蓝孔雀育雏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约20~30日龄时脱温。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育雏器。具体脱温时间可团...
-
如何提高孔雀育雏成活率
一、孔雀育雏舍的消毒: 孔雀育雏前,先将雏舍及用具全面消毒,舍内用2%的烧碱溶液全面喷洒,用0.1%新洁尔灭溶液对舍屋用具进行消毒,用2%-3%的来苏尔对食槽、水槽等用具进行消毒,然后将育雏舍密封熏蒸,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克-15克,福尔马林30团...
-
孔雀秋冬季节疾病诊断
目前,对孔雀饲养业危害最大的仍然是疾病。现在又逢秋、冬季节,正是传染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对感病孔雀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不仅可减少经济损失,还可以为尽早治疗奠定基础。 1 看头 孔雀的各种疾病在头部显示得最为明显。如患盲肠肝炎(黑头病团...
-
水貂自咬食毛症的预防及治疗
去年收貂皮时,发现有些貂场食毛貂和自咬貂较多。患自咬症的水貂,发病时行动异常,往返在笼和小室间,反复转圈翻滚,并发出咕咕声或刺耳的尖叫声,且狂暴地啃咬自己的尾部,有的已经咬掉尾尖被毛,呈秃棍棒状,有的咬伤皮肉、韧带、后肢或把整个尾巴咬掉,严重患貂将后身咬伤流血,也有的咬破腹部外露团...
-
浅谈孔雀产蛋期管理
5-6月份,开产的孔雀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而如何保证孔雀在这期间,能最大限度地多产蛋、产好蛋的问题,就摆在每个孔雀养殖场的面前,本人为答复许多同行的来信来电,与同行一道切磋这一问题,写此短文,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一、饲料方面。孔雀在产蛋团...
-
四种水貂莫留种
体型不佳 凡体型小、畸形、肢体残缺或患自咬症及慢性疾病者不可留做种用。 超龄 种貂利用年限以1~4年为宜,公貂从1岁龄至5岁龄配种率分别为79.67%、93.7%、100%、100%、70%;母貂1岁龄至5岁龄受胎率分别为78.7%、88.7%、96.1%、95团...
-
水貂皮剥取过程中人为伤残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快要到水貂屠宰取皮季节,在貂皮剥制和生皮初加工中应减少人为的伤残,以求得“好皮卖好价”,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下面谈谈水貂皮剥取过程中导致人为伤残的几个方面的原因。 1、在剥取过程中,因挑裆没有从长、短毛分界线处开刀而造成开裆不正,影响毛皮的面团...
-
蓝孔雀品种特点
蓝孔雀属亚洲孔雀,分布于印度与斯里兰卡,我国已引进,并大量推广。 蓝孔雀与绿孔雀外貌略有差异,蓝孔雀的腿、颈和翎羽较短,并缺乏鞍羽,鸣叫声大。 蓝孔雀的雄性体羽光彩熠熠,身披翠绿色,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其覆尾羽长1米以上,羽片上缀有眼状斑,系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