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猪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5:08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54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猪布氏杆菌病是由猪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子宫炎(母猪)和睾丸炎、附睾炎(公猪)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简称为“布病”。

1.病原

猪布氏杆菌是引起猪布氏杆菌病的病原,是一种细小的短杆菌,无运动性,不形成荚膜和芽孢,革兰氏染色时呈阴性,经染色后呈红色。猪布氏杆菌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但对消毒药的抵抗能力较差,一般的消毒药能在数分钟内将其杀死。

2.流行特点

猪布氏杆菌病呈地方性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病畜和带菌 动物 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生殖道、皮肤和粘膜感染,吸血昆虫可以传播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两周,长者可达半年。

3.临床症状

感染此病的猪大多为隐性经过,仅有少数猪呈现出临床症状。

怀孕母猪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30~50天或80~110天;流产前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起卧不安,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潮红、水肿,流出灰黄或灰红褐色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不久发生流产,流产胎儿多为死胎或弱胎,于出生后1~2天死亡。

公猪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病初有发热、倦怠等现象,接着,睾丸肿大,出现炎症反应,有热痛感,随着病情的加重,睾丸继续肿大,若仅一侧睾丸发病,那么无病侧的睾丸萎缩,随着病程的延长,公猪睾丸萎缩,不能配种。

不论是公猪还是母猪,在病程中还会出现后肢跛行,关节肿大,甚至瘫痪(少见)。

4.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发现,腹股沟淋巴结、颌下淋巴结、乳房淋巴结肿胀,切面多汁,有时有脓肿或灰黄色坏死灶。母猪流产后子宫黏膜常呈脓性或卡他性炎症,胎衣充血;公猪睾丸和附睾出现化脓性或坏死性炎,后期病灶被机化或钙化。此外,肝脏、肾脏、肺、脾等器官发生脓肿。

5.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可进行初步诊断,但因此病隐形带毒者多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病料涂片镜俭、分离培养、血清凝集反应和变态反应等)进行综合诊断。

6.防治

(1)预防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种猪,引进的种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无病后才能并群饲养。此外应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并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隔离饲养。因此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所以饲养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2)治疗由于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慢性感染的疾病,并且以流产和睾丸炎为主要症状,加之布氏杆菌对化学药物的治疗作用并不明显,因此一旦发现就应予以淘汰。此外,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等对此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收效慢。

分享
1
上一篇: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10种维生素 下一篇:土霉素喂鸡需严防药物中毒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