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仔兔死亡原因分析及综合性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4:5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31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根据调查统计,出生仔兔在一周龄内的死亡比例很高,可占12周龄以内死亡总数的30%以上,严重时还可达到50%或者更高。因此,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出生仔兔的死亡率,对促进养兔业健康发展,提高养兔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引起出生仔兔死亡的原因作如下分析,并提出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死亡原因分析
1.1饥饿
(1)有些初产母兔神经过敏、烦躁不安,不给仔兔喂奶,造成部分或全窝仔兔饿死;(2)有些经产母兔由于母性不强或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刺激,拒绝哺乳;(3)怀孕期间母兔的 饲料 营养水平低、质量差,致使母兔产后少乳或无乳;(4)母兔因患乳房炎、子宫炎、肺炎等疾病,导致乳汁分泌不足;(5)产仔过多的仔兔,生下来体弱的仔兔,先天性缺损的仔兔,吸不上乳或不能吸乳的仔兔。
1.2冻害
冬季产仔兔舍没有保暖设备,产仔箱过冷;(2)产仔箱过小,垫草不足,质量不佳,起不到保温作用;(3)仔兔正吃奶时,被母兔带到了产仔箱外:(4)母兔未能在产仔箱内产仔,而是把全部或部分仔兔产在了产仔箱外。
1.3窒息
(1)产仔箱内铺窝垫草过长或 兔毛 缠绕成线条缠住了仔兔的颈部;(2)仔兔被母兔的身体或四肢挤压,造成窒息死亡:(3)个别仔兔刚产下因羊水或粘液阻塞鼻孔而窒息。
1.4跺仔
(1)初产母兔因产后受到惊吓,精神失常,性情暴躁,用爪把仔兔跺死;(2)仔兔被人用手从产仔箱外拣回产仔箱内,身上沾有异味,引起母兔跺仔;(3)寄养的仔兔被母兔识别,因而激怒,跺死寄养和自己的仔兔。
1.5食仔
(1)饲料营养不全,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食盐、钙、磷等供应不足,造成母兔食仔;(2)青饲料或水供应不足,产仔时又严重口渴,引起母兔食仔;(3)外界环境的剧烈惊扰或死亡仔兔冰凉尸体的刺激,导致母兔食仔:(4)初产母兔因产道狭窄,产仔时又剧烈疼痛,进而回头将仔兔吞食:(5)母兔产后缺乳,仔兔争抢乳头,将乳头咬伤咬痛,致使母兔咬食仔兔:(6)母性不强,泌乳力差的母兔哺乳仔兔的能力很弱,时有食仔现象发生:(7)产仔箱或垫草有异味,寄养仔兔和原窝仔兔的气味不同,或寄养仔兔时间过晚,都可导致母兔食仔。
1.6湿窝
个别母兔在产仔箱内大小便,造成窝箱潮湿不洁,致使仔兔死亡。
1.7患病
仔兔4~7日龄易患黄尿病,也称仔兔急性肠炎,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全窝死亡。主要是仔兔吃了患有初期乳房炎母兔的乳汁或窝箱潮湿不洁,以致 葡萄 球菌等细菌感染而引起发病死亡。
1.8鼠害
出生后的仔兔被老鼠咬死吃掉。
1.9管理不善
产仔箱过大、过小、过高、过低,内表面不光滑,伏天过热,人工未能掀开盖毛等因素都能造成仔兔死亡。
1.10不明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的仔兔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最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以上。有的认为这与母兔孕期 饲养管理 粗放,饲喂品质不良的粗料,全价精料不足,缺少青绿多汁的饲料有关。
2.综合性防治措施
2.1按上述仔兔死亡原因,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生仔兔的死亡率。
2.2对不给哺乳的母兔实行人工强制哺乳。对初产神经过敏或受惊拒哺的母兔,可将母兔人工强制固定在产仔箱内,让仔兔自行吃奶,经几次后,一般的母兔不再拒哺仔兔。
2.3对缺乳的实行寄养或人工哺乳。寄养的仔兔与混窝的仔兔体重不能悬殊过大,日龄相差不能超过3~5d。最好是与同日龄的仔兔混窝寄养。
2.4防止仔兔冻死,保证窝箱适宜温度。如发现尚未冻死的仔兔,可将其全身浸泡在30~37℃的温水中,注意露出口鼻呼吸,待仔兔蠕动或发出叫声后,再擦干放回产仔箱内,也可放在暖炕上盖好毛巾待其复苏。
2.5防止母兔伤害仔兔,注意排除造成母兔跺仔、食仔的因素。
2.6防止鼠害和 动物 侵袭,加强灭鼠和其他防护工作。
2.7合理安排繁殖季节和年产窝数,尽量避开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产仔。以年产5~6胎为宜。
2.8很好地搭配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要注意做好出生仔兔的护理工作。
推荐阅读
-
鹧鸪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1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鹧鸪 常见病包括传染病、 寄生 虫病和普通病。传染病一般由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所传染,同样也可通过人、畜、昆虫、 饲料 团...
-
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团...
-
水貂佝偻病的治疗
病貂用0.2~0.3克钙片混入 饲料 中饲喂,每日一次,连喂7日;对于重病的水貂,可肌注维生素D0.2~0.3毫升,每日一次。连注10~20日,效果甚佳。 团...
-
野兔风寒腹泻病的中医疗法
野兔风寒腹泻病常发生在春、秋、冬三季。常因外感风寒,邪毒侵入脏腑,脾胃受犯,致使消化失调、清浊不分而引起发病。患兔精神不振,腹部胀气,肠鸣如雷,拱腰,打喷嚏,流鼻涕,粪便如泥浆,气味恶臭,耳、肢发冷,食欲废绝。 治疗方法宜祛风散寒,健脾止泻,其处方两剂:①乌梅、 团...
-
肉鸽三种常见的下痢的防治
一、消化不良下痢由于应激因素如天热、惊吓,都能引起体弱的肉鸽消化机能降低而表现下痢。 鸽子 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病鸽很快消瘦。治疗:取酵母片1片,乳酶生、多酶片各1/2片,给病鸽一次内服。或在保健沙中加入5%~10%的活性碳或木炭末,喂团...
-
兔疥癣与脱毛癣的区别及防治
兔疥癣与脱毛癣均为家兔的皮肤病,患病兔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对长毛兔、獭兔的毛、皮质损伤甚大,导致养兔收益严重下降。且两种病都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会迅速传遍全群。正确了解它们的区别,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在养兔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1、兔疥癣团...
-
鸽子血液原虫病的防治
鸽子血液原虫病是由孢子纲,疟原虫科中鸽血变原虫入侵鸽红细胞内而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由于鸽子受染红细胞破裂,血变原虫裂殖子和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释入血流,而引起鸽子全身不适的反应。但大多经数日可自行恢复。少数幼鸽多次反复发作,病鸽红细胞大量被破坏,以及血红蛋白被转变为一种特殊色素,所以导团...
-
貉黄曲霉素中毒的诊治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畜、禽长期或大量采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 饲料 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本病以肝脏受损、消化机能紊乱和神经症状为特征。肇源县某狐、貉养殖场近日发生一起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团...
-
搞好肉犬养殖的主要措施
肉犬养殖在我国广大城乡被人们普遍看好,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不过关,养殖失败者不乏其例。笔者总结多年从事肉犬养殖实践和研究的经验,提出以下搞好肉犬养殖的几项主要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品种选择 我国没有专门的肉犬专用品种。目前,人们习惯地将体型大、生长快、繁团...
-
兔肉药膳七方
1、肺结核:胎兔搅碎、烘干、研粉、压片,片重0.3克,日服3次,每次服2~4片。3~6个月为一疗程,可与其它抗痨药同用。 2、失眼心烦:兔肉125克、 莲子 15克、大枣10枚,共煮汤调味食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团...
-
鹧鸪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1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鹧鸪 常见病包括传染病、 寄生 虫病和普通病。传染病一般由病毒、细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所传染,同样也可通过人、畜、昆虫、 饲料 团...
-
兔病毒性出血症免疫失败原因探析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兔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该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在养殖生产中主要依靠接种脏器组织灭活疫苗进行预防,保护效果可靠。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兔病临床诊断中,发现免疫后兔病毒性出血症病团...
-
水貂佝偻病的治疗
病貂用0.2~0.3克钙片混入 饲料 中饲喂,每日一次,连喂7日;对于重病的水貂,可肌注维生素D0.2~0.3毫升,每日一次。连注10~20日,效果甚佳。 团...
-
野兔风寒腹泻病的中医疗法
野兔风寒腹泻病常发生在春、秋、冬三季。常因外感风寒,邪毒侵入脏腑,脾胃受犯,致使消化失调、清浊不分而引起发病。患兔精神不振,腹部胀气,肠鸣如雷,拱腰,打喷嚏,流鼻涕,粪便如泥浆,气味恶臭,耳、肢发冷,食欲废绝。 治疗方法宜祛风散寒,健脾止泻,其处方两剂:①乌梅、 团...
-
肉鸽三种常见的下痢的防治
一、消化不良下痢由于应激因素如天热、惊吓,都能引起体弱的肉鸽消化机能降低而表现下痢。 鸽子 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病鸽很快消瘦。治疗:取酵母片1片,乳酶生、多酶片各1/2片,给病鸽一次内服。或在保健沙中加入5%~10%的活性碳或木炭末,喂团...
-
兔疥癣与脱毛癣的区别及防治
兔疥癣与脱毛癣均为家兔的皮肤病,患病兔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会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对长毛兔、獭兔的毛、皮质损伤甚大,导致养兔收益严重下降。且两种病都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会迅速传遍全群。正确了解它们的区别,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在养兔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1、兔疥癣团...
-
鸽子血液原虫病的防治
鸽子血液原虫病是由孢子纲,疟原虫科中鸽血变原虫入侵鸽红细胞内而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由于鸽子受染红细胞破裂,血变原虫裂殖子和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释入血流,而引起鸽子全身不适的反应。但大多经数日可自行恢复。少数幼鸽多次反复发作,病鸽红细胞大量被破坏,以及血红蛋白被转变为一种特殊色素,所以导团...
-
貉黄曲霉素中毒的诊治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畜、禽长期或大量采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 饲料 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本病以肝脏受损、消化机能紊乱和神经症状为特征。肇源县某狐、貉养殖场近日发生一起黄曲霉毒素中毒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流行病学调团...
-
搞好肉犬养殖的主要措施
肉犬养殖在我国广大城乡被人们普遍看好,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不过关,养殖失败者不乏其例。笔者总结多年从事肉犬养殖实践和研究的经验,提出以下搞好肉犬养殖的几项主要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品种选择 我国没有专门的肉犬专用品种。目前,人们习惯地将体型大、生长快、繁团...
-
兔肉药膳七方
1、肺结核:胎兔搅碎、烘干、研粉、压片,片重0.3克,日服3次,每次服2~4片。3~6个月为一疗程,可与其它抗痨药同用。 2、失眼心烦:兔肉125克、 莲子 15克、大枣10枚,共煮汤调味食用。每日1剂,连用7~10日团...
最新更新
-
绿壳蛋鸡各阶段的饲管技术
1、绿壳蛋鸡产蛋初期: 一般情况下,刚开产的绿壳蛋鸡仍处于进一步发育阶段,体重仍在继续增加。此阶段除要逐步增加采食量和蛋白质含量外,同时还要逐步增加饲料中矿物质、多种维生素的比例。具体要求是,当产蛋率达50%时,每百公斤饲料添加10克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应团...
-
绿壳蛋鸡高效饲养法
在绿壳蛋鸡饲养过程中,采用“定中有变”饲养法,可使蛋鸡保持旺盛的食欲,提高消化吸收利用率,饲料报酬高,使鸡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产蛋多,个头大,质量好。其具体做法是: 绿壳蛋鸡每天饲喂3次。饲喂时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而灵活确定,如夏秋季节:在早上5时、中午12团...
-
防治绿壳蛋鸡禽副伤寒的措施
禽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起禽病的总称。 引起鸡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较多,主要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危害最大。禽沙门氏菌对热和常用的消毒药很敏感,加热60℃5分钟即死亡。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雏鸡常在10日龄后发病,病雏呆立、团...
-
林蛙卵的孵化
随着林蛙的经济价值被人们认识和开发,养殖东北林蛙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林蛙产卵后及时将卵捞出,放在孵化池中,蛙卵一般分为动物极与植物极两个半球。动物极半球内分布大量的黑色素,呈现深黑色;植物极半球因黑色素少,呈现乳白色,刚产出时,动、植物极尚不明显,受精后30分钟,动、植物极变化十分团...
-
林蛙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林蛙疾病多种多样,病因也错综复杂,因此治疗的方法也很多。总体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时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经常预防消毒。另一种是发病时及时治疗、及时控制传染源、消除病因、合理进行药物治疗。这两类方法统称综合性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仅依靠某一单独的措施是团...
-
山鸡育雏期需要注意事项
山鸡雏期的饲养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将从饮水开食、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方面为广大养殖户进行介绍: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团...
-
林蛙疾病的预防
1.林蛙场的建设必须符合防病要求 林蛙场的水源要无污染。有害的被污染的水会损害林蛙的健康,水体传染病很快,因此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①定期消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对水池、蛙圈及其他养殖设备进行一次彻底团...
-
绿壳蛋鸡饲养经验
绿壳蛋鸡抗病能力强,食性杂,全国各地均可饲养。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促进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鸡蛋历年是我国畅销产品,绿壳鸡蛋现在国内的数量极少。饲养新品种利润相对较高。 鸡舍应建造在通风向阳处,鸡舍前后可每隔3团...
-
山鸡葡萄球菌病的防治方法
病鸡精神不振,减食,羽毛松乱,部分病鸡关节肿大,特别是跖关节和趾关节,挤压有痛感,站立和行走困难,跛行。有的病鸡腹泻,排出黄绿色稀粪。 剖检可见胸腹部皮下充血,呈弥漫性紫红色,肝脏略肿,呈淡紫红色。关节肿大、充血或出血,关节囊内有较多浆液性渗出物,有脓汁和乳酪样团...
-
林蛙封沟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 一、修筑越冬池 越冬池也叫冬眠池,是林蛙集中冬眠的地方。蛙场团...
-
山鸡疫苗免疫的方法
要打破传染病的链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入手,即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染媒介)、提高畜禽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作为一个饲养场,首先应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增强动物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应根据畜禽传团...
-
山鸡曲霉菌病和葡萄球菌混感的症状
病雏表现精神委顿,多缩颈呆立,闭眼似睡,两翅下垂,羽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气喘,常发出呼噜声。 有少数雏鸡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怕光,流泪。有的下痢,粪便呈水样,黄白色。部分病雏腹部增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末期病雏体质消瘦,呼吸极度困难团...
-
林蛙发病的原因探析
林蛙从蝌蚪到成蛙都能发病,林蛙得病必有原因,无缘无故是不会发病的。所以,当林蛙发病时,必须查清发病原因。那么林蛙为什么会发病呢?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林蛙像其他动物一样,蛙病的发生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其一即内在因素,也就是林蛙自身的体质强弱;其二是病原微生物;其三是外界环境条件,其团...
-
如何鉴别林蛙油理化质量?
林蛙油理化性状较其它动物油有较大差别,通过以下鉴别方法可加以识别: (1)经验法。本品遇水膨胀,膨胀时输卵管破裂,24小时后呈白色棉絮状,边缘呈白绒状,体积增大10―15倍;泡发pH值在6左右,泡发体有微腥味;加热煮沸不溶化,手捏不粘手;脱水干燥后恢复原状,但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