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猪慢性猪巴氏杆菌病症状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4:4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2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并发链球菌性肺脓疡,可见大小不一的脓疡肺,心外膜的纤维素性炎,肋胸膜粘连肺膈叶不同阶段的纤维素性炎症,呈大理石样外观肺切面,水肿,间质增宽,肺小叶散在出血肺疫切面示肺充学水肿期和红色肝变期后期极度消瘦舌根两侧粘膜水泡组织…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为细小球杆菌,宽0.25~0.4µm,长0.5~1.5µm。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在血液和组织中的病原菌,用美蓝、瑞氏或姬姆萨液染色后镜检,菌体两端着色深,中央着色较浅,呈明显的两极着色特点。新分离的强毒菌株具有荚膜,但在培养基培养时,荚膜迅速消失。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pH7.2~7.4。添加血液或血清时,则生长良好。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形成湿润、光滑、边缘整齐的圆形露珠样灰白色小菌落,有荧光,不溶血。在肉汤中培养呈均匀一致的中等度浑浊,有黏性沉淀物,培养久时,表面形成菌膜。在麦康凯和含有胆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

本菌可分解 葡萄 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鼠李糖、杨苷、菊糖、肌醇不发酵。可形成靛基质,接触酶和氧化酶阳性,甲基红和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石蕊牛乳无变化,产生H2S。

根据巴氏杆菌特异性荚膜(K)抗原吸附于红细胞上做被动血凝试验的结果不同,分为A、B、D、E和F5个血清群,利用菌体(O)抗原做凝集反应,将本菌分成12个血清型。利用耐热抗原做琼脂扩散试验,将本菌分成16个血清型。K抗原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O抗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将菌体型和荚膜型两者结合起来表示,如5:A,6:B,2:D等。我国对本菌血清学鉴定表明,只有A、B、D三个血清群,没有E血清群。在猪以A型及B型为最常见。

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直射阳光下经10~15min死亡,在表层土壤中存活7~8天;在疏松的粪便中经14天死亡;如堆积发酵则2天可死亡,说明腐败易致死亡。在60℃加热10min,加热到100℃立即死亡。一般常用的消毒药,都可在数分钟杀死本菌。但10%克辽林在1h内尚不能杀死此菌,不宜采用

流行病学

在健康猪上呼吸道中常带有本菌,但多半为弱毒或无毒的类型。由于猪群拥挤、圈舍潮湿、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寒冷、闷热、阴雨连绵、气候骤变、长期营养不良、处于半饥饿状态、 寄生 虫病、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降低了猪体的抵抗力,或发生某种传染病时,病菌乘机侵入机体内繁殖,而增强毒力,引起发病。这种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的猪肺疫,呈散发性发生。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能传染另外的健康猪。当然,由于细菌通过发病猪体毒力增强后,仍可传染另外的健康猪,因此,不能忽视健康猪在传染来源上的作用。

流行性猪肺疫以外源性感染为主,病原主要为Fg型菌,病猪为主要传染来源,细菌随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尸体的内脏和血液等污染周围环境,通过被污染的 饲料 、饮水和其他器物经消化道感染发病。接触和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是次要的传染方式,间有经伤口感染的。国内有用解剖过禽霍乱的刀进行猪去势,或将鸡霍乱死鸡扔到猪圈内喂猪引起猪肺疫发生的事例,已有数起。

本病大多发生于中、小猪,成年猪患病较少。

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及气候骤变的时候发病较多,在南方大多发生在潮湿闷热及多雨季节。猪只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恶劣、饲料和环境的突然变换及长途运输等,都是发生本病的诱因。据多年观察,在华北地区,特别是北京地区,很少见有流行性猪肺疫发生,大多呈零星散发,且大多为慢性经过,更多见于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如常是慢性猪瘟、 仔猪副伤寒 和气喘病的继发病。

分享
1
上一篇:不要等小猪腹泻了再治 得了水肿再着急 下一篇:猪病诊断思路汇总3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