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及控制对策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4:4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411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11分钟
近几年来,我国规模化养猪业又上一个新台阶。然而,猪病的发生和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特别是传染性疾病,成为严重影响我国规模化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疫病。我国猪病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且近几年新增疫病不少,疾病的复杂程度不断加剧,对疾病的控制也越来越难。本文就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的主要特点及控制对策作一简述,以供从事养猪生产的同行门参考。
一、目前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现状与特点
1.
病原体的多重感染
在临床上,近几年猪病以病原体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猪群发病往往不是以单一病原体所致疾病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两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又称共感染)所造成的,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危害极其严重,而且控制难度加大。在多重感染中,既有病毒的混合感染,也有细菌的混合感染,还有病毒与细菌的混合感染。在病毒的混合感染中,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之间的多重感染较为严重,最常见的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
+
猪圆环病毒
2
型(
PCV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猪伪狂犬病病毒(
PRV
),猪圆环病毒
2
型
+
猪伪狂犬病病毒的二重感染,此外,还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猪伪狂犬病病毒之间的三重感染。我们近年来对采集自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发病死亡猪的
57
份病料进行了
PRRSV
、
PCV2
、
PRV
的多重感染分析,结果表明
PRRSV
与
PCV2
的二重感染占
54.4%
(
31/57
),
PRRSV
与
PRV
的二重感染占
10.5%
(
6/57
),
PCV2
与
PRV
的二重感染占
14%
(
8/57
),
PRRSV
、
PCV2
、
PRV
的三重感染占
10.5%
(
6/57
)。实际生产中,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多重感染,猪肺炎支原体、
PRRSV
、
PCV2
之间的多重感染是十分普遍的。这种病原体的多重感染,一旦猪群发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重,临床诊断不易判断,实际控制效果也不好。尤其是在一个猪场同时存在
PRRSV
、
PCV2
和猪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时,猪群将随时会发生各种疾病(包括并发和继发感染),该场猪病的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均会加大。
2.
继发感染十分普遍
继发感染现象在规模化猪场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猪群中存在一些原发性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肺炎支原体)情况下,一旦应激因素和 饲养管理 不良,就很容易发生继发感染。这种情况在猪呼吸道疾病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猪群可继发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副伤寒、猪巴氏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猪肺炎支原体严重感染的猪场则容易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3.
猪呼吸道疾病最突出
近两年来,猪呼吸道疾病成为养猪生产的主要问题,规模化猪场无一不存在呼吸道疾病问题,发病率通常在
30%~60%
,死亡率
5%~30%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预防和控制十分棘手。从母猪、哺乳仔猪、仔培猪到育肥猪各个阶段都存在呼吸道疾病问题,发病与死亡猪经剖检大多数都可见到肺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包括肺脏肉变、淤血、充血、水肿、间质性肺炎、肝变、脓肿、纤维素性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胸腔积水等。发病猪群在临床上表现为结膜炎、眼睛分泌物增多、出现泪痕,发热、食欲下降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腹式呼吸、咳嗽,猪群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升高。
由于目前生产上发生的呼吸道疾病往往不是单一病因所致,而是多病原所造成的,因此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病毒,加上环境应激因素和猪群抵抗力下降等相互作用引起的混合感染。引发
PRDC
的病原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原发性感染病原,包括猪肺炎支原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其二是继发性感染病原体,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猪沙门氏菌等。原发性病原体首先侵入呼吸道和肺脏,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造成猪体呼吸道的抵抗能力下降,继之猪体内本身携带的内源性继发病原体和存在于猪舍空气和环境中的外源性继发病原体即可长驱直入,进入呼吸道和肺脏,引起继发性混合感染,猪群即可暴发呼吸道疾病。除了病原体之外,猪群饲养密度过大、将不同日龄猪混养在一起、猪舍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猪舍温度变化过大、营养不良、猪群免疫功能下降等应激因素都可能成为呼吸道疾病暴发的诱因。当前,我国猪群中存在的与
PRDC
相关的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气喘病、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需要指出的是在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应对猪流感给予高度关注和足够的重视。
4.
繁殖障碍疫病仍是养猪生产的一大问题
近年来由于突出的呼吸道疾病问题,而掩盖了繁殖障碍疾病的危害。实际上,因猪繁殖障碍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一点也没有减轻,仍然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一大问题。引起繁殖障碍的疫病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伪狂犬病、猪瘟、猪细小病毒病、猪日本乙型脑炎、猪流感、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布氏杆菌病、猪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等,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的繁殖障碍最为普遍和严重。特别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双重感染引起的流产、死胎、产弱仔等问题近期已在一些规模化猪场显露出来,对初产母猪的危害最大,可造成
70%
以上的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另外由附红细胞体病引起的繁殖障碍值得关注,该病可引起不同妊娠阶段的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发生流产和产死胎。
5.
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加重
可以引起猪体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被公认为猪的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其危害性很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除造成养猪生产的直接危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两种病毒均可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使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减弱,整体健康水平下降。目前,在我国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的感染率很高,而且在很多猪场呈双重感染,其双重感染率达
50%
以上,在这样的猪场呼吸道疾病很严重,继发感染疾病种类多,繁殖障碍问题随时都会暴露。因此,这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是我国近几年来疫病越来越多、复杂程度加剧、猪越来越难养的最根本原因。
二、我国规模化猪场疫病控制对策
面对以上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存在的众多复杂的疫病问题,保障养猪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最大限度地控制好疫病、尽可能地降低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课题。针对目前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疫病种类多、复杂程度加剧、混合感染重、继发感染普遍、呼吸道疾病突出、免疫抑制性疫病存在等问题,提出以下控制对策。
1.
理清思路,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
对于目前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复杂局面,首先应理清头绪,依据疫病发生和流行的特点、结合临床发病情况,并借助于条件好和技术优势明显的科研、院所的诊断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检测,对感染和发病猪群进行确准诊断,从而摸清猪场疫病的种类和流行规律,搞清楚猪场存在的原发性感染和继发性感染疫病的种类,这是疫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
2.
彻底改变疫病控制的传统观念,克服疫病控制技术上的一些误区
当前很多规模化猪场对疫病的控制手段和技术水平,仍然在受到旧的、传统观念的支配,并存在一些技术上的误区。长期以来,养猪生产企业一直把疫病控制看成是兽医的事情,似乎与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关系不大,而且过分依赖疫苗、过分依赖药物。饲养管理已成为控制规模化猪场疫病的关键因素,生产上因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差,而导致很多疾病发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目前普遍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造成猪群抵抗环境应激和疾病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饲养管理更应精细,尽量消除猪群的应激因素。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手段,但不是所有的疫病都是十分有效的,一些疫苗本身的免疫效力就不高,其免疫效果不确实或无从评价,这类疫苗在生产中尽量少用或不用,既花钱又浪费人力,还不如从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上多下功夫;有的活疫苗本身存在着毒力返强的危险性,疫苗使用不但控制不了疾病,反而会给猪场带来无穷的后患。而且,疫苗效力的充分发挥还需以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作为保障,再好的猪瘟疫苗,如果在一个猪瘟强毒高污染场使用,效果也不会好。药物不再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由于目前猪场发生的细菌性疾病大多是病毒性疾病的继发感染,而不再是单纯的细菌性疾病,因此采用药物治疗收效甚微,甚至无效,往往是猪场极尽所能,把所有的药物都用上了而最终猪照样死亡。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从治疗性用药转向预防性用药,等到猪群发病再投药已为时已晚。
3.
做好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彻底做到全进全出
由于猪群普遍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
2
型感染,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下降,一旦饲养管理不善,导致应激因素发生,猪群就会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可以说养猪业已进入一个精细养猪时代,要让猪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长,用高品质的好料,保证充足的营养,以增强群体抵抗环境应激和疾病的能力。要控制好疫病,养猪生产必须做到全进全出,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的控制,要求严格的全进全出,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即使是商品猪场,至少也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新建猪场,最好采用多点饲养的方式,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肥舍分开。
4.
建立猪场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
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将疫病拒之于猪场之外,加强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消毒卫生工作,降低和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
5.
合理使用疫苗,作好猪场疫苗免疫接种
针对目前疫病的现状,猪场应重点控制好猪瘟、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主要疫病,采取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椐猪场本身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疫苗。
6.
建立合理、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
猪场应针对所存在的细菌性疾病种类和发生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药物使用方案。树立保健和预防观念,在哺乳仔猪、仔培猪、育肥猪和母猪四个阶段,应选择性地使用药物,以预防猪群的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菌性继发感染。
7
、建立完善的疫病监测与免疫监测方案
对猪场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
2
型、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猪流感病毒感染情况、猪瘟带毒情况应进行定期监测,以掌握猪场疫病的动态。同时应对死亡和发病猪只进行准确诊断,及时掌握疫病的发生种类。种猪场应定期对猪场实施免疫监测,一方面考察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另一方面可为免疫程序的调整提供依据。疫病监测不能单纯地检测抗体,更应该重视对病原的检测,意义更大。
8
、开展疫病的净化
种猪场应着眼于建立健康种猪群,开展一些疫病如猪伪狂犬病、猪瘟等疫病的净化。目前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条件已具备,一是有基因缺失疫苗,二是有可区分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的鉴别诊断
ELISA
试剂盒,在感染率和带毒率不高的猪场(
<20%
),可以采取一次性地淘汰阳性感染猪而将伪狂犬病净化,在感染率高于
20%
的猪场,可结合使用疫苗和监测,淘汰阳性猪,引入阴性种猪,在
2~3
年的时间里完全可以将猪伪狂犬病净化。条件较好的猪场,应开展种猪群猪瘟带毒的净化。
推荐阅读
-
猪附红细胞体病确诊方法
血液镜检 附红细胞体感染后 7 天 -8 天,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和溶血性贫血,这时血液内有大量附红细胞体,血液检查很容易发现。取高热期的病猪血一滴涂片,生理盐水 10 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解剖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皮肤及粘膜苍白,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凝固,全身性黄疸,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熟肉样,质地脆弱。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膨胀,内部充满浓稠明胶样胆汁。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有的脾脏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周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 90% 以上。 病猪和隐性感染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因畜种和个体体况的不同,临床症状差别很大。主要引起: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 ; 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 ; 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 哺乳仔猪: 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在实施诸如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程序时,均应更换器械、严格消毒。购入猪只应进行血液检查,防止引入病猪或隐性感染猪。本病流行季节给予预防用药,团...
-
猪蓝耳病流行病解剖症状
母猪 外观偶尔可见个别被毛粗乱,耳、外阴和腹部发绀,真皮内形成色斑、水肿和坏死。剖检母猪可见肺水肿、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在自然流行和实验接种 PRRSV 诱发的繁殖障碍,主要特征为妊娠晚期发生流产和早产,胚胎自溶、木乃伊胎、死产猪和团...
-
什么是猪咽炎?
咽炎是咽黏膜及其邻近部位炎症的总称。因软胯、扁桃体、咽淋巴滤泡及其深层组织也发生炎性变化,故亦称咽峡炎或扁桃体炎。发病时因咽背淋巴结与咽后黏膜亦受到侵害,病情急剧发展,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引起窒息。 1 .原发性咽炎 团...
-
猪咽炎鉴别诊断
猪咽炎诊断并不困难,但须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 喉卡他。病畜咳嗽、流鼻液,咽下无异常。马喉囊卡他,多发于一侧,局部肿胀,触诊时于同侧流出鼻液,无流涎和疼痛表现。 (2) 应注意与流感、猪瘟等传染病所团...
-
猪咽炎临床症状和解剖症状
临床症状 1 .原发性卡他性咽炎病情发展缓慢,最初不引人注意,经 3-4 天以后,临床症状逐渐明显。 2 .传染性的,特别是蜂窝织炎性的咽炎通常多为突然发生,具有高热,精神沉郁,心脏机能衰弱,呼吸困难。团...
-
猪咽炎确诊和治疗方法
咽炎时,头颈伸展、流涎、吞咽障碍、食糜和饮水可从鼻孔逆出,特征明显,诊断并不困难。 咽炎的治疗,在于加强护理,消炎,清热,解毒,利咽喉,促进康复过程。 1 .及时补糖输液维持其营养同时注意改进畜舍环境卫生,保持清洁、通风、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确诊方法
血液镜检 附红细胞体感染后 7 天 -8 天,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和溶血性贫血,这时血液内有大量附红细胞体,血液检查很容易发现。取高热期的病猪血一滴涂片,生理盐水 10 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解剖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皮肤及粘膜苍白,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凝固,全身性黄疸,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熟肉样,质地脆弱。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膨胀,内部充满浓稠明胶样胆汁。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有的脾脏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
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周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 90% 以上。 病猪和隐性感染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
猪附红细胞体病因畜种和个体体况的不同,临床症状差别很大。主要引起: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 ; 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急性溶血性贫血 ; 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 哺乳仔猪: 团...
-
猪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方案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在实施诸如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程序时,均应更换器械、严格消毒。购入猪只应进行血液检查,防止引入病猪或隐性感染猪。本病流行季节给予预防用药,团...
-
猪蓝耳病流行病解剖症状
母猪 外观偶尔可见个别被毛粗乱,耳、外阴和腹部发绀,真皮内形成色斑、水肿和坏死。剖检母猪可见肺水肿、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在自然流行和实验接种 PRRSV 诱发的繁殖障碍,主要特征为妊娠晚期发生流产和早产,胚胎自溶、木乃伊胎、死产猪和团...
-
什么是猪咽炎?
咽炎是咽黏膜及其邻近部位炎症的总称。因软胯、扁桃体、咽淋巴滤泡及其深层组织也发生炎性变化,故亦称咽峡炎或扁桃体炎。发病时因咽背淋巴结与咽后黏膜亦受到侵害,病情急剧发展,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引起窒息。 1 .原发性咽炎 团...
-
猪咽炎鉴别诊断
猪咽炎诊断并不困难,但须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 喉卡他。病畜咳嗽、流鼻液,咽下无异常。马喉囊卡他,多发于一侧,局部肿胀,触诊时于同侧流出鼻液,无流涎和疼痛表现。 (2) 应注意与流感、猪瘟等传染病所团...
-
猪咽炎临床症状和解剖症状
临床症状 1 .原发性卡他性咽炎病情发展缓慢,最初不引人注意,经 3-4 天以后,临床症状逐渐明显。 2 .传染性的,特别是蜂窝织炎性的咽炎通常多为突然发生,具有高热,精神沉郁,心脏机能衰弱,呼吸困难。团...
-
猪咽炎确诊和治疗方法
咽炎时,头颈伸展、流涎、吞咽障碍、食糜和饮水可从鼻孔逆出,特征明显,诊断并不困难。 咽炎的治疗,在于加强护理,消炎,清热,解毒,利咽喉,促进康复过程。 1 .及时补糖输液维持其营养同时注意改进畜舍环境卫生,保持清洁、通风、团...
最新更新
-
如何让蚯蚓高产
分期饲养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能否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由于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团...
-
用黄粉虫的喂养特种动物的方法
一、喂养蝎子。蝎子是肉食性动物,黄粉虫是蝎子的最好饲料,养殖黄粉虫也是人工养蝎不可缺少的内容。黄粉虫投入蝎池后,可与蝎子共同生存较长时间,黄粉虫还可取食蝎场内的杂物及蝎子粪便。 在用黄粉虫喂养蝎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投喂鲜活的黄粉虫,运动中的黄粉虫易被蝎子发现团...
-
蚯蚓的桶养方法
⑴取高40-5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圆形塑料桶,在桶底钻4-5个直径5毫米左右的小孔。然后填上细小柔软的黏土,以离塑料桶口10厘米左右为宜,这样蚯蚓就不能外逃。 ⑵再准备直径比塑料桶的直径大5厘米左右的塑料盆,在距盆底5厘米和2厘米处各做一个记号。 团...
-
蚯蚓大田套养技术
蚯蚓大田套养是人工养殖蚯蚓的方式之一,视不同作物可采取平地长条套养、挖沟套养和挖坑套养等。 如聚合草。春暖花开时,在大田周围挖好排水沟,在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厘米的土沟,然后投入饲料,放进蚯蚓种。聚合草为多年生阔叶饲料,其生长期与自然环境中的蚯蚓生长期基本团...
-
蚯蚓大棚的养殖技术
随着黄鳝、棘胸蛙(石蛙)等名特水产品养殖的发展,蚯蚓作为诱饵及鲜饵料日趋增多,养殖场配套养殖蚯蚓面积不断扩大,但有些养殖场由于养殖蚯蚓技术没有较好掌握,养殖情况不理想,特别是在没采用遮荫大棚及管理不当的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蚯蚓数量锐减,不能保证名特水产品养殖的需要。现将有关蚯蚓大棚团...
-
黄粉虫的箱养技术
随着特种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作为龟、鳖、蛙、鳝、观赏鱼等鲜活饵料的黄粉虫,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过去那种简单的盆养技术,已不能满足养殖生产需要。箱养黄粉虫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饲养方法,适合中大型规模养殖。一旦掌握这种技术,黄粉虫的繁殖与产量都相当大。在介绍箱养黄粉虫技术的同时,为方便养团...
-
如何培养黄粉虫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它原是仓库害虫。自19世纪以来人们开始养殖和利用黄粉虫。由于黄粉虫营养价值高,也是水产动物优质的动物性饲料。 黄粉虫食性杂,繁殖量大,饲料易于解决。利用熬皮、菜叶等可进行密集型大规模饲养。一般1.团...
-
特色养殖黄粉虫的介绍
黄粉虫又名黄粉甲,原为一种仓储害虫。俗称面包虫,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一种高蛋白高钙高营养的食用昆虫。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食品。 黄粉虫养团...
-
秸秆养蚯蚓环保效益高
秸秆蚯蚓食量大、生长快、繁殖率高。饲养秸秆蚯蚓操作简便、成本低、费工少、农民易于接受。只要将秸秆堆放在向阳避风处,适当采取遮盖措施。冬季秸秆蚯蚓也可正常繁殖。此外,蚯蚓吃完秸秆后,排出的蚯蚓粪粒大小均匀、无臭无味,是上好的有机肥料,广泛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栽培。 团...
-
黄粉虫多长时间完成一次变态?
在自然界野生状态下,黄粉虫变态一般每年发生l代,很少个体可以发生2代,有的甚至2年发生1代。我国北部地区黄粉虫以幼虫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活动,幼虫逐渐老熟并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性成熟后即交配产卵繁殖。但个体变态很不整齐,同一虫态延续时间可达1个多月,所以可同团...
-
蚯蚓怎么养殖
蚯蚓养殖作为一个行业已在我国蓬勃发展,其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品及轻工业等领域。2004年蚯蚓仅用于制药一项就达1万多吨,利用蚯蚓还可加工成抗病的高动物蛋白饲料。蚯蚓粪的利用也非常广泛,现已开发出花卉专用肥、草坪专用肥、果树专用肥、绿色蔬菜肥以及利用蚯团...
-
盆养黄粉虫技术介绍
盆养黄粉虫,适合月产量10千克的养殖,不需专职人员喂养,利用业余时间即可。饲养设备简单、经济(如旧脸盆、铁盒、木箱等),只要容器完好,无破漏,内壁光滑,虫子不能外逃爬出即可。 若箱内壁不光滑,可贴一圈胶带,防止虫子外逃。另外,需要60目筛子1个。 团...
-
蚯蚓快速高产养殖技术
蚯蚓是喜温、喜湿、喜安静、喜黑暗的穴居动物,一生均在土壤中度过;以土壤中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喜食带有甜酸味的食物。蚯蚓雌雄同体,卵生,幼蚓4个月发育成熟。具体养殖技术有以下几点。 品种选择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应选择那些生长发育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寿命长,易驯化团...
-
用发酵秸秆可以饲喂黄粉虫吗
工厂化规模生产黄粉虫,可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糠粉、树叶、杂草等,粉碎经过酵化处理制作成生物饲料进行饲喂。养殖户可以把秸秆和一些禽畜粪便等废弃物用金宝贝专用生物发酵剂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后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多聚糖等软化,降解成低分子碳水化合物,同时又部分的被微生物所利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