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肉制品加工的辅料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4:0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57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肉制品加工 中除以肉为主要原料外,还使用各种辅料。辅料的添加使得肉制品的品种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不同的辅料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赋予产品独特的色、香、味,改善质构,提高营养价值等。 常见的辅料有 调味料 香辛料 、发色剂、品质改良剂及其他食品添加剂。 一、调味料和香辛料 在肉制品加工中,凡能突出肉制品口味,赋予肉制品独特香味和口感的物质统称为调味料。有些调味料也有一定的改善肉制品色泽的作用。调味料的种类多、范围广,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调味料专指具有芳香气和辛辣味道的物质,称为香辛料,如大料、胡椒、丁香、桂皮等;广义调味料包括咸、甜、酸、鲜等赋味物质,如食盐、酒、醋、酱油、味精等。 调味料在肉制品加工中虽然用量不多,但应用广泛,变化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每种调味料都含有区别于其他调味料的特殊成分,这一点是调味料中应注意的重要因素。在肉制品加热过程中,通过这些特殊成分的理化反应,起到改善肉制品滋味、质感和色泽等作用,从而导致肉制品形成众多的特殊风味,有助于提高食欲,增加营养,有的还起到杀菌和防腐的作用。 肉制品中使用调味料的目的,在于产生特定的风味。所用的调味料的种类及分量,应视制品及生产目的的不同而异。由于调味料对风味的影响很大,因此,添加量应以达到所期望的目的为准,切不可认为使用量大就味道好。就中式肉制品来说,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离不开调味料,使其产品偏重于浓醇鲜美,料味突出,但使用不得当,不仅造成调味料浪费,而且成本提高,香气过浓,反而使产品出现烦腻冲鼻的恶味和中草药味。所以在使用量上应保持恰到好处,从而使制品达到口感鲜美、香味浓郁的目的。 每种调味料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呈味成分,这与其化学成分的性质有极密切联系;不同的化学成分,可以引起不同的味觉。 以下就常见的调味料主要呈现成、甜、酸、鲜味以及香辛料做简单介绍。 1.咸味调料 咸味在肉制品加工中是能独立存在的味道,主要存在于食盐中。与食盐类似,具有表达咸味作用的物质有苹果酸钠、谷氨酸钾、葡萄糖碳酸钠和氯化钾等,它们与氯化钠的作用不同,味道也不一样,其他还有腐乳、豆鼓等。 (1)食盐 ①食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第一,调味作用。添加食盐可增加和改善食品风味。在食盐的各种用途中,当首推其在饮食上调味功用,即能去腥、提鲜、解腻、减少或掩饰异味、平衡风味,又可突出原料的鲜香之味。因此,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第二,提高肉制品的持水能力、改善质地。氯化钠能活化蛋白质,增加水合作用和结合水的能力,从而改善肉制品的质地,增加其嫩度、弹性、凝固性和适口性,使其成品形态完整,质量提高。增加肉糜的黏液性,促进脂肪混合以形成稳定的乳状物。第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食盐可降低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第四,生理作用。食盐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成分,如维持一定的渗透压平衡。 ②食盐在肉制品中的用量:肉制品中适宜的含盐量可呈现舒适的咸度,突出产品的风味,保证满意的质构。用量过小则产品寡淡无味,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原料严重脱水,蛋白质过度变性,味道过咸,导致成品质地老韧干硬,破坏了肉制品所具有的风味特点。另外,出于健康的需求,低食盐含量(<2.5%=的肉制品越来越多。所以,无论从加工的角度,还是从保障人体健康的角度,都应该严格控制食盐的用量,且使用盐时必须注意均匀分布,不使它结块。 我国肉制品的食盐用量一般规定是:腌腊制品6%~10%,酱卤制品3%~5%,灌肠制品2.5%~3.5%,油炸及干制品2%~3.5%,粉肚制品3%~4%。同时根据季节不同,夏季用盐量比春、秋、冬季要适量增加0.5%~1..0%左右,以防肉制品变质,延长保存期。 (2)酱油酱油是肉制品加工中重要的咸味调味料,一般含盐量18%左右,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等风味成分。 酱油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主要是:第一,为肉制品提供咸味和鲜味。第二,添加酱油的肉制品多具有诱人的酱红色,是由酱色的着色作用和糖类与氨基酸的美拉德反应产生。第三,酿制的酱油具有特殊的酱香气味,可使肉制品增加香气。第四,酱油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乙醇和乙酸等,具有解除腥腻的作用。 在肉制品加工中以添加酿制酱油为最佳,为使产品呈美观的酱红色应合理地配合糖类的使用,在香肠制品中还有促进成熟发酵的良好作用。 (3)豆鼓豆鼓作为 调味品 ,在肉制品加工中主要起提鲜味、增香味的作用。豆鼓除作调味和食
分享
1
上一篇:用水分活度、pH、化学物质及包装控制 下一篇:肉品加工的基本原理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