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谷雨时节蔬菜主要病害防治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4:0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34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

霉霜病防治

此病从幼苗到收获各阶段均可发生,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为害叶片,由基部向上部叶发展。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

防治方法

1、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按照400-600倍液HILOT凯霜稀释喷雾,5-7天用药一次;病情较重时,按100-300倍喷施HILOT凯霜,3天用药一次,具体施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2、施药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段,适宜温度20℃-30℃

物理防治:

1. 选用抗病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适当稀植,采用高畦栽培: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雨天注意防漏,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滴灌技术可较好地控制病害。

3.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带至棚、室外妥善处理。

4.有条件优先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保护地栽培注意增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无病壮苗,增施有机底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落叶。

白粉病

1、早期防

白粉病菌落在叶片上即可发芽侵入, 1 天叶片表面就可长出菌丝体,5天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的病斑,7 天病斑老熟并产生分生抱子飞散传播。此时病菌繁殖数量快, 病害流行也快。所以,在病害发生初期进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2、午前防

白粉病菌分饱子产生温度为15-30 ℃ ,相对湿度要求80%以上, 在气温升高, 湿度适宜并有微风时,分生孢子大量产生并飞散。所以,防治时喷药最好掌握在抱子未被吹散的上午, 同时也能兼治后期的侵入。
3、喷周到

白粉病菌落在叶片上, 分生孢子先端萌发井产生芽管,从叶表处侵入, 但叶组织内的只有吸收营一养的吸器, 而大量的菌丝体则附在叶表面, 并由此产生繁殖体扩大危害。所以,喷药时要把药液尽量地直接喷到病斑的白粉丛生处, 以取得最佳效果。
4、大水量

白粉病菌孢子在较高湿度下发芽侵入良好, 相对湿度要求90%-95%,但在无水低湿度下也能很好地发芽侵人。因分生抱子本身含水量高, 在遇水或相对湿度高达10% 时, 极易吸水破裂死亡。病斑被水浸湿后, 其上病菌分生饱子也就停止生长。所以,可使用低浓度、大水量, 将叶面全都喷湿, 借助于药效、水劲, 使分生抱子破裂死亡, 会达到显著效果。
5、推荐药剂

三唑类 杀菌剂 是防治白粉病不错的类药剂,如氟硅唑、戊唑醇、腈菌唑等。氟硅唑因为含有硅而更具优势,硅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使作物的细胞壁增厚抵制病菌侵入,并可诱导作物产生抗病性。另外,甲氧基苯烯酸酯类作为较新的杀菌剂,因为与其他作用机制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也被广泛用于防治白粉病,如醚菌酯、嘧菌酯等。

蔬菜疫病

疫病是由疫霉属真菌侵染引起,可危害植物叶片、茎(蔓)、果和根,引起植物花、果、叶部组织的快速坏死和腐烂,是春种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植物幼苗期发病,常造成幼苗萎蔫倒伏;成株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嫩梢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潮湿时软腐;茎部受害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缢缩、软腐,最终植株萎蔫或从病部折断;果实受害,青果一侧出现暗绿色油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暗褐色到棕褐色,病果硬而不腐,潮湿时边缘生有白色霉层,湿度更大时果软腐,长有稀疏白霉。
主要防范措施: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

疫霉属真菌寄生专一性较强,蔬菜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
二、是、高畦栽培,严防田间积水;加强田管,多施 有机肥 和磷、钾肥;合理密植,加强轮作。地势低洼,积水漫灌,连作地块,土壤瘠薄,偏施氮肥常导致疫病暴发流行。
三是、药剂防治:
(1)种子下地前,可用甲霜灵、普力克等药剂浸种、拌种。
(2)蔬菜小苗定植前,用噻菌铜、甲霜灵锰锌等喷施苗床,定植缓苗后每隔7-10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
(3)田间初始出现发病中心病株(发病初期)时要立即拔除销毁,并用噻菌铜、甲霜灵锰锌、恶霜灵、腐霉利等等药剂对植株下部叶片、茎蔓及茎基部喷雾并同时灌根,每隔7-10天一次,连续灌根2-3次,注意多种药剂要轮换使用。

瓜类蔓枯病

一、病原与发病症状

蔓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由子囊菌亚门侵染而致病,不但为害茎蔓,也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被害时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大块病斑,有的病斑自叶缘向内发展呈“V”字形或半圆形、淡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呈龟裂,干枯后呈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茎被害时,靠近节部呈现油渍状病斑,椭圆形或棱形,灰白色,稍凹陷,有时溢出琥珀色树脂样胶状物。干燥时病部干缩纵裂,表面散生大量小黑点;潮湿时病斑扩散较快,绕茎一圈使上半部植株萎蔫枯死,病部腐烂。果实多在幼瓜期花器感染,果肉淡褐色软化,呈心腐症。

二、传播途径

种子带菌和土壤病残体带菌都是初级侵染源,风雨和灌溉流水为该病传播媒介。病菌通过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种子带菌可直接感染子叶。土壤水分多,茎部经常接触水,田间相对湿度大,都容易引起发病。瓜类重茬地,种植过密,偏施氮肥过多,田间通风透气不良,或 肥料 不足,长势衰弱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该病主要为害黄瓜,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中棚南瓜在我县的种植,技术人员下乡调查走访,也有蔓枯病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

目前生产中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1、不要瓜类连作,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保护地注意通风降湿增强植株抗性。

2、选用抗病品种,并用55℃温水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洗净后播种。

3、应从无病株采种,及时清除病株,深埋或烧毁。

4、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 800~1200倍液,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

叶霉病

叶霉病主要在保护地条件下发生,一般只为害番茄,是 大棚 番茄的重要病害。
蔬菜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微黄或褪绿斑,叶背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较厚的绒毛状霉层,条件适合时,叶正面也长出霉层。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蔓延,至整株发病。
叶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枝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组织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次年传播病害。高湿是该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气温在20~26℃,相对湿度在95%左右,病害易流行,通风不良为害更甚。病菌靠气流、灌溉水传播,重复为害。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加强通风排湿,摘去下部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这是防治叶霉病的关键措施。
(3)药剂防治:移栽前棚内消毒,燃放硫磺烟剂。发病初期使用百菌清、腐霉利、异菌脲烟剂。晴天时可喷洒速克灵、扑海因、加瑞农等。

叶斑病

主要由真菌门中半知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中的部分真菌危害所致。

防治方法:

加强养护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选用无病植株栽培;

合理施肥与轮作,种植密度要适宜,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注意浇水方式,避免喷灌;

盆土要及时更新或消毒。

消灭初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病死植株并集中烧毁。

休眠期喷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药剂防治

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代森锌、福星乳油、世高水分散粒剂、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乐比耕可湿性粉剂。

分享
1
上一篇:谷雨来临 畜牧农事“忙五抓” 下一篇:果树幼苗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