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如何栽培白灵菇?白灵菇人工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3:4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83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5分钟

我国野生 白灵菇 仅产于新疆木垒、青河、托里、塔城、阿勒泰等地区且产量逐年下降。早在1997年就已经开始人工栽培白灵菇,目前白灵菇 栽培技术 已经非常成熟,下面把白灵菇的栽培技术分享给大家!

1、主栽品种选择

目前白灵菇的主栽品种是中农1号和ACCC50869(606),这两个品种特性不同栽培管理的技术方法有不同。

中农1号:

菇质软

菌丝耐高温能力:34~35℃超过5天或超过35℃菌袋内会形成高温抑制线。

出菇周期:从接种栽培袋到出菇110天左右。

畸形率:一般在5%~10%。

出菇温度:10~18℃。

出菇湿度:85%~95%。

氧气量:氧气需求量高需要加大通风。

ACCC50869

菇质硬

菌丝耐高温能力:33~34℃超过4天或超过35℃菌袋内会形成高温抑制线。

出菇周期:从接种栽培袋到出菇120天左右。

畸形率:一般在5%~15%

出菇温度:8~12℃。

出菇湿度:80%~90%。

氧气量:一般常规通风管理即可。

2、栽培场地

栽培场地要求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以及远离禽畜养殖场、垃圾场或焚化场、化工厂、纸厂等污染源。生产用水可用自来水、泉水、湖水、井水、山水等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的水源。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生产场地环境维护如清理废弃菌棒、污染菌棒、菇品下脚料等。

3、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是低温型食用菌因此华北地区一般在8月中旬接种栽培袋,10月上旬长满菌袋、11月上旬搔菌、12月上旬出菇、元旦前采收,如果管理得当翌年2月出第二潮子实体。华东长江流域以南省区宜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接种。

4、栽培原料与配方

白灵菇栽培通常以 棉籽壳 为主料,近年 棉籽壳价格 上升,因此可使用玉米芯、棉柴、 花生壳 均可替代棉籽壳且产量不受影响。麦麸、玉米粉、石灰等均为生产中辅料,所有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建议使用配方为:

配方一:棉籽壳62%、木屑20%、麦麸12%、玉米粉5%、石灰粉1%。

配方二:棉籽壳80%、麦麸15%、玉米粉4%、石灰粉1%。

配方三:木屑60%、玉米芯20%、麦麸16%、玉米粉3%、石灰1%。

配方四:棉籽壳40%、棉柴或花生壳40%、麸皮15%、玉米粉2%、石灰2%、石膏1%。

5、拌料、装袋及灭菌

根据当地原料情况选择上述配方之一配料加水充分拌匀,料(风干料)与水比为1:1.2~1.3。拌料后采用塑料袋(规格为17厘米×38厘米)装料,每袋装原料650克(干重)。装袋后及时检查菌袋即使是非常细小的破口也会导致污染,有些小漏洞肉眼不易觉察要及时用胶带封死。

装料要均匀、一致不可松紧不一,松处易使菌丝断裂而紧处则通透性不好,易导致发菌不均匀导致出菇不整齐不易统一管理。利用装袋机装袋的另一优势是工效较高并且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便尽快进入灭菌工序,防止培养料酸败、耽误生产、造成浪费。

装袋后尽快灭菌。灭菌是食用菌生产中非常关键,随着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灭菌操作最好专业化集中灭菌,根据生产基地的大小适当配置不同规模的专业装袋、灭菌生产线。灭菌生产线所需要设备有:拌料机、装袋机、蒸汽锅炉、灭菌容器以及铲车、叉车、工具车等。这种灭菌方式不仅保证灭菌效果,而且节约劳动力和能源、克服分散灭菌设备简陋或技术不到位等问题。

6、接种

菌棒灭菌后冷却到30℃以下后尽快接种。采用接种箱或接种帐根据接种规模的大小进行接种。基础条件好的生产基地可采用净化接种室接种并配备合适的接种机。栽培种可采用枝条种、麦粒种、棉籽壳种或液体种。

7、发菌和后熟期管理

发菌过程中菌袋摆放高度4~6层、最适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保持通风并每隔10~15天进行翻堆检查。8月中旬到9月中旬气温较高要注意控制菇棚内温度,尽量不要超过33℃防止烧菌。白灵菇的发菌期大约为40天左右即10月上旬长满菌袋。

白灵菇菌丝刚长满时菌袋松软、菌丝稀疏不能立即出菇,必须继续培养40~50天达到菌袋坚实、菌丝浓白才能搔菌诱导出菇,这个过程一般被菌农称为菌丝后熟。

8、出菇管理

经过后熟期的菌袋可采取直接码放、砌泥墙出菇或覆土出菇的方式,而工厂化生产一般采取室内层架式立体栽培。

出菇管理可分4个不同时期:

第一:原基发生期。主要工作是通过搔菌,以及温、湿度管理促进原基发生。搔菌后18~20℃恒温培养3~5天后使菌丝恢复生长再进行催蕾处理。催蕾诱导方法有两种:①在0~13℃的范围内保持昼夜温差10℃以上处理10~15天;②0℃处理7天。不经过低温或变温处理的菌袋一般不出菇或出菇甚少。

第二:子实体发育期。主要工作是疏蕾并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幼菇正常生长。疏蕾方法:当菇蕾长至黄豆大时应将袋口全部打开,让出菇面充分与空气接触保留其形状及长势正常的菇蕾并削去其余菇蕾。

疏蕾后菇棚保持12~15℃最为理想,超过20℃菇蕾生长虽快但影响菇质;低于10℃生长缓慢,3℃以下时菇蕾停止发育。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白灵菇生长期一般不在菇体上直接喷水因此可在空间喷雾状水或在地上泼水增湿。菇棚内保持空气新鲜、光照强度控制在300~600 lx,这样菇体肥厚、菌柄短、色泽白;否则菌柄长、形态变异。

第三:子实体成熟期。菇房温度控制在8~1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且不宜过湿;加强通风换气、保持散射光照使其菇体肥厚、色泽洁白。

第四:子实体采收期。成熟白灵菇菌盖平展、表面有光泽、中间平肿或下凹、菌褶清晰舒展。过熟时菌盖边缘上翘。白灵菇的菌盖仍旧保持内卷应及时采收避免错过最佳采收期。

第五:采收后管理。采收后要及时清理料面并进行养菌管理,为第二潮菇做准备。温度12~18℃、湿度60%左右,1个月后可进行催蕾和出菇管理。

白灵菇市场价位高、经济效益高,相对的所要求的技术、设备也比较高。因此白灵菇栽培技术适合公司或农村合作社进行栽培!

分享
1
上一篇:造成苗木枝叶枯萎的原因有哪些? 下一篇:月季花捻枝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