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辣木怎么种植?辣木规范化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3:2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94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8分钟

辣木别名鼓槌树,近年来辣木的经济价值和保健价值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可以用作保健蔬菜,还可以用作 饲料添加剂 、单宁提取原料等,而且拉米的种子对医药和日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云南产的辣木与印度的相比蛋白质含量、维生素A、维生素B3都要高出许多,但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微量元素略低于印度产辣木。我国云南、海南、两广地区是辣木的地道产区,这些产区产出的辣木品质最好。为了规范辣木栽培过程中的种苗繁育、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工作,现将辣木规范化栽培技术分享如下。

1栽培品种

据卫生部2024年底56号令《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现批准蛋白核 小球藻 、乌药叶、 辣木叶 为新资源食品。其中本研究中的辣木品种引种于云南农业大学的纤细型多油品种PKM-1,属于《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辣木品种。

2种苗繁育基地选择与准备

辣木是一种喜光照、喜温热、怕寒冷的热带作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5℃,其对土壤和降雨量的要求不严格,在年降雨量为250~3000mm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pH为6.0~8.0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土或粘土中生长良好。本研究中的辣木种苗繁育基地和试验基地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验基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3.2~23.9℃,日平均气温≥15℃的活动积温7500~8500℃,最冷月平均气温16.9~18.0℃,年平均降水量1430.2mm,多集中于夏季。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砖红壤,土层深厚,土壤平均pH4.68,有机质11.25g/kg,全氮0.56g/kg,速效磷24.97mg/kg,速效钾34.54mg/kg。选择一块地势平坦的、排水良好的地带,并用砖头砌成一个长6~8m,宽1~1.2m,高0.35~0.4m的育苗床,然后将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椰糠和细沙按照体积比1∶1∶1比例均匀混合以后均匀撒布于苗床,即为辣木种苗繁育苗床。该苗床亦可用于辣木组培苗的炼苗培养。

3种植基地的选择与整地

在播种前首先需要对种植基地进行翻耕、晾晒、施肥和平整,一般于种植前的20~30d,对种植基地进行翻耕,推荐翻耕深度为30~35cm。翻耕后晾晒1~2d以杀灭致病菌及虫卵。进而将腐熟的农家肥及复合肥均匀混撒后即可进行土地平整,其中农家肥的推荐用量为1200~1500kg/hm2,复合肥(N∶P2O5∶K2O=15∶15∶15的具体含量)的推荐用量为45~50kg/hm2。

4种苗繁育

播种前首先浇水湿透育苗畦面,然后将 辣木种子 用0.5%~1.0%的多菌灵浸种6~12h后即可播种,其推荐播种量为35~50g/m2,播种量应依据种子大小、含水量、纯度做出适当调整。然后将辣木种子均匀撒播于育苗床上并用体积比为1∶1∶1的农家肥、椰糠和细沙的复合基质覆盖种子,并保证其覆盖种子5~7cm,基质覆盖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种子发育率和发芽势的降低。

5种苗移栽

辣木一般在全年均可移栽,但由于受海南干热性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在海南多选择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及10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辣木的移栽。在辣木移栽中要遵循“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的移栽原则,即行要栽直、根要栽稳、棵要栽正;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弯根苗,栽紧根苗不栽吊根苗(地面压紧不要悬空)。遇到离脚苗要深栽。

6移栽密度

依据辣木的采收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叶用型、种子型,其中叶用型适宜密植,推荐株行距为(0.3~0.4)m×0.6m,在实际应用中亦有按照0.4m×0.8m的宽窄行栽培方式,该方式亩种植辣木2400~2700株;种子型一般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推荐株行距为0.6m×1.2m,该方式种植辣木800~1000株。兼用型辣木的种植密度则介于二者之间,其株行距多为(0.4~0.6)m×0.8m,该方式每667m2下种植辣木1500~2000株。

7移栽后的田间管理

移栽后的0~10d中要注意搭建遮阳网以防止中午的阳光暴晒。在移栽后的15~20d后要注意发现缺苗及死苗现象并及时补苗,以保证单位面积苗数。此外在移栽成活后,要经常检查土壤湿度以保持畦面土壤湿润。

8水分管理

辣木是一种速生、耐干旱和耐贫瘠的新资源植物,其对土壤和降雨量的要求不严格。在年降雨量为250~3000mm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可生长。在幼苗期和生长期要适当的控制其浇水量,防治因浇水过度而导致的根系腐烂。在夏季多雨的季节要合理建设防水沟,防治水分在辣木种植田过度的积聚。

9中耕除草

在辣木移栽成活后的30~40d即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时宜采取“由远至近,远处宜深,近处宜浅”的原则,中耕除草后还应在植株根际适宜培土以促进根系的生长。第一次中耕除草后一般按照40~50d/次的频率进行中耕除草,在雨水及杂草生长旺盛的月费,可以适当增加中耕除草的频率与次数。

10施肥

当辣木幼苗移栽后长出2片新叶时即可进行第一次追肥,追肥可以选择腐熟的农家肥或水溶性复合肥,当以水溶性复合肥为追肥时追肥量以12~15kg/667m2为宜,切忌避免因浓度过大或施肥过量造成的烧苗,施肥后随即盖土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当辣木进入孕花期或座果期,可以追施国光牌或优马牌促花保果肥以500~800倍的倍率进行叶面喷施,施肥用量为350~500mL/667m2为宜,以促进辣木花芽分化与座果,减少果荚脱落和果实膨大提高产量。

11树形管理

修枝整形是辣木矮化及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不同刈割高度对辣木产量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高度为30cm时能显著提高辣木的生物产量和其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对比修枝整形对辣木产量的影响发现,当控制修枝高度为30~40cm时树形呈现纺锤性时,其不仅可提高辣木的产量,还能增强对台风或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12病虫害防治

对辣木的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尽量避免或减少农药使用。在必须使用农药时要坚持使用低毒、广谱、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制剂和化学农药。

在辣木栽培中主要病害有 炭疽病 、溃疡病、白粉病、青枯病、眼斑病、枝条溃疡病、黑皮病等多种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在幼苗期危害较严重的有炭疽病和枝条溃疡病等,其中炭疽病上部嫩叶先发病,病变部位呈现红褐色斑点或斑块,后期逐渐扩散至整株或整个育苗田;枝条溃疡病多呈现由上至下的蔓延趋势,其发病部分变褐直至茎秆逐渐腐烂,腐烂部分有黑褐色透明液体流出且伴有恶臭。该类病害一般发病于连续的高温阴雨天气,当遭遇上述病害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防止病害的传播:

(1)及时清除并烧毁病症防止病原扩散与传播;

(2)加强苗期田间管理避免连年重茬,并及时除草疏苗、增施有机肥及高磷高钾性复合肥增强植物抗性;

(3)用70%甲基托布津、阿维菌素、45%扑霉灵、72%方舟农用链霉素等广谱性抑菌剂或杀菌剂以600~1000倍浓度喷施。在生长期危害较严重的枝条溃疡病和烂根病,其中枝条溃疡病症状同幼苗期,烂根病多危害辣木的根部,其初生时多呈现浅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斑,在发病严重时其逐渐干缩直至全株死亡,经鉴定其多为线虫与细菌性引发的复合型病害,在发病严重的种植田可以使2%阿维菌素乳油与叶枯唑以500~800倍浓度进行根部灌施。在果期影响较严重的果荚溃疡病,其果荚部位呈现与枝条溃疡病类似的病变特征,其发病部位先呈现变褐后逐渐腐烂并伴随有恶臭的黑褐色透明液体流出。

在辣木栽培中根结线虫、豆长管蚜、甘蓝蚜、白蚁、红蜘蛛、潜叶蝇、斜纹夜蛾、小菜蛾、钻心虫、二疣犀甲等害虫均可危害辣木的生长,其中根结线虫、白蚁、钻心虫、二疣犀甲主要危害辣木的根、茎部分,其不仅可造成根、茎损伤直至折断,而且常与细菌或真菌复发引发复发性病害。其主要防治性措施:(1)合理轮作并适时深耕、晾晒土壤,减少病虫害个体及虫卵数量;(2)拒绝使用非腐熟的农家肥减少病原体的来源;(3)使用脱毒组培苗并及时拔除、烧坏病株,杜绝种源带毒及病毒的交叉感染;(4)在虫害严重的年份可以使用除虫菊素、苦楝碱、苦参碱、鱼藤酮等进行灌根处理。

13采收、干燥、包装、运输及储藏

叶用辣木一般全年均可采收,海南由于受种子收集及台风、雨水的影响,多选择于种子采收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采收。采收方式分为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人工采收时应逐渐由嫩叶沿短枝或长枝方向进行逆向采收,对于幼树或新建辣木林应注意树形的培养;对于大面积的辣木种植园则推荐机械采收,对比往复切割式采叶机、螺旋滚动式采叶机和水平旋转钩刀式采叶机的采叶效果发现,往复切割式采叶机的采摘效果最好,其可以每小时采集辣木叶片50~70kg。

叶用辣木采集园推荐分期、分批、分层进行叶片采集,可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及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多次分批采集。

以上是辣木规范化栽培技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农技知识请关注惠农学堂!

2024年开春种苗采购节优质供应商火热招募中, 点此报名吧!

分享
1
上一篇:怎样养好蓬莱松?蓬莱松养护技巧 下一篇:猕猴桃种植课堂:猕猴桃倒春寒的综合防治措施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