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沂蒙山区丹参根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3:2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0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目前,临沂市丹参的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但是丹参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根腐病症状,并且发病田块在逐年增多,对其产量、品质影响极大,丹参田间病株率达20%~50%,如果不及时地采取措施,会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1.生物学特性

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根赤红色,其木质部导管束则为灰黄色或黄白色,并呈放射状排列。主要的药用价值为根部,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2.生长特性

气候要温暖湿润,且有充足的阳光。其本身比较耐寒,湿度要适宜,怕干旱与积水。在土层深厚肥沃中性、微碱、微酸性的壤土和砂壤土均可栽培。沂蒙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丹参种植。

3.危害症状

丹参根腐病是木贼镰刀菌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主要对丹参的根部进行危害。该病害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最开始危害须根、支根,导致其变褐腐烂,然后逐渐蔓延到主根,直至整个根部出现腐烂,这时根部的外皮呈黑色。随根部的继续腐烂,会导致地上的茎叶逐渐枯萎,最终全株枯死。此病多发生在5~11月份。

4.病原

病原为木贼镰刀菌(Fasarinm equiset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真菌。

5.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种根上越冬,成为丹参根腐病的初次侵染来源。第2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始见, 一直延续到11月,7~8月是发病盛期,9月以后逐渐减少。病菌主要是从根毛和根部的伤口侵入根系,也可直接侵入。潜伏期一般为10~15d。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5~15年。本病在日平均气温16℃~17℃时开始发生, 最适温度27℃~29℃,在雨水多,土壤湿度大,不利于植株生长的条件下,病害蔓延迅速。尤其是久旱突雨常突发。蛴螬等地下害虫和线虫的危害会给根茎造成伤口,利于病原菌侵入,因此,地下害虫及线虫危害重的地块发病也重。

6.防治方法

不同茬口、品种、气候、田间管理等均可影响丹参根腐病发生, 因此丹参根腐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注意选择繁殖材料。近年来人工栽培丹参,主要选择用种子育苗移栽进行丹参生产, 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无性繁殖老种根带病的问题, 这是防治丹参根腐病的基础。

(2)栽培前进行种苗消毒处理。每亩用1 kg 70%敌可松 可湿性粉剂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细土3kg,于下种时撒入穴内,有一定防治效果;插穗和芦头消毒, 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插穗和芦头3~5min,晾干后下种;栽种前浸种根。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蘸根处理10min晾干后栽种。

(3)严格选择种植地块。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田块种植, 确保滤水性好并透气; 地势最好有10°~15°的坡度, 如地势平坦, 采用高畦深沟栽培, 防止积水, 须挖较深并密布的渗水沟。

(4)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多施 有机肥 ,增施磷肥、钾肥,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湿度较大时,及时中耕松土,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度,可有效预防和减轻丹参根腐病的发生。同时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处理病穴。

(5)实行轮作倒茬。合理轮作,可抑制土壤菌的积累,因土壤带菌,丹参连作发病早,病情重,蔓延迅速。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特别是与葱蒜类 蔬菜 轮作效果更好,以减少病原基数,降低发病率。

(6)化学防治。生长期施药,在丹参发病初期用 杀菌剂 在病株根周浇灌, 可控制病害蔓延, 常用的 农药 有50%灭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可松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或96%硫酸铜1000倍液, 或3%农抗120水剂100~150倍液, 每隔10~15d防治1次,连续3~4次。

以上就是沂蒙山区丹参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种植了丹参的药农朋友们可以多多学习这篇文章。

分享
1
上一篇:毒死蜱使用方法汇总(建议收藏!) 下一篇:浅析砂糖橘​花蕾期及花期的管理措施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