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浅谈核桃改良型芽接技术的成活率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3:13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27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6分钟

旺苍县有着悠久的核桃栽培历史,栽培面积初具规模,核桃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和难关,下文以以本地1a生实生 核桃苗 砧木 ,‘旺核2号’核桃优良品种当年生枝条为穗条进行嫁接试验,研究改良型芽接技术的成活率,以及绑扎方式、割砧方式、嫁接时间和穗条选择等对嫁接成活的影响。

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四川省旺苍县大德乡核桃良种基地,该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5 ℃,年最高气温38.0 ℃,最低气温为-5.2 ℃,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55h,雨量充沛,年降水量920.9mm,无霜期较长。

2 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穗条为经四川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认定的‘旺核2号’核桃优良品种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采自旺苍县国营 苗圃 采穗圃中树体健壮、枝条发育良好、无病虫害、树冠外围中上部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砧木为本地1a生实生核桃苗。

2.2方法

2024年5月中下旬,采用传统芽接方法和对芽接技术进行改良的方式,选择长势一致的当年生新稍每组嫁接100枝,每枝新稍嫁接1个芽,每个处理重复3次,嫁接后做好抹芽及肥水管理,于嫁接60d后调查成活率。

2.2.1传统芽接方法

嫁接时,要求砧木为当年生新梢,砧木创口面与方块芽片大小相同。先用嫁接刀在接穗上纵横切割,深达木质部,取下长2cm~4cm、宽1cm~2cm的方形芽片,四周切口整齐无毛茬;然后在砧木光滑一侧切一个与芽片大小相同的方形切口并取下砧木皮层,将方形芽片快速镶嵌入砧木创口处,最后用塑料编织带绑扎,露出芽眼。

2.2.2改良取芽方式

以传统芽接方法做基础对照,改良芽接用嫁接刀在接芽两侧沿叶柄外缘各纵切1刀,从接穗上取下按叶柄宽度、长2cm~4cm的方形芽片,切断韧皮部直达木质部表面即可,减掉叶柄只保留0.5cm的叶柄基部。

2.2.3改良绑扎方式

以传统芽接方法做基础对照,尽量保持上部或一侧紧密结合,改良芽接也可四侧不靠。试验组用2cm宽、0.008mm厚的塑料薄膜条绑扎,先绑芽片中部,以利固定在砧木上,包扎住所有创口面,但留出放水口和芽眼不包。其他芽接步骤不变,试验组分别为保持上部或一侧紧密结合以及四侧不靠两种。

2.2.4改良割砧方式

以传统芽接方法做基础对照,改良芽接切割砧木方形皮层时,与芽片等大或略大,保证砧木创口面必须大于芽片,下缘横切一刀时不切断,在下切口一侧留2mm~3mm宽砧木皮继续往下撕2cm~3cm,作为放水口。

2.2.5嫁接时期

于当年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和7月15日,共6天进行嫁接。将嫁接苗的成活率作为嫁接期的判断依据。

2.2.6穗条等级

以芽的饱满程度和穗条的直径作为等级划分标准。Ⅰ级穗条:芽饱满,穗条直径≥0.8cm;Ⅱ级穗条:芽饱满,穗条直径0.5cm~0.8cm;Ⅲ级穗条:芽较为饱满,穗条直径≤0.5cm。对各穗条采用改良芽接法,统计嫁接苗的成活率。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Sigmaplot12.5进行图表绘制。

3 结果与分析

3.1改良取芽方式的芽接成活率

由图1可知,传统芽接技术取下长2cm~4cm、宽1cm~2cm的方形芽片,与试验组按叶柄宽度取芽片的方式相比较,嫁接成活率略低,但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种取芽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

图1 不同取芽方式的芽接效果比较

3.2改良绑扎方法的芽接成活率

由图2可知,与编织带绑扎的效果相比,薄膜绑扎平均成活率大大提高,达85.2%,差异性显著(P<0.05);在镶嵌芽片时,靠紧一侧或四侧不靠对芽接效果的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

图2 不同绑扎方法的芽接效果比较

3.3改良割砧方式下芽接的芽接成活率

由图3可知,传统芽接技术割砧方形创口面,成活率为76.2%,试验组芽接在方形创口面下留放水口,成活率为80.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割砧方式下的成活率之间差异性显著(P<0.05),选择留放水口能够显著提高芽接成活率。

3.4改良芽接技术嫁接时间的芽接成活率

由图4可知,改良芽接结束的成活率先呈上升趋势(从5月25日至6月15日逐渐上升,6月25日略有下降),再下降的趋势(从6月25日到7月15日下降),最佳嫁接时间为6月15日至6月25日之间,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5.3%和84.7%,在6月5日的嫁接成活率超过了80%。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月15日和6月25日之间的嫁接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但两个时期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时间嫁接成活率差异均为显著(P<0.05)。

3.5不同等级穗条改良芽接技术的芽接成活率

由图5可知,采用Ⅰ级穗条芽接成活率为89.2%,采用Ⅱ级穗条的芽接成活率为78.6%,采用Ⅲ级穗条的芽接成活率为62.4%。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等级穗条之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采用Ⅰ级穗条芽接成活率最好。

4 讨论

传统芽接取芽方式与按叶柄宽度取芽虽嫁接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按叶柄宽度取芽在操作时有具体参照物,切取芽片形状较为标准整齐,有利于提高操作速度和规范化实践推广。在核桃嫁接时,操作时长也是影响嫁接效果的因素之一。核 桃枝 条和芽内较高含量的单宁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会产生抑制作用,而创口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与单宁物质的氧化形成黑褐色隔离层成正比,因此按叶柄宽度取芽可一定程度上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氧化,提高成活率。

核桃较易发生伤流,核桃伤流与嫁接成活和修剪效果关系密切。在嫁接时接口处有伤流液,会阻碍砧木和接穗双方的物质交换,抑制接口处细胞的生理活性,降低嫁接成活率。核桃枝接时,采用锯口或提前截断砧木处理伤流的方式较多,而核桃芽接时考虑伤流因素较少。核桃树春季展叶后,蒸腾作用增强,虽是新梢,但也极易引起伤流。试验组在割砧时留放水口,可减轻或防止伤流积累,防止穗芽浸泡坏死,嫁接效果显著提高,表明在核桃芽接时采取措施控制伤流,是影响核桃芽接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核桃芽接时,芽片直接与形成层细胞接触,绑扎过紧易压坏砧穗的薄壁细胞,过松砧穗间隙较大会延长愈伤组织结合时间,二者均降低成活率,因此绑扎时须注意松紧适度。编织带因韧性不高、宽度不够、厚度较大,在核桃嫁接操作时松紧程度不好掌握,且后期雨水易从编织带缝隙处渗入,影响愈伤组织生长而降低成活率;而使用薄膜弹性大、密封严,绑扎时松紧可控易调,不受雨水影响且后期管护无需松绑除膜,有效提高嫁接成活率且能节约后期管护成本,较易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

嫁接时期的选择对于提高成活率也有显著的帮助,嫁接过早,温度太低,不容易成活;嫁接过晚,砧木已经生长,嫁接苗不容易成活。合适的嫁接时期有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选择芽饱满、枝粗状的穗条,体内丰富的营养是嫁接后形成愈伤组织时期为复合体提供充足营养的保证,在穗条丰富的程度下,利用大苗粗苗的芽进行嫁接成活率显著较高。

以上就是核桃改良芽接技术成活率研究的全部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农业技术知识,欢迎关注

分享
1
上一篇:枸杞怎么种植?枸杞的全程栽培技术详解 下一篇:农村土鸡养殖场选择、疾病预防、土鸡蛋保护要点讲解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