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春大白菜怎么栽培?南方春大白菜栽培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3:0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41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春大白菜是南方很多人栽培的蔬菜,一般在早春或春末播种育苗4—6月上市。春大白菜的栽培技术跟其它蔬菜不一样,是比较特殊的。那么春大白菜怎么栽培?南方春大白菜栽培方法介绍。

1.选择品种

应选用冬性强、早熟、耐热抗病、高产、优质的春季专用品种,如阳春、强势、春大将、春晓。

2.培育壮苗

(1) 选择播期①塑料 大棚 栽培播种期为2月上旬,用加温温室育苗。②露地小拱棚定植或小拱棚内覆膜直播播种期为2月中下旬。③露地地膜覆盖直播或露地育苗栽培播种期为3 月中下旬至4 月上旬,天气暖和可适当提前,遇到倒春寒天气可适当晚播。

(2) 配制营养钵(块、盘) 要采用营养钵、营养块或穴盘育苗,有的还需进行假植。先配制营养土,选用60%园田土,加入过筛腐熟的25%细猪粪、15%的人粪干,每立方米培养土中再加入充分腐熟鸡粪30~50千克、三元 复合肥 1千克,充分混匀,选用直径7~8厘米的塑料营养钵,先装钵高1/3, 稍压实, 撑圆钵底,然后稍装满,压实,至倾斜时不散土为宜。

(3) 播种播种时,每钵中心扎0.5~1厘米深空穴,每穴选播3~4粒种子,盖土0.5~1厘米厚,盖种土可用百菌清或多菌灵消毒。

(4) 苗期管理播种后出

苗前可用50% 辛硫磷乳油1 200~1 500 倍液喷洒床面,防止虫害。在3~4叶期每穴留2 株,5~6 叶期留1 株间苗,夜间注意保温,通常夜温不得低于10 ℃,以防幼苗过早通过春化提前抽薹。生长前期以保温为主,生长后期根据温度变化应注意通风散湿,防止温度过高造成幼苗徒长。移栽前根据苗情适时通风炼苗。

3.大田定植

(1) 整土作畦选择土壤疏松肥沃,向阳、高燥、爽水之地。采用深沟、高畦。一般畦宽1 米,畦高10~15 厘米,畦沟宽25~30 厘米,每畦种2行。

(2) 大田施肥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 施 有机肥 3 000千克或复合肥50千克左右作基肥。配合有机肥的施用,还可施用少量氯化钾、过磷酸钙。结合整地撒施或按确定株行距开穴施基肥,还可用人畜粪渣淋穴,日晒稍干后锄松,然后定植。

(3) 定植①定植时期:定植期应视其生长环境的气温和5厘米地温确定,当两者分别稳定通过10 ℃和12 ℃,方可安全定植,定植时适宜苗龄为25天左右,适宜生理苗龄为4~5片真叶。②定植规格一般株行距(35~40) 厘米×50 厘米,每亩栽3 500~4 500 株。

③定植方法:定植时,选择无风的下午进行,先在畦中覆盖地膜,四周压实,按照株距扎孔定植,要带土坨定植,以利缓苗。定植后立即浇水。直播的还要早间苗、早定苗。

4.栽培管理

(1) 保温大棚栽培的,应注意棚膜昼揭夜盖,早春晚上保温,天晴时通风降湿。

(2) 去裙膜进入4 月中下旬可去掉裙膜,只留顶膜。

(3) 追施苗肥应尽早进行,缓苗后追肥,每亩穴施尿素10~15千克。

(4) 保湿苗期覆膜后一般不浇水、不中耕,结球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土表不见白不浇水,浇水以沟灌为宜,不能漫灌或大水冲灌,以减少软腐病发生。

(5) 结合浇水追施包心肥莲座初期结合浇水重施包心肥,每亩追施磷酸二铵30 千克、尿素20~25千克、硫酸10千克,此期还可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2~3次。结球中后期不必追肥。

(6) 掌握春大白菜浇水追肥原则注意加强排水,雨后施肥防病相结合,不宜蹲苗,要肥水猛攻,一促到底,促进营养生长,抑制植株抽薹,使莲座叶和叶球的生长速度超过花薹的生长速度,在花薹未伸出前长成紧实的叶球。

5.采收

春大白菜一般定植后50天(直播60天) 左右成熟,此时一定要及时采收,以防后期高温多雨,造成裂球、腐烂或抽薹,降低食用和商品价值。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采收、适当早收。

春大白菜除育苗移栽外,还可采用直播。在施足底肥,精细整地,平畦或高畦基础上。可采用条播、穴播或条穴播方式。条播,是按行距开2~3 厘米深的浅沟,浇透水,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后用细土覆盖。穴播,是在行内按株距挖深2~3厘米的穴,点水,播2~3粒种子后覆细土。条穴播,是在行内按株距开4~5厘米长的浅沟,点水,而后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播种后覆盖地膜,2 片真叶显露,及时破膜露苗。破膜应扎小洞,以能掏出苗为宜,地膜破口处用土压牢。在2 片和5 片真叶时分别间苗一次。其他管理同育苗移栽。

春大白菜的栽培方法就介绍都这里了,看了以上的介绍,是不是对栽培春大白菜很有信心了吧。春大白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它的上市时间可以克服春末夏初 蔬菜供应 淡季,因此是很具有栽培前景的蔬菜。

分享
1
上一篇:食用百合如何实现高产栽培?食用百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锦州岳华苹果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