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大棚越冬黄瓜定植后管理技术详解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3:0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314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8分钟

黄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品种,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通过 大棚 种植就可以一年四季吃到黄瓜,而大棚越冬 黄瓜价格 也相对较高,蔬菜种植户收益更大。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大棚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首先应掌握以下原则:前期促根壮秧;中期御寒保秧争瓜;后期促秧促瓜,延缓衰老。

1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缓苗前,一般 5~7 天内不通风,白天保持棚温 28~30℃,夜间 18~15℃,10 厘米地温应在 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当棚内夜间最低气温达不到 14℃时,要覆盖草苫,盖草苫的量要依外界天气变冷的生活方式,逐渐增加,此时草苫应早揭晚盖,尽量增加苗子见光时间。若定植后 1~2 天内午间苗子有打蔫现象出现,应立即于棚上遮花荫,待苗子恢复后,再将草苫去掉。

2 缓苗后至始瓜期的管理

引期是指定植缓苗至根瓜采收这段时期。在管理上既要注重促根,保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形成强壮的营养体,又要控制植株不旺长,更不能徒长,且要求根瓜坐住,增强植株的适应性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2.1 温湿度的管理:在温湿度的管理上,要掌握比缓苗期间稍低,白天大棚内气温控制在 24~28℃,夜间 12~18℃,10 厘米地温保持在 15℃以上,空气湿度白天为 70%左右,夜间为 80%~90%。这一时期太阳光照仍然较强,大棚白天提温较快,因此,要加强通风降温、散湿。前期夜间温度高时,要敞着通风口,草苫子不要盖严,以保持适宜的夜温。此期草苫子要早揭晚盖,使植株充分见光,提高光合效能。在这一时期内,还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若天气发生突变,应提前将第 2 层草苫子上好。

2.2 中耕划锄:此阶段前期,植株根系还不发达,因此,应经常揭开大行地膜,进行中耕划锄原则是由近及远、由浅及深,使大行的沟及两侧垄上的土壤保持疏松,达到上干下湿、引根深入的目的。同时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促进根系的发育,以增强植株的吸收能力及抗寒性。但划锄时要注意不要伤根。

2.3 水肥管理:此阶段要掌握尽量少浇水,一般情况下只浇 1~2次水,这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具体情况来定。土质为砂土的可在缓苗后第 3~5 天顺小沟浇一次水,粘土地由于水分散失慢,缓苗后一般不需要立即浇水。当植株根瓜坐住后,采瓜前,根据土壤墒情,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浇水要选连续 3 天以上的晴天进行。浇水前先将地膜拉至垄顶,再顺大行两边下半垄处开沟施肥,一个 667平方米的棚需施入经过发酵的豆子 80 千克(每条沟约 0.5 千克),尿素 15 千克每条沟约 0.1 千克,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用桶顺沟浇水,每沟浇 4 桶水即可。水渗后,回土将沟填好。整棚施肥工作完毕后,立即顺大行浇水。浇水量以水能润到垄顶为宜,不可过大或过小。浇水的当天不通,夜间用 45%百菌清烟雾剂熏棚,预防霜霉病的发生,一个 667 平方米的棚需用药 200~250 克,分放在棚内 4~6 处,用香或卷烟等暗火点燃,闭棚,熏一夜,次日晨 8 时左右打开风口,将烟雾放出。浇水后的 2~3 天内,上午不通风,使棚温迅速提高,至下午 13~14 时放风排湿。以后要视土壤水分情况及时对行进行多次划锄,每次划锄后,傍晚时要将地膜盖严,直到根系伸展到大行沟内,不宜再划锄时为止。

2.4 植株调整:黄瓜植株缓苗后,很快就进入甩蔓期,因此要提前做好吊蔓的准备工作。一般先在大棚的后立柱 2.2 米高处及中柱、前柱的顶端,东西向各拉一根 8 号铁丝,并将其固定在柱子上,再根据共同瓜垄所在的位置,在每行垄的上方,南北拉一条 12 号铁丝,以备吊蔓用。吊蔓最好用尼龙绳。当植株甩蔓后,就立即进行这一工作。由于此时期植株的卷须已开始大量产生,为避免过多消耗养分,应及时掐掉。另外,黄瓜具有单性结实的特点,为节省养分,雄花也应及时掉。还要去掉根瓜下的侧蔓。对于根瓜以上的侧蔓,若用的是长春密刺,可在侧蔓见瓜后在瓜上留 2 片叶摘心,若用的是津春 3 号等其它瓜码较密的品种,只要有侧蔓就应全部打掉,不留侧蔓瓜。

3 深冬期的管理

此阶段应在御寒保苗的前提下,尽可能创较高的前期产量,并为整个生长期内创高产打下基础。

3.1 温度管理:大棚越冬黄瓜一般自始瓜期后,逐渐进入深冬季节的管理,此时应根据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大棚的温度,白天在弱光条件下 18~20℃,中光条件下 22~24℃,强光条件下 26~30℃;夜间温度 10~18℃,最低不低于 8℃。昼夜温差最好保持在 8℃以上。

大棚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技术

草苫子的揭盖应按适当晚揭早盖的原则。此时期夜间还要在草苫子上加盖一层塑料薄膜,起保温、防雨、防雪作用。若遇到雪天,应随时清扫积雪,以防压塌棚架。

雪后天晴时,棚上草苫子不能骤然全部拉开,要间隔拉,只有植株不发生萎蔫,才可全部拉开。若发现植株萎蔫,要将苫子再盖上,待植株恢复后再陆续揭开,直到正常为止。此阶段棚内温度虽然较低,但也要于中午进行短时通风,散湿、换气。为了保持棚内有较好的光照,要经常清扫棚膜上的碎草及尘土,一般每天揭苫子后进行一次清扫工作。

3.2 水肥管理:大棚越冬黄瓜在深冬季节,由于棚温低、光照弱,植株的生长量、水分的蒸发量与蒸腾量均小,所以需水量较少。一般至春节前只 2 次浇水追肥即可,第 1 次约在 1 月上旬,可随水冲施一次磷酸二铵,每 667 平方米的棚用 30 千克。第 2 次约在春节前,可随水冲施部分 有机肥 ,一般每 667 平方米施芝麻酱 100千克。此期浇水追肥一般只在小行间进行。

3.3 二氧化碳施肥:二氧化碳是黄瓜光合作用的原料,自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远远达不到黄瓜高产的要求,而冬季大棚中通风又较少,当日出后黄瓜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满足不了黄瓜进行光合作用的要求,使产量降低。故要获得高产高效,还必须实行二氧化碳施肥。

3.4 植株调整:此时期除进行吊蔓、打卷须、去雄花外,还应进行疏瓜,尤其是津春 3 号,由于瓜码密,深冬期间光照弱,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少,雌花不能全部成瓜,为了减少养分消耗,应根据当时的天气及植株营养状况,适当疏掉部分“多余”的幼瓜或雌花。疏瓜应于开花前进行,留下“瓜胎”发育饱满、顺直的雌花,去掉瘦弱、弯曲、畸形的雌花。

3.5 及时采瓜:外界温度低,光照弱,光合产物少,不宜留大瓜,宜采嫩瓜。采瓜的早晚不仅要看瓜的大小,而且要看植株的长势,植株长势强的可适当晚采几天,长势弱的要适当早采,以利发秧。

3.6 病虫害防治:此期由于天气寒冷不能长时间通风散湿,故而给霜霉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此,在管理上应坚持以防为主,并尽量采用粉尘剂或烟雾剂,减少喷雾防治,以免增加棚内湿度。要注意发现中心病株,及时用药防治。

4 深冬后期至拉秧期间的管理

天气逐渐变暖,管理上围绕“促根、攻瓜、防病”来进行。

4.1 温度管理:此期由于太阳高度角逐渐加大,棚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照时间也逐渐加长,故应抓紧春季大好时机,使棚内温度、湿度及土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达到黄瓜光合作用要求的最佳指标。

白天温度在下午 14 时前 30~32℃,14 时后气温要降低,18 时降 20℃左右,至次日日出前保持在 13~15℃。

4.2 湿度管理:此期的空气湿度白天控制在 75%~80%,夜间在85%~90%。一般上午在揭开苫子后,可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散湿,然后闭棚提温。

上午施入二氧化碳期间不通风,至午间 12 时左右进行通风降温、散湿。通风时间及风口大小,视棚内温、湿度情况而定。春季大风天气较多,通风时要注意预防大风通过风口刊坏棚膜,损坏瓜秧。

4.3 覆盖物草苫子的揭盖:此阶段草苫子要逐渐早揭晚盖,并根据天气变暖情况,逐渐由 2 层苫子覆盖减为 1 层覆盖,此时苫子上的薄膜可只做防雨、雪用。当外界气温稳定在 10℃以上,且棚内夜间最低温度能达到上述指标要求时,可不盖草苫子,但草苫子不应立即撤下,应备用 4 月下旬,以防严重的寒流天气。苫子撤下后应抓紧晒干并收藏好,以备再用。

4.4 水肥管理:深冬后期,外界气温逐渐回升,植株生长加快,叶片蒸腾作用增强,植株生长需肥水量加大,此时应根据不同土质和天气变化情况,逐渐增加浇水次数,自 2 月下旬至 3 月下旬,一般 7~10 天浇一次,4 月初至拉秧 4~6 天浇一次。

浇水应选连续的晴天进行。为延缓植株衰老,获取更高产量,应增加施肥量与施肥次数,可实行隔一次清水追一次肥的方法。

肥料 随水冲入小行间的沟内。进入 4 月份以后,浇水次数增加,间隔周期缩短,因此,随水追肥不能完全按隔水一肥的原则,应根据植株长势和采瓜情况灵活掌握。注意浇水当天要关闭通风口,迅速提高棚温,第 2 天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排湿。

深冬后期进入采瓜高峰期,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虽然通过通风换气能补充部分二氧化碳,但还是满足不了叶片光合作用的需求,因此更应继续做好二氧化碳施肥工作,直至拉秧前 10~15 天停用。

4.5 植株调整:此阶段除及时吊蔓、去卷须、去雄花、疏瓜等工作外,由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老化,已失去光合作用功能,应及时打去,留柄要短。要注意摘老叶时不能摘得过重,要保证每株留功能叶 15~22 片。

随着植株的生长,在去除底部老黄叶后应及时落蔓,使叶片自地面上均匀分布于空间,处于最佳受光和通透状态。落蔓要及时,应避免“龙头”触到薄膜,落下的蔓要有规律地盘布于垄的上部,防止踏伤及水浸。

4.6 及时采瓜:此期采瓜应按当地适销时机适时采收,并根据植株现有瓜的多少灵活掌握。

4.7 病虫害防治:越冬黄瓜生长到此期,易发生各种病害,因此,要做好综合防治工作,延长植株的站秧期。

分享
1
上一篇:泽普县花生地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下一篇:芦荟怎么养长得好?支招养芦荟的小技巧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