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香樟树的品种特性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2:54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452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香樟树有哪些品种特性?怎么种植?香樟树属于樟科,主产于我国的西南各省区及南方地区,经济价值较高。目前,香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下面一起看看香樟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 香樟树品种特性

1.1形态特征

香樟树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侧脉及支脉脉腋上面明显隆起,下面有明显腺窝,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mm,紫黑色 。

1.2生长习性

香樟树的分布区域相对较广,适宜生长温度为-7~16℃。此外,香樟树生长速度中等,树冠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2 香樟树的价值

2.1园林价值

香樟树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生命力极强,枝叶茂盛,属于四季常青型植物类型,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

2.2经济效益

香樟树是许多家具生产企业首选的家具材料;香樟树的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樟脑供医药、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为制作肥皂、农药、香精、假漆等的原料。

2.3药用价值

香樟树皮具有行气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下肢溃疡。而香樟树果性温、微辛,具有解表退热之功效,可用于治疗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等疾病。

3 栽培技术

3.1种子采集

采集植物的种子宜选择生长发育情况令人满意的积年生的香樟母树,即尽可能择选主干挺直、生命力强、枝干粗壮、树冠茂盛且未受病虫侵袭的母树,母树的最佳生长树龄为40~60 a。香樟树果实通常在每年10月中下旬成熟,此时果皮由青转红呈紫黑色,熟即自落,应趁早采摘收获,落到地上时间过久则不可用。果实采摘完毕后对其进行浸泡,3 d后去皮取出皮内种子,晾干以后备用,可通过层积法沙藏,保证沙子的湿度和润度 。另外,在种植之前需严格选种,要选择颗粒饱满、未感染病虫害和未受损伤的种子。

3.2播种育苗

播种前需用0.1%新洁尔溶液浸泡种子3~4 h进行杀菌、消毒。并用50 ℃温水浸种催芽,保持水温,重复浸种三四次,可使种子提前发芽10~15 d。催芽后,可采用条播方式进行播种,行距20.0 cm左右,667 m 2 播种15kg左右。当幼苗破土后及时揭去地膜,幼苗长出两三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按7.0 cm左右株距定苗。

另外,一年生香樟苗高60.0 cm左右。根径0.8 cm左右时可出圃移栽。除用作造林外,一年生香樟苗达不到城市绿化用苗标准,移植后须再培育3~6 a。

3.3移栽

起苗及移栽时间以3月为宜,土球直径应为胸径的五六倍(小苗为 30~40 cm),用草绳缠绕,保证土球不散。移栽种植穴的直径应大于香樟树土球的1/3,深度以土球入土为宜,根茎部与地面相平即可。移栽时应确保穴土与护根土紧密相连,而后浇透定根水。栽植过程中要确保香樟树干的湿度,减少树皮的水分蒸发,可浸泡草绳缠绕树干,如果分枝过大,也应加以缠绕。需要注意的是,移栽之前,裸根香 樟树苗 需整理根部,剪掉断根、枯根、烂根,修剪树冠,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带土球香樟树苗不用修剪根部,只对树冠进行修剪即可,剪掉树冠的1/3~1/2,保证树形。

3.4 病虫害防治

3.4.1虫害防治

香樟树所面临的虫害威胁主要有 樟叶 蜂、蚜虫、樟 天牛 及樟梢卷叶蛾等。对于樟叶蜂,一年中发生代数多,危害期长,一年生苗受害严重时导致枯死,可用90%***或50%马拉松乳剂2 000倍液喷杀。对于蚜虫,可用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进行防治。对于樟天牛,可通过人工剪除被害枝,由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幼虫杀死。对于樟梢卷叶蛾,针对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或可喷洒 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进行防治。

3.4.2病害防治

香樟树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和白粉病。白粉病会导致香樟树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针对该病害,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保证区域内环境清洁,合理进行疏苗;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避免大范围传染。病害发生时,用0.3~0.5°Bé石硫合剂,每10d喷一次,连喷三四次。对于黑斑病, 樟树种子 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通常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喷洒0.5%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二三次,即可防止病害蔓延。

据了解,目前,香樟树已被四川省宜宾市推选为市树,宜宾市种植面积相对较广,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您也想种植香樟树,请结合实际环境气候考虑!

分享
1
上一篇:绵羊羊舍饲料该如何调配?各阶段绵母羊饲料配方及投喂量标准 下一篇:蔬菜出现药害怎么办?大棚蔬菜用药注意事项及药害防治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