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玉米叶片为什么会有淡黄色小点?该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1:5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17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最近有农户反映,他种植的玉米叶片有淡黄色小点,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这其实是玉米褐斑病的症状,那么玉米叶片为什么会有淡黄色小点?该如何预防?

一、发病原因

1、土壤中及病残体组织中有褐斑病病原体菌。首先,高感品种连作时,土壤中菌量每年增加5~10倍;其次,施肥方面,用有病残体的 秸秆还田 ,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或带菌的农家肥使病菌随之传入田内,造成菌源数量相应的增加。

2、玉米5~8片叶期,土壤肥力不够,玉米叶色变黄,出现脱肥现象,玉米抗病性降低,是发生褐斑病的主要原因。

3、玉米褐斑病的致病菌为玉蜀黍节壶菌,该菌喜高温和高湿。7、8月份若温度高、湿度大,阴雨日较多,有利于发病。

4、在土壤瘠薄的地块,叶色发黄、病害发生严重;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玉米健壮,叶色深绿,病害较轻甚至不发病。一般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生病害,玉米12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再发生此病害。

5、玉米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明显。

二、症状

玉米褐斑病为真菌病害,是玉米的次要病害,但是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该病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初侵染病斑为水浸状淡黄色小点,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在叶片上全部布满病斑,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叶鞘、叶脉上的病斑较大,红褐色到紫色,常连片致维管束坏死,随后叶片由于养分无法传输而枯死。成熟病斑中间隆起,内为褐色粉末状休眠孢子堆,休眠孢子埋藏于叶肉细胞组织中,叶片上病斑连片并呈垂直于叶脉的病斑区和健康组织相间的黄绿条带,这也是区别于其它叶斑病的主要特征。

三、预防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抗病品种的种植不仅可以使当年的玉米免受危害,还可以有效减少侵染源。目前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蠡玉37、漯玉336等。

2、清洁田园,减低菌源基数。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或深耕深埋,以降低褐斑病病菌基数。发病重的地块应将秸秆集中处理,禁止秸秆还田。

3、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阻断病菌传播。重发生田应与非禾本科作物如瓜类、 蔬菜 经济作物 轮作倒茬,从而阻断病菌的传播。

4、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透性。根据品种差异,合理密植。一般种植密度应控制在4000株/亩以内,以免密度过大或过小,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

5、合理施肥,提高作物抗病性。不用病株作 饲料 或沤肥,或应待其充分腐熟后再施入田间;实施配方施肥,施足基肥,适时追肥,防止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追施 复合肥 ,补施微肥。尤其是要施足钾肥,以提高抗病能力。

6、合理排灌,避免湿度过大。降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7、及时中耕除草。玉米出苗后3~4叶前要及时定苗,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增进土壤透气性,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以上就是玉米叶片有淡黄色小点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在玉米上危害程度有加重趋势的一种病害,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农户们一定要及时预防,避免因此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玉米叶片有淡黄色小点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 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 玉米果实腐烂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分享
1
上一篇:清香木老桩如何生根移栽?怎么养护? 下一篇:花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