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脐橙脂点黄斑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1:5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026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脂点黄斑病是柑橘上的一类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在脐橙上也经常发生,近些年,该病在各柑橘产区发生较重,特别在管理粗放、树势弱的大龄 果园 很是常见,一旦爆发,落叶迅速,树势和产量也双双受到影响。那么脐橙脂点黄斑病有哪些症状及发病规律?该如何防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症状

主要危害柑橘成熟叶片,有时也可侵害果实和小枝,在田间表现症状有3种类型。

1、脂点黄斑型

发病初期 ,叶片背面出现半透明退绿小点,其后扩展成为大小不同的黄斑,随着病斑生长,小颗粒颜色不断加深,变成暗褐色或黑褐色的脂斑。与脂斑对应的叶片正面上,形成不规则的黄色斑块,边缘不明显,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疤症状小粒点。黄斑型初期在叶背有油浸状小黄斑,随着叶片长大,形成疮痂状黄色斑块。

2、褐色小圆星型

叶片发病初期,表面出现赤褐色芝麻粒大小的近圆形斑点,随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灰褐色病斑,病斑边缘颜色深且隆起,中间的色泽稍淡且凹陷,后期病斑呈灰白色,病处布满黑色小粒点,为分生孢子器。

3、混合型

在同一张病叶上,同时发生脂点黄斑型和褐色小圆星型的病斑。夏梢受侵染后,最容易在叶片上出现混合型症状。

果实受侵染后,初期有黄白色的花斑,有些呈疱疹状的凸起,向阳面病症明显,但一般不会深入发展,仅危害果皮,病菌不侵入果肉,对果实外观品质影响较大。

二、发病规律

脂点黄斑病病原菌为柑橘球腔菌,属子囊菌门,子囊菌纲,座囊菌目。喜高湿环境,生长适温为10~35℃,最适温度为20~25℃,对pH值的适应范围比较广,pH值在4~9之间均能生长。一般以菌丝体在叶片或落叶病斑上越冬,翌年春季菌丝体形成子囊果,在潮湿环境下,吸水膨胀释放子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孢子黏附到新叶上后可从气孔或者伤口侵入叶片和果实。因此长期降雨有利于病菌的形成、释放和传播,降雨量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

三、防治措施

1、冬季清园。结合整形修剪,疏除大枝和病虫枝。收集病叶、病枝、病果、落叶、修剪枝叶等,集中深埋,以减少病源。撒施 石灰 ,土壤消毒,调整土壤pH值。清园时可使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清除病菌,兼防砂皮病。

2、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抵抗力 特别对树势弱、历年发病重的老树,应增施有机质 肥料 ,配合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使树势健壮,提高抗病力。同时做到树冠通风透光,疏密有度。

3、药剂防治。在柑橘出梢2~3cm时,使用37%苯醚甲环唑或者苯醚甲环唑·嘧菌酯预防,根据经验可添加矿物油提高 杀菌剂 药效,但注意不宜在幼嫩部位或高温时使用,以免发生药害。

以上就是脐橙脂点黄斑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脐橙脂点黄斑病的病菌侵染初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高峰期在6月中下旬。病原菌在寄主表面停留时间长,潜育期1~4个月,最长可达9个月。

关于脐橙脂点黄斑病防治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 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 脐橙黄龙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分享
1
上一篇:李子果肉变褐软腐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 下一篇:立夏前后的主要农事活动安排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