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农资课堂:日常施肥的常见五大误区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1:32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75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2分钟

现在农民朋友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基本上都离不开农资化肥,但是大家在施肥过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同样是施肥,为什么其他人的农作物长得更好,产量更高,其实这主要还是和大家平时没有掌握好施肥规律和避开误区。下面一起了解下施肥的常见十个误区。

误区一:施肥越多,效益赿高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减产。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误区二:施肥区域不准确

正确的施肥范围在树冠投影边缘为中心线挖环状沟施肥。深度掌握在,成年果树20-30厘米,幼树30-40厘米。施的过深,浅层根系吸收不到养分,对花芽的形成和果品质量的提高起不到多大作用,尤其是对根系分布较浅的矮密果树而言,更是如此。导致产量低、质量差。而且深施肥费工费力。

误区三: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虽然这对于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产量的增加,偏施氮肥只会使作物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结果少或贪青晚熟,口感差。

误区四:只施底肥,不追肥

很多用户怕麻烦,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对生长期超过2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

误区五: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 施入后,在 水田 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 旱地 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作物养分的吸收,较快,也可适当迟施,干施肥效慢,应早施。

综上就是一些平时大家在施肥操作过程中常见的误区,如果大家想要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高产的目标,有些施肥误区就一定要学会避免。

关于日常常见施肥误区介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 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分享
1
上一篇:种植课堂:荔枝大小年怎么办? 下一篇:豇豆叶霉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