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低温时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控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1:1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555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随着冷空气来袭,蔬菜地区也慢慢迎来了低温环境,低温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特别是容易因通风时间减少造成棚室内湿度增加,更是为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条件。每年这个时期都会开始流行各种病害,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低温最易爆发的7大病害。

一、灰霉病

灰霉病是低温时发生的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而且危害寄主非常广泛,可侵染番茄、茄子、黄瓜、 西葫芦 、韭菜等400种作物,随着冬季的深入,温度的降低,许多地区的蔬菜上已经开始出现灰霉病,一定要高度重视。

灰霉病发生迅速、传播快、病原菌产孢量大、易产生抗药性等,非常难以防治。

灰霉病菌能够侵染植株花、果、叶、茎等部位,多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侵染,后逐渐向果实扩展,一般幼果受害最重,会导致幼果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灰色霉层,幼果附着在茎上时,同时会引起茎部腐烂。

叶片染病时,症状多从受伤叶片、易结露的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侵染,沿叶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灰褐色,边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交界明显,在湿度大时,叶背产生灰黑色的霉层。

用药种类:

腐霉利、异菌脲、啶菌·乙霉威、唑醚·氟酰胺、康普森除灰等药剂。

二、靶斑病(叶斑病)

靶斑病又叫棒孢叶斑病、褐斑病、小黄点,是近几年来在保护地栽培黄瓜中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叶部病害。

尤其是在冬季保护地环境中,容易形成高湿的环境条件,为病原菌的繁殖、存活和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使靶斑病(叶斑病)危害范围和程度逐年加重。

靶斑病主要危害叶部,中部叶片先发病,后逐渐向下扩展,尤其是留瓜过多时发生严重。被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差异很大,主要与湿度有关。

常见浸染症状是叶片上产生黄褐色小斑点,中间颜色稍浅,根据田间湿度的不同,病斑大小差异很大。

小型斑:叶片正面为黄色小圆斑,略凹陷,中间灰白色,病斑稍隆起。

大型斑:叶片正面为黄色圆形病斑,背面病斑水渍状,后期病斑呈圆形大斑,中央灰白色,外围褐色,部分病斑呈轮纹状。

角状斑:多与小型斑和大型斑混发,多角形、黄白色,病健交界处明显,直径0.5~1.0厘米,该症状也易与黄瓜霜霉病混淆。

用药种类:

啶酰菌胺、苯甲·咪鲜胺、氟菌·肟菌酯、氟菌·戊唑醇等药剂。

三、霜霉病

霜霉病是一种典型的高湿病害,对温度条件要求不高,但冬季低温寡照的环境条件容易导致棚室湿度过大,导致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霜霉病能够危害黄瓜、甜瓜、丝瓜、生菜、莴苣等多种蔬菜作物,是蔬菜生产中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病害。

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呈浅绿色水浸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

霜霉病危害蔬菜作物较多,发病症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叶菜霜霉病,正面产生黄色和褐色褪绿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黄瓜霜霉病叶片正面出现黄色褪绿斑,受叶脉限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层。甜瓜霜霉病正面变为黑褐色,受叶脉限制较小。

用药种类:

霜霉威、烯酰吗啉、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吡唑酯、康普森润霜等药剂。

四、晚疫病

晚疫病也称黑杆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同时也是棚室越冬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病重,尤其是在温度骤降,连续阴雨天气,雾霾严重,光照弱,棚内温度低、湿度大等条件下,晚疫病发生更为严重。

番茄晚疫病对番茄茎、叶、果均可侵染,其典型症状:

1、叶片感病多从植株中下部叶尖或或叶缘开始,形成水渍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逐渐向上部叶片和果实蔓延,初期为暗绿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界限。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会迅速扩展,叶背边缘可见一层白色霉层。

2、茎杆发病时会出现水渍状黑褐色病斑,严重时绕茎一周,并上下蔓延,湿度大时会产生白色霉层。病茎部组织变软,植株萎蔫,严重的病部折断,植株水 分供应 受阻,导致萎蔫。

3、果实感病,发病初期为油渍状浅褐色病斑,多从近果柄处开始蔓延,呈云纹不规则状,发病果实病部表面粗糙,果肉质地坚硬,病部呈暗棕褐色(似铁锈),湿度大时可产生白色霉层。

用药种类:

霜霉威、霜脲氰、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氟噻唑吡乙酮、康普森润霜等药剂。

五、细菌性流胶病

细菌性流胶病又叫细菌性茎软腐病,常在黄瓜病茎和果实上出现流脓现象,后期茎果腐烂,整株死亡。该病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黄瓜主产区主要病害之一。尤其是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如果再遭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容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细菌性流胶病在黄瓜的果实、茎杆及叶片上均能为害。

1、叶片发病,一般可从叶片边缘或叶片中部发病,初期呈水浸状或呈现黄色小点,周围有黄晕,逐渐向周围扩展,病斑不规则,后期整个叶片腐烂。

2、茎杆发病,初期发病部位呈水浸状,有流胶现象,湿度大时,可见大量白色至浅黄色的菌脓溢出。

3、果实发病,初期表面正常,中后期果实表面流出白色至浅黄褐色的脓状物,切开果实,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或呈开裂状。

用药种类:

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康普森细菌清等药剂。

六、菌核病

菌核病是蔬菜上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可为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豆科等多种蔬菜作物,尤其是在低温、雾霾天多的条件下、棚内湿度较大时发病重。

菌核病主要危害蔬菜作物的茎杆、叶片和果实,导致叶片、茎杆、果实腐烂,植株枯死。

菌核病多从植株的茎基部或中下部较衰弱或积水的老黄叶、花器、幼果开始侵染,病害发生初期表现水浸状浅褐色或暗绿色不规则坏死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展,病组织明显软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用药种类:

啶酰菌胺、腐霉利、咪鲜胺、百·菌核、康普森除灰等药剂。

七、黑星病

黑星病又称疮痂病,能够危害西葫芦、南瓜、甜瓜、冬瓜、笋瓜等多种葫芦科作物,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检疫性真菌病害。

当冬季气温较低时,尤其是温室黄瓜黑星病发生严重,导致叶片穿孔或黄瓜瓜条畸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黑星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发病,可危害黄瓜的叶片、茎、卷须、瓜条及生长点,以植株的嫩叶、嫩茎和幼果受害最重。

1、幼苗染病,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稍大幼苗刚露出的真叶烂掉,形成双头苗、多头苗。

2、叶片染病,在叶面呈现近圆形褪绿小斑点,边缘呈星纹状,干枯后呈黄白色,后期边缘有黄晕的星星状孔洞。

3、瓜条染病,初为圆形或椭圆形褪绿小斑,病斑处溢出透明的黄褐色胶状物,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胶状物增多,堆积在病斑附近,最后脱落。

用药种类:

嘧菌酯、氟硅唑、腈菌·福美双、康普森翠白等药剂。

重点提醒!病害防治一定要遵循提前预防的原则!在阴天雨雪雾霾等不良天气来临前,可以通过喷施保护性的 杀菌剂 如百菌清、多菌灵、嘧菌酯等药剂进行预防。

当棚内湿度比较高,但病害已经发生不得不防治时,为了避免增加田间湿度,尽量采用粉尘法或烟雾法施药,若采用喷雾法施药,应尽量减少喷药次数,可结合 叶面肥 混合使用。

在低温天气,一定要适量增施暖性肥料,提高作物植体抗寒力。

冬季可适量增施磷、钾、硼肥及草木灰、火烧*或*杂肥及腐熟猪鸡圈粪等暖性肥料,或者使用含腐殖酸悬浮流体肥,以增加土壤温度,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并配合喷施叶面肥,改良土壤,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作物自身抗寒能力。

关于低温病害防控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 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分享
1
上一篇:种植课堂:苦瓜怎么施肥才高产? 下一篇:半夏主要病害类型及其防治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