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怎样提高雏鹅育雏成活率?鹅舍温湿度、用药等管理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1:06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23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怎样提高雏鹅育雏成活率?在养殖雏鹅的过程中,由于雏鹅自身外部抵抗能力低、不会自己调控体温、采食量低等等,在雏鹅育雏过程中成活率低,因此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提高雏鹅育雏成活率的方法。

(1)、适宜的环境温度

1.保证均衡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促进雏鹅的生长发育;

2.随着鹅雏日龄增加,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脱温;

3.1-5日龄适宜温度:30-32度;6-10日龄适宜温度:8-30度;11-15日龄适宜温度:26-28度;16-20日龄适宜温度:24-26度;20-25日龄适宜温度:22-24度;26日龄以后为18度。

4.观察雏鹅表现,了解雏鹅情况,比如说当雏鹅扎堆,采食量降低,说明温度比较低;雏鹅张口呼吸、远离热源、饮水增加,则说明温度高;

5.正常温度下,雏鹅均匀分布,静卧休息或有规律地采食饮水,每隔15-20分钟会运动一次。

(2)适宜的湿度

1.30日龄的雏鹅更怕潮湿,太潮湿不利于雏鹅健康生长;

2.当湿度高温度低,雏鹅特热散发会感到寒冷,从而引起感冒和下痢;

3.湿度高温度高,则会抑制雏鹅体热散发,从而造成物质代谢与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

(3)新鲜的空气

1.对育雏室进行适宜的通风换气,驱除污浊气体,减少育雏室内的水汽、尘埃和微生物,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

2.在进行通风换气的同时,需保持舍内的温度,特别是冬春季节;

3.在进场通风换气之前,需升高舍内温度2-3度,之后在打开门窗进行换气,同时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鹅体;

4.通风换气一般在中午前后进行,避开早晚时间。

(4)适宜的 饲养密度

1.饲养密度过大:鹅群拥挤、生长发育缓慢,导致鹅群出现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等现象,死亡率和淘汰率增加;

2.饲养密度过小:不利于鹅群生长,造成浪费;

3.雏鹅平面饲养时的密度:

1周龄:1m³养殖20-25只;

2周龄:1m³养殖10-20只;

3周龄:1m³养殖5-10只;

4周龄:1m³养殖5只以下,之后随着日龄增加,密度逐渐减少。

(5)合理的光照

1.育雏期间保持较长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雏鹅熟悉环境。增加运动量;

2.合理的光照便于雏鹅采食、饮水,满足雏鹅生长的需求;

3.1-3天日龄,保证23-24小时的光照时间;4-15天日龄,保证18小时的光照时间;16日龄后逐渐减为自然光照时间;

4.光照度:0-7日龄1m³用1只40瓦灯泡;8-14日龄用25瓦灯泡。

(6)合理的流程用药

1.根据季节流行情况选择疗程短,见效快的药物。

2.合理用药有利于增加采食量,改善肠道。

3.用药时,拌料饮水都可以。

4.选择耐药性和副作用小的药品。

5.中西结合对细菌病毒都有效。

6.药物吸收速度快,有利于加速疾病防治作用。

7.药物配制根据鸭鹅生物学特性配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分享
1
上一篇:早春菠菜种植技术讲解 下一篇:小龙虾养殖如何防治烂鳃病?烂鳃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