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0:10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268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我国目前有不少养殖户朋友都养殖了 牛蛙 ,牛蛙的肉质比较紧实,脂肪含量少,虽说争议性较大,但是爱吃牛蛙的消费者依然不少。下面学习一篇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幼蛙养殖

幼蛙养殖池通常为20~50平方米的长条形泥底水泥池,深度在0.8~1米之间。池内设有陆岛,配备2~3个 饲料 台和遮阴棚。池周围为陆地,供幼蛙栖息,面积占水域面积的1/4以上,并种植多叶植物,池中也需种植 水生植物 。池壁上设置一些人工洞穴,以便幼蛙越冬和满足其穴居习性。为防止蛙逃跑和敌害生物侵入,需在蛙池周围设置防逃设施。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放养前2天先注水20厘米,然后逐渐提高水位。

放养密度为: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平方米,或体重25~50克的幼蛙80~100只/平方米,随着幼蛙个体的增大,放养密度相应减少。

刚变态的幼蛙需在1~2天内继续投喂活饵,然后开始驯食。先将活的小杂鱼放入饵料台,调整高度,使小鱼只能横卧蹦跳而不能游动,引诱幼蛙前来摄食。2天后将鸡、鱼等的肉或内脏切成条状混在活饵中投喂,大小以幼蛙能吞食为度。然后将人工饵料制成大小合适的软颗粒状,慢慢地扔到饵料台上,或直接投喂膨化饵料,引诱幼蛙摄食。

昆虫是幼蛙的理想饵料,因此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池上方安装双层的黑光灯,诱集昆虫供幼蛙摄食。但主要还是投喂人工饵料,每天投喂1~3次,每次投喂量以牛蛙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

饲养期间要定期换水,每周换水2~5次,每次换水量5~20厘米,并保持一定的微流水。每月定期泼洒一次15毫克/升浓度的生石灰,以保持水质清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分级培育,防止自相残杀。每天巡池3次以上,观察幼蛙摄食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成蛙养殖

成蛙养殖多为土池,形状和构造与幼蛙养殖池相同,面积为200~1000平方米,防逃网较高(1.2~1.5米)。放养密度应根据放养的规格而定,放养体重30~100克的蛙种一般为20~50只/平方米,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分级分池稀养。日常管理基本上与幼蛙饲养相同。成蛙摄食量大,换水量要比幼蛙的大,夏季水温高时,最好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池水量的1/2。

3、稻田养殖

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适于蛙的生活生长;蛙又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因此,利用稻田养蛙,既可减少水稻病虫害,又能增加收入。

稻田选择:养蛙稻田要求天旱不缺水,雨涝不淹没。宜选择水源充足,排注水方便,保水性好,田埂宽而结实的稻田。面积以666~1300平方米为好。

稻田清整:插秧前,稻田要1次施足基肥。混养蛙种前,加高加固田埂,并在稻田挖“十”字形或“田”字形保护沟,沟宽60厘米、深50厘米以上。也可在进排水口和稻田中间挖几个2平方米左右、深80厘米的保护坑,以便在晒田、暂时缺水或喷施 农药 时,为蛙提供庇护场所。

防逃设施的安装:蛙类善于跳跃,特别是牛蛙,跳高可达1.5米。因此,做好防逃工作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防逃设施包括防逃墙和防逃栅栏两部分。①稻田四周的防逃墙,可用价格便宜的塑料窗纱或塑料薄膜搭成,底部埋入土中15厘米,整个防逃墙略向内倾斜为好。设置防逃墙时每隔1~2米打1个木桩,用以固定、支撑防逃墙。②进排水口的防逃栅栏,要尽可能密集,且要安置牢靠。

蛙种混养:蛙种混养宜在栽秧后2周,秧苗反青成活后进行。蝌蚪易被黄鳝、泥鳅、杂鱼等多种敌害吞食,成活率低,而且不能在水稻生长期内长成商品蛙。因此,最好混养幼蛙。混养数要根据人工投饵的多少而定,一般每100平方米放养20克/尾的幼蛙300只即可。也可同时混养一些鱼苗,作为蛙种的鲜活饵料。

以上就是牛蛙的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养殖牛蛙需要一定的条件,且各方面也需要达到标准,你们想养殖牛蛙吗?

关于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 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分享
1
上一篇:豆浆可以浇花吗? 下一篇:梨树上的梨木虱治疗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