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花生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4-10-26 09:40:01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2650个字,大约阅读时间7分钟

花生,也被称作落花生、泥豆或地豆,是一种坚果。它最适合在气候温暖、降水量适宜的沙质土壤中生长,并且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下面带大家一起学习一篇 花生种植 技术与管理方法。

一、地块选择与整理

选择适合花生生长的土地至关重要。花生偏好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对盐碱环境较为敏感。理想的土地应是肥沃且多年未种植花生的,以避免连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与地瓜、玉米或水稻等作物进行轮作,但应避免与豆科作物轮作,这有助于减少 花生病害 的风险。土壤的pH值应维持在大约7.0,这有助于花生根系的健康生长,从而保证花生的品质。

在北方干旱地区,推荐使用平作方式进行土地整理。如果灌溉条件良好,可以选择垄作方式,特别是在低洼地区,应筑起高垄,垄高建议在12至15厘米之间。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结合施用基肥,有助于确保花生苗的健康成长和整齐出苗。例如,对于预期亩产400公斤花生的土地,每亩可施用2000公斤的农家肥、50公斤的过磷酸钙、25公斤的碳铵和15公斤的钾肥。或者,可以使用大约每亩30公斤的三元 复合肥 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拌和均匀后翻入耕作层。

二、种子准备

确保花生的质量和产量,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强抗病性的种子至关重要。播种前,将种子带壳晾晒1至2天,然后剥去外壳,剔除任何病变、干瘪或质量不佳的种子,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种子的发芽率。播种时,应选择颗粒饱满、无病害和霉变的种子。使用75%的甲基硫菌灵与水按照4;30的比例混合稀释后,均匀拌种,待晾干后再进行播种。这一处理可以确保花生出苗整齐、健壮,减少死苗和烂棵现象,增强花生的抗病性。

三、播种技巧

花生的最佳播种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5月,此时气温逐渐回升至10℃以上,光照条件良好,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夏季播种的花生应在麦收前后10天左右进行,过早播种可能导致植株生长过弱,过晚则可能因为碾压而损伤植株,影响出苗。每亩播种量建议为15至18公斤,播种深度不宜过深,以5厘米左右为宜。出苗后,应及时检查田间情况,进行补种,以避免缺苗和断垄现象。

四、灌溉与施肥

1、灌溉策略

花生作为喜温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为精细。在水分管理上,应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在幼苗期,通常不需要灌溉,适度的干旱有助于根系的发展,增强幼苗的抗旱和耐涝能力。在花针期和结荚期,花生对水分的需求更为敏感,若发现叶片在中午出现萎蔫现象,应立即进行灌溉以补充所需水分,缓解干旱状况。在果实充实的饱果期,干旱同样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宜采用小水轻浇的方法进行灌溉。灌溉的最佳时间应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以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果实僵化或腐烂。

2、施肥方法

花生偏爱的微量元素包括钾、磷、钙、钼、硼等。作为底肥,可使用农家肥、复合肥、磷肥和钾肥,其中复合肥效果较好。由于花生的根瘤菌能自行固氮,因此在施肥时氮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以免导致花生过度生长。氮肥可以作为耖口肥、种肥或苗期的追肥使用。为了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可以在盛花前期喷洒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

五、田间管理要点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是确保其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

1、中耕除草

在花生生长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中耕除草,以保持土壤的疏松和减少杂草对养分的争夺。当幼苗长出两片真叶时,应适时将子叶露出土面,这有助于促进叶片的生长和花芽的分化。

2、植株调整

当花生植株高度达到30至35厘米时,如果发现植株生长过旺,可以使用生长调节剂进行适度控制。喷施叶面的时间应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以避免高温时段对植株造成不利影响。

3、出苗期管理

出苗期,如果发现子叶未能完全出土,应进行清棵蹲苗操作。对于平作播种的地块,可以用大锄浅锄行间,再用小铲轻轻扒开幼苗周围的土壤,露出子叶。垄作播种的地块,则需要用大锄深锄垄沟,浅锄垄背,并用小铲清棵露出子叶。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损伤幼苗的子叶,因为这会影响侧枝的发育和最终的产量。清棵后,应等待幼苗蹲苗稳定,侧枝生长健壮后再进行中耕。

4、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重点是合理调控水肥,促进根系的健康发展,同时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苗期一般不需要灌溉,适度的干旱有助于根系深入土壤,促使幼苗生长矮壮,这一过程称为"燥苗"。苗期对氮肥的需求较大,充足的氮肥可以促进根瘤的形成和分化,同时使茎秆更加粗壮,从而增加开花和结果的数量。在幼苗长至3至5片真叶时,可以每亩施用5公斤尿素,以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5、开花和结荚阶段的管理

(1)中耕培土

开花和结荚期是花生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中耕培土对于提高保果率至关重要。通过中耕培土,可以减少植株倒伏的风险,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促进果针顺利扎入土壤,从而有利于荚果的发育,提高结实率和果实的饱满度。此外,保持土壤适度湿润有助于花生的开花和果针的形成,增加结果的可能性。

(2)水肥管理

在这一时期,花生对水分的需求非常敏感,一旦发现叶片萎蔫,应立即进行灌溉,确保植株有充足的水 分供应 。由于花生在花针期会形成大量的根瘤,根瘤菌能够为植株提供所需的氮元素,因此在开花后应避免施用氮肥,以防植株过度生长。在开花前后,喷施含有硼和钼的 叶面肥 ,有助于保花保果。在盛花期末期,每亩可施用50克多效唑,按照1:1的比例稀释后喷施叶片,以防止植株过度生长和倒伏,同时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

(3)化控时间和方法

适时进行化学控制是提高花生产量的有效手段。化学控制的时机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可能导致植株生长受限,过晚则可能导致植株疯长,影响果针的正常入土,进而影响产量。开花后大约30天是进行化学控制的最佳时机。在使用生长调节剂时,要严格控制用量,重点喷施植株顶部的生长点,以保持理想的植株高度在30至40厘米之间。

六、病虫害防治

花生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扰,常见的病害包括茎腐病、冠腐病、白绢病、叶斑病和褐斑病等,这些病害主要影响花生的根部、茎部和叶片。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具有出色的防治效果,能够对抗由多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如半知菌、子囊菌、担子菌和鞭毛菌等。这种杀菌剂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都很强,对花生的多种病害都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的作用,是当前防治花生病害的有效药剂之一。使用吡唑醚菌酯拌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花生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花生的害虫问题也不容忽视,常见的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蚜虫、蓟马和地老虎等,它们主要危害花生的根、茎和叶片,导致光合作用减弱,产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大面积枯死。噻虫嗪是一种新型的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内吸性强,稳定性好,持效期长。拌种使用噻虫嗪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如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同时也能预防蚜虫、蓟马和飞虱等害虫的侵害。将吡唑醚菌酯和噻虫嗪混合使用拌种,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有效防治花生的病害和害虫,效果显著。

七、收获时机

花生的收获时间对其品质和产量都至关重要。如果收获过早,籽粒可能不饱满,多为秕果,品质较差。而收获过晚,则可能导致荚果脱落,难以收集。一般来说,当 花生壳 变硬、果壳壁出现青褐色斑片、条纹清晰、籽粒饱满,植株颜色由绿转黄,下部叶片开始脱落时,便是收获的最佳时期。

以上就是花生种植管理的要点,我国不少地区都是花生种植大省,大家在考虑种植的时候还需要看当地气候环境和条件是否合适。

关于花生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 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分享
1
上一篇:山楂树种植和管理方法 下一篇:西红柿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