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鲷鱼常见的病症

发布时间:2024-10-26 09:50:59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1331个字,大约阅读时间4分钟

一、白点病:

严格说起来,白点病应该不是病,而是一种征兆。在冷热交换的季节,如果缸中的温度一下子相差太多的话,就很容易产生白点病。

医治的方法有很多,鲷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换水并将温度拉高至摄氏30度,理论上来说,第三天就应该看得出来病情是否已控制住且白点不再扩散。如果白点持续扩散,这时鲷庐就会使用Sera的治白点药,依照用药指示来下药并控温在摄氏30度,顶多下两次药,白点就应该可以治愈。最后再换水1/3〜1/4,并把温度调回摄氏24~26度。

二、皮肤出现白斑:

通常起因为细菌感染所造成,结果造成皮肤坏死,特别是柱状病。不过寄生在皮肤肌肉组织的微孢子虫和皮肤寄生的四膜虫或卵圆鞭毛虫感染时,也会在体表出现白斑。

三、拖粪及白便:

拖粪及白便,通常意味着鲷鱼体内有原生虫或是鞭毛虫及蛲虫等寄生虫类的虫病变,这时候就要下体内驱虫药!通常驱虫需要较长的时程,一般来说,需要7~10天的疗程。鲷庐的建议是...尽量将此类的鲷鱼移缸做隔离治疗。

如果鲷鱼是感染六鞭毛虫,要是不及早治疗,还有可能并发成为头洞,到了这个时候,通常您的鲷鱼就只有等着『算命』(算算还剩多少命^^)了!

四、腹水及立鳞:

一般来说,腹部肿瘤、输卵管或肠道阻塞引起。看到鲷鱼腹水,大概也没有办法医治了!大米曾经用抗生素来尝试医治,可是也没救回鲷鱼的一条小命。腹水之所以会发生,相信跟水质的恶化导致细菌感染,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也有可能是感染某些原生虫而并发腹水!此外,饲养在水草缸中的鲷鱼,也蛮容易得到腹水病。

五、凸眼:(感谢白丁兄提供相关数据)

凸眼的原因粉多,一般而言大多认为是“肠道寄生虫”所致。我个人救回来过2次。我的作法是口服药。方法如下:以Levamisole(液态更好用)加上抗生素少许,再加上综合维他命磨粉,把孵好的无节幼虫放入泡15分钟后,以滴管少量多餐喂食。一般而言多认为跟水质老化产生的紧迫有关。也有认系缺乏维生素D所致。waterlife原生虫治剂可作为药浴之用。不过Levamisole药浴效果应该更好,但是份量还没试过。建议以一尺缸裸缸,低光源,养过的水(或草缸水),作为治疗环境。每次加0.5CC,总量不要加超过1.5CC。如果有液态维他命,也可以加一点试试。

六、体表出现红斑或溃疡:

一般来说,鲷鱼身上发生体表溃烂,有80~90%的机率是细菌或寄生虫寄生发病;剩下的机率才是鲷鱼相互攻击而受伤!如果确定是体表寄生虫,则就需要隔离下杀虫(或驱虫)药,通常疗程会长达7~10天以上;若是被攻击而受伤,通常会溃烂且并发霉菌感染,因此就得下黄药及防霉药,以防多次感染而产生其它病变。附带说明,有时体内孢子虫也会造成体表溃烂,刚开始可能是在鲷鱼身上的某部位长出如青春痘般的小颗粒,最后开始溃烂扩张!最后的结局应该都是一样:死亡!

附注:孢子虫目前仍被视为"绝症",供给鲷鱼适当的多元化养分,似乎是目前唯一的推论!

七、眼睛白曚:

属于外伤、寄生虫(蛲脚类)或细菌性感染,下细菌性(黄药)及体表寄生虫用药,下药两天,第三天换水1/3~1/4。直到症状消失。需注意有无引起霉菌并发感染!

八、烂尾或烂鳍:

烂尾或烂鳍的产生,不外乎细菌感染,体表寄生虫(例如吸虫类)、攻击行为或降酸过快;需搞清楚病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九、暴毙:

推测应该是鲷鱼体内累积沉淀过多的有害物质,累积过多不堪负荷而死亡!一般来说,饵料所引起的中毒(黄趜毒素)及内脏性病变都会造成鲷鱼暴毙。

十、头洞:

是一种相当伤脑筋的鲷鱼疾病,感染的原因是水质恶化或外鱼带原入缸。水质恶化导致鞭毛虫等原生物入侵鱼体,感染初期会在鲷鱼两眼上方部位长出一颗类似青春小痘,如未实时下药,病情就会扩大且向下凹陷,最后会形成一个凹洞。病症初期以一般的驱鞭毛虫药或原生虫药医治,有相当大的机会可以治愈头洞!但是如果到了后期凹洞形成,则就准备帮鲷鱼「办后事」啦。

分享
1
上一篇:法桐叶子发黄怎么办? 下一篇:基围虾饲养管理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