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网> 技术 >正文

鳙鱼溶血性腹水病的防治对策

发布时间:2024-10-26 09:50:45 来源:农资网 编辑:郑钦文 本文有897个字,大约阅读时间3分钟

随着鳙鱼在市场上逐步受欢迎,大部分池塘由套养鳙鱼转为主养鳙鱼。鳙鱼产量由套养时的亩产几十斤,发展到现在主养时的亩产上千斤。由于鳙鱼养殖密度的增加,鳙鱼发病率也逐年提高,死亡量连年上升,给养殖户经济上造成一定损失。

一、发病时间与水温

该病发病期为3月初至11月中旬,水温在9~36℃时发生,其中尤以水温在25~35℃左右发病最为严重。该病可分为高温时(28~35℃)的急性型(来势猛,具有暴发性,高温时一天之内100个渔场死亡600千克)与低温时(9~16℃)的慢性型(死亡高峰期一个16亩池塘每天死鱼3~5尾,但应与治愈期死鱼情况区分开来)。

二、病因分析

调查发病的三个渔场,2003年养殖面积为950亩,累计死鱼达16800千克。

1.病原菌:病原菌主要是产气单胞菌,该菌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极易引起暴发性流行病。

2.该病多发生在养殖时间较长的老塘。我区城郊生活污水养鱼和利用家畜粪肥养鱼已有20多年历史,因此发病严重的池塘淤泥较多,一般在10~20厘米,有的甚至达到30~40厘米。淤泥较深,是细菌性败血病暴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3.池塘养殖密度过大,每亩放养鳙鱼250千克以上,也是引起该病暴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加注新水,开启增氧设备,控制好水质。

4.鱼种放养前消毒不彻底,导致病菌带入引起发病。网具和工具相互使用,死鱼乱丢,也是引起疾病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调查分析,两个相邻渔场如不出现交叉感染,一般不会暴发疾病。

5.高密度养殖时的高温发病期,场区鸥鸟增多,导致相互传染。

三、相应措施

1.预防措施

(1)若有条件应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并曝晒塘底。用生石灰干塘清塘,每亩用50~70千克调成石灰浆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清塘每亩1米水深用125~150千克食盐全池泼洒。

(2)做好鱼种放养前的消毒工作。鱼种放养密度应合理,应根据水质条件和承包者的技术水平来定,一般每亩放养50~100千克为宜。

(3)定期进行药物预防。上半个月用食盐20~3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一次,下半月可全池泼洒一次有效氯30%1克/立方米。

(4)发病塘千万不能动网,动网后的次日会有大批鱼死亡。还有在治疗该病时不能再施碳铵等无机肥来培肥水质,否则会影响疗效,达不到治愈目的。

2.治疗措施

(1)用食盐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强氯精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食盐、强氯精每半月一次交替使用。

(2)每亩1米水深用贯众1.5千克加水5~7千克,浸泡12小时后,再加食盐30千克,化水后全池泼洒。同时用黄岑5份、黄柏2.5份、大黄2.5份研粉,每千克饲料中拌入8~10克制饵。预防时每半月喂一次,连服2天,治疗时每天一次,连喂6天。

以上是为大家介绍的鳙鱼溶血性腹水病的防治对策,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分享
1
上一篇:菠萝贮藏保鲜技术 下一篇:侧柏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目录

推荐阅读

最新更新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